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终端智能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372发布日期:2019-06-12 00:2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终端智能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终端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二维码为媒介的配电终端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一个大型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接入终端数量可达到数千台,为了保证系统能够满足功能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要求需要对每台配电终端进行入网测试,传统的检测方法效率极低,信息录入、测试方案准备、测试数据记录和测试报告编写等工作需要耗费测试人员大量时间,且容易出现人工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终端智能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配电终端人工检测效率极低和容易出现人工错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配电终端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信息服务管理器,所述信息服务管理器与打码器通过TCP/IP方式连接,配电终端与测试控制平台串口连接,所述测试控制平台与扫码器无线连接,信息服务管理器与测试控制平台通过TCP/IP方式连接,信息服务管理器与扫码器连接。

所述信息服务管理器与扫码器通过TCP/IP方式连接或无线网络连接,扫码器是有线扫码器或者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配电终端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配电终端的信息录入信息服务管理器并生成唯一的编码和与编码对应的二维码;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二维码通过打码器喷印于对应配电终端上;

步骤三:扫码器读取步骤二中的二维码信息并将其传送给测试控制平台;

步骤四:测试控制平台根据步骤三中收到的信息自动生成测试方案,并将测试方案传送给信息服务管理器保存到唯一的编码下;

步骤五:连接配电终端与测试控制平台,测试控制平台根据步骤四中生成测试方案依次对配电终端进行检测,并形成检测结果报告,然后将检测结果报告传送给信息服务管理器保存到唯一的编码下;

步骤六:信息服务管理器根据唯一的编码形成含有配电终端的信息、测试方案和检测结果报告的新二维码并通过打码器喷印于对应配电终端上。

步骤五对配电终端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基本项目测试:即首先进行通信测试,然后进行校时测试,基本项目测试任一项不合格均结束测试程序,检查请正确连接配电终端的接线后重新开始测试,基本项目测试都合格保存测试结果并进入下一步;

步骤5.2:状态量相关测试:即首先进行状态量采集测试,然后进行事件顺序记录测试,保存测试结果;

步骤5.3:模拟量相关测试:在步骤5.2进行的同时对配电终端进行模拟量相关测试,即首先进行模拟量采集测试,然后进行馈线故障测试,最后进行三相不平衡告警测试,保存测试结果。

步骤六中信息服务管理器连接打印机,通过唯一的编码查询或新二维码读取测试方案或检测结果报告并打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种配电终端智能检测系统,一方面将配电终端的信息录入和配电终端的检测工作分离开来,适用于流水线式的大批量配电终端检测,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系统以二维码为媒介,完成配电终端设备信息的流转以及配电终端的自动检测,提高了配电终端信息、检测方案和检测结果查询的便利性和准确性,同时根据配电终端设备信息,自动生成程序化的测试方案,控制测试平台执行测试程序并生成检测报告,提高了检测的智能化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人工作业的人为误差或错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程序化测试方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程序化测试方案的实施逻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终端智能检测系统,包括信息服务管理器,所述信息服务管理器与打码器通过TCP/IP方式连接,配电终端与测试控制平台串口连接,所述测试控制平台与扫码器无线连接,信息服务管理器与测试控制平台通过TCP/IP方式连接,信息服务管理器与扫码器连接。

所述信息服务管理器与扫码器通过TCP/IP方式连接或无线网络连接,扫码器是有线扫码器或者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配电终端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配电终端的信息录入信息服务管理器并生成唯一的编码和与编码对应的二维码;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的二维码通过打码器喷印于对应配电终端上;

步骤三:扫码器读取步骤二中的二维码信息并将其传送给测试控制平台;

步骤四:测试控制平台根据步骤三中收到的信息自动生成测试方案,并将测试方案传送给信息服务管理器保存到唯一的编码下;

步骤五:连接配电终端与测试控制平台,测试控制平台根据步骤四中生成测试方案依次对配电终端进行检测,并形成检测结果报告,然后将检测结果报告传送给信息服务管理器保存到唯一的编码下;

步骤六:信息服务管理器根据唯一的编码形成含有配电终端的信息、测试方案和检测结果报告的新二维码并通过打码器喷印于对应配电终端上。

步骤五对配电终端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基本项目测试:即首先进行通信测试,然后进行校时测试,基本项目测试任一项不合格均结束测试程序,检查请正确连接配电终端的接线后重新开始测试,基本项目测试都合格保存测试结果并进入下一步;

步骤5.2:状态量相关测试:即首先进行状态量采集测试,然后进行事件顺序记录测试,保存测试结果;

步骤5.3:模拟量相关测试:在步骤5.2进行的同时对配电终端进行模拟量相关测试,即首先进行模拟量采集测试,然后进行馈线故障测试,最后进行三相不平衡告警测试,保存测试结果。

步骤六中信息服务管理器连接打印机,通过唯一的编码查询或新二维码读取测试方案或检测结果报告并打印。

步骤五对对配电终端进行检测的具体过程如图2和图3所示:

步骤5.1:基本项目测试:即首先进行通信测试,然后进行校时测试,基本项目测试任一项不合格均结束测试程序,检查请正确连接配电终端的接线后重新开始测试,基本项目测试都合格保存测试结果并进入下一步;

具体为开始检测后,检测系统向配电终端发召遥信、遥测,检测系统显示遥信状态、召测到遥测数据后检测系统发出遥控命令,否则测试结束;检测系统发出遥控命令后,配电终端正确执行遥控操作,则通讯正确,检测系统发校时命令,若配电终端不能正确执行遥控操作,测试结束;检测系统发校时命令后,判断配电终端显示的时钟与主站时钟是否一致,若一致,进入下一步,若不一致,测试结束;

步骤5.2:状态量相关测试:即首先进行状态量采集测试,然后进行事件顺序记录测试,保存测试结果;

具体为检测系统控制继电器向配电终端送状态量信号,系统显示的配电终端遥信状态与所送状态量信号一致,则状态量采集合格,若系统显示的配电终端遥信状态与所送状态量信号不一致,则状态量采集不合格提示,两种情况均进入下一步,即检测系统控制继电器按一定顺序变位,系统收到配电终端产生的时间记录顺序正确,则状态量相关测试结束,若系统收到配电终端产生的时间记录顺序不正确,显示状态量采集不合格提示;

步骤5.3:模拟量相关测试:在步骤5.2进行的同时对配电终端进行模拟量相关测试,即首先进行模拟量采集测试,然后进行馈线故障测试,最后进行三相不平衡告警测试,保存测试结果。

具体为根据遥测通道类型和通道数向配电终端送标准模拟量信号,检测系统读取对应模拟量数据,计算误差,若符合规程要求,模拟量采集合格,所不符合规程要求,做出模拟量不合格提示,两种情况均进入下一步,判断配电终端是否具备馈线故障检测功能,如果具备,远方设置故障电流整定值,控制三相功率源输出大于故障电流整定值的模拟故障电流,送信号给配电终端,终端产生并上报故障事件,则馈线故障检测功能合格,若终端不产生故障事件,则做出不合格提示并进入配电终端是否具备三相不平衡告警功能测试;如果不具备馈线故障检测功能,进入配电终端是否具备三相不平衡告警功能测试,若配电终端不具备三相不平衡告警功能,模拟量相关测试结束,若配电终端具备三相不平衡告警功能,控制三相程控功率源向终端输出三相不平衡电流,送信号给配电终端,若终端产生告警并上报记录,三相不平衡告警功能合格,模拟量相关测试结束,若终端不产生告警,做出不合格提示,模拟量相关测试结束;

模拟量相关测试和状态量相关测试在完成基本测试项目后同步开展,检测效率得以提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