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角电位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4443发布日期:2019-06-26 01:4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角电位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测角电位计。



背景技术:

电位计可广泛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阻值控制的领域:例如电路板、功率控制器等领域。电位计在轴系当中的应用,可实现所带轴系的角度测量,如果需要实现轴系转角测量的功能,则需要外置测角逻辑模块实现。当前技术条件下电位计与测角逻辑模块的配合往往是分离的,会造成体积比较大,造成安装空间的局限性与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角电位计,将电位计与电阻测量模块集成设计,通过阻值与角度关系的对比换算,实现直接输出角度的功能,并减小安装所需空间,减小空间局限性和浪费。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角电位计,包括壳体、转轴、电阻基板和测角模块;

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下安装板,下安装板中心处设置有轴承;转轴下端穿过轴承将转轴固定在下安装板上,转轴上端设置有法兰和螺纹孔;电阻基板和测角模块设置在外壳和下安装板形成的壳体腔内;

电阻基板包括纤维板、碳电阻膜和铜带;纤维板为圆形,直径小于电位计外壳内径,碳电阻膜呈环形镀在纤维板上,碳电阻膜设置有1°的开口,用于将碳电阻膜隔离形成一个以顺时针方向均匀递增的电阻条;铜带呈环形设置在碳电阻膜内侧;电阻基板通过转轴上端的法兰和螺纹孔固定在转轴上;

测角模块设置在电阻基板上方,并与下安装板固定,测角模块包括电阻值测量模块和刷丝,刷丝设置在测量模块下方,并分别与电阻基板内圈铜带和外圈碳电阻膜相对应;电阻测量模块包括微处理器MCU、恒流源和模数转换芯片ADC;恒流源通过刷丝为电阻基板提供信号源,ADC用于采集刷丝间的电压,转换为阻值后,换算为角度值。

具体的,所述的电位计壳体的外壳和下安装板为纯铝材质。

具体的,所述外壳直径为5-8毫米。

使用时,在通电的情况下,转轴转动,转轴固定的电阻基板与测角模块发生相对转动,测角模块通过刷丝实现与电阻基板的连接;在转动过程中,测角模块实时测量刷丝间的电阻值,并将其换算为角度值,实现轴系角度的测量功能。

这些技术方案,包括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互相组合或者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将电位计与电阻测量模块集成设计,通过阻值与角度关系的对比换算,实现直接输出角度的功能,并将其小型化,从而减小安装所需空间,减小空间局限性和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的电阻基板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的电阻基板与测角模块示意图。

图中,11-外壳,12-下安装板,2-转轴,3-电阻基板,31-碳电阻膜,32-铜带,33-纤维板,4-测角模块,41-刷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专利的一种测角电位计,包括壳体、转轴2、电阻基板3和测角模块4;

所述壳体包括由纯铝制成的直径为5毫米的外壳11和下安装板12,下安装板12中心处设置有轴承;转轴2下端穿过轴承将转轴2固定在下安装板12上,转轴2上端设置有法兰和螺纹孔;电阻基板3和测角模块4设置在外壳11和下安装板12形成的壳体腔内;

电阻基板3包括纤维板33、碳电阻膜31和铜带32;纤维板33为圆形,直径小于电位计外壳11内径,碳电阻膜31呈环形镀在纤维板33上,阻值为359欧,碳电阻膜31设置有1°的开口,用于将碳电阻膜31隔离形成一个以顺时针方向均匀递增的电阻条;铜带32呈环形设置在碳电阻膜31内侧;电阻基板3通过转轴2上端的法兰和螺纹孔固定在转轴2上;

测角模块4设置在电阻基板3上方,并与下安装板12固定,测角模块4包括电阻值测量模块和刷丝41,刷丝41设置在测量模块下方,并分别与电阻基板3内圈铜带32和外圈碳电阻膜31相对应;电阻测量模块包括微处理器MCU、恒流源和模数转换芯片ADC;恒流源通过刷丝41为电阻基板3提供信号源,ADC用于采集刷丝41间的电压,转换为阻值后,换算为角度值。

使用时,在通电的情况下,转轴2转动,转轴2固定的电阻基板3与测角模块4发生相对转动,测角模块4通过刷丝41实现与电阻基板3的连接;在转动过程中,测角模块4实时测量刷丝41间的电阻值,并将其换算为角度值,实现轴系角度的测量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