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抗磁场干扰的分流器及其继电器和电子式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0172发布日期:2019-04-30 18:5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抗磁场干扰的分流器及其继电器和电子式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抗磁场干扰的分流器及其继电器和电子式电能表。



背景技术:

电子式电能表是一种电子仪表设备,它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实时采样,采用专用的电能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相乘转换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输出,再通过计度器或数字显示器显示。现有技术的电子式电能表通常是采用锰铜等高稳定性材料制作电流采样元件即锰铜分流片,但是,由于受到外部磁场的干扰,锰铜分流片上有自感电流流过,这样,就会使电能表出现电流读数错误,造成无任何负载情况下电能表错误地计量出用电量。为了解决磁场的干扰,现有技术的一种方案是在锰铜分流片的中间设置通孔,将两根信号采样线分别焊接在锰铜分流片的上、下取样脚上,并且让其中的一根信号采样线穿过锰铜分流片的中间的通孔,然后与另一根信号采样线一起接至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路板,从而能够实现较好的抗磁场干扰作用,达到抗0.5mt的效果。但是,这种能够抗干扰的电子式电能表,还存在着以下两个弊端:一是,因为信号采样线结构特性,不能采用自动化装配;二是,因信号采样线太软,信号采样线与锰铜分流片焊接后的位置和信号采样线焊接后成型的形状都有差异,导致抗0.5mt也存在着差异,产品到了客户端装表测试0.5mt的时候都要再微调一遍确认达到国网满分要求才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抗磁场干扰的分流器及其继电器和电子式电能表,通过对分流器抗干扰结构的改进,既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又能够保证抗干扰的效果而无须装配后再进行微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抗磁场干扰的分流器,包括一段采用高电阻率材料制作而成的板式采样电阻片,采样电阻片的上端的两边分别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取样脚和第二取样脚;所述分流器还包括一pcb板,该pcb板的板面与采样电阻片的板面大致平行,在pcb板中印制有对应于采样电阻片的周边范围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pcb板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的两端通过交叉后分别与第一取样脚、第二取样脚对应相连接,从而使干扰磁场在pcb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干扰磁场在采样电阻片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相反。

在第一取样脚和第二取样脚中分别设有弯向pcb板方向的弯折脚;所述pcb板与两个弯折脚相连接,所述pcb板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的两端在pcb板中交叉后分别与两个弯折脚相连接。

所述pcb板上设有两个分别用来与两个弯折脚插接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内分别设有电连接体以实现与两个弯折脚的对应电连接;所述pcb板中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交叉后分别与两个第一通孔中的电连接体对应相连接。

所述pcb板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包括处在pcb板的一面的第一电连接体和处在pcb板的另一面的第二电连接体,所述第一电连接体大致成u型形状,所述第一电连接体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斜上方延伸后并与两个第一通孔中的其中一个第一通孔中的电连接体相连接,在第一电连接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设有与第一电连接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电连接体,所述第二电连接体斜向连接在另一个第一通孔中的电连接体与第二通孔的电连接体之间。

所述第一取样脚和第二取样脚还分别包括用来与采样电阻片一体相接的下连接脚和用来与上方部件相连接的上连接脚。

所述上连接脚和下连接脚呈错位分布。

所述第一取样脚的上连接脚与第二取样脚的上连接脚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取样脚的下连接脚与第二取样脚的下连接脚之间的距离。

一种继电器,包括用来连接负载的两个引出端,在其中一个引出端连接如上所述的分流器。

一种电子式电能表,包括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路板,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继电器,所述第一取样脚和第二取样脚分别与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路板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设置一pcb板,且该pcb板的板面与采样电阻片的板面大致平行,在第一取样脚和第二取样脚中还设有弯向pcb板方向的弯折脚;让pcb板与第一取样脚和第二取样脚的弯折脚相连接,在pcb板中印制有对应于采样电阻片的周边范围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的两端交叉后分别与两个弯折脚相连接,从而使干扰磁场在pcb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与干扰磁场在采样电阻片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本发明的这种结构既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又能够保证抗干扰的效果而无须装配后再进行微调。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能够抗干扰的分流器及其继电器和电子式电能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立体构造示意图(转动一个方向);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流器的采样电阻片与继电器引出端相给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流器的采样电阻片与继电器引出端相给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转动一个方向);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流器的采样电阻片与继电器引出端相给合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分流器的采样电阻片与继电器引出端相给合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能够抗磁场干扰的分流器,包括一段采用高电阻率材料制作而成的板式采样电阻片2,采样电阻片2的上端的两边分别设有向上凸出的第一取样脚21和第二取样脚22;所述分流器还包括一pcb板3,该pcb板3的板面与采样电阻片2的板面大致平行,在pcb板3中印制有对应于采样电阻片的周边范围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4,pcb板3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4的两端通过交叉后分别与第一取样脚21、第二取样脚22对应相连接,从而使干扰磁场在pcb板3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干扰磁场在采样电阻片2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相反。本实施例所选用的高电阻率材料是锰铜,当然,高电阻率材料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材料,比如康铜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样脚21包括用来与采样电阻片2一体相接的下连接脚212和用来与上方部件相连接的上连接脚211,第二取样脚22包括用来与采样电阻片2一体相接的下连接脚222和用来与上方部件相连接的上连接脚221。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脚和下连接脚呈错位分布,即上连接脚211和下连接脚212呈错位分布,上连接脚221和下连接脚222呈错位分布,在第一取样脚21和第二取样脚22中还分别设有弯向pcb板3方向的弯折脚213、223;所述pcb板3与两个弯折脚213、223相连接,所述pcb板3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4的两端在pcb板3中交叉后分别与两个弯折脚213、223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样脚21的上连接脚211与第二取样脚22的上连接脚2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取样脚21的下连接脚212与第二取样脚22的下连接脚222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pcb板3上设有两个分别用来与两个弯折脚213、223插接相配合的第一通孔31,两个第一通孔31内分别设有电连接体以实现与两个弯折脚213、223的对应电连接;所述pcb板3中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4交叉后分别与两个第一通孔22中的电连接体对应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pcb板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4包括处在pcb板的一面的第一电连接体41和处在pcb板的另一面的第二电连接体42,所述第一电连接体41大致成u型形状,所述第一电连接体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斜上方延伸后并与两个第一通孔中的其中一个第一通孔中的电连接体相连接,在第一电连接体4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通孔32,且第二通孔32内设有与第一电连接体41的另一端相连接的电连接体,所述第二电连接体42斜向连接在另一个第一通孔中的电连接体与第二通孔的电连接体之间。

本发明的一种继电器,该继电器6包括用来连接负载的两个引出端61、62,在其中一个引出端61中连接如上所述的分流器。具体的是将采样电阻片2结合到引出端61中。

本发明的一种电子式电能表,包括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继电器6,所述第一取样脚21和第二取样脚22分别与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路板相连接。具体的是,电子式电能表的电路板作为上方部件分别与第一取样脚21的上连接脚211、第二取样脚22的上连接脚221相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能够抗磁场干扰的分流器及其继电器和电子式电能表,可以通过设置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4所包围的区域与采样电阻片2的板面面积相匹配,使干扰磁场在pcb板3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完合抵消干扰磁场在采样电阻片2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本发明的一种能够抗磁场干扰的分流器及其继电器和电子式电能表,采用了设置一pcb板3,且该pcb板3的板面与采样电阻片2的板面大致平行,在第一取样脚21和第二取样脚22中还设有弯向pcb板方向的弯折脚213、223;让pcb板3与第一取样脚和第二取样脚的弯折脚213、223相连接,在pcb板3中印制有对应于采样电阻片的周边范围的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4,导线形状的电连接体4的两端交叉后分别与两个弯折脚213、223相连接,从而使干扰磁场在pcb板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与干扰磁场在采样电阻片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本发明由于采用了pcb板3,在pcb板3与采样电阻片2的第一取样脚21和第二取样脚22的连接上可便于自动化装配,同时,由于没有采用软导线,连接位置不会存在差异,装配合无须再微调,既能够实现自动化装配,又能够保证抗干扰的效果而无须装配后再进行微调。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