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8232发布日期:2019-02-15 20:2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检定装置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对电子秤的检定校准主要是根据秤的精准度等级、检定分度值、检定分度数、最大秤量和最小称量,通过标准砝码来对其空载、最小秤量、最大允许误差、三分之一最大秤量等进行检定校准。在整个检定校准过程中需要有各种不同规格的砝码来实现。

批量的电子秤检定校准过程中,要重复进行标准砝码的装载和卸载,这是很大的人力消耗,同时操作过程对标准砝码的精确度影响也较大。特别对于大量程的电子秤检定校准时,大质量砝码的加载和卸载将对检定校准过程带来较大的麻烦,同时严重降低了检定效率,人为操作对标准砝码的精确度影响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该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包括底座、立柱、秤基座、砝码组件、吊装机构组件。

所述底座顶面四角设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秤基座。所述秤基座为电子秤的放置座。

所述砝码组件包括第一砝码盘、第二砝码盘、第一液压站、第二液压站和四根导向柱。所述导向柱固定于底座顶面上。所述第一砝码盘与第二砝码盘通过其上设置的与导向柱匹配的导向柱孔在导向柱上自由滑动;所述第一砝码盘与第二砝码盘分别被设置于底座的第一液压站和第二液压站顶升支撑。所述第一砝码盘与第二砝码盘上设有均满足中心对称的第一砝码孔组和第二砝码孔组。

所述吊装机构组件包括上吊装机构、下吊装机构、第一吊盘框、第二吊盘框。所述上吊装机构与下吊装机构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上吊装机构吊挂于电子秤上,所述第一吊盘框与第二吊盘框可拆卸的连接设置于下吊装机构上。所述第一吊盘框设置于第一砝码盘下方,所述第二吊盘框设置于第一砝码盘和第二砝码盘之间。所述第一吊盘框与第二吊盘框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条组和第二横条组。所述第一横条组上设有第一砝码支撑柱组,所述第一砝码支撑柱组的位置设置与第一砝码孔组匹配,所述第二横条组上设有第二砝码支撑柱组。所述第二砝码支撑柱组的位置设置与第二砝码孔组匹配。所述第一砝码支撑柱组与第二砝码支撑柱组由不同高度的支撑柱组成,且相同高度的砝码支撑柱呈中心对称布置。

在第一砝码盘和第二砝码盘上,相同质量的砝码分别放置于第一砝码支撑柱组与第二砝码支撑柱组相同高度砝码支撑柱所对应的砝码孔上,这样保证了重心的稳定。

第一砝码盘被第一液压站放下时,第一砝码孔组上放置的砝码被第一砝码支撑柱组上不同高度砝码支撑柱分批举起,实现按照设计添加不同载荷的砝码到电子秤。

第二砝码盘被第二液压站放下时,第二砝码孔组上放置的砝码被第二砝码支撑柱组上不同高度砝码支撑柱分批举起,实现按照设计添加不同载荷的砝码到电子秤。

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四角固定连接站脚,所述站脚可调高度。

可选的,所述上吊装机构与下吊装机构通过螺丝可拆卸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可拆卸的外壳,外壳盖住立柱、秤基座、砝码组件、吊装机构组件。在不使用时,盖上外壳形成保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站和第二液压站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连接。实现自动化的编程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秤检定装置,第一砝码盘或第二砝码盘被第一液压站或第二液压站放下时,砝码被第一砝码支撑柱组或第二砝码支撑柱组上不同高度砝码支撑柱分批举起,实现按照设计添加不同载荷的砝码到电子秤,免去了人的体力操作,增加了检定效率,对标准砝码的损坏降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秤检定装置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砝码组件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砝码盘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砝码盘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吊装机构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吊盘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吊盘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站脚、2-立柱、3-秤基座、4-砝码组件、41-导向柱、411-导向柱孔、42-第一砝码盘、421-第一砝码孔组、43-第二砝码盘、431-第二砝码孔组、44-第一液压站、45-第二液压站、5-吊装机构组件、51-上吊装机构、52-下吊装机构、53-第一吊盘框、531-第一砝码支撑柱组、54-第二吊盘框、541-第二砝码支撑柱组、55-第一横条组、56-第二横条组、6-电子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电子秤检定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秤基座3、砝码组件4、吊装机构组件5。

底座1顶面四角设有立柱2,立柱2远离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秤基座3。秤基座3为电子秤6的放置座。

砝码组件4包括第一砝码盘42、第二砝码盘43、第一液压站44、第二液压站45和四根导向柱41。导向柱41固定于底座1顶面上。第一砝码盘42与第二砝码盘43通过其上设置的与导向柱41匹配的导向柱孔411在导向柱41上自由滑动;第一砝码盘42与第二砝码盘43分别被设置于底座1的第一液压站44和第二液压站45顶升支撑。第一砝码盘42与第二砝码盘43上设有均满足中心对称的第一砝码孔组421和第二砝码孔组431。

吊装机构组件5包括上吊装机构51、下吊装机构52、第一吊盘框53、第二吊盘框54。上吊装机构51与下吊装机构52可拆卸的连接,上吊装机构51吊挂于电子秤6上,第一吊盘框53与第二吊盘框54可拆卸的连接设置于下吊装机构52上。第一吊盘框53设置于第一砝码盘42下方,第二吊盘框54设置于第一砝码盘42和第二砝码盘43之间。第一吊盘框53与第二吊盘框54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横条组55和第二横条组56。第一横条组55上设有第一砝码支撑柱组531,第一砝码支撑柱组531的位置设置与第一砝码孔组421匹配,第二横条组56上设有第二砝码支撑柱组541。第二砝码支撑柱组541的位置设置与第二砝码孔组431匹配。第一砝码支撑柱组531与第二砝码支撑柱组541由不同高度的支撑柱组成,且相同高度的砝码支撑柱呈中心对称布置。

在第一砝码盘42和第二砝码盘43上,相同质量的砝码(图未示)分别放置于第一砝码支撑柱组531与第二砝码支撑柱组541相同高度砝码支撑柱所对应的砝码孔上。

第一砝码盘42被第一液压站44放下时,第一砝码孔组421上放置的砝码(图未示)被第一砝码支撑柱组531上不同高度砝码支撑柱分批举起,实现按照设计添加不同载荷的砝码(图未示)到电子秤6。

第二砝码盘43被第二液压站45放下时,第二砝码孔组431上放置的砝码(图未示)被第二砝码支撑柱组541上不同高度砝码支撑柱分批举起,实现按照设计添加不同载荷的砝码(图未示)到电子秤6。

优选的,底座1底面四角固定连接站脚11,站脚11可调高度。

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取其他的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