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1470发布日期:2019-03-08 18:1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样器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环境检测部门使用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采样器进行采样时,采样的仪器主要采用转子流量计进行流量的采集,由于不能根据采样负载进行实时调整流量,当吸收瓶中吸入的负载变化时,会造成流量变动,进而使得流量产生误差,造成采样数据的不准确,对于小流量的采样,由于小流量流量变化较小,在流量产生变化时,采用转子流量计通常因流量变化小无法感知,并根据实际流量进行调整,导致产生的误差较大,不能实现小流量的稳定采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样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样器存在的小流量采样时不能实现稳定采样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采样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采样器,包括上壳、下壳和控制器,所述上壳设置在所述下壳上与所述下壳之间围成有容置腔,在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子流量计、泵、恒温室和用于对恒温室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所述恒温室与所述上壳固定,所述制冷组件与所述恒温室固定,所述泵与电子流量计连接,在电子流量计上连接有压力检测件;在所述上壳上插装有吸收瓶和干燥筒,所述吸收瓶穿过所述上壳部分位于所恒温室内,所述下壳上设置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吸收瓶、干燥筒、电子流量计和泵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压力检测件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散热器、设置在散热器上方的制冷片和设置在散热器下方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恒温室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流量计包括有流量计本体和与流量计本体连通的至少2个取压口,在流量计本体的两端连接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取压口与压力传感器对应连接,在任一相邻的两个取压口之间的流量计本体内设置有孔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流量计通过流量计座固定在下壳上,所述流量计座沿电子流量计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1个,本实施例中设置有2个,一个流量计座设置在靠近泵的流量计本体的管路段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流量计本体靠近上壳的流量计本体管理段上,具体的,通过管路与电子流量计连通,在流量计座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子流量计内的气流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固定座将五通流量计起到固定和定位功能,其内设置数字温度传感器,获取流经气流的实时温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片和恒温室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上设置有与制冷片形状适配的装配孔,所述恒温室四周均贴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干燥筒和电子流量计之间设置有颗粒物过滤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防护盖,所述上壳扣设在所述下壳顶部开口处,在所述上壳内设置有吸收瓶放置部和干燥筒放置部,所述防护盖可转动设置在下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室上设置有泄流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壳上设置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与控制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泵为无刷隔膜泵。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样器,包括上壳、下壳和控制器,上壳设置在下壳上与下壳之间围成有容置腔,在容置腔内设置有电子流量计、泵、恒温室和用于对恒温室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恒温室与上壳固定,制冷组件与恒温室固定,泵与电子流量计连接,在电子流量计上连接有压力检测件;在上壳内设置有吸收瓶和干燥筒,下壳上设置有进气嘴,所述进气嘴、吸收瓶、干燥筒、电子流量计和泵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压力检测件通讯连接。

在采样时,通过泵体转动,使得采样品在泵的转动下通过进气嘴吸入,然后依次流经过吸收瓶、干燥筒、电子流量计,在气流流经电子流量计时,可通过电子流量计的取压口的压力检测元件获取压力,通过气态方程计算出当前的流量。控制器通过比较实时的流量与控制器中的设定值,对泵进行转速调整,使当前流量在设定值的误差范围内,通过本实用新型可通过电子流量计和泵的配合实时的检测流量,使得流量控制在设定值得误差内,测量数据准确性高,使其在进行小流量的采用测量时也可达到稳定采样,且采样误差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样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样器的防护盖和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采样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样器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4 所示,包括上壳100、下壳200和控制器,所述上壳100设置在所述下壳200上与所述下壳200之间围成有容置腔,在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子流量计300、泵400、恒温室500和用于对恒温室500进行制冷的制冷组件600,所述恒温室500与所述上壳100固定,所述制冷组件600与所述恒温室500固定,在恒温室500的外侧设置有加热板,所述泵400与电子流量计300连接,在电子流量计300上连接有压力检测件;在所述上壳100内插装有吸收瓶和干燥筒,吸收瓶穿过上壳100后瓶身伸入到恒温室500内,所述下壳200上设置有进气嘴210,所述进气嘴210、吸收瓶、干燥筒、电子流量计300和泵400之间依次通过管路连接,连接后形成一条连通的管路,且由于吸收瓶、干燥筒均位于上壳和下壳构成的容置腔内,因此连接管路也位于内部,可有效的避免管路的结冻、堆积、堵塞,造成仪器流量下降或将为零,造成采样数据失效的问题。当然,管路可以根据需求设置1条、2条或多条,每一条上均连接有吸收瓶、干燥筒、电子流量计300和泵400,对于管路条数的设置,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泵400、压力检测件通讯连接,使得压力检测件测得的取压口的压力值可以传递给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流量计300包括有流量计本体310和与流量计本体310连通的至少2个取压口320,在流量计本体310的两端连接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取压口320与压力传感器对应连接,在任一相邻的两个取压口320之间的流量计本体310内设置有孔口。一体式五通式电子流量计300含有进出气口、三个取压口320,在任一相邻的两个取压口320之间的流量计本体310内设置孔口,将取压口320与数字压力计连接,获取实时压力值。利用孔口流量测算原理,实时采集电子流量300计出的流压、计压、计前压的数值,计算出当前的流量值。本实施例中的五通式电子流量计可采集到流量计前压力、孔口和孔口流压,能够一次性获取测量流量的所需基础数据,具有高效特点;五通式电子流量计设计紧凑,具有模块化,有效节省仪器的内部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流量计300通过流量计座700固定在下壳200上,所述流量计座700沿电子流量计300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1个,所述流量计座700通过管路与电子流量计300连通,在流量计座700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子流量计300内的气流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优选的,所述流量计座700包括有基体座和与基体座连通的管路,所述管路分别连接在所述电子流量计300上,即流量计座700接入到电子流量计300上,气流流动时会穿过流量计座700,通过流量计座700内的温度检测元件可检测气流的温度值,将温度传递给控制器。所述电子流量计300通过流量计座700固定在下壳120上,所述流量计座700沿电子流量计300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1个,本实施例中设置有2个,一个流量计座700设置在靠近泵400的流量计本体310的管路段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流量计本体310靠近上壳100的流量计本体310段上,具体的,通过管路与电子流量计300连通,在流量计座700内设置有用于检测电子流量计内的气流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可以为温度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的采样器的工作过程为:控制器控制泵400动作,开始旋转,然后外界被采样样品经过进气嘴210进入到吸收瓶内,吸入瓶内采集的为样品,然后通过管路到干燥筒,通过颗粒物过滤器800进行过滤后,经过管路进入到电子流量计300中,然后到泵400,在气流流经电子流量计300或流量计座时,可对应检测处出取压口320的压力和气流的温度,控制器可通过气态方程式根据压力值对应计算出流量值,与控制器中预先设定的流量值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者的差值,控制器可根据差值发信号给泵400,PID算法对泵400的转速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对压力和流量的调整,使得流量控制在一定误差范围内。通过本实用新型通过泵400和电子流量计300的配合可对气流的流量进行实时的检测,若流量存储有偏差时可自动实时调整,确保气流的流量以恒定的流速流入,实现了稳定采样,同时保证了采样的准确性。

优选的,为确保恒温室500内的温度保持恒定,本实施例中的制冷组件600结构包括散热器610、设置在散热器610上方的制冷片620和设置在散热器610下方的散热风扇630,所述散热器620与所述恒温室50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散热器610和散热风扇630的基础上增加制冷片620,可使得恒温室500内的温度快速到达设定的温度值。

为确保恒温室500内温度的恒定性,在所述制冷片620和恒温室500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层910,所述保温隔热层910上设置有与制冷片620形状适配的装配孔,所述恒温室500四周均贴设有保温层920。

进一步的,在所述干燥筒和电子流量计300之间设置有颗粒物过滤器930,用于实现对颗粒物的过滤。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防护盖940,优选的,防护盖940采用茶色防护盖,具有保温、避光的作用,可对位于茶色防护盖和下壳200内的管路起到一定防护作用,有效地防止在严寒环境下管路的冻结问题。上壳100扣设在所述下壳200顶部开口处,在所述上壳100内设置有吸收瓶放置部110和干燥筒放置部120,优选的,吸收瓶放置部110为开设在上壳100端面上的吸收瓶容纳口,所述吸收瓶容纳口的形状与所述吸收瓶的形状适配,干燥筒放置部120也为开设在上壳100的端面上贯穿上壳100的干燥筒口,干燥筒口也与干燥筒形状适配,使得干燥筒插装在干燥筒口内时可实现与其完全的贴合适配,所述防护盖940可转动设置在下壳200一侧,防护盖940可通过转轴和下壳200之间转动连接,可通过转动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的,所述恒温室500上设置有泄流口510,优选的,在恒温室500的底部设置泄流口510,避免因吸收瓶操作不当时,发生瓶体破裂,化学试剂泄露到恒温室500的腔体内,对恒温腔体造成腐蚀损坏,进而对仪器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在所述下壳200上设置有显示面板220,显示面板220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显示面板220可用于显示压力检测元件检测到的压力值或温度检测件检测到的温度值,便于使用者识别操作。

优选的,所述泵400为无刷隔膜泵。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