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探测目标位置与速度一体化激光雷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714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准探测目标位置与速度一体化激光雷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精准探测目标位置与速度一体化激光雷达。



背景技术:

激光雷达是以发射激光束探测目标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的雷达系统,从工作原理上讲,与微波雷达没有根本的区别,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激光束),然后将接收到的从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目标回波)与发射信号进行比较,作适当处理后,就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如目标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甚至形状等参数,从而对飞机、导弹等目标进行探测、跟踪和识别。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激光雷达结构复杂,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第一伺服电机,不能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动来改变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没有设置电动液压杆,不能改变激光雷达本体的探测角度,没有设置空气净化器,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激光雷达本体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准探测目标位置与速度一体化激光雷达,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第一伺服电机,不能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动来改变摄像头的拍摄角度,没有设置电动液压杆,不能改变激光雷达本体的探测角度,没有设置空气净化器,不能便于使用者对激光雷达本体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准探测目标位置与速度一体化激光雷达,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座的内部靠近支撑杆一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支撑座的内部靠近伸缩杆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电动液压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激光雷达本体,所述激光雷达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PLC控制器,且激光雷达本体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转轴,所述激光雷达本体的内部靠近转轴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且激光雷达本体的内壁设置有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出风口,且空气净化器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内部靠近第二伺服电机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架,且空气净化器的内部靠近第二伺服电机后侧位置处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内部靠近第二伺服电机顶端位置处套接有叶轮,且空气净化器的内部靠近叶轮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网,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内部靠近活性炭吸附网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光触媒过滤网,且空气净化器的内部靠近光触媒过滤网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初级过滤网,所述转轴的顶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第一伺服电机和电动液压杆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上对应摄像头、第一伺服电机和电动液压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激光雷达本体的内部靠近转轴外部位置处套接有大齿轮,且激光雷达本体的内部靠近第一伺服电机顶端位置处套接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与激光雷达本体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支撑杆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激光雷达本体的外部涂有防火涂料,且激光雷达本体与防火涂料之间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激光雷达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嵌入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空气净化器的顶端嵌入设置有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伺服电机,能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的转动来改变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从而避免了激光雷达本体上仪器的意外损坏,为激光雷达本体的使用带来了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电动液压杆,能改变激光雷达本体的探测角度,为激光雷达本体的正常探测带来了便捷,提高了激光雷达本体的探测精准度,解决了激光雷达本体单一角度进行工作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设置空气净化器,能便于使用者对激光雷达本体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提高了周围空气的洁净度,并且空气净化器内的负离子发生器通电后可以将空气进行电离,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而负离子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4、本实用新型设置散热孔,可以增加激光雷达本体的散热效果,提高了激光雷达本体的使用寿命,为激光雷达本体的二次使用带来了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伺服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转轴;2、摄像头;3、PLC控制器;4、激光雷达本体;5、支撑座;6、伸缩杆;7、支撑杆;8、出风口;9、空气净化器;10、第一伺服电机;11、电动液压杆;12、叶轮;13、初级过滤网;14、光触媒过滤网;15、活性炭吸附网;16、负离子发生器;17、第二伺服电机;1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准探测目标位置与速度一体化激光雷达,包括支撑座5,支撑座5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杆7,且支撑座5的内部靠近支撑杆7一侧位置处嵌入设置有伸缩杆6,支撑座5的内部靠近伸缩杆6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电动液压杆11,支撑杆7的顶端设置有激光雷达本体4,激光雷达本体4的前表面设置有PLC控制器3,且激光雷达本体4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转轴1,激光雷达本体4的内部靠近转轴1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0,且激光雷达本体4的内壁设置有空气净化器9,空气净化器9的前表面嵌入设置有出风口8,且空气净化器9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17,空气净化器9的内部靠近第二伺服电机17一端位置处设置有支架18,且空气净化器9的内部靠近第二伺服电机17后侧位置处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16,空气净化器9的内部靠近第二伺服电机17顶端位置处套接有叶轮12,且空气净化器9的内部靠近叶轮12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活性炭吸附网15,空气净化器9的内部靠近活性炭吸附网15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光触媒过滤网14,且空气净化器9的内部靠近光触媒过滤网14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初级过滤网13,转轴1的顶端设置有摄像头2,摄像头2、第一伺服电机10和电动液压杆11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3上对应摄像头2、第一伺服电机10和电动液压杆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激光雷达本体4的内部靠近转轴1外部位置处套接有大齿轮,且激光雷达本体4的内部靠近第一伺服电机10顶端位置处套接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0的转动改变摄像头2的拍摄角度,支撑杆7与激光雷达本体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支撑杆7为合金钢材质的构件,增加了支撑杆7的机械强度,使其不易损坏,激光雷达本体4的外部涂有防火涂料,且激光雷达本体4与防火涂料之间通过粘胶剂固定连接,从而降低了火灾对激光雷达本体4造成的损坏,激光雷达本体4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嵌入设置有散热孔,空气净化器9的顶端嵌入设置有进风口,便于激光雷达本体4进行快速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激光雷达本体4的内部靠近转轴1一侧位置处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0,第一伺服电机10通电后带动小齿轮和大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轴1和摄像头2进行旋转,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机10,能便于使用者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0的转动来改变摄像头2的拍摄角度,从而避免了激光雷达本体4上仪器的意外损坏,为激光雷达本体4的使用带来了安全性,支撑座5的内部靠近伸缩杆6底端位置处设置有电动液压杆11,电动液压杆11是以直流电机为动力源,通过双向齿轮泵输出压力油,经油路集成块的控制,至油缸,实现活塞杆的往复运动,通过设置电动液压杆11,能改变激光雷达本体4的探测角度,为激光雷达本体4的正常探测带来了便捷,提高了激光雷达本体4的探测精准度,解决了激光雷达本体4单一角度进行工作的问题,激光雷达本体4的内壁设置有空气净化器9,第二伺服电机17通电后带动叶轮12进行转动,将外界有害气体通过散热窗及进风口后吸入空气净化器9内,在经过初级过滤网13、光触媒过滤网14和活性炭吸附网15后可以对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和吸附,而洁净的空气则由出风口8进行排出,通过设置空气净化器9,能便于使用者对激光雷达本体4周围的空气进行净化,提高了周围空气的洁净度,并且空气净化器9内的负离子发生器16通电后可以将空气进行电离,产生对人体有益的负离子,而负离子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身心健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