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撞雷达系统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4933发布日期:2018-10-23 21:19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防撞雷达测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撞雷达系统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防撞雷达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防撞雷达的信号调制方式也多种多样,较常用的是调频连续波FMCW与频移键控FSK调制方式。FMCW雷达具有高灵敏度和高距离分辨率的优点,但存在容易产生差频匹配模糊、难以同时检测多个目标的缺点,现有技术中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但是系统硬件要求较高,且后端算法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及存储空间。FSK雷达虽然可同时测量多个运动目标,但当多目标间相对静止时则不能检测,且其检测精度不高,单独使用时需依赖后期信号处理。近年来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虽不少雷达同时具有FSK和FMCW两种调制模式,但同一时间内只可使用一种调制模式,实际测距时还需根据情况切换调制模式,系统处理响应不及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防撞雷达系统的处理方法,仅采用一种调制模式,可以获取动态以及静态目标的信息,完成目标识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防撞雷达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设置调制模式,其中发射信号为两组,同组信号以固定频差fstep递增,同组信号的最大频率与最小频率之差为信号调制带宽B,两组发射信号间的频差为固定值fshift;B、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测频制表,将调制模式以数据表的形式存储至存储器RAM中;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启动定时器1、2,其中定时器1开启触发DMA通道1工作,DMA通道1将存储器RAM的两组发射信号的制表数据搬移到数模转换器DAC的寄存器中,数模转换器DAC输出信号来调制波形,使两组发射信号交替发射;其中定时器2开启触发模数转换器ADC工作,对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转换,DMA通道2、3、4将转换后的中频信号搬移至存储器RAM中,完成信号采集,采集的中频信号为两组与发射信号对应的接收信号;D、对两组接收信号进行FFT傅里叶变换,求得目标点的距离、速度、方位,随后进行CFAR恒虚警处理使虚警概率保持恒定,最后进行谱峰搜索筛选、精确目标点;E、目标凝聚识别算法同时接收目标点的距离、速度、方位信息和车身通信单元传递的本车车身信息,对目标点进行凝聚,采用二次识别归类跟踪对目标点进行处理、分析,产生汽车防撞处理数据将结果输出至车身通信单元,提醒驾驶人员。

上述技术方案中,与传统的FMCW、FSK调制模式不同,本发明设置了两组发射信号,每组信号以固定频差fstep递增,最大频率与最小频率之差为信号调制带宽B,两组发射信号间的频差为固定值为fshift,两组发射信号交替发射,相对应的接收信号也会有两组,上述调制模式结合了FMCW、FSK各自的优点,发射两组信号的同时立即进行接收两组信号,可以同时获取动态以及静态目标的信息,对两组接收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等一系列识别、跟踪算法,用于汽车防撞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模数转化器ADC处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调制模式波形图;

图4为本发明CFAR恒虚警处理情形一检测框图;

图5为本发明CFAR恒虚警处理情形二检测框图;

图6为本发明CFAR恒虚警处理情形二检测框图;

图7为本发明目标点原数据序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填充后的数据序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汽车防撞雷达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设置调制模式,其中发射信号为两组,同组信号以固定频差fstep递增,同组信号的最大频率与最小频率之差为信号调制带宽B,两组发射信号间的频差为固定值fshift;B、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测频制表,将调制模式以数据表的形式存储至存储器RAM中;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启动定时器1、2,其中定时器1开启触发DMA通道1工作,DMA通道1将存储器RAM的两组发射信号的制表数据搬移到数模转换器DAC的寄存器中,数模转换器DAC输出信号来调制波形,使两组发射信号交替发射;其中定时器2开启触发模数转换器ADC工作,对接收天线接收的信号进行转换,DMA通道2、3、4将转换后的中频信号搬移至存储器RAM中,完成信号采集,采集的中频信号为两组与发射信号对应的接收信号;D、对两组接收信号进行FFT傅里叶变换,求得目标点的距离、速度、方位,随后进行CFAR恒虚警处理使虚警概率保持恒定,最后进行谱峰搜索筛选、精确目标点;E、目标凝聚识别算法同时接收目标点的距离、速度、方位信息和车身通信单元传递的本车车身信息,对目标点进行凝聚,采用二次识别归类跟踪对目标点进行处理、分析,产生汽车防撞处理数据将结果输出至车身通信单元,提醒驾驶人员。

与传统的FMCW、FSK调制模式不同,本发明设置了两组发射信号,每组信号以固定频差fstep递增,最大频率与最小频率之差为信号调制带宽B,两组发射信号间的频差为固定值为fshift,两组发射信号交替发射,相对应的接收信号也会有两组,上述调制模式结合了FMCW、FSK各自的优点,发射两组信号的同时立即进行接收两组信号,可以同时获取动态以及静态目标的信息,简称为FMSK调制模式,对两组接收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等一系列识别、跟踪算法,用于汽车防撞处理。

所述的步骤C中,接收天线为三路,分别为天线1、2、3,每路天线又分为I、Q两路正交信号,模数转换器ADC分为模块A、B、C、D,模块A包括转换模块SOC1、SOC2,模块B包括转换模块SOC3、SOC4,模块C包括转换模块SOC5,模块D包括转换模块SOC6,

其中天线1I利用模块A的管脚1采集,天线1Q利用模块B的管脚1采集,天线2I利用模块A的管脚2采集,天线2Q利用模块B的管脚2采集,天线3I利用模块C的管脚1采集,天线3Q利用模块D的管脚1采集;模块A的管脚1利用转换模块SOC1转换,模块A的管脚2利用转换模块SOC2转换,模块B的管脚1利用转换模块SOC3转换,模块B的管脚2利用转换模块SOC4转换,模块C的管脚1利用转换模块SOC5转换,模块D的管脚1利用转换模块SOC6转换;

DMA通道2、3、4搬移模数转换器ADC的数据,通道2搬移天线1的I与Q数据,即转换模块SOC1、SOC3的结果寄存器的内容;通道3搬移天线2的I与Q数据,即转换模块SOC2、SOC4的结果寄存器的内容;通道4搬移天线3的I与Q数据,即转换模块SOC5、SOC6的结果寄存器的内容。

数模转换器DAC利用DMA通道1来搬移调制信号数据,DMA通道1触发源设定为定时器1,源地址为制表数据所在的存储器RAM空间中的地址,目的地址为数模转换器DAC的数据寄存器,由于DMA所能访问的RAM空间是限定的一些地址空间,因此制表数据在存储时要把数据存储在DMA可访问的RAM空间,DMA通道1在数据搬移时将要搬移的数据分为Burst数据帧和Transfer数据块,每个Burst传输若干个数据,每个Transfer传输若干个Burst,在本方法中,源地址在每传输完1个数据后地址加1,而目的地址保持不变,因为每次都把数据传输至数模转换器DAC的数据寄存器中。

模数转化器ADC的触发源都是定时器2,当定时器2定时完成,产生置位,模块A的SOC1,模块B的SOC3,模块C的SOC5,模块D的SOC6同时开始转换,转换完成后模块A的SOC2、模块B的SOC4再开始转换,当模块A的SOC2转换完成使能中断,此时所有的模数转化器ADC的各模块都已转换完成,等待DMA通道2、3、4的数据搬移。

DMA通道2、3、4触发源设定为模块A的SOC2中断标志位,DMA通道2源地址为SOC1与SOC3结果寄存器的内容,目的地址为通过EMIF1连接的外部RAM空间;DMA通道3源地址为SOC2与SOC4结果寄存器的内容,目的地址为通过EMIF1连接的外部RAM空间;DMA通道4源地址为SOC5与SOC6结果寄存器的内容,目的地址为通过EMIF1连接的外部RAM空间。Burst源地址在每传输完1个数据后地址加32,因为模数转换器ADC模块A、B、C、D的结果寄存器都相差32,而目的地址传输完1个数据后地址加1,在外部RAM中依次排列,Transfer源地址在每传输完Burst个数据后地址减32,返回之前的ADC结果寄存器的地址,重复传输ADC结果寄存器的值,目的地址传输完1个数据后地址加1,同样在外部RAM中依次排列。

所述的步骤D中的FFT傅里叶变换采用如下算法:

两组发射信号分别为发射信号1、2,其中发射信号2减去发射信号1的差值fshift为负值,对应的两组接收信号分别为接收信号1、2,接收信号1、2经过接收天线前端混频后变频到中频信号,模数转换器ADC对中频信号进行采样转换,随后采用FFT傅里叶变换对中频信号进行计算,求得谱峰对应的k点值,即可获取差频fB,同时fB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λ为雷达波长,R与v分别为目标的距离与速度,c为光速,Tchrip为调制模式的周期;

接收信号1、2之间的距离偏差非常小,可忽略不计,因此认为两组中频信号经傅里叶变换后的谱线位置是一致的,但其对应的相位却是不同的,两组中频信号s1(t)与s2(t)可分别表示为:

s1(t)=exp(j2π(fB·t+φ1)) (2)

s2(t)=exp(j2π(fB·t+φ2)) (3)

其中,φ1与φ2分别为两组中频信号的相位;

s1(t)与s2(t)经过傅里叶变换后,同一谱峰对应的相位差Δφ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其中Δv为速度分辨力,N表示一组发射信号在调制周期Tchrip内的不同频率成分的个数;

由公式(1)与(4)可求得目标的距离与速度:

其中,ΔR为距离分辨力,

目标的方位θ可根据接收天线的间距d,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求得:

最终获取目标点的距离R、速度v、方位θ。

利用傅里叶算法对两组接收信号进行计算,从而计算出目标点的距离、速度、方位相关数据,确定目标点数据。

所述的步骤D中CFAR恒虚警处理包括如下算法:

设置经过FFT傅里叶变换计算的目标点的数据为待检测单元D,与D相邻的两侧区域为保护单元,在D两侧的保护单元以外分别取长度为n的数据作为参考单元,其中D左侧的保护单元以外的长度为n的数据记做X,D右侧的保护单元以外的长度为n的数据记做Y;

其中计算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情形一:当D左右两侧的保护单元以外的数据的个数不小于n时,分别在左右各取n个数据。

情形二:当D左侧保护单元以外的数据的个数小于n时,其右侧正常取n个数据,假定D左侧保护单元以外的数据的个数为n-m(m<n),D左侧取完所有n-m个X的数据后,再从D右侧末尾取m个数据以补充左侧的数据作为参考单元;

情形三:当D右侧保护单元以外的数据的个数小于n时,其左侧正常取n个数据,假定D右侧保护单元以外的数据个数为m(m<n),D右侧取完所有的m个Y的数据后,再从D左侧末尾取n-m个数据以补充右侧的数据作为参考单元;

将D两侧的数据参考单元取出来后一起排序来求得到参考门限Z,S=ZT即为参考门限,T为门限因子,比较待检测单元和参考门限的大小,当待检测单元较大时,则判定有目标,当参考单元较大时,则判定无目标,按照上述方法检测每个目标点,直到检测完成为止。

利用CFAR恒虚警处理对步骤C中计算出的目标点数据进行检测,确保虚警率恒定,筛选精确目标点。

所述的步骤D中谱峰搜索包括如下算法:

如图7所示,将经过FFT傅里叶变换计算的各目标点的数据记为原数据序列,将原数据序列设为X1、X2......Xn,对原数据序列进行填充数据,如图8所示,分别在原数据序列的首尾填充一位数据,填充后的数据序列为Y1、Y2......Yn+2,原数据序列的第一位X1在填充后的数据序列就成为第二位Y2,原数据序列的第二位X2在填充后的数据序列就成为第三位Y3,依此类推,原数据序列的第n位Xn在填充后的数据序列就成为第n+1位Yn+1,原数据序列共有n位,填充后的数据序列共有n+2位;

随后进行谱峰搜索,当搜索点的模值不小于左右两侧及本身的数值时,判断该点为峰值,按照上述方法搜索从Y2到Yn+1每个数据单元,计算出所有的峰值点,完成筛选、精确目标点。

对步骤C中的目标点数据进行谱峰搜索之后会重新精确目标点,然后将此目标点与经过CFAR恒虚警处理计算后的目标点进行比对,最终确定目标点。

所述的步骤E中还包括如下内容:在进行目标凝聚识别算法的同时,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读取反馈频率,如果反馈频率超过一定范围则需要进行频率校准,即重新测频制表,如果反馈频率在误差范围内,则继续启动定时器开始下一轮的雷达检测。反馈频率的变化主要是芯片温度或其他外界环境影响而引起的,如果反馈频率存在误差则需重新测频制表,进行新一轮的采集处理,为驾驶人员提供精确的防撞信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