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型全站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523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便携型全站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测量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携型全站仪。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测绘行业中需要用到全站仪,全站仪在使用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场地来进行不同高度的调节,全站仪为测绘提供了方便的科学条件,全站仪的支脚可以让仪器处于稳定状态,使得操作仪器时,不会出现时而对准时而偏离的情况。

申请号为“201620521739.1”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全站仪,通过在底板上倾斜设置三处滑槽,并在基板上设置有配合滑槽的齿条,通过控制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来改变底板的高度差,从而达到使三角基座处于水平位置的目的,这样虽然能够到达对全站仪精确调节的目的,但是全站仪与三角支架一般都需要分开携带,存在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携带的便携型全站仪。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型全站仪,包括用于测量参数的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作部的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包括三根沿三角支架中心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与三角支架铰接,所述支撑杆末端铰接有用于支撑三角支架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末端设置有螺纹件,所述工作部上方设置有用于提起全站仪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侧壁上贯通设置有三个分别供螺纹件插入的通孔,所述螺纹件插入通孔后,所述工作部位于三根定位杆之间,所述固定盘上设置有配合螺纹件的螺纹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全站仪时,将全站仪从放置箱内取出,使得三根定位杆将全站仪围住,此时将定位杆末端的螺纹件插入对应的通孔内,并将螺纹紧固件旋紧在螺纹件上,使得定位杆与固定盘相对固定,此时由于通孔对定位杆的限定,定位杆无法固定盘发生转动,再将紧固螺栓旋紧,使得定位杆与支撑杆相对固定,从而使得三角支架与工作部相对固定,此时便可以通过握持固定盘来达到携带全站仪的目的,取得了提高便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末端凹陷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两侧壁贯通设置有第一转动孔,所述支撑杆设置有顶端配合U型槽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配合第一转动孔的第二转动孔,所述限位块末端与定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设置有用于紧固U型槽与限位块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紧密穿过第一转动孔与第二转动孔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紧固螺栓可以使定位杆与支撑杆呈任意角度后固定,从而避免了定位杆无法稳定支撑三角支架,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U型槽底部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凹陷设置有与限位块截面相同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需要支撑起全站仪时,便将紧固螺栓松开,并将限位块及定位杆推入限位槽内,将限位块放置到合适位置后,旋紧紧固螺栓后,限位槽便会对定位杆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定位杆无法相对支撑杆发生转动,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工作部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作部的圆柱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对应支撑杆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定支撑杆转动角度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转动到底座上方时,定位块会阻碍支撑杆向工作部距离太近,避免支撑杆碰撞工作部会导致仪器受损的问题,取得了进一步增强结构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件上套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支撑工作部时,在螺纹件上套设密封垫,从而对螺纹件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螺纹件被磕伤,取得了延长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垫代替定位杆与工作面接触时,密封垫受到全站仪与工作面的挤压,会产生一定变形,从而与工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取得了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盘在通孔边缘凹陷设置有垂直于通孔的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放置螺纹紧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螺纹紧固件旋紧在螺纹件上时,螺纹紧固件底部与卡槽表面充分接触,从而增大螺纹紧固件与固定盘之间的摩擦力,取得了进一步增强结构稳固性的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盘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握持的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握持拉环来提起固定盘,从而达到提起全站仪的目的,取得了提高便携性的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助定位杆与支撑杆的相对转动,将定位杆与固定盘连接,便可以通过握持拉环来达到携带全站仪的目的,取得了提高便携性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全站仪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支撑杆与定位杆关系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用于表现支撑杆内部结构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用于表现三角支架位于工作部上方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用于表现螺纹件与固定盘的连接关系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工作部;3、三角支架;11、第一螺纹柱;31、基板;32、螺纹孔;33、定位块;4、支撑杆;5、定位杆;6、固定盘;41、U型槽;42、第一转动孔;43、限位槽; 45、紧固螺栓;51、第二转动孔;52、限位块;53、螺纹件;54、密封垫;61、拉环;62、通孔;63、卡槽;64、螺纹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型全站仪,包括用于测量参数的工作部2,工作部2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工作部2的圆柱形的底座1,底座1下表面中央垂直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一螺纹柱1。底座1下方配合设置有用于支撑底座1的三角支架3,三角支架3包括顶部设置有配合第一螺纹柱11的螺纹孔32的基板31,三角支架3包括三根沿螺纹孔32轴线均匀分布的支撑杆4,支撑杆4分别与基板31的边缘铰接。底座1上表面对应支撑杆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限定支撑杆4转动角度的定位块33,定位块33通过格挡支撑杆4来限位支撑杆4的转动角度,将支撑杆4转动到底座1上方时,定位块33会阻碍支撑杆4向工作部2距离太近,避免支撑杆4碰撞工作部2会导致仪器受损的问题。

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杆4末端垂直凹陷设置有U型槽41,U型槽41的两侧壁贯通设置有第一转动孔42,支撑杆4设置有顶端配合U型槽41的圆柱形的限位块52,U型槽41内壁设置为配合限位块52的凹弧形,限位块52上设置有配合第一转动孔42的第二转动孔51,第二转动孔51截面为腰形,限位块52末端沿自身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用于支撑三角支架3的定位杆5,圆柱形的定位杆5半径与限位块52相同,支撑杆4设置有用于紧固U型槽41与限位块52的紧固螺栓45,紧固螺栓45紧密穿过第一转动孔42与第二转动孔51放置。U型槽41底部沿支撑杆4的长度方向凹陷设置有与限位块52截面相同的限位槽43。

如图4和图5所示,定位杆5末端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螺纹件53,工作部2上方设置有用于提起全站仪的环形的固定盘6,固定盘6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握持的拉环61,固定盘6的环形侧壁上贯通设置有三个分别配合螺纹件53的通孔62,通孔62从固定盘6内壁向下倾斜有用于配合螺纹件53的角度,螺纹件53插入通孔62时,工作部2位于三根定位杆5之间,固定盘6上设置有配合螺纹件53的螺纹紧固件64。固定盘6在通孔62边缘凹陷设置有垂直于通孔62的卡槽63,卡槽63用于放置螺纹紧固件64,使得螺纹紧固件64旋紧在螺纹件53上时,螺纹紧固件64底部与卡槽63表面充分接触,从而增大螺纹紧固件64与固定盘6之间的摩擦力。螺纹件53上套设有如图2所示的套筒型的密封垫54,可拆卸的密封垫54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密封垫54底部的表面摩擦系数为0.8。定位杆5支撑工作部2时,在螺纹件53上套设密封垫54,从而对螺纹件53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螺纹件53被磕伤,密封垫54代替定位杆5与工作面接触时,密封垫54受到全站仪与工作面的挤压,会产生一定变形,从而与工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增大定位杆5与工作面之间的摩擦力。

使用过程:在需要使用全站仪时,将全站仪从放置箱内取出,此时将基板31上的支撑杆4转动到基板31上方,将全站仪底部的第一螺纹柱11旋入底板上的螺纹孔32内,再分别转动定位杆5,使得三根定位杆5将全站仪围住,此时将定位杆5末端的螺纹件53插入对应的通孔62内,并将螺纹紧固件64旋紧在螺纹件53上,将螺纹紧固件64底部贴合卡槽63表面设置,使得定位杆5与固定盘6相对固定,此时由于通孔62对定位杆5的限定,定位杆5无法固定盘6发生转动,再将紧固螺栓45旋紧,使得定位杆5与支撑杆4相对固定,从而使得三角支架3与工作部2相对固定,此时便可以通过握持拉环61来达到携带全站仪的目的,取得了提高便携性的有益效果。

定位杆5需要支撑起便携型全站仪时,松开螺纹紧固件64后,将螺纹件53从通孔62内拔出,将密封垫54套在螺纹件53上,此时再将紧固螺栓45松开,并将限位块52及定位杆5推入限位槽43内,将限位块52放置到合适位置后,旋紧紧固螺栓45后,限位槽43便会对定位杆5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定位杆5无法相对支撑杆4发生转动,调整好底座1的位置,使得底座1位于水平面即可进行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