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341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PM2.5检测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M2.5检测仪。



背景技术: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检测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大气中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质量的检测仪器。

在公告号为CN20447944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PM2.5检测器,包括腔体、激光器、光电检测器以及风扇,所述腔体划分为依次连通的进气通道、检测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激光器位于所述进气通道内,用于发出穿过所述检测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的激光光束;所述光电检测器位于所述检测通道内,用于检测散射光,将所述散射光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风扇位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尾端,用于产生恒定流速的气流。

这种检测器在检测后,检测器腔体内存在残留的污浊气体,在下一次检测时,腔体内残留的污浊气体和检测气体混合在一起,会影响检测精度,从而造成检测不精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M2.5检测仪,其具有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PM2.5检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激光检测装置,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一侧设置有主风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检测后残留气体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一侧设置有副风扇;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进气口、出气口的门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检测之前,通过门体关闭进气口和出气口,开启副风扇,副风扇使检测仪的壳体内残留的气体进入过滤装置内,经过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再次回到到壳体内。如此循环,残留气体中的细颗粒物被截留在过滤装置内。过滤工作结束后,再开启进气口和出气口,关闭副风扇,开启主风扇,待检测气体进入到壳体内进行检测,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另一方面,当检测仪长时间不用时,关闭进气口和出气口,有效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检测仪内,延长检测仪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以及位于所述过滤箱内的若干层过滤层,所述过滤箱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所述过滤层包括从所述入口至所述出口依次排列的初效过滤网、HEPA过滤网、光触媒滤网、紫外线杀菌层、活性炭滤网、负离子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效过滤网用于捕捉残留气体中灰尘等较大颗粒,HEPA过滤网用于去除小至0.3微米的颗粒,光触媒滤网、紫外线杀菌层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活性炭滤网用于消减异味,负离子滤层用于消除空气中的微小尘埃和静电,通过多层不同功能的过滤层增强残留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另一方面,避免残留气体中的污染物污染检测仪,延长检测仪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开设有所述进气口、出气口的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门体包括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主门板和副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门板和副门板与滑轨滑动连接,方便开启和关闭进气口、出气口,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口、出气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壁上,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之间设置有驱动所述主门板和所述副门板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壳体侧壁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偏心铰接有两根传动杆,两根所述传动杆相对设置,所述传动杆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主门板、副门板铰接,所述主动齿轮的转轴穿过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操作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操作端,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通过传动杆带动主门板、副门板沿滑轨同步运动,直至将进气口、出气口开启或关闭,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口远离所述主门板的周侧设置有与所述主门板形状相吻合的卡轨,所述卡轨内壁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出气口周侧设置有与所述进气口周侧结构相同的卡轨和密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残留气体进行过滤工作时,主门板、副门板与密封条紧密接触,提高检测仪的密封性,避免外界中的空气进入检测仪内,增强残留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朝向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检修口,所述壳体相对于所述检修口可拆卸连接有检修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过滤层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在过滤层需要更换时,打开壳体上的检修盖,通过检修口对过滤层进行维修或更换,提高维修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箱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卡合所述过滤层的卡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过滤层与过滤箱为卡接,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就可以取出过滤层,提高维修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激光检测装置包括靠近所述进气口一侧设置的激光器,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激光器一端设置有光电检测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检测空气进入壳体后,激光器发射的激光照射在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上时,会产生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通过光电检测器测量散射光强度,应用质量浓度转换系数,得出颗粒物浓度值,检测速度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门体关闭进气口和出气口,检测仪的壳体内残留的气体经过过滤装置过滤后,再进行检测工作,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2)当检测仪长时间不用时,关闭进气口和出气口,有效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检测仪内污染检测仪,延长检测仪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卡轨和密封条,提高检测仪的密封性,增强残留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4)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主门板、副门板沿滑轨同步运动,直至将进气口、出气口开启或关闭,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5)通过设置卡条和检修盖,提高过滤层的维修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过滤箱的A-A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未安装过滤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7为图6中C部放大图。

附图标志:1、壳体;2、进气口;3、出气口;4、激光器;5、光电检测器;6、检测通道;7、主风扇;8、过滤箱;9、初效过滤网;10、HEPA过滤网;11、光触媒滤网;12、紫外线杀菌层;13、活性炭滤网;14、负离子滤层;15、副风扇;16、滑轨;17、主门板;18、副门板;19、主动齿轮;20、从动齿轮;21、传动杆;22、操作端;23、卡轨;24、密封条;25、检修口;26、检修盖;27、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PM2.5检测仪,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2、出气口3,壳体1内设置有激光检测装置,激光检测装置包括靠近进气口2一侧设置的激光器4,壳体1内位于激光器4一端相对设置有光电检测器5,光电检测器5之间设置有供空气通过的检测通道6。壳体1内靠近出气口3一侧设置有主风扇7,用于产生恒定流速的气流。

上述设置,待检测空气进入壳体1后经过检测通道6,激光器4发射的激光照射在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上时,会产生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通过光电检测器5测量散射光强度,应用质量浓度转换系数,得出颗粒物浓度值,检测速度快。

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过滤检测后残留气体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8以及位于过滤箱8内的若干层过滤层,过滤箱8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口和出口,过滤层包括从入口至出口依次排列的初效过滤网9、HEPA过滤网10、光触媒滤网11、紫外线杀菌层12、活性炭滤网13、负离子滤层14,紫外线杀菌层12由两根紫外线杀菌灯管组成。过滤装置出口一侧设置有用于提供过滤动力的副风扇15。

初效过滤网9用于捕捉残留气体中灰尘等较大颗粒,HEPA过滤网10用于去除小至0.3微米的颗粒,光触媒滤网11、紫外线杀菌层12用于杀灭细菌和病毒,活性炭滤网13用于消减异味,负离子滤层14用于消除空气中的微小尘埃和静电,通过多层不同功能的过滤层增强残留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另一方面,避免残留气体中的污染物污染检测仪,延长检测仪的使用寿命。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壳体1内形成密闭空间,壳体1开设有进气口2、出气口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16,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进气口2、出气口3的门体,门体包括与滑轨16滑动连接的主门板17和副门板18。

为了提高操作的便捷性,进气口2与出气口3之间设置有驱动主门板17和副门板18运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与壳体1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的主动齿轮19,主动齿轮19一侧设置有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20,从动齿轮20上通过销轴偏心铰接有两根传动杆21,两根传动杆21相对设置,传动杆21另一端分别与主门板17、副门板18通过销轴铰接,主动齿轮19的转轴穿过壳体1的一端设置有操作端22。

需要开启或关闭进气口2和出气口3时,转动操作端22,主动齿轮19带动从动齿轮20转动,从动齿轮20通过传动杆21带动主门板17、副门板18沿滑轨16同步运动,直至将进气口2、出气口3开启或关闭。

为了提高检测仪的密封性,进气口2远离主门板17的周侧设置有与主门板17形状相吻合的卡轨23,卡轨23内壁贴合有密封条24,出气口3周侧设置有与进气口2周侧结构相同的卡轨23和密封条24。在对残留气体进行过滤工作时,主门板17、副门板18与密封条24紧密接触,避免外界中的空气进入检测仪内,增强残留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如图6和图7所示,由于过滤层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过滤箱8朝向壳体1一侧设置有检修口25,壳体1相对于检修口25通过螺钉连接有检修盖26。过滤箱8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卡合过滤层的卡条27。

在过滤层需要更换时,打开壳体1上的检修盖26,通过检修口25对过滤层进行维修或更换。由于过滤层与过滤箱8为卡接,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就可以取出过滤层,提高维修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

在检测之前,转动操作端22,主动齿轮19带动从动齿轮20转动,从动齿轮20通过传动杆21带动主门板17、副门板18沿滑轨16同步运动,直至将进气口2、出气口3关闭。主门板17、副门板18与卡轨23内的密封条24紧密接触,提高检测仪的密封性,避免外界中的空气进入检测仪内。

开启副风扇15,副风扇15使检测仪的壳体1内残留的气体进入过滤箱8内,经过滤层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再次回到到壳体1内。如此循环,残留气体中的细颗粒物被截留在过滤箱8内。过滤工作结束后,再开启进气口2和出气口3,关闭副风扇15。将检测仪的进气口2正对需要检测的空气环境中,开启主风扇7,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排出壳体1。待检测气体从进气口2进入到壳体1后经过检测通道6,激光器4发射的激光照射在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上时,会产生散射光,散射光的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成正比。通过光电检测器5测量散射光强度,应用质量浓度转换系数,得出颗粒物浓度值,检测速度快。由于壳体1内残留气体中的细颗粒物被截留在过滤箱8内,提高检测仪的检测精度。

当检测仪长时间不用时,关闭进气口2和出气口3,有效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检测仪内,保证检测仪内的环境洁净度,延长检测仪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