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9073发布日期:2019-09-29 16:0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尿液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尿液分析仪器中,存在多种形式,其中包括:一、单测干化学仪器,只检测尿液样本中化学成分;二、单测形态学仪器,只检测尿液样本中的游行成分;三、干化学仪器+形态学仪器的流水线(简称流水线),一台干化学仪器与一台形态学仪器,通过连接桥将二者连接,一般尿液样本先传输经过干化学仪器进行干化学测试,然后通过连接桥传输至形态学仪器进行形态学测试;四、干化学形态学尿液分析一体机,尿液分析一体机通过一次对尿液样本的吸样,完成对尿液样本的干化学测试及形态学测试。尿液分析一体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相对流水线)、集成度高、测试速度快、样本需求量低等特点。由于一体机功能高度集成,其技术含量对比单机及流水线大大提高。

然而,在现有的尿液分析一体机中使用的是公用吸样针,为了提高吸样速度,公用吸样针内径较大,由于吸样针在干化学测试时也作为加样针使用,因此导致了干化学测试的加样精度较低的问题。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尿液分析一体机干化学加样精度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其中,包括:吸样装置、干化学液路装置及形态学液路装置;所述吸样装置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吸样针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样针,所述第一吸样针的上端面与所述干化学液路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吸样针的上端面与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吸样针的下端面低于第二吸样针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一吸样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吸样针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干化学液路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吸样针上端面连接的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的干化学加样泵。

进一步地,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液管、第一电磁阀、形态学管道、第二电磁阀、第二导液管及形态学吸样泵;所述第二吸样针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液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皆为三通电磁阀;所述形态学管道包括第一形态学管道及第二形态学管道,所述第一形态学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形态学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形态学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管、第三电磁阀、第一储液管、第四电磁阀、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形态学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管、第五电磁阀、第二储液管、第六电磁阀、第五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还设置有鞘流池,所述鞘流池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六连接管、第七电磁阀、第七连接管与所述第四电磁阀相连接;所述鞘流池还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六连接管、第七电磁阀、第八连接管与所述第六电磁阀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还设置有样本供给泵,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第五电磁阀均与所述样本供给泵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还设置有鞘液供给泵,所述鞘液供给泵通过第九连接管与所述鞘流池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样针的内径为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包括:吸样装置、干化学液路装置及形态学液路装置;所述吸样装置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吸样针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样针,所述第一吸样针的上端面与所述干化学液路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吸样针的上端面与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吸样针的下端面低于第二吸样针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一吸样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吸样针的内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并列连接的第一吸样针和第二吸样针,且两者内径不同,下端面具有高度差,提高了干化学测试中的加样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形态学测试的吸样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包括:吸样装置100、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及形态学液路装置300。

所述吸样装置100包括并列连接的第一吸样针110和第二吸样针120,具体的,所述第一吸样针110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吸样针120同样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吸样针110的上端面与所述干化学液路装置200相连接,用于干化学测试的吸样和加样。所述第二吸样针120的上端面与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300相连接,用于形态学测试的吸样。所述第一吸样针110的下端面低于第二吸样针120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一吸样针110的内径(圆形物体内圆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吸样针120的内径。

在工作时,吸样装置100运动至吸样位,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及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分别通过第一吸样针110和第二吸样针120对第一样本液启动吸样;吸样装置100抬离吸样位,在吸样装置100运动至干化学加样位的过程中,形态学液路装置300继续吸空气,将样本液传输至储存样本液的液路位置。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启动干化学加样流程,同时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启动形态学测试;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在形态学测试的同时,第一样本液完成干化学加样、清洗液路。

第一吸样针110与所述第二吸样针120并排连接在一起,这样可以同时进行吸样,避免了分开、不同步吸样和检测影响到尿液样本的分析数据而产生偏差,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由于干化学加样精度直接影响干化学测值准确度,高的加样精度是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样针的管径,管径越小,加样精度越高。若只设置一个公用吸样针,由于吸样针同样用于加样,为了不增加吸样时间,导致无法降低吸样针内径。并且使用较粗的吸样针增加了吸样针针尖外壁的挂液量,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公用吸样针对干化学加样精度有很大影响。

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不同内径的吸样针,由于使用所述第一吸样针110(内径较小)进行干化学加样,可大大减少干化学加样时样本挂至吸样针外壁的挂液量;在实际加样量验证中,内径较小的加样针的加样精度大大优于内径较大的加样针的加样精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干化学测试的加样精度;同时第二吸样针120(内径较大)内径较大,使得形态学液路装置吸样时间短,提高了测试效率。另外,第一吸样针110与第二吸样针120下端面具有高度差,因此,第二吸样针120不影响第一吸样针110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样针110和第二吸样针120均为不锈钢管,两根不锈钢管的内径不同,所述第二吸样针120为内径较大的不锈钢管,用于形态学测试吸样。所述第一吸样针110为内径较小的不锈钢管,用于干化学吸样。所述第一吸样针110内径大于等于1mm,所述第二吸样针120的内径小于等于1mm。优选的,所述第二吸样针120的内径为1.2mm。所述第一吸样针110与所述第二吸样针120焊接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包括:与所述第一吸样针110上端面连接的第一连接管210,与所述第一连接管210连接的干化学加样泵220。具体的,所述第一吸样针110与第一连接管210之间螺纹连接或插管连接。即,干化学测定的通路为第一吸样针110、第一连接管210、干化学加样泵220。当进行干化学吸样时,样本液在干化学加样泵220的作用下由吸样针吸至第一连接管210,并将吸样针移至加样位,再在干化学加样泵220的作用下经由第一连接管210、第一吸样针110加样至试纸卡。

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形态学管道、第二电磁阀318、第二导液管319及形态学吸样泵320;所述第二吸样针120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液管311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吸样针120与所述第一导液管311螺纹连接或插管连接。即,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内的通路为: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形态学管道、第二电磁阀318、第二导液管319及形态学吸样泵320。当进行形态学吸样时,样本在形态学吸样泵320的作用下,经由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被吸至形态学管道中。

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312及第二电磁阀318皆为三通电磁阀;所述形态学管道分为两个管道,为第一形态学管道及第二形态学管道,所述第一形态学管道与所述第二形态学管道并联设置。两者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电磁阀312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电磁阀31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形态学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管313、第三电磁阀314、第一储液管315、第四电磁阀316、第三连接管317;所述第二连接管313与所述第一电磁阀312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317与所述第二电磁阀318连接。样本液可在形态学吸样泵320的作用下,经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二连接管313、第三电磁阀314,被吸至第一储液管315中。

所述第二形态学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连接管325、第五电磁阀324、第二储液管323、第六电磁阀322、第五连接管321;所述第四连接管325与所述第一电磁阀312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管321与所述第二电磁阀318连接。样本液可在形态学吸样泵320的作用下,经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四连接管325、第五电磁阀324,被吸至第二储液管323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300还设置有鞘流池330,鞘流池330用于接收来自第一储液管315或第二储液管323的样品液。所述鞘流池330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六连接管329、第七电磁阀328、第七连接管327与所述第四电磁阀316相连接,进而与所述第一储液管315连通。所述鞘流池330还通过依次连接的第六连接管329、第七电磁阀328、第八连接管331与所述第六电磁阀322相连接,进而与所述第二储液管323连通。

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300还设置有样本供给泵326,所述第三电磁阀314与所述第五电磁阀324均与所述样本供给泵326相连接。即,所述样本供给泵326通过第三电磁阀314与所述第一储液管315相连通,可用于将第一储液管315中的样本液经由第四电磁阀316、第七连接管327、第七电磁阀328、第六连接管329注入鞘流池330;所述样本供给泵326还通过第五电磁阀324与所述第二储液管323相连通,可用于将第二储液管323中的样本液经由第六电磁阀322、第八连接管331、第七电磁阀328、第六连接管329注入鞘流池330。

进一步的,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300还设置有鞘液供给泵333,所述鞘液供给泵333通过第九连接管332与所述鞘流池330相连接,用于经由第九连接管332将鞘液加注至鞘流池330。

本实用新型的尿液分析一体机多通道液路系统能够提高测试过程中的吸样速度。在现有技术中,利用的是公用吸样针,为兼顾加样精度及测试时序,吸样针一般采用内径为1mm的方案。在干化学+形态学联合测试时进行吸样,需要将管路全吸满样本液,吸样量约2mL,由于吸样针的内径为1mm,则吸样时间约5s,此时形态学吸样泵320负压达到-50kPa;再增加吸样速度则吸样负压大大增加,对电磁阀膜片、注射泵密封件的寿命产生较大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形态学测试的第二吸样针120内径为1.2mm,相比原吸样针内径1mm,其内径增加20%,截面积由0.785mm2增加至1.13mm2,增加了44%。同时,在吸样时,由干化学加样泵220经第一吸样针110负责干化学测试吸样,由形态学吸样泵320经第二吸样针120负责形态学测试吸样;干化学吸样量吸0.4mL即可(1.5s内即可完成),形态学吸样量吸1mL即可,由于第二吸样针120的内径较大,其吸样时间减少,可由5s降低至2s。提升吸样时间约3s,即吸样时间减少了60%。单个样本提升3s,按市场现有测试速度120T/H的仪器计算,速度可提升至133T/H,速度提升约10%。测试样本消耗量由原来的2mL降低至1.4mL,样本消耗量降低了3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在联合测试时,形态学液路装置300中的第一形态学管道和第二形态学管道轮流进行测试,过程如下:

步骤一、对第一样本液进行吸样,以及干化学加样。

a、吸样装置100运动至吸样位,干化学液路装置200与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同时启动吸样。

所述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吸样的过程为:在干化学加样泵220的作用下,第一吸样针110吸取第一样本液,第一样本液被吸至第一连接管210前段管路。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吸样,首先利用第一形态学管道进行吸样,即,吸样的第一通路为: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二连接管313、第三电磁阀314、第一储液管315、第四电磁阀316、第三连接管317、第二电磁阀318、第二导液管319、形态学吸样泵320。进行吸样时,在形态学吸样泵320的作用下,第二吸样针120吸取第一样品液,第一样品液经由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二连接管313、第三电磁阀314,直至传输至第一储液管315。

b、吸样装置100运动至干化学加样位,同时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吸取空气继续传输第一样本液。

吸样完成后,吸样装置100脱离第一样本液向干化学加样位运动,在吸样装置100脱离第一样本液的同时,形态学液路装置300继续按照第一通路: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二连接管313、第三电磁阀314、第一储液管315、第四电磁阀316、第三连接管317、第二电磁阀318、第二导液管319、形态学吸样泵320,吸取空气,直至第一样本液传输至第一储液管315,确保第一储液管315内完全充满第一样本液。

c、第一样本液的干化学加样。

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在加样时的通路为:干化学加样泵220、第一连接管210、第一吸样针110。在加样时,第一连接管210内的第一样本液在干化学加样泵220的作用下,经由第一吸样针110加样至试纸卡。

步骤二、第一样本液进行形态学测试;对第二样本液进行吸样,以及第二样本液的干化学加样。

a、清洗第二形态学管道,及干化学管道。

形态学吸样泵320推出洁净的液体,经第二导液管319、第二电磁阀318、第五连接管321、第六电磁阀322、第二储液管323、第五电磁阀324、第四连接管325、第一电磁阀312、第一导液管311、第二吸样针120,冲洗第二通道的管路及第二吸样针120。同时,干化学加样泵220推出洁净的液体,经第一连接管210、第一吸样针110清洗第一吸样针110内壁。

b、在清洗第二形态学管道的同时,第一形态学管道中的第一样本液进行形态学测试。

第一形态学管道中的第一样本液进行形态学测试时,将第一样本液、鞘液加注至鞘流池330形成层流。

具体的,将第一样本液加注至鞘流池330的通路为:样本供给泵326、第三电磁阀314、第一储液管315、第四电磁阀316、第七连接管327、第七电磁阀328、第六连接管329、鞘流池330。在样本供给泵326的作用下,第一储液管315内的第一样本液被加注至鞘流池330。将鞘液加注至鞘流池330的通路为:鞘液供给泵333、第九连接管332、鞘流池330。在鞘液供给泵333的作用下,鞘液经由第九连接管332加注至鞘流池330。

c、吸样装置100运动至吸样位(第二样本液),干化学液路装置200与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同时启动吸样。

所述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吸样的过程仍然为:在干化学加样泵220的作用下,第一吸样针110吸取第二样本液,第二样本液被吸至第一连接管210前段管路。

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对第二样本液吸样时,则利用第二形态学管道进行吸样,即,吸样的第二通路为: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四连接管325、第五电磁阀324、第二储液管323、第六电磁阀322、第五连接管321、第二电磁阀318、第二导液管319、形态学吸样泵320。进行吸样时,在形态学吸样泵320的作用下,第二吸样针120吸取第二样本液,第二样本液经由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四连接管325、第五电磁阀324,直至传输至第二储液管323。

d、吸样装置100运动至干化学加样位,同时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吸取空气继续传输第二样本液。

吸样完成后,吸样装置100脱离第二样本液向干化学加样位运动,在吸样装置100脱离第一样本液的同时,形态学液路装置300继续按照第二通路: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四连接管325、第五电磁阀324、第二储液管323、第六电磁阀322、第五连接管321、第二电磁阀318、第二导液管319、形态学吸样泵320,吸取空气,直至第二样本液传输至第二储液管323,确保第二储液管323内完全充满第二样本液。

e、第二样本液的干化学加样。

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在加样时的通路仍然为:干化学加样泵220、第一连接管210、第一吸样针110。在加样时,第一连接管210内的第二样本液在干化学加样泵220的作用下,经由第一吸样针110加样至试纸卡。

步骤三、第二样本液进行形态学测试;对第三样本液进行吸样,以及第三样本液的干化学加样。

a、清洗第一形态学管道,及干化学管道。

形态学吸样泵320推出洁净的液体,经第二导液管319、第二电磁阀318、第三连接管317、第四电磁阀316、第一储液管315、第三电磁阀314、第二连接管313、第一电磁阀312、第一导液管311、第二吸样针120,冲洗第一通道的管路及第二吸样针120。同时,干化学加样泵220推出洁净的液体,经第一连接管210、第一吸样针110清洗第一吸样针110内壁。

b、在清洗第一形态学管道的同时,第二形态学管道中的第二样本液进行形态学测试。

第二形态学管道中的第二样本液进行形态学测试时,将第二样本液、鞘液加注至鞘流池330形成层流。

具体的,将第二样本液加注至鞘流池330的通路为:样本供给泵326、第五电磁阀324、第二储液管323、第六电磁阀322、第八连接管331、第七电磁阀328、第六连接管329、鞘流池330。在样本供给泵326的作用下,第二储液管323内的第二样本液被加注至鞘流池330。将鞘液加注至鞘流池330的通路为:鞘液供给泵333、第九连接管332、鞘流池330。在鞘液供给泵333的作用下,鞘液经由第九连接管332加注至鞘流池330。

c、吸样装置100运动至吸样位(第三样本液),干化学液路装置200与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同时启动吸样。

所述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吸样的过程仍然为:在干化学加样泵220的作用下,第一吸样针110吸取第三样本液,第三样本液被吸至第一连接管210前段管路。

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对第三样本液吸样时,则利用第一形态学管道进行吸样,即,使用的是第一通路: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二连接管313、第三电磁阀314、第一储液管315、第四电磁阀316、第三连接管317、第二电磁阀318、第二导液管319、形态学吸样泵320。进行吸样时,在形态学吸样泵320的作用下,第二吸样针120吸取第三样本液,第三样本液经由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二连接管313、第三电磁阀314,直至传输至第一储液管315。

d、吸样装置100运动至干化学加样位,同时形态学液路装置300吸取空气继续传输第三样本液。

吸样完成后,吸样装置100脱离第三样本液向干化学加样位运动,在吸样装置100脱离第三样本液的同时,形态学液路装置300继续按照第一通路:第二吸样针120、第一导液管311、第一电磁阀312、第二连接管313、第三电磁阀314、第一储液管315、第四电磁阀316、第三连接管317、第二电磁阀318、第二导液管319、形态学吸样泵320,吸取空气,直至第三样本液传输至第一储液管315,确保第一储液管315内完全充满第三样本液。

e、第三样本液的干化学加样。

干化学液路装置200在加样时的通路为:干化学加样泵220、第一连接管210、第一吸样针110。在加样时,第一连接管210内的第三样本液在干化学加样泵220的作用下,经由第一吸样针110加样至试纸卡。

所述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通过上述流程可实现循环测试,提高了测试速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尿液分析一体机的多通道液路系统,包括:吸样装置、干化学液路装置及形态学液路装置;所述吸样装置包括并列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吸样针和至少一个第二吸样针,所述第一吸样针的上端面与所述干化学液路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二吸样针的上端面与所述形态学液路装置相连接;所述第一吸样针的下端面低于第二吸样针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一吸样针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吸样针的内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并列连接的第一吸样针和第二吸样针,且两者内径不同,下端面具有高度差,提高了干化学测试中的加样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形态学测试的吸样速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