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振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6857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振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监测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振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所有运行的机器都在振动,振动是机器的脉搏,是机器状况的表征。机械的故障分析方法很多,大多以振动和噪声分析为基础,对于机器来说,当他们稳定工作时,振动有一个典型的级值,而其他振动参数,如振动频谱也具有一定的特征。当机器运行出现故障时,机件的振动就会随之发生变化。现有机器振动的监测方法是对振动谱图进行远程化、专业化的分析,然而这种监测方法的成本偏高、安装较复杂且结果显示不直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3908661 U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振动监测装置。这种结构的煤矿机电设备的振动监测装置,无法对煤矿机电设备水平方向上的振动进行有效的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振动监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对煤矿机电设备水平方向上的振动进行有效的监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煤矿机电设备的振动监测装置,包括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在煤矿机电设备边缘的第一振动片,所述第一振动片的顶面与金属支撑杆焊接连接,金属支撑杆与套管焊接连接,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画笔,画笔与画板的表面接触连接,画板与金属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金属弹簧的另一端与金属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金属框的内表面与第一标尺固定连接,金属框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垂直设置的金属隔板,金属隔板与水平设置的滑杆的一端焊接连接,滑杆的另一端与金属框的内表面焊接连接,金属隔板的侧面焊接连接有第一金属伸缩杆,第一金属伸缩杆与第一滑块焊接连接,第一滑块开有第一圆形通孔,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圆形通孔与滑杆套接,金属框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第二金属伸缩杆,第二金属伸缩杆与第二滑块焊接连接,第二滑块开有第二圆形通孔,第二滑块通过第二圆形通孔与滑杆套接,煤矿机电设备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第二振动片,第二振动片的末端开有半圆形凹槽,第二振动片通过半圆形凹槽与滑杆嵌入连接,金属框的内表面与第二标尺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标尺的另一端与金属隔板的侧面固定连接,金属框的底面与金属支架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矩形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开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有手旋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振动片的顶面与金属支撑杆焊接连接,金属支撑杆与套管焊接连接,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画笔,画笔与画板的表面接触连接。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振动过程中画笔会随着第一振动片振动,由于画笔与画板的表面接触连接,此时可以利用画笔在画板上记录振动的最大幅度,无需人工实时在设备旁边监测。画板与金属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金属弹簧的另一端与金属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由于煤矿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除了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在水平方向上也会产生相应的振动,金属弹簧可以通过改变其长度保证画笔与画板的有效接触。金属框的内表面与第一标尺固定连接。同时,工人也可以通过第一标尺实时的直观监测煤矿机电设备的振动情况。金属框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垂直设置的金属隔板,金属隔板可以将金属框分割成为两个功能区域,其中之一为监测煤矿机电设备垂直方向上的振动情况,另一个为监测煤矿机电设备水平方向上的振动情况。金属隔板与水平设置的滑杆的一端焊接连接,滑杆的另一端与金属框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滑杆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滑动提供了必要的滑行轨道。金属隔板的侧面焊接连接有第一金属伸缩杆,第一金属伸缩杆与第一滑块焊接连接,第一滑块开有第一圆形通孔,第一滑块通过第一圆形通孔与滑杆套接,金属框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第二金属伸缩杆,第二金属伸缩杆与第二滑块焊接连接,第二滑块开有第二圆形通孔,第二滑块通过第二圆形通孔与滑杆套接。第一金属伸缩杆和第二金属伸缩杆可以有效的保证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受到第二振动片的碰击后保留在相应的位置,从而有效的记录煤矿机电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振幅。煤矿机电设备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第二振动片,第二振动片的末端开有半圆形凹槽,第二振动片通过半圆形凹槽与滑杆嵌入连接。煤矿机电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应的水平方向上的振动,从而带动第二振动片产生相应的振动。第二振动片在振动的过程中会碰击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此时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会在滑杆上产生相应的滑动,从而有效的记录煤矿机电设备水平方向上的最大振幅。金属框的内表面与第二标尺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标尺的另一端与金属隔板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标尺,也可实时的直观监测煤矿机电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的振动情况。金属框的底面与金属支架焊接连接,金属支架可以有效的保证振动监测的稳定性。套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矩形凹槽。第一矩形凹槽可以有效的增强橡胶垫的防滑程度,从而保证画笔在振动过程中相对于套管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套管开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有手旋螺栓。通过手动旋转手旋螺栓可以将画笔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以提高画笔在画板上记录的稳定性和精确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金属框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套管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块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块的结构图。

图中:1、煤矿机电设备;2、第一振动片;3、金属支撑杆;4、套管;5、画笔;6、画板;7、金属弹簧;8、金属框;9、第一标尺;10、金属隔板;11、滑杆;12、第一金属伸缩杆;13、第一滑块;14、第一圆形通孔;15、第二金属伸缩杆;16、第二滑块;17、第二圆形通孔;18、第二振动片;19、半圆形凹槽;20、第二标尺;21、金属支架;22、橡胶垫;23、第一矩形凹槽;24、螺纹通孔;25、手旋螺栓;26、第二矩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煤矿机电设备1,安装在煤矿机电设备1边缘的第一振动片2,所述第一振动片2的顶面与金属支撑杆3焊接连接,金属支撑杆3与套管4焊接连接,套管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画笔5,画笔5与画板6的表面接触连接,画板6与金属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金属弹簧7的另一端与金属框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金属框8的内表面与第一标尺9固定连接,金属框8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垂直设置的金属隔板10,金属隔板10与水平设置的滑杆11的一端焊接连接,滑杆11的另一端与金属框8的内表面焊接连接,金属隔板10的侧面焊接连接有第一金属伸缩杆12,第一金属伸缩杆12与第一滑块13焊接连接,第一滑块13开有第一圆形通孔14,第一滑块13通过第一圆形通孔14与滑杆11套接,金属框8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第二金属伸缩杆15,第二金属伸缩杆15与第二滑块16焊接连接,第二滑块16开有第二圆形通孔17,第二滑块16通过第二圆形通孔17与滑杆11套接,煤矿机电设备1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第二振动片18,第二振动片18的末端开有半圆形凹槽19,第二振动片18通过半圆形凹槽19与滑杆11嵌入连接,金属框8的内表面与第二标尺2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标尺20的另一端与金属隔板10的侧面固定连接,金属框8的底面与金属支架21焊接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振动片2的顶面与金属支撑杆3焊接连接,金属支撑杆3与套管4焊接连接,套管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画笔5,画笔5与画板6的表面接触连接。在煤矿机电设备1运行振动过程中画笔5会随着第一振动片2振动,由于画笔5与画板6的表面接触连接,此时可以利用画笔5在画板6上记录振动的最大幅度,无需人工实时在设备旁边监测。画板6与金属弹簧7的一端固定连接,金属弹簧7的另一端与金属框8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由于煤矿机电设备1在运行过程中,除了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在水平方向上也会产生相应的振动,金属弹簧7可以通过改变其长度保证画笔5与画板6的有效接触。金属框8的内表面与第一标尺9固定连接。同时,工人也可以通过第一标尺9实时的直观监测煤矿机电设备1的振动情况。金属框8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垂直设置的金属隔板10,金属隔板10可以将金属框8分割成为两个功能区域,其中之一为监测煤矿机电设备1垂直方向上的振动情况,另一个为监测煤矿机电设备1水平方向上的振动情况。金属隔板10与水平设置的滑杆11的一端焊接连接,滑杆11的另一端与金属框8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滑杆11为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6的滑动提供了必要的滑行轨道。金属隔板10的侧面焊接连接有第一金属伸缩杆12,第一金属伸缩杆12与第一滑块13焊接连接,第一滑块13开有第一圆形通孔14,第一滑块13通过第一圆形通孔14与滑杆11套接,金属框8的内表面焊接连接有第二金属伸缩杆15,第二金属伸缩杆15与第二滑块16焊接连接,第二滑块16开有第二圆形通孔17,第二滑块16通过第二圆形通孔17与滑杆11套接。第一金属伸缩杆12和第二金属伸缩杆15可以有效的保证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6在受到第二振动片18的碰击后保留在相应的位置,从而有效的记录煤矿机电设备1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振幅。煤矿机电设备1的边缘固定连接有第二振动片18,第二振动片18的末端开有半圆形凹槽19,第二振动片18通过半圆形凹槽19与滑杆11嵌入连接。煤矿机电设备1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应的水平方向上的振动,从而带动第二振动片18产生相应的振动。第二振动片18在振动的过程中会碰击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6,此时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6会在滑杆11上产生相应的滑动,从而有效的记录煤矿机电设备1水平方向上的最大振幅。金属框8的内表面与第二标尺2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标尺20的另一端与金属隔板10的侧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标尺20,也可实时的直观监测煤矿机电设备1在水平方向上的振动情况。金属框8的底面与金属支架21焊接连接,金属支架21可以有效的保证振动监测的稳定性。套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2,橡胶垫22的表面开有若干第一矩形凹槽23。第一矩形凹槽23可以有效的增强橡胶垫22的防滑程度,从而保证画笔5在振动过程中相对于套管4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套管4开有螺纹通孔24,螺纹通孔24内部螺纹连接有手旋螺栓25。通过手动旋转手旋螺栓25可以将画笔5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以提高画笔5在画板6上记录的稳定性和精确程度。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13上第一圆形通孔14的内壁和第二滑块16上第二圆形通孔17的内壁均开有若干第二矩形凹槽26。为了保证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6能够顺利的滑动,同时提高振动监测的精度,可以在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6与滑杆11的接触表面涂抹润滑油。此时,第二矩形凹槽26可以有效的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以保证第一滑块13和第二滑块16移动的流畅性。

本实用新型是在背景技术引用的专利文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其中煤矿机电设备和第一振动片(也就是背景技术引用的专利文献中的振动片)的结构、功能和连接方式在背景技术引用的专利文献中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公开,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画笔、画板、第一金属伸缩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458698 U中多节金属伸缩杆)、第二金属伸缩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4458698 U中多节金属伸缩杆)、金属弹簧、手旋螺栓、第一标尺和第二标尺等器件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