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力变矩器平衡测量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1215发布日期:2019-03-08 18:0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力变矩器平衡测量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变矩器平衡测量领域,具体是一种液力变矩器平衡测量夹具。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以良好的自适应性能、减振隔振性和良好的低速稳定性、提高驾驶员和乘员的舒适性等优势被主机厂(如汽车、工程机械、叉车制造厂等)广泛采用。由于液力变矩器的技术含量高,涉及了冲压、焊接、机加、装配、平衡等多项技术,难以制造,再加上液力变矩器的前期投入大,因此目前国内对它的开发和应用还很少。由此可见,液力变矩器的开发制造对推动我国汽车工业、传动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液力变矩器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自身不平衡量较大,不仅会产生剧烈的振动和刺耳的噪音,还会加剧产品的磨损,从而影响产品的功能和降低产品的寿命,所以在液力变矩器制造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平衡和校正的方式使其满足不平衡量的设计要求。

现有的液力变矩器平衡夹具采用定位柱和泵轮轴套两端定心的结构,其中泵轮轴套定心由3组滚轮定心组件完成,该滚轮定心组件由螺杆、高分子滚轮、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和推力滚针轴承组成。该滚轮定心结构的缺点:现有的滚轮定心结构在轴向上有2组推力滚针轴承,因此该滚轮定心结构轴向尺寸过长,无法适用于泵轮轴套过短的变矩器平衡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液力变矩器平衡测量夹具,主要包括上夹具体、内部定心机构、滚轮定心组件、液力变矩器和下夹具体。

所述上夹具体主要包括3个滑块、O型密封圈I、O型密封圈II、 O型密封圈III、O型密封圈IV、销轴I、销轴II、L型轴套I、转轴I、转轴II、夹具底板、L型轴套II、轴承I、销轴III、销轴IV、和固定块。

3个滑块分别用于固定三个不同的滚轮定心组件。

所述O型密封圈I连接固定夹具底板和转轴I。

所述O型密封圈II连接固定转轴I和L型轴套I。

所述O型密封圈III连接固定夹具底板和转轴II。

所述O型密封圈IV连接固定转轴II和L型轴套II。

所述销轴I将L型轴套II和夹具底板铰接在一起。

所述销轴II将L型轴套I和夹具底板铰接在一起。

所述夹具底板用于固定支撑L型轴套I、转轴I、转轴II和L 型轴套II。

所述轴承I将转轴II固定在固定块上。

所述销轴IV将固定块和夹具底板铰接在一起。

所述固定块用于固定滚轮定心组件。

所述上夹具体夹持液力变矩器的上主轴。

所述内部定心机构具有定心探头。

所述内部定心机构与上主轴连接。

内部定心机构对液力变矩器的内部零件进行定位。

所述滚轮定心组件主要包括螺纹轴、轴承杆、内六角紧定螺钉和工程塑料轴承组件。

所述螺纹轴是由五个中心重合的圆柱形组合成的回转体。所述螺纹轴由下向上依次为第一圆柱端I、第二圆柱端I、第三圆柱端I、第四圆柱端I和第五圆柱端I。

在所述第一圆柱端I底部的中心位置具有圆柱孔I。所述圆柱孔I与所述螺纹轴的中心重合。

在所述第二圆柱端I的外圆上具有螺纹孔I。所述螺纹孔I的中心与所述螺纹轴的中心垂直且相交。所述螺纹孔I用于安装内六角紧定螺钉。所述第二圆柱端I的外圆上有两个平形且对称的长方形平面,所述两个长方形平面的中心平面穿过所述螺纹轴中心线并与所述螺纹孔中心线平行。

所述第五圆柱端I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五圆柱端I的外螺纹与所述上夹具体连接。

所述螺纹轴上具有供轴承杆穿过的内孔I。

进一步,所述螺纹轴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钢,即30 钢、35钢、45钢或40Cr。

所述轴承杆依次穿过所述工程塑料轴承组件上的内孔II和所述螺纹轴上的内孔I。

所述轴承杆由4个中心重合的圆柱形组成。

所述轴承杆的4个圆柱形由下向上依次为第一圆柱端II、第二圆柱端II、第三圆柱端II和第四圆柱端II。所述圆柱端的直径由下向上依次变小。

在所述第一圆柱端II底部有一个呈45度的倒角。

在所述第二圆柱端II顶部有一个呈45度的倒角。

在所述第三圆柱端II顶部有一个呈45度的倒角。

在所述第四圆柱端II顶部有一个呈45度的倒角。

所述第二圆柱端II与螺纹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轴承杆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钢即45钢、 40Cr、GCr15或CrWMn。

所述内六角紧定螺钉将轴承杆压紧在工程塑料轴承组件上。

所述工程塑料轴承组件上具有供轴承杆穿过的内孔II。

所述滚轮定心组件共有三个。三个所述滚轮定心组件相互呈 120°。

所述滚轮定心组件固定在上夹具体的三个滑块上,从而将上主轴夹紧。所述滚轮定心组件对上主轴进行定心。

所述液力变矩器主要包括上主轴、下主轴和液力变矩器主体。

所述上主轴从液力变矩器主体中间向上延伸至上夹具体中。

所述下主轴从液力变矩器主体中间向下延伸至下夹具体中。

所述下夹具体水平放置。所述下夹具体将下主轴夹紧。所述下夹具体对下主轴进行定位。

所述下夹具体主要包括底座、支撑轴I、支撑轴II、轴承II、轴承III、销轴V、销轴VI和底板。

所述底座主要包括底座分块I、底座分块II、支撑块I、支撑块 II。

底座分块II通过支撑块I、支撑块II支撑在底座分块I上方。

所述底座对所述下主轴进行固定。

所述支撑轴I和支撑轴II支撑液力变矩器主体。

所述轴承II固定支撑轴I。

所述轴承III固定支撑轴II。

所述销轴V将底座分块I和支撑轴I铰接在一起。

所述销轴VI将底座分块I和支撑轴II铰接在一起。

所述底板用于固定支撑底座、支撑轴I、支撑轴II、轴承II、轴承III、销轴V和销轴VI。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采用上述结构测量变矩器总成平衡时,实际对变矩器上部定位作用的是三个相互呈120°滚轮定心组件,滚轮定心组件定心精度高,避免了在平衡测量中夹具与变矩器外部壳体的接触,提高了平衡测量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保证液力变矩器平衡测量时的定心,能满足具有较短泵轮轴套的变矩器平衡测量,增大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液力变矩器平衡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滚轮定心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螺纹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轴承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滚轮定心组件3、滑块101、O型密封圈I104、O型密封圈II105、O型密封圈III106、O型密封圈IV107、销轴I108、销轴 II109、L型轴套I110、转轴I111、转轴II112、夹具底板113、L 型轴套II114、轴承I115、销轴III116、销轴IV117、固定块118、螺纹轴301、轴承杆302、内六角紧定螺钉303、工程塑料轴承组件 304、上主轴401、下主轴402、液力变矩器主体403、支撑轴I502、支撑轴II503、轴承II504、轴承III505、销轴V506、销轴VI507、底板508、底座分块I5011、底座分块II5012、支撑块I5013和支撑块II50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一种液力变矩器平衡测量夹具,主要包括上夹具体、内部定心机构、滚轮定心组件3、液力变矩器和下夹具体。

所述上夹具体主要包括3个滑块101、O型密封圈I104、O型密封圈II105、O型密封圈III106、O型密封圈IV107、销轴I108、销轴II109、L型轴套I110、转轴I111、转轴II112、夹具底板113、 L型轴套II114、轴承I115、销轴III116、销轴IV117和固定块118。

3个滑块101分别用于固定三个不同的所述滚轮定心组件3。

所述O型密封圈I104连接固定夹具底板113和转轴I111。

所述O型密封圈II105连接固定转轴I111和L型轴套I110。

所述O型密封圈III106连接固定夹具底板113和转轴II112。

所述O型密封圈IV107连接固定转轴II112和L型轴套II114。

所述销轴I108将L型轴套II114和夹具底板113铰接在一起。

所述销轴II109将L型轴套I110和夹具底板113铰接在一起。

所述夹具底板113用于固定支撑L型轴套I110、转轴I111、转轴II112和L型轴套II114。

所述轴承I115将转轴II112固定在固定块118上。

所述销轴IV117将固定块118和夹具底板113铰接在一起。

所述固定块118用于固定滚轮定心组件3。

所述上夹具体夹持液力变矩器的上主轴401。

所述内部定心机构具有定心探头。

所述内部定心机构与上主轴401连接。

内部定心机构对液力变矩器的内部零件进行定位。

所述滚轮定心组件3主要包括螺纹轴301、轴承杆302、内六角紧定螺钉303和工程塑料轴承组件304。

所述螺纹轴301是由五个中心重合的圆柱形组合成的回转体。所述螺纹轴301由下向上依次为第一圆柱端I、第二圆柱端I、第三圆柱端I、第四圆柱端I和第五圆柱端I。

在所述第一圆柱端I底部的中心位置具有圆柱孔I。所述圆柱孔 I与所述螺纹轴301的中心重合。

在所述第二圆柱端I的外圆上具有螺纹孔I。所述螺纹孔I的中心与所述螺纹轴301的中心垂直且相交。所述螺纹孔I用于安装内六角紧定螺钉。所述第二圆柱端I的外圆上有两个平形且对称的长方形平面,所述两个长方形平面的中心平面穿过所述螺纹轴中心线并与所述螺纹孔中心线平行。

所述第五圆柱端I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五圆柱端I的外螺纹与所述上夹具体连接。

所述螺纹轴301上具有供所述轴承杆302穿过的内孔I。

进一步,所述螺纹轴301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钢,即30钢、35钢、45钢或40Cr。

所述轴承杆302依次穿过所述工程塑料轴承组件304上的内孔 II和所述螺纹轴301上的内孔I。

所述轴承杆302由4个中心重合的圆柱形组成。

所述轴承杆302的4个圆柱形由下向上依次为第一圆柱端II、第二圆柱端II、第三圆柱端II和第四圆柱端II。所述圆柱端的直径由下向上依次变小。

在所述第一圆柱端II底部有一个呈45度的倒角。

在所述第二圆柱端II顶部有一个呈45度的倒角。

在所述第三圆柱端II顶部有一个呈45度的倒角。

在所述第四圆柱端II顶部有一个呈45度的倒角。

所述第二圆柱端II与螺纹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轴承杆302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钢即 45钢、40Cr、GCr15或CrWMn。

所述内六角紧定螺钉303将轴承杆302压紧在工程塑料轴承组件304上。

所述工程塑料轴承组件304上具有供轴承杆302穿过的内孔II。

所述滚轮定心组件3共有三个。三个所述滚轮定心组件3相互呈120°。

所述滚轮定心组件3固定在上夹具体的三个滑块101上,从而将上主轴401夹紧。所述滚轮定心组件对上主轴401进行定心。

所述液力变矩器主要包括上主轴401、下主轴402和液力变矩器主体403。

所述上主轴401从液力变矩器主体403中间向上延伸至上夹具体中。

所述下主轴402从液力变矩器主体403中间向下延伸至下夹具体中。

所述下夹具体水平放置。所述下夹具体将下主轴402夹紧。所述下夹具体对下主轴402进行定位。

所述下夹具体主要包括底座、支撑轴I502、支撑轴II503、轴承II504、轴承III505、销轴V506、销轴VI507和底板508。

所述底座主要包括底座分块I5011、底座分块II5012、支撑块 I5013、支撑块II5014。

底座分块II5012通过支撑块I5013、支撑块II5014支撑在底座分块I5011上方。

所述底座对下主轴402进行固定。

所述支撑轴I502和支撑轴II503支撑液力变矩器主体403。

所述轴承II504固定支撑轴I502。

所述轴承III505固定所述支撑轴II503。

所述销轴V506将底座分块I5011和支撑轴I502铰接在一起。

所述销轴VI507将底座分块I5011和支撑轴II503铰接在一起。

所述底板508用于固定支撑底座、支撑轴I502、支撑轴II503、轴承II504、轴承III505、销轴V506和销轴VI507。

实施例2:

利用一种液力变矩器平衡测量夹具来测量液力变矩器平衡的步骤如下:

1)组装并调试液力变矩器平衡夹具。

2)利用所述上夹具体对所述上主轴401进行固定并夹紧。

3)利用所述下夹具体对所述下主轴402进行固定并夹紧。

4)利用所述内部定向机构2和所述滚轮定心组件3对所述液力变矩器定心。

5)测量所述液力变矩器的平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