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运行环境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6051发布日期:2019-03-16 00:2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运行环境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供电系统的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运行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值守变电站分布较为分散,运行环境各式各样,以致巡维班人员,特别是郊区边远班组无法及时知晓变电站运行环境,难以在极端气象条件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巡视维护计划。

另外监测后的数据传输通讯存在不稳定的情况。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变电站运行环境监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设计一种变电站运行环境监测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给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运行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rtu,数据采集rtu的输入端连接有传感器组;

数据采集rtu的输出端通过以太网连接到后台监控主机;

数据采集rtu的输出端通过无线发送模块与移动终端的无线接收模块通讯,并将相应监测到的数据传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的无线发送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之间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通讯:

s1:最优节点定位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通信节点在空间位置的计算误差,公式如下:

式中,peon代表所有空闲的通信节点数量,q代表所有通信节点的数目,pef=peon-q×0.1;

s1.2:设置簇头通信节点的通信服务领域,公式如下:

式中,nufll代表无线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中簇头节点服务对象超过20个的簇头数量,qk代表第k个簇头中的全部通信节点数量;

s1.3:将无线通信网络覆盖区域内的所有通信节点进行分组;

s1.4:计算不同组别的通信节点比率;

s1.5:根据通信节点比率值确定最优通信节点;

s2:针对最优通信节点,建立加权组播数;在加权组播树中,步骤s1.5中确定的最优通信节点数量用q(x)表示,最优通信节点之间的连通性用xk表示,通信终端的空间位置用hp(v)表示,第p条通信支路用xp表示,相应的影响因子用λ表示。

具体构建步骤如下:

s2.1:设置:

s2.2:针对通信网络中的所有最优通信节点进行遍历,设置当前最优通信节点能够用xk进行描述,如果k=0,则执行步骤s2.3,否则令xh=xv;

s2.3:搜索通信网络中的全部最优通信节点,如果nt(xk)>0,则最优通信节点与邻域最优通信节点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通信约束条件为:

s2.4:如果p(xv)<p(x),则返回步骤s2.2进行计算,否则结束运算。

通过该通讯步骤,提供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噪音传感器;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噪音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风速传感器;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风速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pm2.5/pm10传感器;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颗粒物浓度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温湿度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雨量传感器;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雨量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雷电传感器;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雷电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各类参数信号传感器,将变电站运行环境中的噪声、风速、污秽度(颗粒物)、温湿度、雨量、雷电的实时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后通过无线通讯传输至服务器或手机终端集中监控,从而实现对变电站环境工况的全面掌握。如此,巡维班人员可方便地根据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巡视维护计划,既省时、省工、省力,又能保证变电站运行安全可靠。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电站运行环境监测系统控制原理图。

其中,1-数据采集rtu,2-传感器组,3-后台监控主机,4-无线发送模块,5-移动终端,6-无线接收模块,2.1-噪音传感器,2.2-风速传感器,2.3-pm2.5/pm10传感器,2.4-温湿度传感器,2.5-雨量传感器,2.6-雷电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变电站运行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采集rtu1,数据采集rtu1的输入端连接有传感器组2;

数据采集rtu的输出端通过以太网连接到后台监控主机3;

数据采集rtu的输出端通过无线发送模块4与移动终端5的无线接收模块6通讯,并将相应监测到的数据传送至移动终端;

所述的无线发送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之间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通讯:

s1:最优节点定位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通信节点在空间位置的计算误差,公式如下:

式中,peon代表所有空闲的通信节点数量,q代表所有通信节点的数目,pef=peon-q×0.1;

s1.2:设置簇头通信节点的通信服务领域,公式如下:

式中,nufll代表无线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中簇头节点服务对象超过20个的簇头数量,qk代表第k个簇头中的全部通信节点数量;

s1.3:将无线通信网络覆盖区域内的所有通信节点进行分组;

s1.4:计算不同组别的通信节点比率;

s1.5:根据通信节点比率值确定最优通信节点;

s2:针对最优通信节点,建立加权组播数;在加权组播树中,步骤s1.5中确定的最优通信节点数量用q(x)表示,最优通信节点之间的连通性用xk表示,通信终端的空间位置用hp(v)表示,第p条通信支路用xp表示,相应的影响因子用λ表示。

具体构建步骤如下:

s2.1:设置:

s2.2:针对通信网络中的所有最优通信节点进行遍历,设置当前最优通信节点能够用xk进行描述,如果k=0,则执行步骤s2.3,否则令xh=xv;

s2.3:搜索通信网络中的全部最优通信节点,如果nt(xk)>0,则最优通信节点与邻域最优通信节点之间的关系表示为:

通信约束条件为:

s2.4:如果p(xv)<p(x),则返回步骤s2.2进行计算,否则结束运算。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噪音传感器2.1;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噪音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风速传感器2.2;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风速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pm2.5/pm10传感器2.3;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颗粒物浓度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温湿度传感器2.4;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温湿度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雨量传感器2.5;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雨量数据。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雷电传感器2.6;监测变电站运行环境的雷电信息。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没有创造性的变化,以及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所作的若干改进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