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软包测试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225发布日期:2019-04-20 02:5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软包测试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软包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软包测试夹。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行业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快速成长。为了提高动力电池的电池密度,现在国家在大力发展软包锂电池。所有的电池单体在出厂前均要经过严格的测试、老化、筛选等工艺流程,电池测试夹具作为以上工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件。

在实际工作中,测试夹夹持在电池软包的极耳上,并且通入大电流进行安全性能检测;然而现有的测试夹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夹持不紧,导致测试夹与电池软包极耳接触不良,触点处产生极高的热量,不仅会损坏电池和测试夹,更严重者,会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防止接触不良的测试夹,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软包测试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力电池软包测试夹,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夹板和下夹板,铰接点位于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中间处,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前端设有向外延伸的电极弹片,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有弹性部件,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弹性部件施力使得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为张开状态;上夹板的后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撬动部,下夹板的后端设有与第一撬动部对应设置的第二撬动部,第一撬动部和第二撬动部之间设有撬动块,当撬动块插设于第一撬动部和第二撬动部之间,第一撬动部和第二撬动部分开,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前端的电极弹片合拢,以实现夹紧电极弹片之间的电池软包极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通过转轴相互铰接,所述弹性部件套设与转轴上,以实现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上夹板和下夹板张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部件选用扭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内设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固定或活动嵌设有所述电极弹片,电极弹片的一端伸出安装腔室外,以实现与电池软包的极耳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极弹片包括并列设置的电流测试极片和电压测试极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极弹片的末端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处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测试弹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测试弹片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实现增大测试弹片与极耳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测试弹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测试弹片的底部均布有若干凸起,凸起为锯齿状,以实现测试弹片与极耳更好地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撬动部和第二撬动部结构相同,第一撬动部包括与上夹板一体成型的挂耳,挂耳上设有滑轮转轴,滑轮转轴上设有能转动的滑轮;所述撬动块的末端为一锐角尖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改变原有的测试夹结构,在通常状态时,上夹板和下夹板为张开状态,通过在设置一撬动块,使用时将撬动块置入第一撬动部和第二撬动部之间,利用翘板的原理使上夹板的下夹板的前端合拢,从而实现电极弹片夹紧极耳处,而且撬动块具有限位作用,使得上夹板和下夹板稳定夹紧,不会轻易松动,解决电极弹片与极耳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动力电池软包测试夹,包括相互铰接的上夹板1和下夹板2,铰接点位于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中间处,所述上夹板1和下夹板2之间通过转轴3相互铰接,所述弹性部件套设与转轴3上,所述弹性部件31选用扭簧,以实现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上夹板1和下夹板2张开,所述上夹板1和下夹板2内设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固定或活动嵌设有所述电极弹片4,电极弹片4的一端伸出安装腔室外,以实现与电池软包的极耳6电连接。

在本方案中,电极弹片4可以是直接插设于安装腔室内,也可以是通过注塑之前预置入的方式,提前安装与安装腔室内部。

所述电极弹片4包括并列设置的电流测试极片41和电压测试极片42,所述电极弹片4的末端设有定位孔43,定位孔43处设有测试弹片44,测试弹片44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定位孔43中;所述测试弹片44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以实现增大测试弹片44与极耳6的接触面积。

以往的测试夹,都是直接将测试弹片44焊接在电极弹片4的底面上,不仅焊接困难,而且不容易定位,导致测试弹片44歪斜,这也是导致接触不良的原因之一,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电极弹片4的末端设置定位孔43,测试弹片44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孔43对应的定位柱,焊接之前将测试弹片44定位好,焊接工艺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能够防止接触不良。

上夹板1的后端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撬动部11,下夹板2的后端设有与第一撬动部11对应设置的第二撬动部12,第一撬动部11和第二撬动部12之间设有撬动块5,当撬动块5插设于第一撬动部11和第二撬动部21之间,第一撬动部11和第二撬动部21分开,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前端的电极弹片4合拢,以实现夹紧电极弹片4之间的电池软包极耳6。

在本方案中,所述测试弹片44的底部均布有若干凸起441,凸起441为锯齿状,以实现测试弹片44与极耳6更好地接触;防止因为测试弹片44底部不平而引起的局部接触不良,提高测试夹的安全性能。

在本方案中,所述第一撬动部11和第二撬动部21结构相同,第一撬动部11包括与上夹板1一体成型的挂耳111,挂耳111上设有滑轮转轴112,滑轮转轴112上设有能转动的滑轮113;所述撬动块5的末端为一锐角尖端,通过锐角尖端插设到第一撬动部11和第二撬动部21之间,滑轮减少撬动块5与上、下夹板2之间的摩擦,使得撬动块5在置入的过程中更加流畅,实用体验更好。

工作原理:改变原有的测试夹结构,在通常状态时,上夹板1和下夹板2为张开状态,通过在设置一撬动块5,使用时将撬动块5置入第一撬动部11和第二撬动部21之间,利用翘板的原理使上夹板1的下夹板2的前端合拢,从而实现电极弹片4夹紧极耳6处,而且撬动块5具有限位作用,使得上夹板1和下夹板2稳定夹紧,不会轻易松动,解决电极弹片4与极耳6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