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内冷水箱抽取式漏氢取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2513发布日期:2018-07-31 22:06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氢冷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机内冷水箱抽取式漏氢取样系统。



背景技术:

国能安全(2014)161号《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对发电机组内冷水箱漏氢进行了多项规定,“水内冷定子绕组内冷水箱应加装氢气含量检测装置,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做好记录。”“内冷水箱中含氢(体积含量)超过2%应加强对发电机的监视,超过10%应立即停机消缺。内冷水系统中漏氢量达到0.3m3/d时应在计划停机时安排消缺,漏氢量大于5m3/d时应立即停机处理。”这些都对内冷水箱氢气浓度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根据现场试验测试数据发现,发电机水箱内部在补水结束后,内冷水液位上升期间,漏氢探头测量数据会急剧上升;在液位下降期间,漏氢探头测量数据会归零。技术人员用便携泵吸式仪表在在线氢含量仪表探头附近取样测量漏氢量时,仪表显示漏氢量为零,而在最接近水箱的第一个阀门处取样测量漏氢量时测量数据为3.5%左右。经分析,主要原因是内冷水箱内部在补水结束后出现轻微倒吸,导致内冷水箱漏氢探头取样不均匀,导致测量数据失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电机内冷水箱抽取式漏氢取样系统,该取样系统可避免在补水结束后出现轻微倒吸,导致内冷水箱漏氢探头取样不均匀,测量数据失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发电机内冷水箱抽取式漏氢取样系统,包括进气管接头、回气管接头、取样管路、流量计、氢气传感器和气泵,进气管接头的下端和回气管接头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冷水箱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取样管路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进气管接头的上端与取样管路的左端连接,回气管接头的上端与取样管路的右端连接,流量计、氢气传感器和气泵自左到右依次连接在取样管路上。

进气管接头的上端与取样管路的左端之间通过左弯管接头连接,回气管接头的上端与取样管路的右端之间通过右弯管接头连接。

氢气传感器和流量计均螺纹连接在取样管路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泵作为气体取样循环流动的动力,将内冷水箱上方的气体通过进气管接头抽送到流量计,进行气体流量的检测;经过流量计检测后气体送往氢气传感器,由氢气传感器检测内冷水箱内氢气实时浓度并在仪表表盘处显示出氢气浓度;氢气传感器检测后的气体再经过气泵传送到回气管接头,回到内冷水箱内部。内冷水箱内部上的氢气从左侧向上抽出到右侧向下回流到内冷水箱内部,实现水箱内气体自循环。

左弯管接头和右弯管接头起到减少气流阻力的作用,降低气泵的能量损耗。

氢气传感器和流量计均螺纹连接在取样管路上,这样便于安装、拆卸氢气传感器和流量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可避免内冷水箱因漏氢探头取样不均匀,导致测量数据失真的问题,使得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有助于早期发现并解决发电机设备因漏氢量导致的缺陷和故障,从而及时避免严重的设备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电机内冷水箱抽取式漏氢取样系统,包括进气管接头1、回气管接头2、取样管路3、流量计4、氢气传感器5和气泵6,进气管接头1的下端和回气管接头2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内冷水箱7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取样管路3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进气管接头1的上端与取样管路3的左端连接,回气管接头2的上端与取样管路3的右端连接,流量计4、氢气传感器5和气泵6自左到右依次连接在取样管路3上。

进气管接头1的上端与取样管路3的左端之间通过左弯管接头8连接,回气管接头2的上端与取样管路3的右端之间通过右弯管接头9连接。

氢气传感器5和流量计4均螺纹连接在取样管路3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气泵6作为气体取样循环流动的动力,将内冷水箱7上方的气体通过进气管接头1抽送到流量计4,进行气体流量的检测;经过流量计4检测后气体送往氢气传感器5,由氢气传感器5检测内冷水箱7内氢气实时浓度并在仪表表盘处显示出氢气浓度;氢气传感器5检测后的气体再经过气泵6传送到回气管接头2,回到内冷水箱7内部。内冷水箱7内部上的氢气从左侧向上抽出到右侧向下回流到内冷水箱7内部,实现水箱内气体自循环。图中箭头指向为氢气取样检测过程中的气流方向。

左弯管接头8和右弯管接头9起到减少气流阻力的作用,降低气泵6的能量损耗。

氢气传感器5和流量计4均螺纹连接在取样管路3上,这样便于安装、拆卸氢气传感器5和流量计4。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