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8335发布日期:2018-09-18 22:0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震预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地震所带来的灾害可能是巨大的,因此如何预测地震一直是科学家们想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预测地震的方式多样,其中一种是通过监测地面倾斜程度的变化以判断某一区域的土地是否产生移动,这种地震预测装置通常放置在地形较复杂的山区。山区中复杂的环境例如大风、野生动物撞击可能造成预测地震装置产生不可逆的倾斜,而该类地震预测装置主要是依靠地面倾斜程度来判断土地是否产生移动的,因此容易导致测量不精确、预测不准确。不仅如此,地震预测装置的支撑柱没有得到合理地保护,在土地挤压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折断,增加了维修次数,不利于设备长时间的山区地形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产生不可逆的倾斜导致测量不精确、预测不准确,以及维修频率高,无法长时间的置于山区中进行监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包括支撑柱,还包括向上开口的保护管,所述支撑柱底端穿过保护管顶端的开口且伸入保护管内部,保护管顶端开口的直径为支撑柱直径的1.5~2倍;支撑柱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若干第二弹簧与保护管的底部连接,支撑柱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支撑柱通过第一弹簧与保护管的侧面连接。

现有技术中,通过监测地面倾斜度变化以判断某一区域的土地是否产生移动进而对地震进行预测的装置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设置区域的风力较强时,由于预测装置与其支撑柱之间采用刚性连接,支撑柱受到的应力较大有可能发生折断,或者支撑柱周围的泥土松动,导致预测装置不可逆地倾斜;又或者动物的袭击导致装置产生不可逆的倾斜。装置在一定时期后才会进行维护,不仅维护起来很麻烦,而且维护好后可能很快又会损坏。倾斜的装置在获取数据时会产生数据偏差较大的问题,进而造成预测失误,也许仅仅是大风造成的不可逆倾斜而使得控制端产生地形发生重大变化、发生地震的可能性高需要提高警惕的判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预测装置,该装置的支撑柱位于保护管内,即支撑柱的底部位于保护管的内部,支撑柱底端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以增大支撑面积,支撑柱的侧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支撑柱和保护管,支撑板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保护管的底部连接。通常,第二弹簧的弹簧强度大于第一弹簧的弹簧强度,因为第二弹簧起到承重的作用,主要负责支撑柱沿竖直方向的复位;而第一弹簧用于支撑柱沿其径向的复位,确保其不与保护管的侧壁发生碰撞。保护管顶端开口的直径需要大于支撑柱的直径,以使得支撑柱能够在保护管内沿其径向来回晃动,优选地,保护管顶端开口的直径为支撑柱直径的1.5~2倍,这个距离其实限定的是预测装置的摆动幅度,优选地,顶端开口直径为支撑柱直径的1.5倍,过大的摆动幅度易造成弹簧复位困难而过小的摆动幅度卸除应力的效果差。

安装时将保护管埋在土里,保护管的顶端露在地面上方。当位于地面上方的地震预测装置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风力等级较大的风,预测装置会产生晃动,由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协同作用,支撑柱会在保护管内晃动,进而弹性力抵消了风对预测装置作用的部分应力,使得支撑柱不会受到过大的应力而导致折断,同时由于仅支撑柱产生晃动,保护管受到了作用力小,因此保护管周围的泥土不会松动,预测装置的稳固性、安全性得到保障。同理,当野生动物撞击地震预测装置时,支撑柱在保护管内的晃动卸除了部分预测装置受到的应力,有效地保护了预测装置;当有冰雹砸向预测装置时,支撑柱竖直向下移动同样能够卸除部分冲力,增加了预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综上,通过上述结构,当地震预测装置受到暂时性的外部冲击时,能够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协同作用,使得支撑柱在保护管内晃动以卸除部分应力,降低支撑柱和预测装置损坏的概率,避免支撑柱、预测装置在冲击中产生不可逆的倾斜所造成的不准确测量,当外部冲击去除后,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协同作用下,支撑柱逐渐恢复应力作用前其在保护管内的位置,以确保预测装置监测的准确性;保护管还对支撑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土层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对支撑柱造成挤压使之折断;减少了地震预测装置的维修次数,降低了维修成本,使预测装置能够长时间的应用于复杂地形山区的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外侧设置有分土块,所述分土块的外径沿保护管的底端到保护管顶端的方向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设置分土块有三个目的。首先,保护管为空心柱状结构,在土层运动挤压过程中其中部容易形变、损坏,设置上述结构的分土块能够将土层向保护块的顶端和底端分流,起到保护保护管的作用,延长了保护管的使用寿命;其次,以分土块外径最大的横截面作为分界面,分土块面向保护管底端的部分在受到来自水平方向的土层运动时,原本与保护管侧面垂直的作用力作用于分土块倾斜的侧面,使得保护管易于向上移动,而分土块面向保护管顶端的部分在受到来自水平方向的土层运动时,原本与保护管侧面垂直的作用力作用于分土块倾斜的侧面,使得保护管易于向下移动,简而言之,保护管易于产生移动,从而使得预测装置对土层变化的监测更加灵敏,提高了监测的准确率;最后,分土块使得预测装置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土层中,提高了预测装置的抗风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分土块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即以分土块外径最大的横截面作为分界面,分土块的上半部分是一个套设在保护管外壁上的顶点向上的圆锥体,而分土块的下半部分是一个套设在保护管外壁上的顶点向下的圆锥体。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强化分土块的上述三个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外侧套设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位于保护套开口的上方。防雨罩能够减小从保护管开口落入保护管内的雨水,虽然堆积的雨水能够进一步对预测装置的晃动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山区的雨水多为酸性,会对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保护管内部和支撑柱起到腐蚀作用,因此设计防雨罩以减少进入保护管的雨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为张紧弹簧。由于第二弹簧需要起到承重的作用,因此第二弹簧采用张紧弹簧以提高弹簧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的个数为3个,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弹簧的个数为4个,相邻的两个第一弹簧之间的角度为90°。上述设计使得第二弹簧能够起到更好地承重作用,同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卸除外部暂时性应力的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管外侧和分土块上均涂覆有醇酸磁漆。醇酸磁漆起到一定的防锈作用,避免保护管外侧和分土块的表面被腐蚀而降低其强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当地震预测装置受到暂时性的外部冲击时,能够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协同作用,使得支撑柱在保护管内晃动以卸除部分应力,降低支撑柱和预测装置损坏的概率,避免支撑柱、预测装置在冲击中产生不可逆的倾斜所造成的不准确测量,当外部冲击去除后,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协同作用下,支撑柱逐渐恢复应力作用前其在保护管内的位置,以确保预测装置监测的准确性;保护管还对支撑柱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土层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对支撑柱造成挤压使之折断;减少了地震预测装置的维修次数,降低了维修成本,使预测装置能够长时间的应用于复杂地形山区的监测;

2、分土块的设计能够将土层向保护块的顶端和底端分流,起到保护保护管的作用,延长了保护管的使用寿命;使保护管易于产生移动,从而使得预测装置对土层变化的监测更加灵敏,提高了监测的准确率;分土块使得预测装置更加稳定地固定在土层中,提高了预测装置的抗风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保护管,2-支撑柱,3-分土块,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支撑板,7-防雨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地震预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机构,包括支撑柱2,还包括向上开口的保护管1,支撑柱2底端穿过保护管1顶端的开口且伸入保护管1内部,保护管1顶端开口的直径为支撑柱2直径的1.5~2倍;支撑柱2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通过若干第二弹簧5与保护管1的底部连接,支撑柱2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4,支撑柱2通过第一弹簧4与保护管1的侧面连接;保护管1外侧设置有分土块3,分土块3的外径沿保护管1的底端到保护管1顶端的方向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分土块3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支撑柱2外侧套设有防雨罩7,防雨罩7位于保护套1开口的上方;第二弹簧5为张紧弹簧;第二弹簧5的个数为3个;位于同一高度的第一弹簧4的个数为4个,相邻的两个第一弹簧4之间的角度为90°;所述保护管1外侧和分土块3上均涂覆有醇酸磁漆。

安装时将保护管1埋在土里,保护管1的顶端露在地面上方。当位于地面上方的地震预测装置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风力等级较大的风,预测装置会产生晃动,由于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的协同作用,支撑柱2会在保护管内晃动,进而弹性力抵消了风对预测装置作用的部分应力,使得支撑柱2不会受到过大的应力而导致折断,同时由于仅支撑柱2产生晃动,保护管1受到了作用力小,因此保护管1周围的泥土不会松动,预测装置的稳固性、安全性得到保障。同理,当野生动物撞击地震预测装置时,支撑柱2在保护管1内的晃动卸除了部分预测装置受到的应力,有效地保护了预测装置;当有冰雹砸向预测装置时,支撑柱2竖直向下移动同样能够卸除部分冲力,增加了预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综上,通过上述结构,当地震预测装置受到暂时性的外部冲击时,能够通过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的协同作用,使得支撑柱2在保护管1内晃动以抵消部分外部应力,降低支撑柱2和预测装置损坏的概率,避免支撑柱2、预测装置在冲击中产生不可逆的倾斜所造成的不准确测量,当外部冲击去除后,在第一弹簧4和第二弹簧5的协同作用下,支撑柱2逐渐恢复应力作用前其在保护管1中的位置,以确保预测装置监测的准确性;保护管1还对支撑柱2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土层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对支撑柱2造成挤压使之折断;减少了地震预测装置的维修次数,降低了维修成本,使预测装置能够长时间的应用于复杂地形山区的监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