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6450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



背景技术:

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 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世界上第一个研究电动车的是由匈牙利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于1828年在实验室完成的电传装置。第一辆实际制造出来的电动车是由美国人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间发明的。这辆电动车所用的蓄电池比较简单,是不可再充的。1899年,德国人波尔舍发明了一台轮毂电动机,以替代当时在汽车上普遍使用的链条传动,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汽车的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这就对汽车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汽车检测过程中需要将汽车进行震动处理,但是,目前的试验台结构简单,仅具有单一的承载和震动功能,不能进行减震处理,根不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很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四周等间距设有多个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为一端封闭的筒体,所述套管的封闭端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套管内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端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上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压杆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在底座的一侧,所述底座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轨,所述滑轨上均安装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有升降油缸,所述滑块上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下端设有振动电机。

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块上的通孔,所述滑轨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通孔内贯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限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滑轨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承载板和放置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所述放置板上设有放置槽。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等间距设有多个照明灯具。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处,利用固定装置和滑块将承载板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利用螺栓将承载板和放置板固定住,将需要试验的汽车放置于放置板上固定好,振动电机进行振动,从而进行试验,试验时产生的振动通过减震弹簧和底板进行扩散,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减震弹簧、底板以及放置板的结合实现了在汽车振动时的稳定性,同时还方便调节,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的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限位块、2底座、3连接板、4压杆、5承载板、6升降油缸、7滑块、8固定块、9套管、10底板、11放置板、12振动电机、 13压板、14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汽车震动试验台,包括底座2,起承载作用,底座2的四周等间距设有多个底板10,底板10上设有套管9,套管9 为一端封闭的筒体,套管9的封闭端固定在底板10上,套管9内设有减震弹簧14,减震弹簧14的上端连接有压板13,压板13的上端固定有压杆4,压杆4带动压板13向下移动,继而挤压减震弹簧14,压杆4的上端固定有固定块8,固定块8远离压杆4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一侧连接在底座2的一侧,底座2上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轨,滑轨上均安装有两个滑块7,滑块7的上端固定有升降油缸6,滑块7上设有固定装置,升降油缸6的活塞杆末端固定有承载板5,承载板5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放置板11,放置板11的下端设有振动电机12,进行震动。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块7上的通孔,滑轨上等间距设有多个限位孔,通孔内贯穿设有插杆,插杆的一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限位孔内,方便调节固定,滑轨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1,承载板5和放置板1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方便更换,放置板11上设有放置槽,用于放置汽车,底座2上等间距设有多个照明灯具。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处,利用固定装置和滑块7将承载板5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利用螺栓将承载板 5和放置板11固定住,将需要试验的汽车放置于放置板11上固定好,振动电机12进行振动,从而进行试验,试验时产生的振动通过减震弹簧14和底板10进行扩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