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3510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电磁辐射检测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磁辐射检测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生活在电磁波环绕的环境中。随着人们对电磁场认知的逐步增加,人们越来越关心电磁辐射对身体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经过长期实践,制定了针对电磁辐射影响的相关限值要求,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同时也规定需要有专门机构对各种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值进行检测,对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产品,应当禁止销售,对于设备老化而造成电磁辐射超标的产品,要及时修理或更新。基于此,各种类型的用于监测电磁辐射的电磁辐射监测仪被研发出来。

电磁辐射又称电子烟雾,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而该能量是由电荷移动所产生;举例说,正在发射讯号的射频天线所发出的移动电荷,便会产生电磁能量。电磁“频谱”包括形形色色的电磁辐射,从极低频的电磁辐射至极高频的电磁辐射。两者之间还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光等。电磁频谱中射频部分的一般定义,是指频率约由3千赫至300吉赫的辐射。而有些电磁辐射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手持检测仪,贴在辐射源上进行检测,但是这样的检测方式,人需要贴近辐射源,在辐射大的地方,对检测人员的人身伤害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电磁辐射检测仪,用来解决现有的检测仪结构缺陷导致的检测人员必须贴近辐射源才能检测,对检测人员的身体伤害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磁辐射检测仪,包括L形主体,所述主体上端面设有显示屏、按钮和电源指示灯,所述主体内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主体左部下端面前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后端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块于第一凹槽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主体左端还设有多个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后端面也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滑动块于第一凹槽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滑动块右端前端面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卡块卡设在第一凹槽内,所述卡块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匹配的卡条,所述卡块后端面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前端面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设有弹簧,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左侧设有与凸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主体左端还设有头部,所述头部呈L形,所述头部包括前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内壁也设有卡块,所述头部内设有检测头,所述滑动块内设有电线,所述电线的一端连接凸块,所述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卡槽,所述检测装置与检测头通过电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把检测头安装在头部内,检测装置安装在主体内,使用时抓住主体,拉伸头部,通过滑动块的卡块在第一凹槽内滑动,可使头部与主体分离,通过弹簧与凸块的配合,在拉伸后,凸块卡在卡槽内,完成定位的同时,使检测头与检测装置的电路连通,避免电线放置在检测仪外部带来的不便,使用时,只需要抓住主体,使头部内的检测头贴近辐射源,在远离辐射源一定距离的地方操作主体上的按钮,即可完成检测;不使用时,可把头部回收,使头部收折在本体下方,方便携带。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检测人员在距离辐射源一定距离的地方,即可完成对辐射大小的检测,减少因检测人员距离辐射源距离过近造成的伤害。

所述滑动块两端均设有挡板。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拉伸或者收回时,可防止卡块滑出第一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右侧也设有一对与凸块相匹配的卡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把头部收回后,也能保证检测头与检测装置的电路是连通的,可正常使用检测仪,同时当凸块卡设在第一凹槽右侧的卡槽内时,凸块起限位作用,使头部和主体不会意外分开。

所述第一凹槽底部横向设有海绵垫。这样的结构设计,当凸块在滑动时,可减少凸块与滑动块之间的摩擦,防止凸块磨损严重。

所述滑动块为七个。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拉伸的距离较长,使检测人员距离辐射源的距离更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辐射检测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磁辐射检测仪实施例的收折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辐射检测仪实施例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辐射检测仪实施例中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磁辐射检测仪实施例中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磁辐射检测仪实施例中滑动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磁辐射检测仪实施例中滑动块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磁辐射检测仪实施例中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主体1、显示屏11、按钮12、电源指示灯13、固定块2、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滑动块3、卡块4、卡条41、凸块5、弹簧51、卡槽6、头部7、前板71、底板72、左侧板73、右侧板7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辐射检测仪,包括L形主体1,所述主体1上端面设有显示屏11、按钮12和电源指示灯13,所述主体1内部设有检测装置,所述主体1左部下端面前端设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后端面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固定块2于第一凹槽21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第二凹槽22,所述主体1左端还设有多个滑动块3,所述滑动块3后端面也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滑动块3于第一凹槽21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第二凹槽22,所述滑动块3右端前端面设有与第一凹槽21相匹配的卡块4,所述卡块4卡设在第一凹槽21内,所述卡块4上侧面和下侧面均设有与第二凹槽22相匹配的卡条41,所述卡块4后端面设有槽孔,所述槽孔内设有凸块5,所述凸块5前端面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设有弹簧51,所述第一凹槽21底部左侧设有与凸块5相匹配的卡槽6,所述主体1左端还设有头部7,所述头部7呈L形,所述头部7包括前板71、底板72、左侧板73和右侧板74,所述左侧板73内壁也设有卡块4,所述头部7内设有检测头,所述滑动块3内设有电线,所述电线的一端连接凸块5,所述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卡槽6,所述检测装置与检测头通过电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把检测头安装在头部7内,检测装置安装在主体1内,使用时抓住主体1,拉伸头部7,通过滑动块3的卡块4在第一凹槽21内滑动,可使头部7与主体1分离,通过弹簧51与凸块5的配合,在拉伸后,凸块5卡在卡槽6内,完成定位的同时,使检测头与检测装置的电路连通,避免电线放置在检测仪外部带来的不便,使用时,只需要抓住主体1,使头部7内的检测头贴近辐射源,在远离辐射源一定距离的地方操作主体1上的按钮12,即可完成检测;不使用时,可把头部7回收,使头部7收折在本体1下方,方便携带。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检测人员在距离辐射源一定距离的地方,即可完成对辐射大小的检测,减少因检测人员距离辐射源距离过近造成的伤害。

优选,滑动块3两端均设有挡板。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拉伸或者收回时,可防止卡块4滑出第一凹槽21。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能防止卡块4滑出第一凹槽21的结构设计。

优选,第一凹槽21底部右侧也设有一对与凸块5相匹配的卡槽6。这样的结构设计,在把头部7收回后,也能保证检测头与检测装置的电路是连通的,可正常使用检测仪,同时当凸块5卡设在第一凹槽21右侧的卡槽6内时,凸块5起限位作用,使头部7和主体1不会意外分开。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

优选,第一凹槽21底部横向设有海绵垫。这样的结构设计,当凸块5在滑动时,可减少凸块5与滑动块3之间的摩擦,防止凸块5磨损严重。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其他减少凸块5磨损的结构设计。

优选,滑动块3为七个。这样的结构设计,可拉伸的距离较长,使检测人员距离辐射源的距离更远。实际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考虑滑动块3的数量。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辐射检测仪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