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磁导航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3534发布日期:2018-07-07 02:5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场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阵列磁导航传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导航传感器大部分是一维方式检测磁场,这种检测方式只能判断一个方向的磁场偏差,当AGV系统定位精度更高时,就不能达到AGV系统要求。信号接口方式大多为IO或模拟量方式。IO方式需要占用控制系统的接口资源,接线布局也非常繁琐。而模拟量方式只能判断简单的磁场信号,当有多个磁场或者极性不同是判断起来比较困难,并且模拟信号容易受到外界电磁信号干扰,信号输出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磁导航传感器,通过二维测量的方式能更精确的定位磁场位置,为AGV系统提供精度更高的导航信号,在与上位机信息交互方式上选用更稳定的CAN总线方式设计,既保证通讯信号稳定,有简化布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阵列磁导航传感器,包括:

磁阻传感器阵列,连接控制系统,采集磁场信号发送到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连接CAN驱动装置,用于将磁场信号转换成二维位置信息,并发送到CAN驱动装置;CAN驱动装置通过CAN总线连接上位机,将二维位置信息发送到上位机;

电源系统连接CAN驱动装置,对其供电,且通过线性电源调整器连接控制系统和磁阻传感器阵列,对其供电。

所述磁阻传感器阵列包括若干组磁阻传感器,每组磁阻传感器包括一一对应的磁驱动芯片和磁传感器线圈。

所述线性电源调整器将5V电源电压转换成3.3V电源电压输出。

在控制系统与磁阻传感器阵列之间设置CPLD,用于信号的逻辑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磁场的检测精度,不仅可以检测左右方向的偏差还可以检测前后方向的偏差。提高了AGV的行走精度。目前AGV行走速度最高在1.5m/s,阵列磁导航最高检测速度可到达3m/s,传感器是按20*10矩阵排布,满足高速AGV的行走速度要求。阵列磁导航传感器采用CAN总线通讯方式,减少了外界电磁场对信号的干扰。布线结构也更加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阵列磁导航传感器包括电源系统、CAN驱动装置、线性电源调整器、控制系统、磁阻传感器阵列和CPLD。

电源系统的输入电压是24V直流电源,输出电压是5V直流电源。线性电源调整器将5v直流电源转换成3.3v直流电源,电源系统为线性电源调整器提供电源,线性电源调整器为控制系统和磁阻传感器阵列提供电源。

控制系统为一款完全集成的极低功耗混合信号片上系统型MCU,它具有高速、流水线结构的与8051兼容的微控制器内核,每秒可处理的百万指令数为50MIPS,具有全速、非入侵式的在系统调试接口,具有片内上电复位、电源电压及温度监视等功能,具有硬件实现的增强型UART和SPI串行接口,内部集成了一个CAN(2.0)的控制器。主要通过SPI通讯方式读取磁阻传感器阵列中磁驱动芯片的数据信息。

磁阻传感器阵列包括磁驱动芯片和磁传感器线圈,磁驱动芯片是一组20*10的磁驱动芯片,与控制系统通过SPI总线连接。供电电源是3.3v。与磁传感器线圈通过专用的信号引脚10、11、13、14相连。磁传感器线圈也是20*10,与磁驱动芯片对应。磁传感器线圈两端配有磁场强度匹配电阻。

CAN总线驱动装置,供电电源是直流5v,通过引脚与上位机通讯,采用差分半双工通讯模式,通过引脚与控制系统通讯总线相连。

如图2所示为控制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

实施例1:

45、46、47、48为SPI的功能引脚,与磁驱动芯片的SPI功能引脚相连。磁阻传感器阵列的排列布局是10行20列,共计200个点组成一个矩阵。每个点需要两路IO信号,片选和数据等待信号。控制器通过逻辑器件分别对每个传感器进行控制。C8051F500-IQ的43、44脚是CAN总线通讯管脚,与CAN驱动装置的3、4脚相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