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开关柜温度异常检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268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高压开关柜温度异常检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开关柜温度异常检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设备是保证输配电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开关柜中主回路温度升高成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大隐患。开关柜静触头氧化、动静触头螺栓长时间运行震动松弛、断路器梅花触头弹簧松弛,将导致温升故障,造成绝缘事故。开关柜设备故障调查分析指出,断路器触头温升占比最大,成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重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嵌入触臂内的温升监测装置对温度进行检测,对开关柜现有接线改动量小,避免现有技术中温升监测装置在外部捆绑进行检测造成绝缘距离下降导致事故发生的高压开关柜温度异常检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开关柜温度异常检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开关柜内并对开关柜内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升检测装置、接收升温检测装置的检测数据并把检测数据发送到在线监测平台进行处理的数据在线传输装置,所述温升检测装置包括嵌入在开关柜中断路器触臂内通过电磁感应进行供电的自取电装置、对触臂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装置和与设置在开关柜中的所述数据在线传输装置通过无线射频技术连接的无线射频模块,所述数据在线传输装置连接有与所述在线监测平台连接的无线网络模块和对检测信息进行编码加密的编码识别模块,所述在线监测平台包括对接收到的加密数据进行处理的网上开关和安装有掌上开关APP应用的移动终端。

所述自取电装置为自供电CT,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无线射频模块为无线测温模块,所述网上开关为台式电脑,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嵌入触臂内的温升监测装置对温度进行检测,对开关柜现有接线改动量小,避免现有技术中温升监测装置在外部捆绑进行检测造成绝缘距离下降导致事故发生。

2、本实用新型温升监测装置中的自取电CT在一次侧电流大于50A时稳定工作,大于200A时进入磁饱和状态,从而保证温升监测单元不被过大的能量所烧毁。

3、本实用新型温升监测装置体积非常小,嵌入触臂内,外形尺寸同现有触臂保持一致,数据在线传输装置改造简单易行,安装于开关柜继电仪表室,取用控制电源,不改动开关柜原有的任何接线。

4、本实用新型数据在线传输装置将测温装置采集的数据,加密后通过移动网络传输至服务器,实现数据安全传输。

5、本实用新型网上开关可以自由设定每个变电站的报警值。对于通知、关注、报警三种状态,可以分别设置三个系统用户组进行短信通知。掌上开关APP作为检修工作助手,提供远程状态监测,可随时随地了解开关的运行状态。

6、本实用新型采用先进的无线射频技术,将温升监测装置同数据在线传输装置进行无线通信,实现一次侧高低电位间的隔离。不改变电场分布,做到对柜体及断路器设计改动最小。

7、本实用新型高压开关柜温度异常智能化监测系统在线实时温度监测和超温报警,进一步实现了状态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压开关柜温度异常检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数据在线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温升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图中,1-断路器触臂,2-开关柜,3-温升检测装置,4-数据在线传输装置,5-网上开关,6-移动终端,7-自供电CT,8-温度传感器,9-无线测温模块。

高压开关柜温度异常检报警装置,包括设置在开关柜内并对开关柜内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升检测装置3、接收升温检测装置3的检测数据并把检测数据发送到在线监测平台进行处理的数据在线传输装置4,温升检测装置3包括嵌入在开关柜2中断路器触臂1内通过电磁感应进行供电的自取电装置、对触臂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装置和与设置在开关柜2中的数据在线传输装置通过无线射频技术连接的无线射频模块,数据在线传输装置连接有与在线监测平台连接的无线网络模块和对检测信息进行编码加密的编码识别模块,在线监测平台包括对接收到的加密数据进行处理的网上开关5和安装有掌上开关APP应用的移动终端6。

自取电装置为自供电CT7,温度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8,无线射频模块为无线测温模块9,网上开关5为台式电脑,移动终端6为手机。

使用时,数据在线传输装置4与设置在断路器触臂1内的温升检测装置3通过射频技术进行连接,数据在线传输装置4对接收到的监测信息进行编码加密后通过无线网络模块传输到在线监测平台,在线监测平台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操作后,与网上开关5设定的报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后的结果生成通知、关注、报警三种状态,分别设置三个系统用户组进行短信通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