一种动态杨氏模量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6079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态杨氏模量测定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用品,特别是一种动态杨氏模量测定仪。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使用的测定仪底座质量都是非常轻的,这样对于在试验中手动移动换能器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个试验的准确性,而且现在的测定仪都是手动操作这样的试验误差率高,目前使用的测定仪都是先移动然后用卡尺测量数据,不能直接读取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指针和卡尺的加入方便我们准确读取数据,黄铜棒添加在换能器上不需要人工操作移动,底座更加的稳定减少实验室外界对其影响的装置,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态杨氏模量测定仪包括:底座、轴承、护架、右旋螺纹螺栓、左旋螺纹螺栓和换能器,所述底座与护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两侧的护架形成一个槽体,左旋螺纹螺栓和右旋螺纹螺栓移动连接于底座两侧护架形成的槽体内,右旋螺纹螺栓一端与底座右端轴承连接,左旋螺纹螺栓与底座左端轴承连接,所述换能器套接于左旋螺纹螺栓和右旋螺纹螺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底座与槽体连接处安装有卡尺,所述左旋螺纹螺栓上安装有指针,左旋螺纹螺栓与右旋螺纹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整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底座采用铸铁,密度和体积较大质量大从而增强装置的稳定性,黄铜棒安装在换能器上。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有:指针和卡尺的加入方便我们准确读取数据,手动转动转轮同时带动换能器的移动,不必拆除黄铜棒移动后完成后在安装黄铜棒,底座更加的稳定减少实验室外界对其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底座、2.轴承、3.护架、4.右旋螺纹螺栓、5.左旋螺纹螺栓、6.换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动态杨氏模量测定仪包括:底座1、轴承2、护架3、右旋螺纹螺栓4、左旋螺纹螺栓5和换能器6,所述底座1与护架2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与护架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两侧的护架3形成一个槽体,左旋螺纹螺栓5和右旋螺纹螺栓4移动连接于底座1两侧护架3形成的槽体内,右旋螺纹螺4栓一端与底座1右端轴承2连接,左旋螺纹螺栓5与底座1左端轴承连接,所述换能器6套接于左旋螺纹螺栓5和右旋螺纹螺栓4上,所述轴承对立面安装有手轮,手轮与左旋螺纹螺栓固定连接,通过手轮的转动带动换能器的移动,从右侧看,顺时针旋转手轮,两个换能器反向运动,且通过螺纹连接,移动的距离相同,而黄铜棒的绝对位置不变,使得两换能器支撑黄铜棒的位置发生变化,仍保持对称。同理,逆时针旋转手轮,两个换能器相向运动。

优选地,所述底座1与槽体连接处安装有卡尺,所述左旋螺纹螺栓5上安装有指针,左旋螺纹螺栓与右旋螺纹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整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底座1采用铸铁,密度和体积较大质量大从而增强装置的稳定性,黄铜棒安装在换能器6上。

本实用新型指针和卡尺的加入方便我们准确读取数据,手动转动转轮同时带动换能器的移动,不必拆除黄铜棒移动后完成后在安装黄铜棒,底座更加的稳定减少实验室外界对其影响。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