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2766发布日期:2018-12-11 23:1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资料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中,各向异性普通存在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识,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isotropicmedia,ti)介质包括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erticaltransverseisotropicmedia,vti)介质、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horizontaltransverseisotropicmedia,hti)介质和具有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tiltedtransverseisotropicmedia,tti)介质,这些地震各向异性介质模型已经成为地震解释和处理的常规目标,地震资料处理领域,ti介质的处理方法涉及到方方面面,都有广泛的研究。

其中,ti介质旅行时计算是ti介质积分法偏移成像基础,传统的方法主要有几类方法:一是射线追踪方法;二是程函方程的有限差分方法;三是费马原理方法。schneiderelat(1992)和wangetal(1999)分别提出了2d和3d各向同性介质中基于费马原理的旅行时动态规划计算方法,liuetal(2014)和huetal(2017)基于wangetal(1999)的方法开发了tti介质和ort(orthorhombicmedia,正交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动态规划旅行时计算方法。动态规划法需要求解非线性方程组来确定射线在规则网格中的入射方位,通常使用牛顿迭代法,各向同性中可以解析表达牛顿方法的雅可比矩阵,求解过程中不会出现局部极小值;各向异性介质中,群速度随着位置变化,非线性强,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点,迭代次数比较多,效率也比较低;liuetal(2014)提出的方法是使用近似群速度公式,可以近似解析表示牛顿方法的雅可比矩阵,而huetal(2017)年使用共轭梯度的迭代方法,效率低于牛顿迭代方法。各向同性介质中,速度不随方向变化而变化,旅行时相对射线入射方位的雅可比矩阵容易表示;然而各向异性介质中,速度是随方向变化而变化的,随着求解可能的入射方位发生变化,射线的方向也在变化,因而旅行时相对射线入射方位的非线性关系中速度本身也是入射方位的隐式函数,这样就需要考虑速度剖面网格6个面组成的24种不同情况下群速度表示公式,然后再确定不同群速度下的入射方位牛顿迭代的雅可比矩阵,ti介质旅行时表示的复杂度高,计算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确定ti介质旅行时表示的复杂度高,计算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包括第一转换矩阵、第二转换矩阵以及第三转换矩阵;

根据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确定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旅行时6个面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

根据所述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确定放射坐标系;

在所述放射坐标系下,获取已知网格点坐标;所述已知网格点坐标包括4个且再一次更新最小旅行时获取下一时刻的已知网格点坐标;

根据所述已知网格点坐标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

根据所述最小旅行时,采用偏移成像方法确定地质构造。

可选的,所述获取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具体包括:

根据矩阵以及矩阵确定第一转换矩阵;所述第一转换矩阵包括两种转换矩阵,即矩阵cxyz_zxy以及cxyz_yzx;

根据矩阵确定第二转换矩阵;所述第二转换矩阵包括一种转换矩阵,即矩阵bxyz_xy—z;

根据矩阵矩阵以及确定第三转换矩阵;所述第三转换矩阵包括三种转换矩阵,即矩阵axyz_—xyz、矩阵以及矩阵axyz—x—yz。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确定放射坐标系,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确定放射坐标系;为放射坐标系内的坐标;为所述24种入射方位的任一入射方位的坐标;c为第三转换矩阵;b为第二转换矩阵;a为第一转换矩阵。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已知网格点坐标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具体包括:

获取梯度方程组;

根据所述梯度方程组确定入射方位点坐标;

根据所述入射方位点坐标确定z轴方向上的z方向间隔以及射线方向向量;

获取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所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包括倾角以及方位角;

根据所述倾角以及所述方位角确定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向量;

根据所述射线方向向量以及所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向量确定群速度角度;

根据所述群速度角度确定全慢度;

根据所述入射方位点坐标、所述z方向间隔以及所述全慢度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

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系统,包括:

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包括第一转换矩阵、第二转换矩阵以及第三转换矩阵;

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确定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旅行时6个面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

放射坐标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确定放射坐标系;

已知网格点坐标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放射坐标系下,获取已知网格点坐标;所述已知网格点坐标包括4个且再一次更新最小旅行时获取下一时刻的已知网格点坐标;

最小旅行时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已知网格点坐标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

地质构造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小旅行时,采用偏移成像方法确定地质构造。

可选的,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转换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矩阵以及矩阵确定第一转换矩阵;所述第一转换矩阵包括两种转换矩阵,即矩阵cxyz_zxy以及cxyz_yzx;

第二转换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矩阵确定第二转换矩阵;所述第二转换矩阵包括一种转换矩阵,即矩阵bxyz_xy—z;

第三转换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矩阵矩阵以及确定第三转换矩阵;所述第三转换矩阵包括三种转换矩阵,即矩阵axyz_—xyz、矩阵以及矩阵axyz—x—yz。

可选的,所述放射坐标系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放射坐标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公式确定放射坐标系;为放射坐标系内的坐标;为所述24种入射方位的任一入射方位的坐标;c为第三转换矩阵;b为第二转换矩阵;a为第一转换矩阵。

可选的,所述最小旅行时更新模块具体包括:

梯度方程组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梯度方程组;

入射方位点坐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梯度方程组确定入射方位点坐标;

z方向间隔以及射线方向向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入射方位点坐标确定z轴方向上的z方向间隔以及射线方向向量;

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所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包括倾角以及方位角;

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向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倾角以及所述方位角确定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向量;

群速度角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射线方向向量以及所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向量确定群速度角度;

全慢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群速度角度确定全慢度;

最小旅行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入射方位点坐标、所述z方向间隔以及所述全慢度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及系统,把6个面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统一到放射坐标系中,根据已知网格点坐标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利用方向向量作为变量,能够适应任何方向的入射情况,不需要分类考虑方向的变化,无需分情况考虑速度剖面网格6个面组成的24种不同情况下群速度表示公式,从而降低ti介质旅行时表示的复杂度,方便并行设计,提高计算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ti介质中的旅行时计算流程图;图1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速度网络模型示意图;图1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根据速度场和震源位置计算震源所在xy平面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的示意图;图1c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从震源xy平面开始沿z向上递推计算震源平面以上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的示意图;图1d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从地表xy平面开始沿z向下递推计算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的示意图;图1e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从最深xy平面开始沿z向上递推计算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二维ti介质中的旅行时计算流程图;图2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二维速度网格模型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根据速度场和震源位置计算震源所在x轴方向线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的示意图;图2c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从震源所在x轴方向线开始沿y向0方向递推计算x轴方向线以上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的示意图;图2d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从y=0所在的x轴方向线开始沿y向最大值方向递推计算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的示意图;图2e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从最大y值所在x方向线开始沿y向0值递推计算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二维网格点(中心点位置)旅行时计算时8种不同方向入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网格点(中心点位置)旅行时计算时24种不同方向入射方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网格点旅行时更新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入射射线与ti介质的对应关系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均匀三维体各向同性(iso)、各向异性vti和各向异性tti的旅行时切片示意图;图8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种介质的xz面切片示意图;图8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种介质的yx面切片示意图;图8c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种介质的yz面切片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tti盐丘模型xz面的切片示意图;图9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速度模型示意图;图9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向异性参数ε模型示意图;图9c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向异性参数δ模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tti盐丘模型一炮(6900m,5100m,0m)的旅行时切片示意图;图10a为本发明所提供的xz面切片示意图;图10b为本发明所提供的yx面切片示意图;图10c为本发明所提供的yz面切片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计算效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基于费马原理的旅行时动态规划方法计算三维ti介质中的旅行时计算流程,如图1所示,基于图1a所示的三维速度网络模型示意图:

第一步:如图1b所示,根据速度场和震源位置计算震源所在xy平面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

第一步是一个二维ti介质中的旅行时计算过程,如图2所示,基于图2a所示的二维速度网格模型:

1)如图2b所示,根据速度场和震源位置计算震源所在x轴方向线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2)如图2c所示,从震源所在x轴方向线开始沿y向0方向递推计算x轴方向线以上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3)如图2d所示,从y=0所在的x轴方向线开始沿y向最大值方向递推计算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4)如图2e所示,从最大y值所在x方向线开始沿y向0值递推计算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

第二步:如图1c所示,从震源xy平面开始沿z向上递推计算震源平面以上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

第三步:如图1d所示,从地表xy平面开始沿z向下递推计算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

第四步:如图1e所示,从最深xy平面开始沿z向上递推计算所有网格的初至旅行时。

动态规划方法的关键是在计算过程中动态决定入射方位,是根据费马原理求取最小旅行时的一个优化问题,规则网格剖面的计算点需要考虑不同方向的入射情况。

二维介质问题:如图3所示,图2c-图2d的二维网格点旅行时计算过程包含了从8种不同方向射线入射的情况。

三维介质问题:如图4所示,图1c-图1d的三维网格点旅行时计算过程包含了从24种不同方向射线入射的情况:每个面4种方向:上01,02,03,04四个平面某个位置入射,下05,06,07,08四个平面某个位置入射,左09,10,11,12四个平面某个位置入射,右13,14,15,16四个平面某个位置入射,前17,18,19,20四个平面某个位置入射,后21,22,23,24四个平面某个位置入射。

二维ti介质中,图3中网格点旅行时更新每次按不同方式置换x和y顺序,然后考虑标量角度一致性分两组情况:

入射方位1,2,3,4组成第一组,与垂直方向夹角绝对值计算公式一致,进一步考虑不同入射情况下夹角的正负号;入射方位5,6,7,8组成第二组,与水平方向夹角计算公式一致,进一步考虑不同入射情况下夹角的正负号。

三维ti介质中,图4中网格点旅行时更新每次按不同方式置换x,y和z顺序,然后考虑角度一致性分为三组情况:

入射方位01,02,03,04,05,06,07,08组成第一组,与垂直方向夹角计算公式一致,进一步考虑不同入射情况下夹角的正负号;入射方位09,10,11,12,13,14,15,16组成第二组,与x轴方向夹角计算公式一致,进一步考虑不同入射情况下夹角的正负号;入射方位17,18,19,20,21,22,23,24组成第三组,与y轴方向夹角计算公式一致,进一步考虑不同入射情况下夹角的正负号。

ti介质中由于速度(或者慢度)随方向变化(不同位置入射方向不同),初至旅行时计算又与速度(或者慢度)有关,现有公开的计算方法需要通过分组+机械坐标置换+考虑角度计算公式的正负号来考虑所有三维24种和二维8种入射方向的旅行时计算公式,不利于算法的表达、实施和工业化应用。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获取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包括第一转换矩阵、第二转换矩阵以及第三转换矩阵。

步骤502:根据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确定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旅行时6个面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

步骤503:根据所述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确定放射坐标系。

放射坐标下的旅行时计算有24种入射情况,通过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来统一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一步:左09,10,11,12四个平面和右13,14,15,16四个平面,前17,18,19,20四个平面和后21,22,23,24四个平面,两组(左右和前后)变换成对应的上01,02,03,04四个平面和下05,06,07,08四个平面。

第二步:05,06,07,08四个平面变换成对应的01,02,03,04四个平面。

第三步:02,03,04平面变换成01平面。

因此,放射坐标系表达为:

其中,c是第一步的转换矩阵,b是第二步的转换矩阵,a是第三步的转换矩阵。

c的转换矩阵包含两种情况:

b的转换矩阵包含一种情况:

a的转换矩阵包括三种情况:以及

令t=a·b·c。

最终的放射坐标系统:

步骤504:在所述放射坐标系下,获取已知网格点坐标;所述已知网格点坐标包括4个且再一次更新最小旅行时获取下一时刻的已知网格点坐标。

步骤505:根据所述已知网格点坐标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

获取梯度方程组:

根据所述梯度方程组确定入射方位点坐标(x0,y0)。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网格点旅行时更新示意图,如图6所示,从已知4个网格点(x1,y1)、(x2,y1)、(x1,y2)、(x2,y2)更新(x,y)网格旅行时示意图,dz是z方向间隔,(x0,y0)是需要求取的位置点,优化问题是到(x,y)旅行时t最小;从网格点(x1,y1)、(x2,y1)、(x1,y2)、(x2,y2)的旅行时t1,t2,t3和t4更新(x,y)的最小旅行时t。

公式如下:

其中,是射线方向(ray的入射方向),方向随着图4中不同的入射方位(x0,y0)表达为不同的公式:

如图7所示,垂直横向各向同性面的对称轴(symmetryaxisofti)和入射射线(ray)的夹角φ为群速度角度,方向与ti介质的对称轴方向夹角是φ;根据公式s2(φ)=a1+a2cos2φ-a3cos4φ确定群慢度(群速度的倒数)与群角度φ的关系;

其中,φ是群速度角度(如图7),s为全慢度,a1,a2和a3是与45度角度群速度、垂直对称轴入射的相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ε相关,在某一点网格旅行时计算时,近似为常数,因此本发明中的a1,a2和a3表示三个已知常量系数;求解各向异性介质旅行时,需要输入的参数(已知)包括垂直于各向同性面的速度vp0,各向异性参数ε和δ,以及ti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倾角α和方位角β。ti介质对称轴方向可以用向量表示如下:

进一步提取得到下面计算所需要的参数a1,a2和a3以及根据确定

因此,

综上,根据所述入射方位点坐标、所述z方向间隔以及所述全慢度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

慢度s(φ)与坐标点位置(x0,y0)变量的隐式函数关系通过φ中间变量决定,由于φ在现有公开技术中是通过射线的入射方向来决定其正负号的,所以求解上述梯度非线性方程组涉及到慢度s(φ)相对于(x0,y0)高阶导数时,需要考虑φ正负问题,十分复杂。通过替代s(φ)中的cosφ,得到s(x0,y0),该慢度与坐标点位置(x0,y0)变量的隐式函数关系通过中间变量决定,这种向量化转变不用再考虑中间变量的正负号问题,推导和实现变得直接和简单。

步骤506:根据所述最小旅行时,采用偏移成像方法确定地质构造。

本发明使用s表达式用方向向量作为变量,适应任何方向的入射情况,不需要分类考虑方向的变化,编写程序时只需要输入方向向量和相关导数值,非线性方程组的雅可比矩阵只需一种表达式足够。

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并行计算为进程加线程级别的并行;偏移成像模块所需旅行时包括很多炮数,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可以设计成进程级并行;而每一炮旅行时计算是递推依赖的,即下一层旅行时的求解是依赖于上一层的值,层层递推更新全部旅行时的值,所以一炮旅行时计算的并行只能在一层之间进行线程级并行。上述放射坐标系统一了所有24种入射射线方向,因此可以在外层统一设立线程池,无需在不同情况之间销毁和重新建立线程池,能够方便线程级并行的实施。

基于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及系统,以均匀三维介质试验以及非均匀的tti介质试验为例。

均匀介质速度为3000m/s,v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为ε=0.195和δ=-0.22,tti介质各向异性参数为倾角alpha=45°和方位角beta=0°。x轴方向采样间隔为40m,一共101个采样点,y轴方向采样间隔为40m,一共61个点,z轴方向采样间隔为40m,一共100个采样点。经过上述计算方法得到的旅行时结果如图8,各向异性tti介质和vti介质都属于ti介质类型,图中不同方向切片与各向同性比较表现出期望的特性。

非均匀的tti介质试验,如图9所示,标准三维tti盐丘模型,速度模型(图9a)、各向异性参数ε模型(图9b)和各向异性参数δ模型(图9c),倾角和方位与界面参考标准模型,主要作为旅行时图片的参考。设置炮点位置,x=6900m,y=5100m,z=0m,该发明计算得到的旅行时结果如图10所示,xz面切片(图10a),yx面切片(图10b)和yz面切片(图10c),与模型对比,结果合理,该发明没有引起任何误差,在程序实现方面更加方便有效。

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系统结构图,如图11所示,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系统,包括:

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获取模块1101,用于获取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包括第一转换矩阵、第二转换矩阵以及第三转换矩阵。

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获取模块1101具体包括:

第一转换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矩阵以及矩阵确定第一转换矩阵;所述第一转换矩阵包括两种转换矩阵,即矩阵cxyz_zxy以及cxyz_yzx;

第二转换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矩阵确定第二转换矩阵;所述第二转换矩阵包括一种转换矩阵,即矩阵bxyz_xy-z;

第三转换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矩阵矩阵以及确定第三转换矩阵;所述第三转换矩阵包括三种转换矩阵,即矩阵axyz_-xyz、矩阵以及矩阵axyz-x-yz。

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确定模块1102,用于根据所述三层放射关系变化矩阵确定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旅行时6个面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

放射坐标系确定模块1103,用于根据所述24种不同的入射方位确定放射坐标系。

所述放射坐标系确定模块1103具体包括:放射坐标系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公式确定放射坐标系;为放射坐标系内的坐标;为所述24种入射方位的任一入射方位的坐标;c为第三转换矩阵;b为第二转换矩阵;a为第一转换矩阵。

已知网格点坐标获取模块1104,用于在所述放射坐标系下,获取已知网格点坐标;所述已知网格点坐标包括4个且再一次更新最小旅行时获取下一时刻的已知网格点坐标。

最小旅行时更新模块1105,用于根据所述已知网格点坐标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

所述最小旅行时更新模块1105具体包括:

梯度方程组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梯度方程组;

入射方位点坐标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梯度方程组确定入射方位点坐标;

z方向间隔以及射线方向向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入射方位点坐标确定z轴方向上的z方向间隔以及射线方向向量;

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所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包括倾角以及方位角;

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向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倾角以及所述方位角确定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向量;

群速度角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射线方向向量以及所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对称轴的方向向量确定群速度角度;

全慢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群速度角度确定全慢度;

最小旅行时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入射方位点坐标、所述z方向间隔以及所述全慢度更新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最小旅行时。

地质构造确定模块1106,用于根据所述最小旅行时,采用偏移成像方法确定地质构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三维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旅行时确定方法及系统,所述确定方法是基于放射坐标系的三维ti介质中旅行时快速求取方法。主要是提高目前工业界三维ti介质中动态规划旅行时求解方法的非线性求解牛顿迭代方法对群速度随方向(实际上随目标参数即入射方位)变化的处理能力,在放射坐标系下用向量化参数统一表达旅行时和入射方位的非线性关系,不再需要分别考虑网格6个面的24种不同情况,以达到能够快速实施算法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