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熬汤的新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2199发布日期:2019-07-10 11:1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熬汤的新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熬汤的新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连锁餐饮行业中,特别是专注于含汤的餐饮行业比如火锅、铁锅炖、酱牛肉等,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于“老汤”的制作上。但是随着连锁店规模的扩大对于“老汤”的制作不可能由一个厨师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去完成。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使位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厨师制作出来的“老汤”的口味的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

一种用于熬汤的新型设备,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熬汤的新型设备,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分析器(10),分析器(10)包括壳体、光谱仪(5)、主控器(9)和连接架(6);光谱仪(5)和主控器(9)设置在壳体内,光谱仪(5)连接主控器(9);壳体通过连接架(6)挂接在锅体(1)侧壁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汤汁进入口(11),汤汁进入口(11)处设置有过滤网(7)。

壳体顶端设置有控制主控器(9)的开关按钮(2)。

壳体顶端还设置有扩展卡插槽(4)。

壳体侧壁上部还设置有散气口(8)。

连接架(6)为由外竖杆(6-1)、内竖杆(6-2)和横杆(6-3)构成的门形挂钩式连接架,横杆(6-3)为方形管,锅体(1)侧壁顶端设置有支撑横杆(6-3)的支撑托(12),支撑托(12)上设置有供支撑横杆(6-3)落入的凹槽(12-1),凹槽(12-1)为宽度(L)与支撑横杆(6-3)的宽度相适应的方形槽;

在外竖杆(6-1)内侧设置有与横杆(6-3)方向平行的支杆(13),支杆(13)为能够横向抵在锅体(1)外侧壁的横杆,在锅体(1)外侧壁供支杆(13)抵住的位置设置有临时锁紧装置,该临时锁紧装置包括内套(01)、外套(02)和拉紧板(03);外套(02)套在内套(01)外部(外套(02)、内套(01)均为圆柱形!),外套(02)与内套之间螺纹配合,外套(02)能相对于内套(01)转动,内套(01)的安装在锅体(1)外侧壁,内套(01)的轴向与锅体(1)轴向垂直,(安装可以通过法兰安装也可以焊接,安装时,需要给拉紧板(03)的底端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就行!);内套(01)的上下两端的侧壁分别设置有上豁口(01-1)和下豁口(01-2),上豁口(01-1)和下豁口(01-2)的宽度(H)相同,使用时,支杆(13)能从上豁口(01-1)进入内套(01)内,外套(02)的侧壁设置有外套豁口(02-1),外套豁口(02-1)的宽度不小于上豁口(01-1)和下豁口(01-2)的宽度;

拉紧板(03)设置在下豁口(01-2)处,拉紧板(03)的长度方向与内套(01)的长度方向一致,拉紧板(03)的两侧中部通过转轴(03-1)活动的与下豁口(01-2)的两个侧壁连接,使得拉紧板(03)在下豁口(01-2)处形成以转轴(03-1)为支点的杠杆结构,拉紧板(03)的顶端(03-2)为活动端,拉紧板(03)的底端(03-3)通过活动轴连接拉紧杆(04)(拉紧板(03)的底端(03-3)伸出于外套(02)的、靠近锅体(1)的一端,即如图3-1所示,拉紧板(03)的底端(03-3)处于外套(02)与锅体(1)之间!),拉紧杆(04)沿锅体(1)外侧壁竖向设置,(即拉紧杆(04)的拉动方向也是轴向方向与锅体(1)轴向平行!是垂直于地面!)

在锅体(1)外侧壁还设置有供拉紧杆(04)穿过的基准固定板(05),拉紧杆(04)能相对于基准固定板(05)做上下的抽拉动作,拉紧杆(04)上套有拉紧弹簧(06),拉紧弹簧(06)使得拉紧杆(04)始终保持向下拉动拉紧板(03)的底端(03-3)的力,(拉紧弹簧(06)的上端顶紧基准固定板(05),下端固定拉紧杆(04)!)

使用时,外套豁口(02-1)璇拧至上端使其与内套(01)的上豁口(01-1)对应,此时,内套(01)的下豁口(01-2)被外套(02)关闭(如图4、8),拉紧板(03)的底端(03-3)被外套(02)卡住限位在内套(01)的下豁口(01-2)内(如图3-1所示的位置,拉紧板(03)的底端(03-3)被外套(02)紧贴无法拉动!),此时,拉紧弹簧(06)被最大化的压缩,然后,将支杆(13)自上而下(如图4中的箭头)依次穿过外套豁口(02-1)和上豁口(01-1)后进入内套(01)内,然后旋转外套(02),使得外套豁口(02-1)对应内套(01)的下豁口(01-2)(如图7和8),此时,内套(01)的上豁口(01-1)被外套(02)关闭,而下豁口(01-2)打开,然后在拉紧弹簧(06)的力的作用下,拉紧杆(04)被顶住下移,(即沿着图3-1中的下的方向,或者图8中的箭头B的方向),此时,拉紧板(03)的底端(03-3)被向外(即图3-1中的向下)拉出下豁口(01-2),与此同时,拉紧板(03)的顶端(03-2)伸入内套(01)内顶紧支杆(13)的底部侧壁(如图6所示位置!)。这样一来就将支杆(13)相对的限位在内套(01)内,因为横杆(6-3)已经被限位在凹槽(12-1)内,连接架(6)的前后方向(即垂直于图面的方向)的摆动实际已经被限位;而通过内套(01)使得支杆(13)上下也被限位,同时,因为拉紧板(03)的顶紧,使得支杆(13)基本不会发生倾斜,所以几乎就是将整个核心分析器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防止因为移动、倾斜,造成采样的不准而影响最终的效果!

拆卸支杆(13)时,向上推动拉紧杆(04),使得拉紧板(03)的底端(03-3)重新回到下豁口(01-2)内,此时,拉紧板(03)的顶端(03-2)也接触了对支杆(13)的顶紧,然后璇拧外套(02),使其外套豁口(02-1)重新对应内套(01)的上豁口(01-1),然后取出,支杆(13)即可完成对整个核心分析器拆卸!

在拉紧板(03)的顶端(03-2)设置有用于卡紧支杆(13)底部外壁的凸起(03-2-1),在支杆(13)底部外壁设置有供该凸起(03-2-1)插入的卡槽(8-1),使用时凸起(03-2-1)伸入卡槽(8-1)内进一步加强对支杆(13)的卡紧。通过卡紧支杆(13)底部外壁使得支杆(13)无法被拉出内套(01),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卡槽(8-1)为沿着支杆(13)轴向设置的多个。(以适应不同位置的卡紧!);拉紧杆(04)上设置有方便扳动拉紧杆(04)的扳手(07)。

利用上述的一种用于熬汤的新型设备所实施的熬汤方法,其特征在于:事先需要将通过分析方法对大量合格的“老汤”内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并将得到的可靠样本的相似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每种成分的固定含量比例数据库A;该分析方法为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即混合液体及混合气体成分定性及定量法或者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用于实现蛋白质、脂及多糖类文物有机物的鉴别;当分析器安放好后汤汁会从汤汁进入口进入到分析器中,尽管温度很高但是由于分析器上有散气口所以不会出现由于气压过高导致汤汁无法进行分析器内的情况,并使用某种方法获得该汤汁内的各种成分的比例B;光谱法,即对液体样品进行重金属元素、钾钠钙等有益金属元素准确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将B与A进行对比,获得调整策略并且通过主控器传给云服务器进一步传送到用户终端将改进策略展示给用户;如果B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与A相同则在调整策略中给用户“老汤合格”的提示。

优点效果:

一种用于熬汤的新型设备,包括分析器以及锅体。所述分析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控器、光谱仪、开关按钮、扩展卡插槽、扩展卡插槽盖、汤汁进入口、散气口、过滤网以及连接架。所述光谱仪完成对汤汁成分的分析。所述主控器完成对数据的运算以及调整策略的给出。

所述开关按钮用于在特殊情况下开关该设备。所述扩展卡插槽用于插卸存储卡。所述扩展卡插槽盖用于防水。所述汤汁进入口用于是汤汁进入到分析器内部。所述过滤网用于防止大颗粒物进入到分析器内。所述散气口用于避免分析器内部气压过大导致汤汁无法进入。所述连接架与分析器一体,并且在在横向、纵向上可以延伸。

本发明的具体有益效果是:不管连锁店开在天涯还是海角都能够通过该设施制作出口味、风格相似的汤汁,给消费者较高的用餐体验。由于该设施无盖适合于小火慢炖。同时该设备简易便捷能够为公司创造巨额利润。该新型设施通过实时对汤汁的检测来确定其内部各成分比例是否达到“老汤”的要求,如果未达到要求可使厨师根据用户终端给出的调整策略进行适当调整使其达到“老汤”的要求。将熬汤工艺中的人为可控因素通过该自动化新型设备排除在外,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厨师熬制的“老汤”的口味的波动处于可接收范围内能够节约时间、精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械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流程图;

图3为临时锁紧装置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1为图3中圆圈位置放大图,即临时锁紧装置的结构放大图;

图3-2为支撑托的端面示意图;

图4为临时锁紧装置的侧视截面图;图4中箭头方向为连接架插入的方向;

图5为临时锁紧装置的斜向立体图(为了方便显示拉紧板的状态,采用由下向斜上方向看的立体图)箭头方向为连接架插入的方向;

图6为图3-1的使用状态图;

图7为临时锁紧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上面的箭头方向为连接架插入的方向;下面的箭头方向为拉紧杆的移动方向;

图8为图5的使用状态斜向立体图(为了方便显示拉紧板的状态,采用由下向斜上方向看的立体图)。A箭头方向为连接架插入的方向;B箭头方向为拉紧杆的移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内容、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熬汤的新型设备,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分析器(10),分析器(10)包括壳体、光谱仪(5)、主控器(9)和连接架(6);光谱仪(5)和主控器(9)设置在壳体内,光谱仪(5)连接主控器(9);壳体通过连接架(6)挂接在锅体(1)侧壁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汤汁进入口(11),汤汁进入口(11)处设置有过滤网(7)。

壳体顶端设置有控制主控器(9)的开关按钮(2)。

壳体顶端还设置有扩展卡插槽(4)。

壳体侧壁上部还设置有散气口(8)。

连接架(6)为由外竖杆(6-1)、内竖杆(6-2)和横杆(6-3)构成的门形挂钩式连接架,横杆(6-3)为方形管,锅体(1)侧壁顶端设置有支撑横杆(6-3)的支撑托(12),支撑托(12)上设置有供支撑横杆(6-3)落入的凹槽(12-1),凹槽(12-1)为宽度(L)与支撑横杆(6-3)的宽度相适应的方形槽;

在外竖杆(6-1)内侧设置有与横杆(6-3)方向平行的支杆(13),支杆(13)为能够横向抵在锅体(1)外侧壁的横杆,在锅体(1)外侧壁供支杆(13)抵住的位置设置有临时锁紧装置,该临时锁紧装置包括内套(01)、外套(02)和拉紧板(03);外套(02)套在内套(01)外部(外套(02)、内套(01)均为圆柱形!),外套(02)与内套之间螺纹配合,外套(02)能相对于内套(01)转动,内套(01)的安装在锅体(1)外侧壁,内套(01)的轴向与锅体(1)轴向垂直,(安装可以通过法兰安装也可以焊接,安装时,需要给拉紧板(03)的底端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就行!);内套(01)的上下两端的侧壁分别设置有上豁口(01-1)和下豁口(01-2),上豁口(01-1)和下豁口(01-2)的宽度(H)相同,使用时,支杆(13)能从上豁口(01-1)进入内套(01)内,外套(02)的侧壁设置有外套豁口(02-1),外套豁口(02-1)的宽度不小于上豁口(01-1)和下豁口(01-2)的宽度;

拉紧板(03)设置在下豁口(01-2)处,拉紧板(03)的长度方向与内套(01)的长度方向一致,拉紧板(03)的两侧通过转轴(03-1)活动的与下豁口(01-2)的两个侧壁连接,使得拉紧板(03)在下豁口(01-2)处形成以转轴(03-1)为支点的杠杆结构,拉紧板(03)的顶端(03-2)为活动端,拉紧板(03)的底端(03-3)通过活动轴连接拉紧杆(04),拉紧杆(04)沿锅体(1)外侧壁竖向设置,(即拉紧杆(04)的拉动方向也是轴向方向与锅体(1)轴向平行!是垂直于地面!)

在锅体(1)外侧壁还设置有供拉紧杆(04)穿过的基准固定板(05),拉紧杆(04)能相对于基准固定板(05)做上下的抽拉动作,拉紧杆(04)上套有拉紧弹簧(06),拉紧弹簧(06)使得拉紧杆(04)始终保持向下拉动拉紧板(03)的底端(03-3)的力,(拉紧弹簧(06)的上端顶紧基准固定板(05),下端固定拉紧杆(04)!)

使用时,外套豁口(02-1)璇拧至上端使其与内套(01)的上豁口(01-1)对应,此时,内套(01)的下豁口(01-2)被外套(02)关闭(如图4、8),拉紧板(03)的底端(03-3)被外套(02)卡住限位在内套(01)的下豁口(01-2)内,此时,拉紧弹簧(06)被最大化的压缩,然后,将支杆(13)自上而下依次穿过外套豁口(02-1)和上豁口(01-1)后进入内套(01)内,然后旋转外套(02),使得外套豁口(02-1)对应内套(01)的下豁口(01-2)(如图7和8),此时,内套(01)的上豁口(01-1)被外套(02)关闭,而下豁口(01-2)打开,然后在拉紧弹簧(06)的力的作用下,拉紧杆(04)被顶住下移,(即沿着图3-1中的下的方向,或者图8中的箭头B的方向),此时,拉紧板(03)的底端(03-3)被向外拉出下豁口(01-2),与此同时,拉紧板(03)的顶端(03-2)伸入内套(01)内顶紧支杆(13)的底部侧壁。这样一来就将支杆(13)相对的限位在内套(01)内,因为横杆(6-3)已经被限位在凹槽(12-1)内,连接架(6)的前后方向(即垂直于图面的方向)的摆动实际已经被限位;而通过内套(01)使得支杆(13)上下也被限位,同时,因为拉紧板(03)的顶紧,使得支杆(13)基本不会发生倾斜,所以几乎就是将整个核心分析器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防止因为移动、倾斜,造成采样的不准而影响最终的效果!

拆卸支杆(13)时,向上推动拉紧杆(04),使得拉紧板(03)的底端(03-3)重新回到下豁口(01-2)内,此时,拉紧板(03)的顶端(03-2)也接触了对支杆(13)的顶紧,然后璇拧外套(02),使其外套豁口(02-1)重新对应内套(01)的上豁口(01-1),然后取出,支杆(13)即可完成对整个核心分析器拆卸!

在拉紧板(03)的顶端(03-2)设置有用于卡紧支杆(13)底部外壁的凸起(03-2-1),在支杆(13)底部外壁设置有供该凸起(03-2-1)插入的卡槽(8-1),使用时凸起(03-2-1)伸入卡槽(8-1)内进一步加强对支杆(13)的卡紧。通过卡紧支杆(13)底部外壁使得支杆(13)无法被拉出内套(01),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卡槽(8-1)为沿着支杆(13)轴向设置的多个。(以适应不同位置的卡紧!);拉紧杆(04)上设置有方便扳动拉紧杆(04)的扳手(07)。

包括分析器以及锅体。所述分析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主控器、光谱仪、开关按钮、扩展卡插槽、扩展卡插槽盖、汤汁进入口、散气口、过滤网以及连接架。所述光谱仪完成对汤汁成分的分析。所述主控器完成对数据的运算以及调整策略的给出。所述开关按钮用于在特殊情况下开关该设备。所述扩展卡插槽用于插卸存储卡。

所述扩展卡插槽盖用于防水。所述汤汁进入口用于是汤汁进入到分析器内部。所述过滤网用于防止大颗粒物进入到分析器内。所述散气口用于避免分析器内部气压过大导致汤汁无法进入。所述连接架与分析器一体,并且在在横向、纵向上可以延伸。

结合图1结构示意图,详述如下:

一种用于熬汤的新型设备,包括锅体1、分析器10、过滤网7、开关按钮2、扩展卡插槽4、扩展卡插槽盖3、光谱仪5、主控器9、散气口8、连接架6以及汤汁进入口11。

所述光谱仪用于将分析器内的汤汁进行分析,得出其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比例。并且将数据传回到主控制器,供其进行进一步的计算。

所述开关按钮用于在特殊情况比如宕机的时候开关该设备。

所述扩展插槽用于插卸存储卡,因为主控制器的片上存储空间有限且珍贵该存储卡能够存储已有的数据库数据,避免占用主控制器上宝贵有限的存储空间。

结合图2使用流程图,详述如下:

事先需要将通过某种方法对大量合格的“老汤”内的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并将得到的可靠样本的相似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每种成分的固定含量比例数据库A。该分析方法可以是气相色谱-质谱(GC-MS)即混合液体及混合气体成分定性及定量工具,用于实现蛋白质、脂及多糖类文物有机物的鉴别。当分析器安放好后汤汁会从汤汁进入口进入到分析器中,尽管温度很高但是由于分析器上有散气口所以不会出现由于气压过高导致汤汁无法进行分析器内的情况,并使用某种方法获得该汤汁内的各种成分的比例B。该方法可以是光谱法,即对液体样品进行重金属元素、钾钠钙等有益金属元素准确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将B与A进行对比,获得调整策略并且通过主控器传给云服务器进一步传送到用户终端将改进策略展示给用户。如果B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与A相同则在调整策略中给用户“老汤合格”的提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