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6617发布日期:2019-03-02 03:1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扫描定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变感知预警雷达的紧凑型直线扫描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边坡的失稳或滑动屡见不鲜,给工程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全球性的地质灾害,形变监测是针对垮塌灾害进行监测预警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以极大的减少或避免因位移形变引起的滑坡灾害所带来的巨大损失。

微变感知预警雷达技术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差分干涉测量、旋转扫描成像等先进雷达成像技术,可以实现毫米级甚至亚毫米精度的形变测量,相较于传统技术手段,微变感知预警雷达不受光照、天气、水气扰动等影响,无需在待测目标表面布设接收站,可以一次监测获取大面积监测数据,具有非接触、高精度、大区域、全天时全天候、24小时连续监测的技术优势。

然而,现有微变感知预警雷达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电机直连直线扫描轨道,使得整体过长,或者电机侧连在直线扫描轨道,导致整体过宽,这都加大了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整体体积,使其占用空间较大且不易便携。针对此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适用于微变感知预警雷达的紧凑型直线扫描定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用于承载微变感知预警雷达控制系统,该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约占地空间以及方便运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线扫描定位机构,包括:基座、直线模组、电机及防护罩,其中,

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二基座,用于支撑所述直线模组,所述第一基座和/或第二基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适配于固定所述电机;所述防护罩设位于所述直线模组之上并盖合住所述直线模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基座和/或第二基座的中部高于左右两侧形成凸起,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所述凸起内;所述直线模组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和/或第二基座的凸起顶部。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横截面呈倒扣U型,所述防护罩顶部四角及棱部均采用大导角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上分别固定有支撑所述防护罩的防护罩支架,所述防护罩支架为倒U型,架于所述直线模组之上,所述防护罩的两端固定在所述防护罩支架上。

具体的,所述防护罩与防护罩支架之间设置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直线扫描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以及同步带,所述直线模组内部包含一长丝杠;所述第一同步带轮轴心固定在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第二同步带轮轴心固定在所述长丝杠上,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传递动力。

优选的,所述直线扫描定位机构还包括一鞍形空心滑台,所述滑台包在所述防护罩外侧,且所述滑台与所述防护罩无接触;所述滑台下方固定有与所述长丝杠相适配的螺母,且所述螺母置于所述直线模组内,所述螺母受所述直线模组内部空间限制无法旋转,当所述长丝杠旋转时,所述螺母沿所述防护罩方向做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直线扫描定位机构还包括线缆,用于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电能传输,所述滑台在靠近所述线缆的一侧设有接线盒、接线盒雨眉及过线槽,所述接线盒连接所述线缆,所述过线槽用于固定所述线缆。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扫描定位机构还包括拖链及拖链盒,所述拖链盒固定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拖链内部穿插有所述线缆,所述拖链一端固定在所述拖链盒上,所述拖链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台下方,在工作时,所述拖链随所述滑台运动。

具体的,所述拖链及所述拖链盒均位于所述防护罩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采用电机下隐藏式设计,将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电机设计在直线模组下方,有效的缩短了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总长度,同时规避了电机设在直线模组两侧,缩短了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总体宽度,使得装置整体结构紧凑;进一步的,在直线扫描定位机构外侧加设U型防护罩,既可以有效的防尘防雨,还可以在搬运过程中保护内部元器件,使得直线扫描定位机构整体运输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直线扫描定位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动力传送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动力传送结构沿长丝杠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4为滑台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滑台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基座和/或第二基座截面图。

附图标记:

101-第一基座, 102-第二基座;

103-第三基座, 104-把手;

105-凸起, 106-第一开口;

107-基座支撑脚螺母;

2-直线模组, 201-长丝杠;

301-电机, 302-电机旋转轴;

401-防护罩, 402-防护罩支架;

403-减震垫;

501-第一同步带轮, 502-第二同步带轮;

503-同步带;

6-滑台, 601-接线盒-1;

602-接线盒-2, 603-接线盒雨眉;

604-过线槽;

701-拖链, 702-拖链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2或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包括基座、直线模组2、电机3及防护罩401,其中,

基座包括第一基座101及第二基座102,所述第一基座101及第二基座102相互配合,用于支撑直线模组2,第一基座101和/或第二基座102设有第一开口106,该第一开口106适配于固定电机3;防护罩401设位于直线模组 2之上并盖合住直线模组2。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座101及第二基座102高度相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直线模组2固定支撑在所述第一基座101和第二基座102上,使得整个装置工作时不易侧翻;还可在直线模组2 中部下方增设第三基座103,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第三基座103具有与第一、第二基座相同的高度;第一基座101和/或第二基座102上开设第一开口106,所述开口106可用于固定所述电机3,此设计可以将电机3隐藏至直线模组2之下,相对于传统的电机直连直线模组的结构设计,有效的缩短了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总长度,同时规避了电机设在模组侧面导致装置整体宽度增加的问题;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外侧还设有防护罩401,既可以有效的防雨防尘,还可以在搬运过程保护内部元器件,避免线路外露而被刮到,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加小巧,占地面积更小。

配合参照图6所示,第一基座101和/或第二基座102的中部高于左右两侧形成凸起105,在凸起105内开设第一开口106;直线模组2固定于所述第一基座101和/或第二基座102的凸起105顶部。“凸起105”这一设计,为电机下隐藏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得电机放置在直线模组下方,同时两侧较低的位置与防护罩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用于承载放置其他模块,进一步使得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结构紧凑,体积小。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基座底部支撑脚可通过旋转螺母107调节基座自身的高低,使得直线扫描定位机构适应于不平坦的场地;基座两侧对称配有把手104,方便搬运;电机3优选交流伺服电机,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2或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其防护罩 401横截面呈倒扣U型,且防护罩401顶部四角及棱部均采用大导角设计;第一基座101和第二基座102上分别固定有支撑防护罩401的防护罩支架402,防护罩支架402为倒U型,架于直线模组2之上,防护罩401的两端固定在防护罩支架402上。

防护罩401由于采用了倒扣U型罩设计,可以有效地保护内部装置,顶部四角及棱部采用大导角设计,可以防止用户被尖锐的顶角和棱边磕伤;防护罩支架402采用倒U型,固定在第一基座101和第二基座102的凸起105 上,架在直线模组2之上,使得防护罩支架402包住了直线模组2的两侧及上方,此设计除结构紧凑,节约占地空间外,还能进一步的对直线模组起到固定作用;防护罩401仅将两端固定在防护罩支架402上,中部采用悬空设计,可以避免影响滑台等模块的运动。

防护罩401与防护罩支架402之间设置有减震垫403,具体的,减震垫 403可以选择柔性橡皮墩减震垫,此设计可以有效降低直线模组2的机械振动传递到防护罩401上的震动量级,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2或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还包括第一同步带轮501、第二同步带轮502以及同步带503,直线模组2内部包含一长丝杠201;在直线扫描定位机构工作时,第一同步带轮501轴心固定在电机3的旋转轴上,第二同步带轮502轴心固定在长丝杠201上,第一同步带轮501与第二同步带轮502通过所述同步带503连接传递动力。

传统设计中往往采用电机与直线模组直连来解决动力传输的问题,本实施例设计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动力通过第一同步带轮501、第二同步带轮 502以及同步带503从电机3传递给直线模组2,因此,即使将电机3设计在直线模组2下方,也完全不必要担心动力传输的问题。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3或图4,直线扫描定位机构还包括一鞍形空心滑台6,滑台6 包在防护罩401外侧,且滑台6与防护罩401无接触;滑台6下方固定有与长丝杠201相适配的螺母,且该螺母置于直线模组2内,受所述直线模组2 内部空间限制无法旋转,当长丝杠201旋转时,螺母带动滑台6沿防护罩401 方向做直线运动。

滑台6包在防护罩401外侧,方便于滑台6上接线以及滑台6上面固定扫描装置;滑台6与防护罩401无接触,避免了滑台在工作过程中与防护罩 401摩擦产生热量而导致设备故障;滑台6下方螺母套于直线模组2内部的可自由旋转的长丝杠201上,且上述螺母受直线模组2内部空间限制可平移但无法旋转,因此,当长丝杠201在电机3的带动下旋转时,螺母被动地在长丝杠201上做直线运动,即将长丝抗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了螺母的直线运动,进而外部表现为,与螺母连接固定的滑台6沿防护罩401方向做直线运动。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1、图4或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还包括线缆,用于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电能传输,滑台6在靠近线缆的一侧设有接线盒 601/602、接线盒雨眉603及过线槽604,接线盒601/602用于连接线缆,过线槽604用于固定线缆。

滑台6上设有专门的接线盒,本实施例提供两种接线盒设计方式,如图1 中接线盒601与图5中的接线盒602,分别将接线面板设计在接线盒上面或者侧面面,使得接线简洁明了,图5中接线盒602还配有接线盒雨眉603,罩在所述接线盒602上方,防止雨水进入接线部位带来设备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的直线扫描定位机构还包括拖链701及拖链盒702,其中,拖链盒702固定在基座上,拖链701内部穿插有线缆,拖链701一端固定在拖链盒702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台6下方,在工作时,拖链701随滑台6运动。

当滑台来回运动时,滑台6上的扫描设备需要用电,若线缆不加保护来回拖地走,则极易产生磨损,本实施例中,将拖链701及拖链盒702布局在轨道一侧,可有效保护滑台6上方扫描设备的供电及信号线缆,且将拖链701 的两端分别与拖链盒703和滑台6相固定,使得拖链701在随着滑台6来回运动的过程中不会拖地,此设计除了保护线缆之外,拖链盒702保证拖链701 不会拖地,进一步使得直线扫描定位机构整体结构简洁美观。

其中,请参阅图6,拖链701及拖链盒702均位于防护罩401内侧,拖链盒702固定于第一基座101和第二基座102的凸起105旁较低的位置上,充分利用了基座凸起105两侧较低位置与防护罩401之间形成的空间,使得直线扫描定位机构的结构紧凑,减小占地面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