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OFD扫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057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TOFD扫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TOFD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OFD扫查器。



背景技术:

TOFD技术是一种基于衍射信号实施检测的技术,即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TOFD扫查器依靠从待检试件内部结构(主要是指缺陷)的“端角”和“端点”处得到的衍射能量来检测缺陷,用于缺陷的检测、定量和定位。

目前,公开号为CN101256173 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焊缝手动扫查器,它包括扫查架、探头架、滚动轮机构和编码器机构,矩形扫查架的四角安装有滚动轮机构,探头架安装在扫查架两边的探头架移动轨道上,编码器机构安装在扫查架的一侧。

这种螺旋焊缝手动扫查器虽然检测在役钢质管道螺旋焊缝时在管道上行走稳定、可靠,但是:探头架依靠螺栓固定在探头架移动轨道上,实际使用中重新设置探头架间距时需要依次调整螺栓,不能实现调整联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TOFD扫查器,其具有重新设置探头架间距时实现调整联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TOFD扫查器,包括扫查架、探头架、设在扫查架两侧的移动轨道、滚动轮机构和位于移动轨道一侧的编码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轨道背离编码器机构一侧设置的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发射端传送机构、接收端传送机构、竖直设置在扫查架中间的电缸,电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垂直扫查架的齿条,发射端传送机构和接收端传送机构在齿条两侧对称设置,发射端传送机构设有发射端履带、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发射端履带覆盖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并张紧,接收端传送机构设有接收端履带、第三托辊、第四托辊,接收端传送履带覆盖第三托辊、第四托辊并张紧,发射端履带和接收端履带均与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变TOFD扫查器构造,调整探头架间距时通过控制电缸驱动齿条,齿条带动发射端履带和接收端履带同时转动,达到发射端履带与接收端履带调整同步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探头架包括发射端探头架、接收端探头架,发射端探头架连接发射端履带,接收端探头架连接接收端履带,发射端探头架与接收端探头架在齿条两侧水平对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发射端探头架连接在发射端履带上、将接收端探头架连接在接收端履带上,电缸带动齿条工作时,与齿条啮合的发射端履带和接收端履带同时运动,达到同步调整发射端探头架和接收端探头架的目的。

进一步设置:发射端探头架和接收端探头架与移动轨道连接处分别设有发射端滑动块、接收端滑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射端滑动块支撑发射端探头架,接收端滑动块支撑接收端探头架。

进一步设置:发射端探头架与发射端履带连接处为发射端扣接件,接收端探头架与接收端履带连接处为接收端扣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射端扣接件和接收端扣接件起到灵活固定的作用,当发射端探头架与接收端探头架在齿条两侧不能实现水平对称时,打开扣接件,调整履带位置,再将扣接件闭合,实现发射端探头架与接收端探头架在齿条两侧的再度水平对称。

进一步设置:齿条垂直于扫查架的中点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齿条位置,齿条垂直于扫查架的中点处时,齿条运动,发射端探头架和接收端探头架调整的距离在扫查架上显示的刻度相等,便于计算调整探头架间距。

进一步设置:第一托辊、第三托辊靠近齿条并在齿条两侧对称设置,第二托辊、第四托辊远离齿条并在齿条两侧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托辊、第二托辊、发射端扣接件、发射端履带组成发射端传送机构,第三托辊、第四托辊、接收端扣接件、接收端传送履带组成接收端传送机构,发射端传送机构与接收端传送机构的构造相同,齿条驱动发射端履带和接收端履带时,发射端履带和接收端履带反向同速运动,发射端探头架和接收端探头架运动过程中仍然保持在齿条两侧水平对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重新设置探头架间距时,驱动电缸即可调整探头架间距,实现调整联动;一步调整探头架间距,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TOFD扫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TOFD扫查器结构示意图的背面补充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发射端传送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扫查架;2、探头架;3、移动轨道;4、滚动轮机构;5、编码器机构;6、传送装置;7、发射端传送机构;8、接收端传送机构;9、电缸;10、活塞杆;11、齿条;12、发射端履带;13、第一托辊;14、第二托辊;15、发射端扣接件;16、接收端履带;17、第三托辊;18、第四托辊;19、接收端扣接件;20、发射端探头架;21、接收端探头架;22、发射端滑动块;23、接收端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TOFD扫查器,如图1所示,含有水平放置的扫查架1、竖直设置在扫查架1中间的电缸9、连接在电缸9的活塞杆10上两侧均设有齿棱的齿条11、与齿条啮合的发射端履带12、接收端履带16,电缸9驱动活塞杆10,活塞杆10带动齿条11上下直线运动,齿条11带动发射端履带12与接收端履带16一同转动。

如图1所示,齿条1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扫查架1的中点处,电缸9驱动齿条11,齿条11带动发射端履带12和接收端履带16,发射端履带12带动发射端探头架20移动、接收端履带16带动接收端探头架21移动,扫查架1中心刻度为零,发射端探头架20和接收端探头架21移动时在扫查架1上显示的刻度相等,便于使用者观察、计算、调整探头架2间距。

如图2所示,TOFD扫查器结构示意图的背面,编码器机构5位于移动轨道3的一侧并与滚动轮机构4的滚动轮相连,TOFD扫查器工作时编码器机构5提供超声波信号。

如图3和4所示,探头架2包括发射端探头架20、接收端探头架21,发射端探头架20通过发射端扣接件15连接在发射端履带12上,接收端探头架21通过接收端扣接件19连接在接收端履带16上,发射端探头架20与接收端探头架21在齿条11两侧水平对称。打开电缸9,电缸9驱动活塞杆10上下运动带动齿条11运动,与齿条11啮合的发射端履带12和接收端履带16受齿条11带动同时开始转动,此时发射端探头架20跟随发射端履带12、接收端探头架21跟随接收端履带16开始水平移动。

齿条11带动发射端履带12和接收端履带16时,发射端履带12和接收端履带16反向同速运动,发射端探头架20跟随发射端履带12运动,接收端探头架21跟随接收端履带16运动,发射端探头架20和接收端探头架21在运动过程中仍然保持在齿条11两侧水平对称。

如图3所示,传送装置6固定在扫查架1和移动轨道3上,发射端传送机构7和接收端传送机构8在齿条11两侧对称设置,发射端传送机构7包括靠近齿条11的第一托辊13、远离齿条11的第二托辊14,发射端履带12覆盖第一托辊13、第二托辊14并张紧,接收端传送机构8包括接收端履带16、靠近齿条11的第三托辊17、远离齿条11的第四托辊18,接收端履带16覆盖第三托辊17、第四托辊18并张紧。增加传送装置6改变TOFD扫查器的构造,减少传统方式调整探头架2距离时拧螺栓的步骤,只要控制电缸9就能驱动齿条11,齿条11带动发射端履带12和接收端履带16转动,发射端履带12带动发射端探头架20、接收端履带16带动接收端探头架21,两者转动相同的距离。

如图3和4所示,发射端探头架20与移动轨道3连接处设有卡在移动轨道3内的发射端滑动块22、与发射端履带12连接处设有发射端扣接件15,接收端探头架21与移动轨道3连接处设有卡在移动轨道3内的接收端滑动块23、与接收端履带16连接处设有接收端扣接件19。发射端滑动块22支撑发射端探头架20,发射端履带12转动时发射端扣接件15跟随移动,同时带动与发射端扣接件15连接的发射端探头架20,发射端滑动块22随着发射端探头架20滑动,接收端滑动块23支撑接收端探头架21,接收端履带16转动时接收端扣接件19跟随移动,同时带动与接收端扣接件19连接的接收端探头架21,接收端滑动块23随着接收端探头架21滑动。发射端扣接件15和接收端扣接件19起到灵活固定的作用,当发射端探头架20与接收端探头架21在齿条11两侧不能实现水平对称时,打开发射端扣接件15和接收端扣接件19,调整履带位置,再将发射端探头架20连接到发射端扣接件15、接收端探头架21连接到接收端扣接件19,实现发射端探头架20与接收端探头架21在齿条11两侧的再度水平对称。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