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8163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吹风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



背景技术:

卡车淋雨室用于卡车驾驶室淋雨密封性检测,进行淋雨检测的位置通常在车辆检测线的后端,车辆出淋雨室即完成下线。

根据“GB/T12480-1990《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标准分类,卡车为非承载式车身,进行淋雨密封性检测时主要是对驾驶室进行喷淋。喷淋时,通常把驾驶室停在淋雨室喷淋区域的中间,卡车的后端底盘在喷淋区域外,不进行喷淋,即卡车底盘伸出淋雨室,位于前端的检测线内,因此,卡车淋雨室与前端的检测线之间通常不设置升降门(只有一个开放的门洞)。所以,卡车淋雨室在及你想那个淋雨试验时,水汽会随着空气流动的影响,随机飘动,形成飘雨现象。水汽向前端的检测线区域飘动,飘落地面会造成地面脏乱,飘到检测设备上会造成电器元件等的腐蚀弱化等现象。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卡车淋雨室的水汽不向前端的检测线区域飘动,在淋雨室室体的门洞上设置塑料门帘,通过物理隔断,阻断水汽。但是水汽飘动无规则,有塑料门帘,水汽仍会从门帘的间隙中飘出,影响前端检测线区域的地面卫生和检测线设备;而且塑料门帘在车辆行驶过淋雨室时,会紧贴在驾驶室表面,存在划伤面漆的隐患,尤其在冬天时,门帘会变硬,划伤率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有效防止淋雨室内的水汽向前端检测线区域飘动,且不影响驾驶室表面的面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包括送风机和与所述送风机连接的送风管路;

所述送风管路包括主送风管路和侧送风管路,所述主送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送风机连接,另一端设于淋雨室室体的门洞顶部,所述侧送风管路包括两条,分别与所述主送风管路连接,并分别设于所述门洞的两侧,两条所述侧送风管路具有相对设置的竖直的出风口。

前述的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宽度为0.5cm-1.5cm,所述出风口的长度为120cm-200cm。

前述的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优选地,所述出风口的宽度为1cm,所述出风口的长度为150cm。

前述的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优选地,所述送风机采用变频电机驱动,且所述变频电机与所述淋雨室室体的变频控制同步。

前述的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优选地,所述送风机采用低噪音防振动风机。

前述的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优选地,所述送风管路采用橡胶软管,所述淋雨室室体与所述送风管路之间设有隔振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设于淋雨室室体的门洞周围,当车辆进入淋雨室后,同时开启淋雨室内的淋浴设备和该吹风机构,则在两条侧送风管路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之间,即在车辆进入淋雨室的门洞处,形成一道风幕,具有阻隔效果,可以有效防止淋雨室内的水汽向前端的检测线飘动,避免造成淋雨室室体前端的检测线地面脏乱和对前端检测线的电气设备的影响;且该吹风机构不会与车辆接触,不会影响车辆驾驶室表面的面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送风机,2-主送风管路,3-侧送风管路,31-出风口,4-变频电机,5-淋雨室室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包括送风机1和与所述送风机1连接的送风管路;所述送风管路设于淋雨室室体5的门洞周围,包括主送风管路2和侧送风管路3,所述主送风管路2的一端与所述送风机1连接,另一端设于所述门洞的顶部,所述侧送风管路3包括两条,分别与所述主送风管路2连接,并分别设于所述门洞的两侧,两条所述侧送风管路3具有相对设置的竖直的出风口31。具体地,送风管路的直径与送风机1的风量对应,且侧送风管路3的直径小于主送风管路2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卡车淋雨室的吹风机构,设于淋雨室室体5的门洞周围,当车辆进入淋雨室后,同时开启淋雨室内的淋浴设备和该吹风机构,则在两条侧送风管路3上相对设置的出风口31之间,即在车辆进入淋雨室的门洞处,形成一道风幕,具有阻隔效果,可以有效防止淋雨室内的水汽向前端的检测线飘动,避免造成淋雨室室体5前端的检测线地面脏乱和对前端检测线的电气设备的影响;且该吹风机构不会与车辆接触,不会影响车辆驾驶室表面的面漆。

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31的宽度为0.5cm-1.5cm,所述出风口31的长度为120cm-200cm。出风口31的宽度与是否能形成风幕和风幕的强度有直接关系,当出风口31的宽度太大时,出风量比较大,出风处的压强较小,无法形成风幕;当出风口31的宽度太小时,由于送风管路内的送风量是一定的,若出风口31宽度太小,则出风量太小,过多的风量在送风管路内,会引起送风管路的强烈振动及管路噪音,所以,出风口31的宽度优选为0.5cm-1.5cm,此范围内,从两个相对的出风口31出来的风量可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风幕。形成风幕的另一必要条件是,出风口31还必须有一定的长度,该长度即风幕的高度,为了使风幕可以更有效防止淋雨室内的水汽向前端的检测线飘动,根据门洞的高度(比车辆稍高),风幕的高度不能比门洞的高度小太多,优选地,出风口31的长度为120cm-200cm。

更具体地,所述出风口31的宽度为1cm,所述出风口31的长度为150cm。当出风口31的宽度为1cm,形成的风幕强度适宜,对水汽的阻隔效果最佳,所以出风口31的宽度优选为1cm;风幕的高度在150cm以上对水汽的阻隔效果最佳,所以出风口31的长度优选为150cm(超过150cm也可以,但是作用与150cm时几乎一样,而开口加长会增加风量,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

在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送风机1采用变频电机4驱动,且所述变频电机4与所述淋雨室室体5的变频控制同步。具体地,在淋雨室室体5的门洞处设有感应器,当车辆进入淋雨室时,感应器接收到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淋雨室室体5的变频控制设备,使淋雨室的喷淋设备开启;同时该信号还被传递给送风机1的变频电机4,变频电机4开启,驱动送风机1运转工作。由于淋雨室内只有在对车辆进行淋雨试验的时候才会产生水汽,而吹风机构也只需在产生水汽时工作即可,所以使变频电机4与淋雨室室体5的变频控制同步,避免了该吹风机构长期处于送风状态,造成的资源浪费,大大降低了电力、能源的消耗。

在另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送风机1采用低噪音防振动风机。因为该吹风机构内空气流动较快,所以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和噪音,送风机1采用低噪音防振动风机,可以有效减少该吹风机构的振动和噪音。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淋雨室室体5与所述送风管路之间设有隔振材料。因为该吹风机构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和噪音,送风管路采用橡胶软管,并在淋雨室室体5与送风管路之间设置隔振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因送风管路的振动而与淋雨室室体5发生撞击所产生的噪音。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