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簧式微小颗粒冲击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8348发布日期:2019-01-19 00:0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簧式微小颗粒冲击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拉簧式微小颗粒冲击实验装置,属于冲蚀磨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冲蚀磨损是指液流或气流中的微小颗粒碰撞在材料上面造成的材料消除现象或进程。它作为一种常见的磨损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产业范畴中,已成为质料粉碎或装备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冲蚀磨损最大的特点是其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即当颗粒冲击靶体后材料一开始不会流失,等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过后材料才会发生冲蚀磨损。而研究单个角型颗粒的冲击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冲蚀磨损过程中材料去除的机理。

国内对于冲蚀实验开展较早,进展较快的有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但设计的实验装置均着眼于大量颗粒对靶体的冲击过程,通过测试靶体质量的宏观消耗量来评估冲蚀磨损性能,并不利于冲蚀机理的研究。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拉簧式微小颗粒冲击实验装置,可以发射单个颗粒冲击靶体表面,并使用高速摄像机捕捉颗粒的瞬态过程。该装置侧重于颗粒的微观冲击冲蚀过程,能够有效的调节颗粒的冲击速度、冲击角度和方位角度,实现研究变量可控,最终得到冲击角度、方位角度、冲击速度等冲击参数对颗粒反弹行为和冲蚀凹坑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研究单个角型颗粒的冲击过程,并且能够得到冲击角度、方位角度、冲击速度等冲击参数对颗粒反弹行为和冲蚀凹坑影响的实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拉簧式微小颗粒冲击实验装置,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簧式微小颗粒冲击实验装置,包括颗粒弹射装置与高速成像装置,所述颗粒弹射装置包括实验台基座、释放机构、第一挡板、弹簧安置板、第二挡板、弹簧、滑块、颗粒托架、限位块、靶体、靶体固定板、矩形垫片、靶体螺栓、支架、支架螺钉、防护板螺钉、防护板、把手、锁紧螺钉、转动杆,所述实验台基座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释放机构的滑槽且滑槽为t形结构,所述释放机构通过在滑槽内滑动实现滑块的定位与释放,所述弹簧安置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上端面,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弹簧安置板下表面相连,另一端与滑块上表面相连,所述弹簧安置板中间设置有一个用于微小颗粒通过的矩形方孔,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固定安装在实验台基座上且对称设置于滑块的两侧,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释放机构释放杆穿过的挡板定位孔,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对称设置,所述滑块的一个侧面与第一挡板的内侧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第二挡板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滑块可在限位块下方、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上下运动,所述颗粒托架活动安装在滑块上端正中央设置的弧形凹槽内,所述颗粒托架可在弧形凹槽内转动,所述滑块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向下移动滑块的把手,所述锁紧螺钉安装在第二通孔内,通过与第二通孔间的螺旋传动锁紧颗粒托架,所述转动杆穿过第一通孔与转动杆安装孔过盈配合并与第一通孔间隙配合,通过旋转转动杆实现颗粒托架在弧形凹槽内转动,所述颗粒托架用于放置实验用的微小颗粒,其中,实验用微小颗粒为等厚度的正方形硬质角型颗粒,当释放机构沿滑槽向外运动到脱离滑块的滑块定位孔时,颗粒托架上放置的微小颗粒随滑块一起向上运动,当滑块撞击到上方的限位块后从弹簧安置板的矩形方孔向上飞出冲击靶体下表面,所述颗粒托架的上端切口形状可根据微小颗粒形状的进行调整,所述靶体设置于滑块上方且通过矩形垫片与靶体螺栓固定安装在靶体固定板下端,所述靶体固定板通过支架螺钉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实验台基座上,所述防护板通过三个防护板螺钉安装在支架上,用于防止微小颗粒向高速摄像机方向飞出时伤到实验人员或高速摄像机。所述高速成像装置包括高速摄像机、相机支架以及光源,所述高速摄像机放置于相机支架上,所述光源设置于不影响实验观察的位置,所述高速摄像机选用型号为hx-7s的日本nac高速摄像机,用于捕捉微小颗粒的运动轨迹。

所述释放机构包括滑板、支撑板、释放杆,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滑板上端,所述释放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滑板的结构尺寸与滑槽的结构尺寸相适应,所述释放杆为实心光杆,其直径与挡板定位孔的直径相等且其轴线与挡板定位孔的轴线重合。

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滑块定位孔、弧形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滑块本体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滑块定位孔,所述滑块定位孔为圆柱形通孔,其直径与释放杆的直径相等,所述弧形凹槽设置于滑块本体上表面正中央,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均开设在滑块本体上端且同轴线,所述第一通孔为光孔,第二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弧形凹槽由下方半圆形凹槽与上方矩形凹槽构成。

所述颗粒托架包括托架本体、转动杆安装孔、v型槽,所述托架本体圆心处设置有转动杆安装孔,所述转动杆安装孔为盲孔,所述托架本体的侧面包括圆柱面与切平面,在切平面中心位置设置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端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托架本体的外圆柱面直径与弧形凹槽的内圆柱面直径相等。

所述靶体固定板包括矩形板、跑道形直槽、矩形板安装孔,所述矩形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跑道形直槽,所述矩形板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一个矩形板安装孔,所述矩形板安装孔为螺纹孔且为盲孔,通所述靶体螺栓将靶体与靶体固定板固定在一起,便于装卸靶体以及更换不同材料的靶体。

所述支架设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靶体固定板两侧,包括支板、防护板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所述支板为l形结构,其上端用于安装靶体固定板与防护板,下端与实验台基座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板上端设置有三个用于安装防护板的防护板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在靶体固定板的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的结构尺寸相同且均为螺纹孔,所述支架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使得靶体具有两个工作位置。

所述滑块的材料选用7075航空铝合金;所述实验台基座的材料选用耐腐蚀性能优越的316l不锈钢板;所述限位块的材料选用硬质橡胶;所述防护板的材料选用有机玻璃钢板;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材料均选用耐腐蚀性能优越的316l不锈钢板;所述靶体的材料选用aa3003铝合金;所述微小颗粒选用w18cr4v高速钢。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可以发射单个颗粒冲击靶体表面,并使用高速摄像机捕捉颗粒的动态过程;能够有效的调节颗粒的冲击速度、冲击角度和方位角度,实现研究变量可控,最终得到冲击角度、方位角度、冲击速度等冲击参数对颗粒反弹行为和冲蚀凹坑的影响。

(2)实验发现硬质角型颗粒的冲击角度和方位角度决定了冲击后颗粒反弹的旋转方向,包括前旋旋转和后旋旋转,旋转方向不同对应的冲蚀磨损机理不同。具体表现在:不同的方位角和冲击角,对颗粒撞击靶体表面后所造成的冲蚀磨损不同;方位角和冲击角不同,颗粒撞击靶体表面后的旋转方向不同,颗粒向后旋转造成的凹坑较浅,并且造成材料表面的切削;颗粒向前旋转造成的凹坑较深,并且造成材料的堆积。

(3)实验发现硬质角型颗粒的冲击速度决定了冲击后靶体表面所留下的凹坑大小,速度越大凹坑越大,造成的冲蚀磨损越严重,但冲击速度基本不影响凹坑的轮廓形状。

(4)本实验装置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使得结构紧凑,占用面积较小,便于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成本较低,便于推广使用;本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为颗粒冲蚀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颗粒弹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颗粒弹射装置滑块释放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颗粒弹射装置滑块释放后的侧视图;

图5:本发明的颗粒弹射装置滑块释放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颗粒弹射装置滑块释放前的侧视图;

图7:本发明的滑块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的靶体固定板连接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的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本发明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本发明的滑块的剖视图;

图13:本发明的颗粒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发明的微小颗粒的弹射角度示意图一;

图15:本发明的微小颗粒的弹射角度示意图二;

图16:高速摄像机捕捉到的颗粒运动轨迹。

符号说明:

1、颗粒弹射装置,2、高速成像装置,101、实验台基座,102、释放机构,103、第一挡板,104、弹簧安置板,105、第二挡板,106、弹簧,107、滑块,108、颗粒托架,109、限位块,110、靶体,111、靶体固定板,112、矩形垫片,113、靶体螺栓,114、支架,115、支架螺钉,116、防护板螺钉,117、防护板,118、把手,119、锁紧螺钉,120,转动杆,201、高速摄像机,202、相机支架,101.1、滑槽,102.1、滑板,102.2、支撑板,102.3、释放杆,103.1、挡板定位孔,104.1、矩形方孔,107.1、滑块本体,107.2、滑块定位孔,107.3、弧形凹槽,107.4、第一通孔,107.5第二通孔,108.1、托架本体,108.2、转动杆安装孔,108.3、v型槽,111.1、矩形板,111.2、跑道形直槽,111.3、矩形板安装孔,114.1、支板,114.2、防护板安装孔,114.3、第一安装孔,114.4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16所示,本发明一种拉簧式微小颗粒冲击实验装置,包括颗粒弹射装置1与高速成像装置2,所述颗粒弹射装置1包括实验台基座101、释放机构102、第一挡板103、弹簧安置板104、第二挡板105、弹簧106、滑块107、颗粒托架108、限位块109、靶体110、靶体固定板111、矩形垫片112、靶体螺栓113、支架114、支架螺钉115、防护板螺钉116、防护板117、把手118、锁紧螺钉119、转动杆120,所述实验台基座101上设置有一个用于安装释放机构102的滑槽101.1且滑槽101.1为t形结构,所述释放机构102通过在滑槽101.1内滑动实现滑块107的定位与释放,所述弹簧安置板104固定安装在第一挡板103与第二挡板105上端面,所述弹簧106的一端与弹簧安置板104下表面相连,另一端与滑块107上表面相连,所述弹簧安置板104中间设置有一个用于微小颗粒通过的矩形方孔104.1,所述第一挡板103、第二挡板105均固定安装在实验台基座101上且对称设置于滑块107的两侧,避免弹簧106在实验过程中左右晃动而影响实验结果,所述第一挡板103上设置有一个用于释放机构102释放杆102.3穿过的挡板定位孔103.1,所述第一挡板103与第二挡板105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与其固定连接的限位块109且两个限位块109对称设置,所述滑块107的一个侧面与第一挡板103的内侧面贴合,另一个侧面与第二挡板105的内侧面贴合,所述滑块107可在限位块109下方、第一挡板103与第二挡板105之间上下运动,所述颗粒托架108活动安装在滑块107上端正中央设置的弧形凹槽107.3内,确保发射的微小颗粒能够冲击到靶体110上,所述颗粒托架108可在弧形凹槽107.3内转动,所述滑块107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向下移动滑块107的把手118,所述锁紧螺钉119安装在第二通孔107.5内,通过与第二通孔107.5间的螺旋传动锁紧颗粒托架108,所述转动杆120穿过第一通孔107.4与转动杆安装孔108.2过盈配合并与第一通孔107.4间隙配合,通过旋转转动杆120实现颗粒托架108在弧形凹槽107.3内转动,所述颗粒托架108用于放置实验用的微小颗粒,其中,实验用微小颗粒为等厚度的正方形硬质角型颗粒,当释放机构102沿滑槽101.1向外运动到脱离滑块107的滑块定位孔107.2时,颗粒托架108上放置的微小颗粒随滑块107一起向上运动,当滑块107撞击到上方的限位块109后从弹簧安置板104的矩形方孔104.1向上飞出冲击靶体110下表面,所述颗粒托架108的上端切口形状可根据微小颗粒形状的进行调整,所述靶体110设置于滑块107上方且通过矩形垫片112与靶体螺栓113固定安装在靶体固定板111下端,所述靶体固定板111通过支架螺钉115安装在支架114上,所述支架114固定安装在实验台基座101上,所述防护板117通过三个防护板螺钉116安装在支架114上,用于防止微小颗粒向高速摄像机201方向飞出时伤到实验人员或高速摄像机201。所述高速成像装置2包括高速摄像机201、相机支架202以及光源,所述高速摄像机201放置于相机支架202上,所述光源设置于不影响实验观察的位置,所述高速摄像机201选用型号为hx-7s的日本nac高速摄像机,用于捕捉微小颗粒的运动轨迹,其最高帧数30万帧/s,其中1280×720分辨率下可达4000帧/s,可以达到高质量的观测效果。

所述释放机构102包括滑板102.1、支撑板102.2、释放杆102.3,所述支撑板102.2固定连接在滑板102.1上端,所述释放杆102.3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02.2上,所述滑板102.1的结构尺寸与滑槽101.1的结构尺寸相适应,所述释放杆102.3为实心光杆,其直径与挡板定位孔103.1的直径相等且其轴线与挡板定位孔103.1的轴线重合。

所述滑块107包括滑块本体107.1、滑块定位孔107.2、弧形凹槽107.3、第一通孔107.4、第二通孔107.5,所述滑块本体107.1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滑块定位孔107.2,所述滑块定位孔107.2为圆柱形通孔,其直径与释放杆102.3的直径相等,所述弧形凹槽107.3设置于滑块本体107.1上表面正中央,所述第一通孔107.4与第二通孔107.5均开设在滑块本体107.1上端且同轴线,所述第一通孔107.4为光孔,第二通孔107.5为螺纹孔,所述弧形凹槽107.3由下方半圆形凹槽与上方矩形凹槽构成。

所述颗粒托架108包括托架本体108.1、转动杆安装孔108.2、v型槽108.3,所述托架本体108.1圆心处设置有转动杆安装孔108.2,所述转动杆安装孔108.2为盲孔,所述托架本体108.1的侧面包括圆柱面与切平面,在切平面中心位置设置有v型槽108.3,所述v型槽108.3的端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托架本体108.1的外圆柱面直径与弧形凹槽107.3的内圆柱面直径相等。

所述靶体固定板111包括矩形板111.1、跑道形直槽111.2、矩形板安装孔111.3,所述矩形板111.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跑道形直槽111.2,所述矩形板111.1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一个矩形板安装孔111.3,所述矩形板安装孔111.3为螺纹孔且为盲孔,通所述靶体螺栓113将靶体110与靶体固定板111固定在一起,便于装卸靶体110以及更换不同材料的靶体110。

所述支架114设有两个且对称安装在靶体固定板111两侧,包括支板114.1、防护板安装孔114.2、第一安装孔114.3、第二安装孔114.4,所述支板114.1为l形结构,其上端用于安装靶体固定板111与防护板117,下端与实验台基座101焊接在一起,所述支板114.1上端设置有三个用于安装防护板117的防护板安装孔114.2以及用于安装在靶体固定板111的第一安装孔114.3或第二安装孔114.4,所述第一安装孔114.3与第二安装孔114.4的结构尺寸相同且均为螺纹孔,所述支架114设置有两个安装孔使得靶体110具有两个工作位置。

所述滑块107的材料选用7075航空铝合金,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小的密度;所述实验台基座101的材料选用耐腐蚀性能优越的316l不锈钢板;所述限位块109的材料选用硬质橡胶,能够大幅度提高其使用寿命;所述防护板117的材料选用有机玻璃钢板,透明材料能够保证在实验安全的前提下便于高速摄像机201抓拍;所述第一挡板103、第二挡板105的材料均选用耐腐蚀性能优越的316l不锈钢板;所述靶体110的材料选用aa3003铝合金,该材料的强度较低,材质较软,在硬质颗粒的冲击下变形较为明显便于实验观察;所述微小颗粒选用w18cr4v高速钢,该硬度远高于靶体110材料的硬度且在冲击时不发生塑性变形,采用线切割加工方式制作出几种不同形状的微小颗粒。

本实验装置研究对象为等厚度的硬质角型颗粒对靶体110的冲击实验,为实现单个硬质角型颗粒的发射和观测,本发明采用的拉伸弹簧106产生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向上运动部件(包括滑块107、颗粒托架108、硬质角型颗粒、把手118、锁紧螺钉119、转动杆120)的动能以及重力势能(忽略摩擦产生的能量损失),其中,硬质角型颗粒射出时的瞬时速度与其他向上运动部件(例如滑块107、颗粒托架108)的瞬时速度一致,为碰撞到限位块109停止运动前的瞬时速度,硬质角型颗粒射出后冲击到靶体110下表面,并采用高速摄影机201来捕捉硬质角型颗粒冲击前后的动态过程,如图16所示。本发明设计的实验装置能够将弹簧106的弹性势能转变为向上运动部件的动能以及重力势能,具体为:将弹簧106下端连接滑块107,滑块107上放有颗粒托架108,颗粒托架108通过锁紧螺钉119锁紧,利用把手118将弹簧106下压到滑块定位孔107.2与挡板定位孔103.1对正时,滑动释放机构102使其与第一挡板103侧面贴合来实现滑块107定位,此时弹簧106产生一定的弹性势能。当向外滑动释放机构102时滑块107被释放,此时弹簧106在弹性力作用下驱动滑块107向上运动,当其撞击到上方两个限位块109时停止运动,但颗粒托架108上放置的微小颗粒由于惯性保持冲击前的速度继续飞出,以一定的速度撞击靶体110,并对其产生冲蚀破坏。

该实验装置可以研究冲击角度、方位角度、冲击速度等对冲蚀磨损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方位角和冲击角的定义,如图14-15所示,硬质角型颗粒入射方向与硬质角型颗粒对角线的夹角为硬质角型颗粒对角线与靶体110工作面法线的夹角为方位角θ;硬质角型颗粒入射方向与靶体110工作面的夹角为冲击角α;靶体110工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

(1)冲击角度对冲蚀磨损的影响;靶体固定板111由左右对称的两个支架螺钉115固定,可绕两个支架螺钉115的轴心线转动,通过转动靶体固定板111即可带动其上固定的靶体110同步转动,进而改变靶体110工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γ。由于硬质角型颗粒入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通过改变靶体110工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γ即可改变冲击角α,满足关系式:α=90°-γ。通过不同冲击角α下硬质角型颗粒对靶体110的冲击实验,完成冲击角度对冲蚀磨损影响的研究工作。

(2)方位角度对冲蚀磨损的影响;颗粒托架108活动安装在滑块107上端正中央设置的弧形凹槽107.3内,通过旋转转动杆120实现颗粒托架108在弧形凹槽107.3内转动,进而改变硬质角型颗粒入射方向与硬质角型颗粒对角线的夹角在保持冲击角α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硬质角型颗粒入射方向与硬质角型颗粒对角线的夹角来改变方位角θ,当硬质角型颗粒对角线的夹角在硬质角型颗粒入射方向左侧时,θ与满足关系式:如图14所示;当硬质角型颗粒对角线的夹角在硬质角型颗粒入射方向右侧时,θ与满足关系式:如图15所示。通过不同方位角θ下硬质角型颗粒对靶体110的冲击实验,完成方位角度对冲蚀磨损影响的研究工作。

(3)冲击速度对冲蚀磨损的影响;在保持冲击角α与方位角θ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更换不同材料的弹簧106改变弹性势能间接改变硬质角型颗粒的冲击速度。通过冲击速度下硬质角型颗粒对靶体110的冲击实验,完成冲击速度对冲蚀磨损影响的研究工作。

(4)颗粒形状对冲蚀磨损的影响;通过线切割加工方式制作出几种不同形状的微小颗粒,其中颗粒托架108的上端切口形状可根据微小颗粒形状的进行更换。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更换不同形状的硬质角型颗粒对靶体110的冲击实验,完成颗粒形状对冲蚀磨损影响的研究工作。

(5)靶体材料对冲蚀磨损的影响;在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拆卸靶体固定板111上安装的靶体110,通过更换不同材料的靶体110重复进行冲击实验,完成靶体材料对冲蚀磨损影响的研究工作。

实验结果显示:

(1)硬质角型颗粒的冲击角度和方位角度决定了冲击后颗粒反弹的旋转方向,包括前旋旋转和后旋旋转,旋转方向不同对应的冲蚀磨损机理不同。具体表现在:不同的方位角和冲击角,对颗粒撞击靶体110表面后所造成的冲蚀磨损不同;方位角和冲击角不同,颗粒撞击靶体110表面后的旋转方向不同,颗粒向后旋转造成的凹坑较浅,并且造成材料表面的切削;颗粒向前旋转造成的凹坑较深,并且造成材料的堆积。

(2)硬质角型颗粒的冲击速度决定了冲击后靶体110表面所留下的凹坑大小,速度越大凹坑越大,造成的冲蚀磨损越严重,但冲击速度基本不影响凹坑的轮廓形状。

此外,颗粒形状与靶体110材料都是影响因素之一,也是本实验装置可以研究的对象之一。颗粒形状主要针对角形颗粒,可以是菱形的、方形的、不规则形状的;靶体110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脆性材料(玻璃、陶瓷等)。金属材料在收到角形颗粒冲击时,会伴随有切割、微切削、耕犁、脱落等冲蚀行为,这些行为可以通过本实验装置验证、测试得到。本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为颗粒冲蚀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