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9353发布日期:2018-08-21 17:1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设计核仪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核料位计主要由放射源、探测器及变送器组成,放射源使用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通过放射源罐矫正射角,在管壁的一边放出一束伽马(γ)射线穿过被测物料(和管壁),探测器在管壁另一边接收并测量这束射线能量,探测器通过接收放射能量对容器提供高精度的料位测量及快速反应被测料位的变化。

探测器主要由外壳、晶体、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放大电路板等组成。光电倍增管是探测器中的主要元器件之一,在实际应用中,需将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紧密接触并确保两者进行不漏光封闭安装。然而,光电倍增管具有规定的使用寿命,到期需将光电倍增管进行更换。现有的核料位计中光电倍增管通过拉杆与晶体连接,拉杆两端通过螺母固定,当需要更换光电倍增管时,需要将整个探测器从高空拆下,并将探测器壳体中的整个探测器主体从壳体中拉出,才能将拉杆两端的螺母松开,进而取出光电倍增管进行更换,且更换后还需将整个探测器主体还原。由于探测器的整体结构比较笨重,导致整个拆装过程异常复杂,不便于光电倍增管的更换,同时也不便于探测器中前置放大电路板的维修,作业难度大,需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的更换以及前置放大电路板的维修操作复杂,需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呈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所述光电倍增管容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套中,所述光电倍增管的一端固连在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底面内侧,所述光电倍增管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

第二连接套,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内径大于所述光电倍增管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套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内侧壁相配套的螺纹;

第三连接套,所述第三连接套的外轮廓呈方形,所述第三连接套套接于所述晶体靠近所述光电倍增管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接套与所述第二连接套固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套靠近所述晶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三连接套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螺栓固连。

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套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套接于所述晶体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套接于所述晶体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通过螺栓固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套的底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光电倍增管通过所述通孔与前置放大电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套靠近底面一端的外侧套接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所述第三凸块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第三凸块包含第一端面,所述拉杆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端面,所述前置放大器电路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套容置光电倍增管,并将光电倍增管的一端固定,第一连接套的内侧壁上设置螺纹,并与第二连接套外表面上的螺纹相配套,进而可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同时第二连接套与套接于晶体外表面的第三连接套固连,进而第一连接套通过第二连接套能够与第三连接套相连,进而实现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紧密连接,且封闭安装于整个连接装置中。利用该连接装置,当需要更换光电倍增管时,可以直接旋转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之间的螺纹连接,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分离开,并将第一连接套从整个探测器壳体中取出,进而则可更换容置于第一连接套中的光电倍增管,而无需将整个探测器从探测器壳体出取出,有利于光电倍增管的更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业难度,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核料位探测器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电倍增管;2、晶体;3、第一连接套;4、第二连接套;

5、第三连接套;6、前置放大电路板;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核料位探测器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1与晶体2的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套3,所述第一连接套3呈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所述光电倍增管1容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套3中,所述光电倍增管1的一端固连在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底面内侧,所述光电倍增管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连接套3,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

第二连接套4,所述第二连接套4的外轮廓呈圆形,所述第二连接套4的内径大于所述光电倍增管1的外径,所述第二连接套4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内侧壁相配套的螺纹;

第三连接套5,所述第三连接套5的外轮廓呈方形,所述第三连接套5套接于所述晶体2靠近所述光电倍增管1一端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接套5与所述第二连接套4固连。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1和晶体2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套3,第一连接套3呈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筒状,光电倍增管1放置在第一连接套3中,一般地,光电倍增管3呈圆柱状,第一连接套3的内径大于光电倍增管3的外径。为了将光电倍增管稳定地放置在第一连接套3中,在第一连接套3的底面上设置与光电倍增管1相配套的插座,将光电倍增管1的一端通过插座固定在第一连接套3的底面。由于光电倍增管1的外径小于第一连接套3的内径,故而,光电倍增管1与第一连接套3之间存在间隙,有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确保光电倍增管1与插座稳定连接,在插座的四周可以设置垫块,通过垫块填充光电倍增管1和第一连接套3之间的间隙。光电倍增管1的另一端伸出第一连接套3开口的一端,第一连接套3开口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螺纹。

进一步地,上述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1和晶体2的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套4,第二连接套4的外轮廓呈圆形。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套4为带台阶的圆柱状,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其中第一圆柱体的外径小于第二圆柱体的外径,第二圆柱体的外径与第一连接套3的外径相等,第一圆柱体的外面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套3的内侧壁上的螺纹相配套的螺纹,进而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通过螺纹接连,且在两者进行连接后,第二连接套4中的第二圆柱体与第一连接套3对接,并整体组合成一个圆柱状。第二连接套4的内径大于光电倍增管1的外径,以使得当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通过螺纹连接后,光电倍增管1伸出第一连接套3的一端可以放置在第二连接套4中。

进一步地,上述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1和晶体2的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套5,第三连接套5的外轮廓呈方形,一般地,晶体为长方体状,故而第三连接套5能够与晶体相适配,第三连接套5套接于晶体2靠近光电倍增管1一端的外侧。同时,第三连接套5与第二连接套4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通过将上述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进行螺纹连接,并将第二连接套4和第三连接套5固定连接,最终可实现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紧密连接,且封闭安装于整个连接装置中。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在光电倍增管和晶体的外表面上缠上遮光的黑胶带,以确保光电倍增管和晶体不漏光。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当需要更换光电倍增管1时,可以直接旋转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之间的螺纹连接,将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分离开,并将第一连接套3从整个探测器壳体中取出,进而则可更换容置于第一连接套3中的光电倍增管1,而无需将整个探测器从探测器壳体出取出,有利于光电倍增管的更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业难度,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套容置光电倍增管,并将光电倍增管的一端固定,第一连接套的内侧壁上设置螺纹,并与第二连接套外表面上的螺纹相配套,进而可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同时第二连接套与套接于晶体外表面的第三连接套固连,进而第一连接套通过第二连接套能够与第三连接套相连,进而实现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紧密连接,且封闭安装于整个连接装置中。利用该连接装置,当需要更换光电倍增管时,可以直接旋转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之间的螺纹连接,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分离开,并将第一连接套从整个探测器壳体中取出,进而则可更换容置于第一连接套中的光电倍增管,而无需将整个探测器从探测器壳体出取出,有利于光电倍增管的更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业难度,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套4靠近所述晶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三连接套5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套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凸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螺栓固连。

具体地,在第二连接套4靠近晶体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三连接套5靠近第二连接套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块。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与第二连接套4一体成型,第二凸块通过折弯的金属片焊接在第三连接套5上,第一凸块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二凸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固定连接,进而使得第二连接套4和第三连接套5固连。其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此外,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可以为法兰盘结构,进而第二连接套4和第三连接套5可以通过法兰盘进行固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通过在第二连接套和第三连接套上分别设置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并在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上分别设置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固定连接,进而使得第二连接套和第三连接套固连,有利于实现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紧密连接。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三连接套5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套接于所述晶体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套接于所述晶体2的下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通过螺栓固连。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晶体2为长方体形,为了能够将第三连接套5套接于晶体2的外表面,故而第三连接套5也应设置为长方体形。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套5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套接于晶体的上表面,第二连接组件套接于晶体的下表面,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通过螺栓固连,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固连后整体套接在晶体的外表面,并从上下两端分别将晶体2压紧。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套也可以为其他能够固定并套接于晶体2上的结构,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第三连接套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从晶体的上下两端将晶体压紧,在实际应用中仅需将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对准并通过螺栓连接,即可整体套接于晶体的外表面,整体结构简单,且便于加工和组装,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套3的底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光电倍增管1通过所述通孔与前置放大电路板6连接。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探测器中的光电倍增管需和前置放大电路板连接,有鉴于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套3的底面上设置通孔,前置放大电路板6的连接线集成在一个接口上,该接口安装在第一连接套3底面上的通孔处,进而光电倍增管1通过第一连接套3底面上的通孔与前置放大电路板6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光电倍增管1和前置放大电路板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光电倍增管通过设置在第一连接套底面上的通孔与前置放大电路板连接,整体结构紧凑,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探测器的整体结构,有利于节省整个探测器的组装成本,同时有利于探测器的整体维修,降低了作业难度,且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套3靠近底面一端的外侧套接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所述第三凸块的一端设置有手柄7。

具体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通过螺纹连接,当需要更换光电倍增管1时,需要人工将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之间的螺纹连接解除。有鉴于此,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人工将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之间的螺纹连接解除,在第一连接套3靠近底面一端的外侧套接第三凸块,并在第三凸块上设置拉杆,拉杆远离第一凸块的一端设置手柄7,进而当需要更换光电倍增管时,仅需人工从探测器壳体中取出手柄7,并通过旋转手柄7即可将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之间的螺纹连接解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通过在第一连接套上设置第三凸块,在第三凸块上设置拉杆,并在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手柄,进而当需要更换光电倍增管时,仅需人工从探测器壳体中取出手柄,并通过旋转手柄即可将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之间的螺纹连接解除,方便人工操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光电倍增管更换操作的作业难度,有利于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所述第三凸块包含第一端面,所述拉杆靠近所述手柄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端面,所述前置放大器电路板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连接。

具体地,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连接套上设置的第三凸块为多面体状,本实施例中,第三凸块为八面体状,第三凸块包含第一端面,同时拉杆靠近手柄7的一端上设置有金属块,金属块包括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与前置放大电路板6上的通孔相对应的通孔,在通孔处通过螺钉将前置放大电路板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连接,进而将前置放大电路板进行固定,有利于前置放大电路板与光电倍增管的连接。

进一步地,当需要对前置放大电路板进行维修时,仅需通过旋转手柄7将第一连接套3和第二连接套4的螺纹连接解除,进而通过手柄7将第一连接套3从探测器壳体中取出,即可将前置放大电路板与光电倍增管一并从探测器壳体中取出,实现对前置放大电路板的维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通过套接于第一连接套上的凸块的一端面和设置于拉杆靠近手柄一端的另一端面将前置放大电路板的两端进行固定,有利于前置放大电路板与光电倍增管的连接,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对前置放大电路板进行维修,降低了作业难度,且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核料位计探测器中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连接装置,通过第一连接套容置光电倍增管,并将光电倍增管的一端固定,第一连接套的内侧壁上设置螺纹,并与第二连接套外表面上的螺纹相配套,进而可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通过螺纹连接,同时第二连接套与套接于晶体外表面的第三连接套固连,进而第一连接套通过第二连接套能够与第三连接套相连,进而实现光电倍增管与晶体的紧密连接,且封闭安装于整个连接装置中。利用该连接装置,当需要更换光电倍增管时,可以直接旋转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之间的螺纹连接,将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分离开,并将第一连接套从整个探测器壳体中取出,进而则可更换容置于第一连接套中的光电倍增管,而无需将整个探测器从探测器壳体出取出,有利于光电倍增管的更换,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作业难度,有效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最后,本申请的装置仅为较佳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