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合式便携取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650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合式便携取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开合式便携取土器。



背景技术:

在使用容器如花盆、营养钵、纸杯等进行田间种植试验或者栽培种植时,经常需要使用铁锹、铲子等工具开挖出种植孔洞并进行取土的回填。由于没有专用工具,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对体能的消耗很大。此外,野外地质勘察作业时,也经常需要开挖出一定深度的孔洞,用于标杆、仪器等的固定,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采用铁锹等开挖孔洞,同样也存在着费时费力、劳动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实用的开合式便携取土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合式便携取土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筒形储土片,所述两储土片的顶部设有盖板并通过铰链相互铰接,所述两储土片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操作柄;所述两操作柄之间连接有弹簧,并且当两储土片闭合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所述两储土片的底部设有圆锹形的铲片,所述铲片的外沿呈刀刃形。

进一步地,所述两操作柄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踏板。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储土片的外侧面刻画有用于标识进土深度的刻线。

进一步地,所述铲片的外端部呈尖头状。

与采用铁锹、铲子等工具进行取土或孔洞开挖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制作方便;(2)便于携带,易于操作;(3)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取土或孔洞开挖的效率,并且对地表环境破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土片和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土片,2-盖板,3-铰链,4-操作柄,5-弹簧,6-铲片,7-踏板,8-刻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开合式便携取土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半圆筒形储土片1,两储土片1的顶部设有盖板2并通过铰链3相互铰接,两储土片1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操作柄4;两操作柄4之间连接有弹簧5,并且当两储土片1闭合时,弹簧5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两储土片1的底部设有圆锹形的铲片6,铲片6的外沿呈刀刃形,且铲片6的外端部呈尖头状。两操作柄4的外侧分别固定有踏板7;两储土片1中,其中一个的外侧面刻画有用于标识进土深度的刻线8。为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操作柄4可由木柄制成。

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取土和孔洞开挖的过程如下:

操作前先将两半圆筒形储土片1闭合,通过操作柄4将本实用新型取土器提起然后用力插入地面,当土质较硬时,可用脚踩至踏板7上并向下用力,以辅助取土器的插入,储土片1外壁的刻线8用以提示取土器插入的深度。当达到合适深度后,通过操作柄4将取土器提起,由于土壤的挤压和摩擦力作用,储土片1内的土壤会停留在两储土片1内且不会向下掉落。移除取土器后,即在地面形成一定深度的圆形孔洞。如取出的土壤需要进行回填,则将取土器平置于孔洞一侧或保持悬空,待孔洞内操作完成后,将取土器保持竖直并使取土器正对孔洞,将两操作柄4同时相互靠近,则两储土片1被打开,储土片1中的土壤掉落至孔洞中。

如取土深度较深,可在同一点连续进行多次取土作业,即可完成较深孔洞的开挖。特别地,由于弹簧5的作用,当储土片1被打开时,弹簧5被压缩,在弹簧5的恢复力作用下,操作柄4可快速回复原位。而且在弹簧5的作用下,当取土器取土后被提起时,如不在操作柄4上施加一定的力,储土片1不会轻易被打开,保证了取土操作的可靠性。此外,铲片6的设置可保证取土器能够顺利插入地面,使操作更为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