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2894发布日期:2018-09-21 20:5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的计量模块领域,尤其是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



背景技术:

工频电磁场(EMF):是一些围绕在任何一种电器设备周围的人们肉眼所不能看见的“力”线,输电线、电线和电器设备都会产生工频电磁场(EMF)。在人们身边还有很多其他的电器会产生工频电磁场(EMF),如电视机、电吹风、电冰箱、计算机等。

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Q/GDW1364-2013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中4.5.11影响量“0.5mT工频磁场无负载,电能表处于工作状态,电流线路无电流,将其放置在0.5mT工频磁场干扰中,电能表的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多于一个脉冲。”测试方法:5.1.11影响量试验“0.5mT工频磁场无负载,电能表电压线路通以115%Un,电流回路无电流,将0.5mT工频磁场施加在电能表受磁场影响最敏感处,在20倍的理论起动时间内,电能表不应产生多于1个的脉冲输出。”

现有的电能表避免0.5mT工频磁场影响的设计方案,参考在中国专利文献CN203025249公布了一种用于单相电能表的单相计量模块,包括PCB板、布置在PCB板上的分别与锰铜继电器输入端和其输出端相连的印制线,与所述继电器输入端B1相接的印制线B1置于另一层PCB板上,所述印制线通过过孔与和所述继电器输出端B2相接的印制线B2相连,与所述继电器输入端A1和其输出端A2相接的印制线A1A2与所述印制线B1B2在过孔处分层相交。该计量模块极大地减小了PCB板布线对继电器的影响,有效提高电能表对交变磁场的抗干扰能力。但是,该方案中仍存在以下的缺陷:该设计只在PCB上做了等效处理,降低了交变磁场产生的干扰,但是锰铜和PCB的连接线、锰铜横截面部分并未做抗交变磁场的处理,仍然存在交变磁场产生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保证单相计量模块不受磁场干扰。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包括PCB板和计量芯片,所述计量芯片设置在PCB板上,所述单相计量模块还包括工字型锰铜分流器,所述工字型锰铜分流器通过采样双绞线与PCB板的连接点连接,所述采样双绞线分别从工字型锰铜分流器的正、反面的连接位置引出并保持采样双绞线的两根线平行、对称,所述PCB板的连接点与计量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计量模块还包括设置在采样双绞线的根部和尾部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用于固定采样双绞线以使采样双绞线紧密绞合。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装置为热缩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双绞线的绞合圈数为偶数。

进一步地,所述单相计量模块还包括电流信号调制电路,所述采样双绞线与PCB板的一个连接点通过设置在所述PCB板的反面的印制线与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采样双绞线与PCB板的另一个连接点通过设置在所述PCB板的正面的印制线与所述反面的印制线分层相交后通过过孔与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计量芯片的两个输入端连接,两条印制线分层相交于一个交点以在两个连接点与计量芯片的输入端之间形成第一磁场环和第二磁场环两个磁场环,且在交变磁场环境下相邻的所述两个磁场环内产生的电动势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场环和第二磁场环的有效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信号调制电路为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一端和第二限流电阻的一端为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二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为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包括PCB板和计量芯片,计量芯片设置在PCB板上,单相计量模块还包括工字型锰铜分流器,工字型锰铜分流器通过采样双绞线与PCB板的连接点连接,采样双绞线分别从工字型锰铜分流器的正、反面的连接位置引出并保持采样双绞线的两根线平行、对称,PCB板的连接点与计量芯片的输入端连接;保证在锰铜分流器和采样双绞线之间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进一步保证单相计量模块不受磁场干扰,解决单相电子式电能表受0.5mT工频磁场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的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的工字型锰铜分流器和采样双绞线的一具体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的工字型锰铜分流器和采样双绞线的一具体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的一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磁场干扰的单相计量模块的工字型锰铜分流器和采样双绞线的一具体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包括PCB板和计量芯片,计量芯片设置在PCB板上,单相计量模块还包括工字型锰铜分流器1,工字型锰铜分流器1通过采样双绞线2(即信号线I+1、信号线I-1)与PCB板的连接点连接,采样双绞线2分别从工字型锰铜分流器1的正、反面的连接位置引出并保持采样双绞线2的两根线平行、对称,PCB板的连接点与计量芯片的输入端连接。具体地,采样双绞线2的两根线各自的线鼻3与工字型锰铜分流器1的正、反面的中心焊接,由于焊点的对称设计,电流采样信号线(即采样双绞线2)对称的出线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电流采样信号线平行、对称;则外部产生磁场可相互抵消(即锰铜分流器和采样双绞线之间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可进一步保证单相计量模块不受磁场干扰,解决单相电子式电能表受0.5mT工频磁场影响的问题。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参考图2和图3,单相计量模块还包括设置在采样双绞线的根部和尾部的锁定装置,锁定装置用于固定采样双绞线以使采样双绞线紧密绞合。本实施例中,锁定装置为热缩套管4,在采样双绞线2的根部和尾部用热缩套管4进行固定定型,保证采样双绞线2紧密绞合在一起,采样双绞线2的两线之间无空隙,则外部无法产生产生电动势,无法产生异常电流叠加现象,从而有效保证整个采样双绞线2的信号从工字型锰铜分流器1到PCB板之前不受磁场干扰的影响。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采样双绞线的绞合圈数为偶数。采样双绞线的偶数绞合圈数设计,保证不同方向的磁场作用于采样双绞线时可以相互抵消,避免磁场产生。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单相计量模块还包括电流信号调制电路,采样双绞线与PCB板的一个连接点通过设置在PCB板的反面的印制线与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采样双绞线与PCB板的另一个连接点通过设置在PCB板的正面的印制线与反面的印制线分层相交后通过过孔与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计量芯片的两个输入端连接,两条印制线分层相交于一个交点以在两个连接点与计量芯片的输入端之间形成第一磁场环和第二磁场环两个磁场环,且在交变磁场环境下相邻的两个磁场环内产生的电动势方向相反。第一磁场环和第二磁场环的有效面积相等,则两个磁场环产生的电动势可以相互抵消,保证在PCB的连接点到计量芯片之间无磁场产生,电流采样的有效信号输入计量芯片中,防止潜动。进一步地,参考图1,电流信号调制电路为第一限流电阻R1和第二限流电阻R2,第一限流电阻R1的一端和第二限流电阻R2的一端为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输入端,第一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二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为电流信号调制电路的输出端。采样双绞线2焊接在PCB板后,信号线I+1、信号线I-1两根线在PCB板上穿孔走线后进行交叉走线,两条印制线分层相交于一个交点以在连接点与计量芯片的输入端之间形成第一磁场环S1和第二磁场环S2(计量芯片、第一限流电阻R1、第二限流电阻R2、信号线I+1在PCB板的底层),虚线表示在PCB板的底层,实线表示在PCB板的顶层,具体地,采样双绞线2焊接在PCB板后,I-1信号线在PCB板的顶层走线后打过孔到底层,再经过第一限流电阻R1平行布线接入计量芯片,I+1信号线在PCB的底层布线时与I-1信号线交叉出一个面积S1,再在底层与顶层I-1信号线交叉布线到计量芯片管脚,I+1信号线在I-1信号线过孔处与计量芯片之间交叉出一个面积S2。在交变磁场环境下相邻的第一磁场环S1和第二磁场环S2两个磁场环内产生的电动势方向相反,第一磁场环S1和第二磁场环S2的有效面积相等,磁场在相反反向进行相互体抵消,保证电能表在PCB板上电流信号不受影响,则电能表在磁场干扰环境中亦能精准计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工字型锰铜分流器的对称、平行出线设计和PCB板上电流采样信号线的布局来消除0.5mT工频磁场对计量模块的影响,保证信号线在PCB板的六个面均不受磁场干扰的影响;工字型锰铜分流器设计和电能表电流采样信号PCB板线路布局设计在物理层面是独立的,实际上是通过电流采样信号结合在一起,实现各自的抗磁场干扰的功能。在电能表成品设计过程中进行元器件优化和PCB布线优化的方式,实现了小改动、成本低,完全满足电能表在批量产品能够解决0.5mT工频磁场影响,提高电能表现场抗磁场干扰能力,保证电子式电能表精准计量。从而实现电子式电能表在“0.5mT工频磁场无负载,电能表电压线路通以115%Un,电流回路无电流,将0.5mT工频磁场施加在电能表受磁场影响最敏感处,在20倍的理论起动时间内,电能表不应产生多于1个的脉冲输出。”完全满足国家电网公司颁布的《Q/GDW1364-2013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中4.5.11影响量的要求。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