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分离脱落的空速管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0311发布日期:2019-02-19 18:35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可自动分离脱落的空速管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机电加热空速管使用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空速管是航空器用于采集飞行时的总压和静压,并传输给大气数据计算机、气压高度表、空速表等机载设备进行指示空速、气压高度、升降速度等大气参数解算的重要装置。很多飞行事故就是因为空速管问题导致的。一旦空速管被异物堵塞,就会发生空速指示失灵,极大误导飞行员。由空速管堵塞引发的航空事故并不罕见。可以因昆虫筑巢将空速管内部管路堵塞。为防止飞机在地面停放时昆虫、尘土堵塞空速管管路,均要求空速管套上保护套。但在空速管地面通电检查时,时常会出现忘记取下保护套的情况,从而导致保护套烧毁,并造成空速管损坏。而如果飞机起飞时忘记取下保护套,则会造成空中空速管功能失效,对飞行员和飞机控制系统造成误导。现在主流的飞机空速管套按套管材料分有三种,木质、皮质、棉线。木质管套:大多管身为黑色,配有长度约为60cm的红色飘带,优点是飘带长,引人注目,使用寿命较长,不会因空速管意外加热而发生烧蚀、变形或留下残留物。缺点是:管套靠摩擦力保持在空速管上,因长期使用,套口因磨损而扩大,加之飘带较长,在大风天气下极易脱落。其次,多树木制管套较短,不能覆盖排水孔。皮质管套:皮质管套多为黄色,配20cm飘带,通过金属夹具固定在空速管上。优点是:保护完全,能覆盖整个空速管。缺点是:极易损坏,使用寿命短;不耐高温,被空速管加热后会烧蚀,且在空速管表面留下残留物,可能堵塞排水孔;夹具容易失效,导致空速管套掉落,且夹具为金属物,会磨损空速管后缘。棉线空速管套:多为红色,配20cm飘带,靠摩擦力固定在空速管上。优点是:管套耐高温,使用寿命长,不变形,能覆盖排水孔。缺点是:材质吸水,容易粘上沙土。以上空速管保护套均需要在飞机飞行前或地面通电测试前,通过人工取下。一旦忘记取下,则可能损坏空速管,甚至影响飞行安全。

现有技术公开的空速管使用的保护套尚没有可自动脱落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有空速管保护套存在的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可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分离脱落的空速管保护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分离脱落的空速管保护套,包括:一个套上空速管的保护套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筒体是由一个制有挂耳片的右圆体套筒1和左圆体套筒、以及填充在所述两个半圆体套筒之间的热熔胶组成的,两个半套筒通过热熔胶粘结成一个完整覆盖整个空速管的保护套,当空速管加热时,温度升高,使热熔胶熔化,丧失粘结力,从而在右质量块和左质量块及保护套本身的重力作用下分离脱落。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粘结质量块2的半圆体套筒1和一个粘结质量块4的半圆体套筒3、通过热熔胶3将两个半套筒粘结成一个完整的,用来保护空速管的空速管保护套,当空速管加热时,温度升高,使热熔胶熔化,丧失粘结力,从而在质量块及保护套本身的重力作用下分离脱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条件下易产生忘记取下空速管保护套,造成空速管空中无法工作的危险情况,以及空速管在地面通电时高温烧毁空速管保护套引发空速管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分离脱落的空速管保护套的等轴测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右半圆体套筒,2右质量块,3左半圆体套筒,4左质量块,5热熔胶。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3。在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可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动分离脱落的空速管保护套,包括:一个套上空速管的保护套筒体,所述空速管保护套筒体是由一个制有挂耳片的右半圆体套筒1和左半圆体套筒3、以及填充在所述两个半圆体套筒之间的热熔胶5组成的,两个半圆体套筒通过热熔胶5粘结成一个完整覆盖整个空速管的保护套,当空速管加热时,温度升高,使热熔胶5熔化,丧失粘结力,右质量块2、左质量块4及保护套在热作用下依靠自身的重力作用分离脱落。其中,右质量块2固联在右圆体套筒1上,左质量块4固联在左圆体套筒3上。右质量块2和左质量块4的作用是增加半圆体套筒的重量,使左右半圆体套筒易于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