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8144发布日期:2019-04-24 00:13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白蚁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蚁探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白蚁的防治,一般只是在人的肉眼发现其踪迹后才能知道白蚁隐患的存在,此时通常已经为时已晚,白蚁群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对物品已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即使发现白蚁的存在,但就目前的技术来说,难以判断白蚁巢穴的准确位置,所以,要想消灭这些白蚁则要花费极大的功夫去寻找蚁穴,则会对各种物品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现有公告日为20150715,公告号为CN20447974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白蚁检测仪,包括主机和与主机相连的雷达传感器探头,所述主机外表面设置有功能按键、显示单元、通讯接口和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探头的探头接口,所述主机内部包括:数据存储模块;MCU处理器,所述的MCU处理器控制所述的显示单元、通讯接口和数据存储模块;RTC,所述的RTC为MCU处理器提供实时时钟;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耦合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滤波电路、ADC采样电路和判决电路,所述的ADC采样电路输出数字信号至MCU处理器;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系统电源管理接口开关、电源滤波电路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的系统电源管理接口/开关由所述的功能按键控制,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输出至所述的信号处理单元,虽然该实用新型有数据存储功能,操作简单,具备实时和长时间的白蚁活动检测能力,但是人们在使用白蚁探测仪的时候,需要对白蚁探测仪的元件进行单独存取,存在操作不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探测器,它具有便于携带使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白蚁探测器,包括主机、数据线以及雷达传感器探头,还包括能够打开或关闭的箱体,箱体内填充有弹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上开设有多个安置腔,主机、数据线以及雷达传感器探头分别嵌合在相应的安置腔内;箱体上转动设置有握把,还伸缩设置有背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机、数据线以及与雷达传感器探头分别嵌合在安置腔中,弹性的安置腔使主机、数据线以及雷达传感器探头更稳定的安装在箱体中,且分类归置,以方便下一次使用;握把和背带的设置使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携带转移,方便人们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两侧端部均开设有导向槽,箱体上开设有与导向槽连通的通孔,所述背带通过通孔伸入到导向槽中;所述背带的端部固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导向槽滑移连接;安装板上固接有施力块,箱体的外壁上开设有长条孔,所述施力块从长条孔中穿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背带通孔通孔伸入到导向槽内,安装板与导向槽滑移连接,施力块从长条孔中穿出,通过驱使施力块带动安装板在导向槽内滑移,长条孔对施力块起到导向限位的作用,当施力块位于长条孔靠近箱体铰接端的端部时,背带整体贴合在箱体的外表面上,此时可以通过握把转移箱体;当施力块位于长条孔靠近箱体自由端的端部时,背带从导向槽的伸出量处于最大值,此时可以将背带挎在肩上进行转移,更加方便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螺纹连接有顶紧件,所述顶紧件包括螺杆和固接在螺杆端部的蝶形块,所述螺杆从长条孔中穿出,蝶形块位于导向槽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螺杆穿过安装板顶紧在导向槽的内壁上,以实现安装板在导向槽内的固定,从而使背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伸出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上端敞口设置,并通过连接件铰接有箱盖,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通过一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合页固定在箱体上,所述第二合页固定在箱盖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合页固定在箱体的外侧壁上、第二合页固定在箱盖的外侧壁上,从而实现箱盖与箱体之间的铰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合页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合页上设置有限位板,箱盖打开130°时,所述限位板抵靠在所述限位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盖打开的角度为130°,箱体开口完全打开,且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动关闭,以便人们持续性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由两个转动连接的支撑臂构成,所述支撑臂的端部分别与箱体、箱盖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盖相对于箱体开启时,支撑臂随之展开,可提供辅助支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面向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盖盖合在箱体上后,箱盖上的保护层压在各元件的上方,将其包覆在安置腔中,从而保证箱体对元件的保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扣锁,所述扣锁包括固定在箱体外侧壁上的底座,底座上铰接有回转件,所述回转件可扣合在底座上,回转件上转动连接有环状卡接杆,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与卡接杆配合的卡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转件翻转时顶起卡接杆,卡接杆卡在卡座上,再将回转件落下,扣合在底座上,卡接杆对箱盖的自由端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箱盖固定在箱体上,从而使箱体实现封闭,对箱体内部的元件进行保护;打开箱体时,翻转回转件使其从底座上脱离,回转件同时顶起卡接杆,使卡接杆与卡座分开,再翻转箱盖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箱体上设置握把和背带,使人们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携带方式,转移方式更灵活;

2、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限位块和限位板,限位块和限位板抵接配合,使箱盖的打开角度得到限位,使人们进行持续性工作时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白蚁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C部放大图。

图中,1、主机;2、数据线;3、雷达传感器探头;4、箱体;41、箱盖;42、握把;43、导向槽;44、通孔;45、长条孔;5、保护层;51、安置腔;6、连接件;61、第一合页;62、第二合页;63、限位块;64、限位板;7、支撑件;8、扣锁;81、底座;82、回转件;83、卡接杆;84、卡座;9、背带;91、安装板;92、施力块;93、顶紧件;931、螺杆;932、蝶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白蚁探测器,如图1所示,包括主机1、数据线2以及雷达传感器探头3,白蚁探测器还包括用于容纳各元件的箱体4,箱体4的上端敞口设置,并在其上端通过连接件6(参照图2)铰接有将开口关闭或开启的箱盖41,箱体4的内部填充有弹性的保护层5,保护层5上开设有多个安置腔51,主机1、数据线2以及雷达传感器探头3分别嵌合在相应的安置腔51中,安置腔51的内部分别与其嵌合的元件适配,使主机1、数据线2以及雷达传感器探头3更稳定的分装在箱体4中;箱盖41面向箱体4内部的一侧也设置有保护层5,箱盖41盖合在箱体4上后,该保护层5压在各元件的上方,将其包覆在安置腔51中,从而保证箱体4对元件的保护效果。

如图2所示,连接件6包括第一合页61和第二合页62,第一合页61和第二合页62通过一转轴铰接在一起,使两者之间可以做相对转动,其中第一合页61固定在箱体4的外侧壁上、第二合页62固定在箱盖41的外侧壁上,从而实现箱盖41与箱体4之间的铰接。在第一合页61背离箱体4的一侧设置有外形呈矩形的限位块63,第二合页62背离箱盖4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的限位板64,打开箱盖41时第二合页62随之转动,当第二合页62上的限位板64抵靠在第一合页61上的限位块63上后,箱盖41的转动受到限制,此时箱盖41打开的角度为130°,箱体4开口完全打开,且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动关闭,以便人们持续性操作。

在箱体4内表面的一侧设有一支撑件7,支撑件7由两个端部转动连接的支撑臂构成,支撑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箱体4、箱盖41转动连接,当箱盖41相对于箱体4开启时,可提供辅助支撑的效果。

如图1、图3所示,箱体4和箱盖41远离连接件6的一端为自由端,在箱体4自由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扣锁8,用于将箱盖41稳定的扣合在箱体4上,对箱体4内部的元件进行保护。扣锁8包括固定在箱体4自由端的外侧壁上的底座81,底座81上铰接有回转件82,回转件82可扣合在底座81上,回转件82上转动连接有环状卡接杆83,箱盖41的自由端上设置有与卡接杆83配合的卡座84。

回转件82翻转时顶起卡接杆83,卡接杆83卡在卡座84上,再将回转件82落下,扣合在底座81上,卡接杆83对箱盖41的自由端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箱盖41固定在箱体4上,从而使箱体4实现封闭;打开箱体4时,翻转回转件82使其从底座81上脱离,回转件82同时顶起卡接杆83,使卡接杆83与卡座84分开,再翻转箱盖41即可。

如图1所示,在箱盖41自由端的外侧壁的中部转动设置有一握把42,方便人们携带转移。箱体4上还设置有背带9,背带9可隐藏在箱体4内,使用时再将背带9抽出,以免与握把42的使用形成干涉。具体设置为,在箱体4两侧的端部内均开设有导向槽43,两条导向槽43对称设置,箱体4的自由端上、与导向槽43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44,导向槽43通过通孔44与外部连通;箱体4的两侧侧壁上还开设有与导向槽43连通的长条孔45,长条孔45与导向槽43同向布置。如图4所示,背带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1,安装板9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施力块92。背带9通孔44通孔44伸入到导向槽43内,安装板91与导向槽43滑移连接,且安装板91上的施力块92从长条孔45中穿出。

当施力块92位于长条孔45靠近箱体4铰接端的端部时,背带9整体贴合在箱体4的外表面上,此时可以通过握把42转移箱体4;当施力块92位于长条孔45靠近箱体4自由端的端部时,背带9从导向槽43的伸出量处于最大值,此时可以将背带9挎在肩上进行转移,更加方便施力。

为了使背带9更方便使用,将背带9的伸缩量设置为可调,即在施力块92和安装板91上贯穿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有顶紧件93(参照图4),顶紧件93由一螺杆931和固接在螺杆931端部的蝶形块932构成,螺杆931通过螺纹孔穿设在施力块92及安装板91上,通过旋转蝶形块932带动螺杆931沿其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将螺杆931穿过安装板91顶紧在导向槽43的内壁上,以实现安装板91在导向槽43内的固定,从而使背带9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伸出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