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采样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4524发布日期:2018-10-02 18:1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采集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气采样仪。



背景技术:

大气采样仪,采集大气污染物或受到污染的大气的仪器或装置。

目前,公告号为cn20692018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气采样仪,它包括采样器,所述采样器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3个支撑脚,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支撑脚的收纳盒,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脚间距的调节机构。

这种大气采样仪通过设置收纳盒对支撑脚进行收纳,但采样器内的器件较多,导致采样器自身重量较大,且采样器需要位于较高的位置去对空气进行抽取,当支撑脚对采样器进行支撑时,若有人碰撞到采样器,则容易造成采样器的倾倒,对采样器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大气采样仪,具有减小采样器损伤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采样仪,包括采样器和三脚架,所述三脚架包括放置板、多个铰接在所述放置板上的支撑脚、固定连接在所述放置板上的定位杆、套设在所述定位杆上且与所述定位杆滑动连接的套接环、两端分别与所述套接环和所述支撑脚铰接的定位板,所述采样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定位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将采样器固定连接在定位板上,套接环套设在定位杆上,定位板在采样器重力的作用下限制支撑脚的转动,此时采样器的重心的投影点落入到支撑脚的端点所连成的三角形内,当有人碰撞三脚架时,采样器重心的投影点不易离开支撑脚的端点所连成的三角形,使得采样器不易倒伏,同时采样器也能够进行空气的采样,在减小采样器受损几率的同时不妨碍采样器的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脚包括铰接在所述放置板上的基础杆体、铰接在所述基础杆体远离所述放置板一端的翻转杆体、滑动连接在所述翻转杆体内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翻转杆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杆位置的固定件,所述基础杆体和所述翻转杆体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需要使用支撑脚时,工人使基础杆体和翻转杆体处于同一直线上,然后通过卡扣将基础杆体和翻转杆体进行固定,调节固定杆的位置,并通过固定件对固定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支撑功能,当支撑脚需要收纳时,工人可解除卡扣对基础杆体和翻转杆体的固定,使翻转杆体可进行翻转,将固定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占用较小空间,并通过固定件进行位置的固定,从而缩小了支撑脚所占空间,方便收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杆内的插接杆、开设在所述翻转杆体一侧的滑动孔、开设在所述翻转杆体另一侧的定位孔、开设在所述滑动孔侧壁上的定位槽,所述插接杆与所述定位孔和定位槽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需要进行固定杆的调节时,工人移动插接杆,使插接杆离开定位孔,然后带动插接杆离开定位槽,此时工人可带动插接杆沿滑动孔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杆移动;当工人确定好固定杆的位置时,工人带动插接杆进入到定位槽内,然后推动插接杆,使插接杆远离定位槽的一端进入到定位孔,从而较为快速的完成固定杆的定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杆体上设置有捆绑件,所述捆绑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基础杆体两侧的第一捆绑带和第二捆绑带,所述第一捆绑带和第二捆绑带之间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翻转杆体翻转后,工人通过第一捆绑带和第二捆绑带对翻转杆体和基础杆体进行捆绑,然后通过魔术贴对第一捆绑带和第二捆绑带进行固定,从而使翻转杆体和基础杆体之间不易发生分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的远离翻转杆体的一端包覆有防滑套,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位于防滑套与翻转杆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的设置使固定杆一端的接触面较为粗糙,当防滑套与地面发生接触时,固定杆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使固定杆不易在地面上打滑,减小了支撑脚发生滑动的几率;当翻转杆体翻转时,固定杆之间可通过磁性件互相吸引,形成较为稳定的三角结构,增强了基础杆体的稳定性,减小了三脚架翻转的几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板通过安装件与所述采样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放置板上的安装槽、固定连接在所述采样器上的吸附块,所述吸附块嵌合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吸附块与所述磁性件之间互相吸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需要将采样器的位置进行提升时,工人可将采样器从定位板上取下,将吸附块嵌合在安装槽内,从而实现采样器的固定,使采样器可对高处的空气进行采集;当采样器位于定位板上时,吸附块与磁性件之间互相吸引,使采样器与固定杆之间形成较为固定的连接,固定杆对采样器进行了进一步的保护,同时使翻转杆体的位置较为固定,不影响正常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杆体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端上开设有置物腔,所述置物腔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端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基础杆体与所述安装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安装杆位置的定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人需要对大气采样仪进行短途移动时,工人转动翻转杆体,使置物腔露出,工人解除定位件对安装杆的固定,此时工人可将安装杆从置物腔内滑出,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接着通过定位件对安装杆的位置进行固定,此时工人可推动大气采样仪进行移动,同时在翻转杆体转动后,固定杆对采样器进行了较好的定位,采样器不易在移动过程中受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杆上的贯穿孔、开设在所述基础杆体上且与所述贯穿孔对应的连通孔、通过连接绳固定连接在所述基础杆体上的贯穿杆,所述贯穿杆穿设在所述连通孔和贯穿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安装杆进行固定时,工人将贯穿杆穿设在连通孔和贯穿孔内,从而实现安装杆与基础杆体的位置固定;当需要对安装杆进行位置调节时,工人将贯穿杆从连通孔和贯穿孔内取出,通过连接绳悬挂在基础杆体上,从而使工人可对安装杆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采样器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采样器上且与所述定位板卡接的卡接片、固定连接在所述卡接片上的吸附片,所述吸附片位于所述卡接片与定位板之间且吸附在所述定位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片与定位板卡接,吸附片吸附在定位板上,从而使采样器能够较为稳定的位于定位板上,同时工人又能够通过解除吸附片与定位板之间的吸附效果使采样器离开定位板,方便了工人对采样器的固定和对采样器位置的调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定位板、安装件和连接件,定位板和连接件使采样器较为稳定的位于支撑脚所构成的空间内,使采样器的重心的投影点落入到支撑脚的端点所连成的三角形内,使采样器在受到碰撞后也不易发生倒伏;安装件和连接件使采样器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使工人可以根据需求将采样器放置在不同的位置,方便工人的操作;

2、通过设置固定件和定位件,固定件使固定杆在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同时使固定杆能够较为稳定的位于翻转杆体上,定位件使安装杆在能够进行位置调节的同时使固定杆能够较为稳定的位于基础杆体上,使整个大气采样仪的结构较为稳定,使采样器不易受损;

3、通过设置磁性件和吸附块,磁性件和吸附块之间相互吸引,当采样器才移动时,磁性件和吸附块之间的吸引力使得采样仪自身不易发生较为剧烈的摆动,减少连接件的受损,提高了采样器与定位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体现固定部与卡接部的连接结构;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体现第一捆绑带与子面的连接结构;

图4为体现固定杆与磁性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处放大图,体现滑动孔与定位槽的连接结构;

图6为体现定位孔与插接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体现连接绳与基础杆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d处放大图,体现安装杆与万向轮的连接结构;

图9为图7的e处放大图,体现贯穿杆与连接绳的连接结构;

图10为体现连接孔与贯穿杆的连接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体现安装槽与吸附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体现卡接片与吸附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采样器;2、三脚架;21、放置板;22、支撑脚;221、基础杆体;222、翻转杆体;223、固定杆;224、合页;23、定位杆;231、竖直部;232、抵接部;24、套接环;25、定位板;26、卡扣;261、固定部;262、卡接部;27、捆绑件;271、第一捆绑带;272、第二捆绑带;28、魔术贴;281、子面;282、母面;29、滑移槽;3、防滑套;31、磁性件;4、固定件;41、插接杆;42、滑动孔;43、定位孔;44、定位槽;45、腰形孔;5、置物腔;51、安装杆;52、万向轮;53、定位件;531、贯穿孔;532、连通孔;533、贯穿杆;54、连接绳;6、安装件;61、安装槽;62、吸附块;7、连接件;71、卡接片;72、吸附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大气采样仪,包括采样器1和三脚架2,三脚架2包括放置板21、支撑脚22、定位杆23、套接环24和定位板25。三个支撑脚22铰接在呈圆盘状的放置板21的下表面且沿放置板21的轴心呈圆周分布,截面呈t形的定位杆23固定连接在放置板21的下表面且与放置板21同轴设置,定位杆23包括与放置板21固定连接的竖直部231和固定连接在竖直部231远离放置板21一端的抵接部232,套接环24套设在定位杆23上且沿定位杆23的长度方向滑动。支撑脚22包括基础杆体221、翻转杆体222和固定杆223,基础杆体221铰接在放置板21上,翻转杆体222铰接在基础杆体221远离放置板21的一端,翻转杆体222与基础杆体221通过合页224进行铰接,合页224位于三个基础杆体221互相靠近的一端。定位板25位于套接环24与基础杆体221之间,定位板25的两端分别与套接环24和基础杆体221互相朝向的一侧铰接。翻转杆体222和基础杆体221之间通过卡扣26进行固定,卡扣26包括固定部261和卡接部262,固定部261固定连接在翻转杆体222远离合页224的一侧,卡接部262固定连接在基础杆体221远离合页224的一侧。

如图3所示,基础杆体221上设置有捆绑件27,捆绑件27包括采用尼龙制成的第一捆绑带271和第二捆绑带272,第一捆绑带271和第二捆绑带272固定连接在基础杆体221的两侧,第一捆绑带271和第二捆绑带272之间通过魔术贴28固定连接。魔术贴28包括子面281和母面282,子面281固定连接在第一捆绑带271远离基础杆体221的一端,子面281位于第一捆绑带271朝向第二捆绑带272的一侧。母面282固定连接在第二捆绑带272远离基础杆体221的一端,母面282位于第二捆绑带272朝向第一捆绑带271的一侧。

如图4所示,翻转杆体222远离基础杆体221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滑移槽29,滑移槽29的长度方向与基础杆体221的长度方向平行,固定杆223滑动连接在滑移槽29内。固定杆223远离滑移槽29的一端套设有防滑套3,防滑套3采用橡胶制成,固定杆223远离滑移槽29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磁性件31,磁性件31位于固定杆223与防滑套3之间,磁性件31为磁铁。

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杆223通过固定件4固定连接在翻转杆体222内,固定件4包括插接杆41、滑动孔42、定位孔43和定位槽44,固定杆223上开设有腰形孔45,插接杆41穿设在腰形孔45内,呈长条状的滑动孔42开设在翻转杆体222一侧的侧壁上,多个定位槽44开设在滑动孔42一侧的内壁上且沿滑动孔4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定位孔43开设在翻转杆体222另一侧的内壁上且沿翻转杆体22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定位孔43与定位槽44互相对应,插接杆41的两端分别位于定位孔43和定位槽44内。

如图7和图8所示,基础杆体221朝向翻转杆体222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置物腔5,置物腔5内滑动连接有安装杆51,安装杆51远离置物腔5的一端安装有万向轮52。如图9和图10所示,安装杆51通过定位件53与基础杆体221固定连接,定位件53包括贯穿孔531、连通孔532和贯穿杆533,贯穿孔531开设在安装杆51远离万向轮52的一端,连通孔532开设在基础杆体221的两侧,基础杆体221的一侧具有两个连通孔532,两个连通孔532之间具有间距且与贯穿孔531对应,贯穿杆533同时穿设在贯穿孔531和连通孔532内。如图7和图9所示,贯穿杆533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采用尼龙制成的连接绳54,连接绳54的另一端与基础杆体221的侧壁固定连接。

如图11所示,采样器1通过安装件6与放置板21固定连接,安装件6包括安装槽61和吸附块62,呈y形的安装槽61开设在放置板21的上表面,呈y形的吸附块62固定连接在采样器1的下表面,吸附块62为磁铁。

如图12所示,采样器1通过连接件7与定位板25固定连接,连接件7包括卡接片71和吸附片72,三个呈l形的卡接片71转动连接在采样器1的上表面,吸附片72固定连接在卡接片71朝向定位板25的一侧,吸附片72为磁铁,吸附片72吸附在定位板25的上表面。

综上所述,当工人需要进行空气采集时,工人转动基础杆体221,使套接环24与抵接部232的上表面抵触,接着工人转动翻转杆体222,使翻转杆体222与基础杆体221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卡扣26对翻转杆体222和基础杆体221进行固定,最后通过吸附片72将卡接片71固定在定位板25上,从而实现对采样器1的固定,此时采样器1重心的投影位于三个支撑脚22端点连成的三角形内,三个支撑脚22对采样器1进行较好的稳定。当采样器1的高度不够时,工人可以将插接杆41从定位孔43内取出,然后将插接杆41移出定位槽44,将固定杆223从滑移槽29内滑出,在调节至合适位置后,将插接杆41移入定位槽44内并插入到定位孔43中,完成固定杆223位置的调节,使采样器1的位置上升;若采样器1的高度仍不够,此时可将采样器1从定位板25上取下,并放置至放置板21上,使吸附块62嵌合在安装槽61内;若工人需要对采样器1进行短途移动时,工人解除卡扣26对基础杆体221和翻转杆体222的固定,转动翻转杆体222,使磁性件31吸附在吸附块62上,此时翻转杆体222对采样器1的位置进行限定,接着将贯穿杆533从贯穿孔531和连通孔532内取出,将安装杆51从置物腔5内移出,安装杆51移出后再将贯穿杆533穿入贯穿孔531和连通孔532内,对安装杆51进行固定,此时工人可通过万向轮52带动采样器1进行移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