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383发布日期:2019-06-12 00:2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蓄电池充电器充电效率高、可靠性高,普遍适用于蓄电池可拆卸且用电设备无需一直工作的场合。

目前,对蓄电池充电器的检测主要通过人工手动检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可能误测,检测结果可靠性较低;如果蓄电池充电器为可同时给两块或者多块蓄电池充电的多接口蓄电池充电器,同一个蓄电池充电器就需要人工检测多次,效率更低,不仅可能误测而且还可能漏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其中,所述机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有两个下探针的下探针安装板;所述下探针安装板背离所述底座侧设有充电器安装板;所述充电器安装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拔给待检测充电器供电的插头的插拔装置且开有固定所述待检测充电器的充电器安装槽;所述充电器安装槽底部开有供两个所述下探针插入的插入孔;所述机架还包括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两个立板和连接两个所述立板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朝向所述充电器安装板侧固定连接有设有两个上探针的上探针安装架;所述上探针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限制所述上探针安装架下移距离的下压限位杆;所述移动装置带动所述上探针安装架从而带动两个所述上探针朝向或背离所述待检测充电器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插拔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充电器安装板上的支座、第一连接片和第一导杆;所述支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连接片一端与所述第一把手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所述插头的插头安装块;所述支座上开有供所述第一导杆穿过的第一导向孔;所述支座设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第一导向孔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插拔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充电器安装板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所述插头安装块上开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导杆从所述第二套筒中穿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梁上的导向架、第二把手、第二连接片和第三导杆;所述导向架一端和所述第二把手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供所述第三导杆穿过的第三套筒;所述第二连接片一端与所述第二把手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导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导杆另一端与所述上探针安装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上探针安装架包括设有两个上探针的上探针安装板;所述上探针安装板上开有两个过孔;所述过孔内固定连接有第四套筒;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四导杆;所述第四导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表面,另一端穿过所述第四套筒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所述第四导杆上套有第一弹簧和挡片;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表面,另一端与所述挡片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挡片均位于所述上探针安装板和所述底座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充电器安装板和所述下探针安装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螺钉上套有第二弹簧;所述下探针安装板朝向所述充电器安装板侧开有容纳部分所述第二弹簧的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安装槽底部开有与所述螺钉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直径小于所述螺钉头部直径;所述螺钉尾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充电器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充电器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导杆;所述下探针安装板上开有供所述第五导杆穿过的第三导向孔;所述下探针安装板背离所述充电器安装板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五导杆配合的第六套筒;所述第六套筒与所述第三导向孔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五导杆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五导杆分别位于所述充电器安装板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检测时,先将待检测充电器放置在充电器安装槽内,下探针安装板上的两个下探针分别与待检测充电器电路板下表面两个外露的端子接触,然后利用插拔装置将插头插入充电器上的插孔内,再操纵移动装置带动上探针安装架从而带动两个上探针朝向待检测充电器移动,直至两个上探针分别与待检测充电器电路板上表面两个外露的端子接触,最后给插头通电,若待检测充电器上的两个指示灯均亮,则表明待检测充电器合格,反之,则不合格。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可靠,可有效避免漏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的充电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的插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向剖视图;

图6是图5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的充电器安装板和下探针安装板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器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器的仰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蓄电池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蓄电池充电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至图10;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座10;底座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设有两个下探针20的下探针安装板2;下探针安装板2背离底座10侧设有充电器安装板3;充电器安装板3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拔给待检测充电器4供电的插头8的插拔装置7且开有固定待检测充电器4的充电器安装槽30;充电器安装槽30底部开有供两个下探针20插入的插入孔300;机架还包括相对设置于底座10上的两个立板12和连接两个立板12的横梁11;横梁11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6;移动装置6朝向充电器安装板3侧固定连接有设有两个上探针50的上探针安装架5;上探针安装架5上固定连接有限制上探针安装架5下移距离的下压限位杆53;移动装置6带动上探针安装架5从而带动两个上探针50朝向或背离待检测充电器4移动,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检测结果可靠,可有效避免漏检。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检测给遥控飞机的蓄电池充电的双面座式充电器。

如图1和图3所示,插拔装置7包括固定连接于充电器安装板3上的支座70、第一连接片72和第一导杆73;支座70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把手71;第一连接片72一端与第一把手7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导杆73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导杆7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插头8的插头安装块77;支座70上开有供第一导杆73穿过的第一导向孔;支座70设有第一套筒74;第一套筒74与第一导向孔同轴设置,定位精准,插拔方便,效率高。

如图1和图3所示,插拔装置7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充电器安装板3上的固定块75;固定块75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76;插头安装块77上开有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78;第二导杆76从第二套筒78中穿过,插头安装块77运行更平稳,插头8插拔更精准。

如图4所示,移动装置6包括固定连接于横梁11上的导向架64、第二把手63、第二连接片62和第三导杆61;导向架64一端和第二把手63端部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供第三导杆61穿过的第三套筒60;第二连接片62一端与第二把手6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导杆61一端转动连接;第三导杆61另一端与上探针安装架5固定连接,结构紧凑美观。

如图4所示,上探针安装架5包括设有两个上探针50的上探针安装板51;上探针安装板51上开有两个过孔;过孔内固定连接有第四套筒52;移动装置6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四导杆65;第四导杆65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0上表面,另一端穿过第四套筒52固定于横梁11上;第四导杆65上套有第一弹簧67和挡片66;第一弹簧67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10上表面,另一端与挡片66一侧固定连接;第一弹簧67和挡片66均位于上探针安装板51和底座10之间,防止人工操作时因突然用力或用力过大导致上探针50和待检测充电器4之间发生碰撞,从而损坏上探针50。

如图5和图6所示,充电器安装板3和下探针安装板2之间通过螺钉9连接;螺钉9上套有第二弹簧90;下探针安装板2朝向充电器安装板3侧开有容纳部分第二弹簧90的弹簧安装槽21;弹簧安装槽21底部开有与螺钉9配合的通孔22;通孔22直径小于螺钉9头部直径;螺钉9尾部固定连接于充电器安装板3上,上下探针与端子接触更加紧密,测试结果更加可靠,而且可以保护下探针20。

如图7所示,充电器安装板3上固定连接有第五导杆31;下探针安装板2上开有供第五导杆31穿过的第三导向孔;下探针安装板2背离充电器安装板3侧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五导杆31配合的第六套筒23;第六套筒23与第三导向孔同轴设置,充电器安装板3可以平稳移动,使上下探针定位精准,测试结果可靠。

如图7所示,第五导杆31有两个;两个第五导杆31分别位于充电器安装板3两端,充电器安装板3移动更加平稳,使上下探针定位更加精准,测试结果更加可靠。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