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径一体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200发布日期:2019-04-16 23:2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外径一体式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外径一体式测量装置,属于仪器仪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外圆的测量,通常使用的器具为螺旋测微仪以及游标卡尺等;针对内孔的测量,一般由螺旋测微仪与内径百分表配合使用来实现。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经常同时面临着内孔与外圆同工序加工的现象。在一道工序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器具多,在器具保养,购置成本等方面带来不便。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同时测量内外径的一体化测量装置。

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7763624U的此类装置,包括底板、内径测量机构和外径测量机构,底板的中央设有固定块,底板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内径测量机构包括滑动轨道,滑动轨道固定在底板上表面,滑动轨道上表面设有第三滑动槽,第三滑动槽两侧设有内径测量刻度条,滑动轨道内设有导杆,导杆外圈套设有弹簧和第一滑动块,弹簧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第一滑动块连接,第一滑动块底面设有穿过第一滑动槽的第一测量杆,顶面设有穿过第三滑动槽的手推杆,手推杆上设有刻度读取板;第二滑动槽两侧设有外径测量刻度条,第二滑动槽内设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的底部设有第二测量杆。虽然该发明能够实现物体内外径的一体化测量,但其造价较高,结构复杂,操作复杂,不易保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局限,解决现有内外径一体化测量装置结构复杂、操作复杂、不易保养的问题,提出一种内外径一体式测量装置,可以实现对外径、内径的精确测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内外径一体式测量装置,包括:

内径测量探头,左支撑平板,固定圆杆,可换触头,固定测量杆,左紧定螺钉,移动圆杆,移动测量套,右紧定螺钉,封闭套,右支撑平板,转轴,传导轴,百分表,固定销轴;左支撑平板、固定圆杆、可换触头、固定测量杆和右紧定螺钉,封闭套构成固定部分,左紧定螺钉,移动圆杆,移动测量套和右支撑平板构成移动部分;

内径测量探头与可换触头的轴线重合,配合已有量程为0-3mm的百分表使用,内径测量探头可向上收缩,可换触头下部有螺纹,通过螺纹旋合长度可以控制内径测量探头与可换触头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根据待测目标内径的范围不同,设置有系列的不同长度的可换触头。

左支撑平板为内径测量提供定位,其两侧为高度一致的平行平面,中间为伸出的内径测量探头;内径测量探头与左支撑平板保持较高垂直度;测量内径时,两平面中心即为直径方向;

固定圆杆内部安装有内径测量探头与转轴,其外部内侧为窄小平面,用于测量外径时实现目标的夹持,其顶部设有螺纹,用于可换触头的旋入;

固定测量杆整体为空心柱体结构,内部设有传导轴,其上表面为平面,方便使用时左紧定螺钉紧固;固定测量杆末端设有用于右紧定螺钉与封闭套旋入的螺纹孔;固定测量杆外表面按照测量精度要求刻有读数;

左紧定螺钉用于测量时,移动部分的紧固;

移动圆杆为内侧是平面的圆柱体,用于夹持目标物体外径;移动圆杆上部留有螺纹孔,用于左紧定螺钉的旋入,中间部位留有与固定测量杆形状相同的孔,具有防止移动圆杆与固定测量杆相互转动的作用;

移动测量套为中间镂空的圆柱体,未镂空部位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刻有读数;固定测量杆与移动测量套配合读数,便可实现外径测量;

右紧定螺钉用于测量内径时百分表的固定;

封闭套在只测量外径时具有防尘作用,以免影响内径测量精度;

右支撑平板两侧为高度一致的平行平面,在内径测量探头整体深入较长距离时,配合左支撑平板为内径测量提供定位;

转轴位于固定圆杆内部,并可绕固定销轴转动,内径测量探头的纵向伸缩运动,经转轴转动,变为传导轴的水平运动;

传导轴用于将内径测量探头的伸缩运动传递到内径百分表;

固定销轴用于将转轴与固定圆杆连接;

连接关系:

左支撑平板与固定圆杆焊接,可换触头与固定圆杆以螺纹连接,固定圆杆与固定测量杆焊接,左紧定螺钉与移动圆杆以螺纹连接,移动圆杆与移动测量套焊接,并可沿着固定测量杆移动;右紧定螺钉与固定测量杆以螺纹连接,封闭套与固定测量杆以螺纹连接,右支撑平板与移动圆杆焊接;转轴通过固定销轴与固定圆杆连接。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解决了现有内、外径测量用具功能单一,使用中需频繁更换等问题;

2.可以只通过一种装置测量工件的内径与外径,节约购置及养护成本;

3.左支撑平板与右支撑平板在测量内径时可以为百分表提供平面基准,减小人为误差;

4.造价低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使用保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轮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部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部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轴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内径测量探头,2-左支撑平板,3-固定圆杆,4-可换触头,5-固定测量杆,6-左紧定螺钉,7-移动圆杆,8-移动测量套,9-右紧定螺钉,10-封闭套,11-右支撑平板,12-转轴,13-传导轴,14-百分表,15-固定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说明,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一种内外径一体式测量装置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示意图,该装置由内径测量探头1,左支撑平板2,固定圆杆3,可换触头4,固定测量杆5,左紧定螺钉6,移动圆杆7,移动测量套8,右紧定螺钉9,封闭套10,右支撑平板11,转轴12,传导轴13,百分表14,固定销轴15组成;左支撑平板2、固定圆杆3、可换触头4、固定测量杆5和右紧定螺钉9,封闭套10构成固定部分,如图3所示;左紧定螺钉6,移动圆杆7,移动测量套8和右支撑平板11构成移动部分,如图4所示;

内径测量探头1与可换触头4的轴线重合,配合已有量程为0-3mm的百分表使用,内径测量探头1可向上收缩,可换触头4下部有螺纹,通过螺纹旋合长度可以控制内径测量探头1与可换触头4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根据待测目标内径的范围不同,设置有系列的不同长度的可换触头4。

左支撑平板2为内径测量提供定位,其两侧为高度一致的平行平面,中间为伸出的内径测量探头1;内径测量探头1与左支撑平板2保持较高垂直度;测量内径时,两平面中心即为直径方向;

固定圆杆3内部安装有内径测量探头1与转轴12,其外部内侧为窄小平面,用于测量外径时实现目标的夹持,其顶部设有螺纹,用于可换触头4的旋入;

固定测量杆5整体为空心柱体结构,内部设有传导轴13,其上表面为平面,方便使用时左紧定螺钉6紧固;固定测量杆5末端设有用于右紧定螺钉9与封闭套10旋入的螺纹孔;固定测量杆5外表面按照测量精度要求刻有读数;

左紧定螺钉6用于测量时,移动部分的紧固;

移动圆杆7为内侧是平面的圆柱体,用于夹持目标物体外径;移动圆杆7上部留有螺纹孔,用于左紧定螺钉6的旋入,中间部位留有与固定测量杆5形状相同的孔,具有防止移动圆杆7与固定测量杆5相互转动的作用;

移动测量套8为中间镂空的圆柱体,未镂空部位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刻有读数;固定测量杆5与移动测量套8配合读数,便可实现外径测量;

右紧定螺钉9用于测量内径时百分表14的固定;

封闭套10在只测量外径时具有防尘作用,以免影响内径测量精度;

右支撑平板11两侧为高度一致的平行平面,在内径测量探头1整体深入较长距离时,配合左支撑平板2为内径测量提供定位;

转轴12位于固定圆杆3内部,并可绕固定销轴15转动,内径测量探头1的纵向伸缩运动,经转轴12转动,变为传导轴13的水平运动;转轴12和固定销轴15构成转动轴,如图5所示;

传导轴13用于将内径测量探头1的伸缩运动传递到内径百分表14;

固定销轴15用于将转轴12与固定圆杆3连接;

连接关系:

左支撑平板2与固定圆杆3焊接,可换触头4与固定圆杆3以螺纹连接,固定圆杆3与固定测量杆5焊接,左紧定螺钉6与移动圆杆7以螺纹连接,移动圆杆7与移动测量套8焊接,并可沿着固定测量杆5移动;右紧定螺钉9与固定测量杆5以螺纹连接,封闭套10与固定测量杆5以螺纹连接,右支撑平板11与移动圆杆7焊接;转轴12通过固定销轴15与固定圆杆3连接。

本例中,固定测量杆5采用的测量精度为1mm,移动测量套8可以以0.9mm,0.95mm以及0.98mm为单位刻有读数,内径百分表14使用现有0-3mm内径百分表。

实施例2

将测量目标通过固定圆杆(3)与移动圆杆(7)内侧平面之间,挪动移动圆杆(7),通过内侧两平面夹紧测量目标,通过左紧定螺钉(6)固定移动圆杆(7)与固定测量杆(5)的相对位置,运用游标卡尺读数方法,实现外径的测量。

实施例3

根据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可换触头(4),用螺旋测微器调整内径测量探头(1)与可换触头(4)之间的距离L,并使L稍微大于待测内径长度。根据工件内径需要深入长度,调整合适左支撑平板(2)与右支撑平板(11)之间的距离。然后左紧定螺钉(6)保持紧固状态。拧去封闭套(10),安装调整好百分表(14),然后右紧定螺钉(9)保持紧固状态。将可换触头(4)顶到管壁内部上表面,将左支撑平板(2)缓缓塞入测量目标内部后,将装置整体压平放置,右支撑平板(11)随后伸入目标内部。内径测量探头(1)压缩一定距离,内径测量探头(1)的纵向伸缩运动,经转轴(12)转动,变为传导轴(13)的水平运动。传导轴(13)触动现有0-3mm内径百分表(14)的测量探头,内径百分表读数出现变化。通过百分表的变化,结合已知L的数值,确定待测内径数值。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实施方式,本说明书给出了具体实施例。在实施例中引入细节的目的不是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而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其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最佳实施例步骤的各种修改、变化或替换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最佳实施例及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