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码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0171发布日期:2018-12-07 22:43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码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码器技术领域,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码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机械行业的废墟发展,尤其是精密机械设备的普及,重要的传动部件对连续作业的大型企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每件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保证准确的停留位置、等待位置或是动作顺序都非常重要,一旦检测的数据出现偏差或错误,将会造成废品及长时间停机故障的发生。许多需要采集检测的数据是依靠编码器进行自动检测完成的,编码器本身属于自动化设备范畴,但连接被检测部件与编码器之间的连接装置属于机械维护范围。此连接装置的稳固性、高效性、低故障率对整个数据检测的准确率起到关键作用,如果连接装置出现松动或断裂、掉落等故障,编码器检测到的数据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更严重的会直接对下一道工序带来影响。

例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CN206192373U提供了一种编码器检测装置,包括连接装置壳、编码器与编码器连接轴及转轴安装板,所述的与编码器连接轴是伸缩万向十字轴,伸缩万向十字轴的十字轴后轴与转轴安装板紧固在一起,所述连接装置壳有一呈倒U形的盖板,盖板下有两个底边,盖板前有一挡板,还有一个两边有槽钢的钢板底座,盖板由下面的底边紧固在钢板底座;在钢板底座上紧固着竖直的编码机架,编码机架下有水平的机架底板,编码机架位于盖板内由机架底板紧固在钢板底座;编码机架有编码器轴孔,编码器轴孔周围有螺孔。编码器由紧固螺钉紧固在编码器机架,编码器输出轴与伸缩万向十字轴的十字轴前端连接。本编码器检测装置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然而,上述编码器检测装置依然存在以下缺点:1、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不适宜广泛使用;2、编码器检测结果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编码器检测结果准确,适合多种编码器检测使用的编码器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编码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台、设置于所述固定台上的驱动装置和待测编码器,所述驱动装置上设置有驱动轴,所述待测编码器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驱动轴和转动轴均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固定台内,所述驱动轴通过牵引带和所述转动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端部设置有驱动齿轮。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端部设置有转动齿轮。

优选地,所述牵引带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和转动齿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牵引带的内侧面上间隔设置有防滑凸起。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动机。

优选地,所述待测编码器上设置有信号输出接口。

优选地,所述信号输出接口的数量至少为2个。

优选地,所述固定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装置和待测编码器的固定螺栓。

优选地,所述固定台为绝缘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码器检测装置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编码器检测结果准确,适合多种编码器检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牵引带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待测编码器的侧视图;

图中:1、固定台,2、驱动装置,21、驱动轴,22、驱动齿轮,3、待测编码器,31、转动轴,32、转动齿轮,33、信号输出接口,4、牵引带,41、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目前,大多数机械行业的废墟发展,尤其是精密机械设备的普及,重要的传动部件对连续作业的大型企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每件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保证准确的停留位置、等待位置或是动作顺序都非常重要,一旦检测的数据出现偏差或错误,将会造成废品及长时间停机故障的发生。许多需要采集检测的数据是依靠编码器进行自动检测完成的,编码器本身属于自动化设备范畴,但连接被检测部件与编码器之间的连接装置属于机械维护范围。此连接装置的稳固性、高效性、低故障率对整个数据检测的准确率起到关键作用,如果连接装置出现松动或断裂、掉落等故障,编码器检测到的数据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更严重的会直接对下一道工序带来影响。

实施例一:如图1至3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编码器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台1、设置于所述固定台1上的驱动装置2和待测编码器3,所述驱动装置2上设置有驱动轴21,所述待测编码器3上设置有转动轴31,所述驱动轴21和转动轴31均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固定台1内,所述驱动轴21通过牵引带4和所述转动轴31相连。

也就是驱动装置2工作,驱动轴21发生转动,通过牵引带4带动转动轴31转动,从而使待测编码器3发生转动,通过观察待测编码器3的转动情况来对待测编码器3进行检测。

为了方便观察待测编码器3的转动情况,所述待测编码器3上设置有信号输出接口33。

通过观察转动中的待测编码器3的信号输出的波动来对待测编码器3进行检测。

总的来说,通过外力使待测编码器3进行工作,再在待测编码器3工作时对待测编码器3进行观察检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以完成多种类型的编码器的检测工作。

实施例二:仍如图1至3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更方便上述一种编码器检测装置的使用,操作更简单,更适合检测人员在各种情形下的检测使用,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设定:

首先是驱动轴21和转动轴31的力的传递方面的设置

所述驱动轴21端部设置有驱动齿轮22,而且所述转动轴31端部设置有转动齿轮32。

同时的,所述牵引带4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22和转动齿轮32连接。

再进一步的方便牵引带4对所述驱动齿轮22和转动齿轮32之间的牵引传递,所述牵引带4的内侧面上间隔设置有防滑凸起41。那么所述驱动齿轮22和转动齿轮32之间的传动更加稳定。

然后,所述驱动装置2为电动机。接电之后,电动机即可带动待测编码器3进行转动。

再然后,所述信号输出接口33的数量至少为2个。前面也说过了通过观察转动中的待测编码器3的信号输出的波动来对待测编码器3进行检测,为了对待测编码器3的信号输出的波动进行观察,需要在待测编码器3的输出端连上一个示波器,信号输出接口33分别连接示波器的正负极,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的特征来对待测编码器3进行检测。

最后则是固定台1的设置:

所述固定台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装置2和待测编码器3的固定螺栓。保证所述驱动装置2和待测编码器3的稳定性。

为了防止驱动装置2的电动机外壳的电流对待测编码器3信号输出的干扰,所述固定台1为绝缘件。

本实用新型一种编码器检测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编码器检测结果准确,适合多种编码器检测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