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的测定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5186发布日期:2019-04-17 04:01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和小麦是我国最大的两种粮食作物,其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70%以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稻麦两熟种植面积占很大比重。近年来长江中下游稻麦轮作区大面积推广偏迟熟粳稻品种,水稻种植方式主要为直播和机器插秧,水稻生育期不断推迟,影响小麦适期播种,推迟小麦生育进程,增加灌浆期遭遇高温的风险,加重赤霉病等的危害。收获期遇连阴雨天气,不仅增加穗发芽发生的风险,同时由于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收获后农民不愿晾晒或缺乏晒场、烘干设备及仓库,导致小麦籽粒水分过高造成霉变变质,品质下降。在小麦生产的规模化、轻简化和种植户老龄化的背景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避开生产的风险,而收获后的晾晒是经营主体最为头痛的农事之一。小麦成熟后期脱水特性直接影响到小麦的安全收获和储存。籽粒脱水快有利于提前收获,减少晾晒或烘干,节约成本,同时提早让茬,为水稻的提前播栽争取时间,实现稻麦周年增产。随着水稻迟收及小麦迟播面积的不断增加,让籽粒直接在穗上脱水至安全水分后用机械直接收获入仓而不要晾晒,选育成熟后期脱水速率快的小麦品种迫在眉睫。小麦籽粒脱水是籽粒生理成熟后含水率不断降低的过程,是籽粒不同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小麦籽粒完全成熟收获时的最适含水率为15%以下,较高的含水率严重影响籽粒产量和商用品质,并且增加小麦的适时采收与贮藏加工成本。籽粒脱水快有利于提前收获,提早让茬,减少晾晒或烘干所需时间。蜡熟至收获期不同小麦品种间籽粒脱水速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且白皮小麦品种同期籽粒含水率高于红皮小麦品种,并随籽粒成熟度的推进,差异逐渐缩小。因此,通过育种手段选育出籽粒灌浆脱水快基因型的品种是完全可行的,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快是其安全提前收获的保障,有助于解决当前形势下小麦生产面临的问题。而小麦籽粒脱水研究至目前未见其他相关报道,小麦籽粒脱水相关qtl(数量性状基因组)及遗传机制研究国内外亦未见报道。主要原因是小麦籽粒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测定过程较为繁琐,测定工作量大且困难,难以进行系统全面的籽粒脱水研究。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的测定方法,以解决当前形势下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测定过程繁琐、测定工作量大且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基于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的相关关系,以所述单穗含水率代表所述籽粒含水率。可选地,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6以上。可选地,所述单穗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s1、在小麦扬花期标记花期一致,长势、长相、穗子大小基本一致且无病虫害的单穗至少200穗;步骤s2、确定生理成熟期;步骤s3、从生理成熟期开始,每天固定时间取多个标记的单穗,称取每个单穗鲜重,烘干至恒重,称取每个单穗干重,计算单穗含水率。可选地,所述步骤s1中花期一致的判断标准为:单穗中部小花正在开花,花药呈淡黄色。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确定生理成熟期的步骤如下:从花后28-32天始,每天固定时间取多个标记的同一天开花的单穗,剥取籽粒,烘干至恒重,称籽粒干重,折算成千粒重,千粒重达到最大值的日期为生理成熟期。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每天取单穗的数量为10个;烘干至恒重的步骤如下:于105℃下烘30min杀青,再在80℃恒温下烘至恒重。可选地,所述步骤s2中,开始取样的时间依据籽粒表型进行初步判断。可选地,所述籽粒表型的特征为:籽粒转黄,手掐无汁液冒出,籽粒呈固态、有弹性。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计算单穗含水率的公式为:单穗含水率=(单穗鲜重-单穗干重)/单穗鲜重*100%。可选地,所述步骤s3中,每天取单穗的数量为10个;烘干至恒重的步骤如下:于105℃下烘30min杀青,再在80℃恒温下烘至恒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公开的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的测定方法,通过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的高度相关性,可快速比较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后的小麦籽粒含水率差异,克服了籽粒含水率测定过程中籽粒鲜样含水率极不稳定、剥取籽粒工作量相当大的缺陷。2.本发明可以快速测定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为高通量筛选后期籽粒脱水快、成熟早的小麦品系,从而选育适应当前小麦规模化生产新形势的早熟小麦品种提供了方法支撑;为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遗传机制研究解决了表型测定工作量大、含水率快速获取难以实现的难题。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的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麦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基于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的相关关系,以所述单穗含水率代表所述籽粒含水率。用单穗含水率代表籽粒含水率是根据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96以上,因此可用单穗含水率判断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籽粒含水率差异。单穗含水率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s1、在小麦扬花期标记花期一致,长势、长相、穗子大小基本一致且无病虫害的单穗至少200穗。其中,花期一致的判断标准为:单穗中部小花正在开花,花药呈淡黄色。步骤s2、确定生理成熟期。从花后28-32天始,每天固定时间取10个标记的同一天开花的单穗,剥取籽粒,于105℃下烘30min杀青,再在80℃恒温下烘至恒重,称籽粒干重,折算成千粒重,千粒重达到最大值的日期为生理成熟期。开始取样的时间,具体日期根据气候环境差异年度间会有所不同,可以根据籽粒表型进行初步判断,以便快速找出准确的生理成熟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具体一点来说,所述籽粒表型的特征为:籽粒转黄,手掐无汁液冒出,籽粒呈固态、有弹性。步骤s3、从生理成熟期开始,每天固定时间取10个标记的单穗,称取每个单穗鲜重,于105℃下烘30min杀青,再在80℃恒温下烘至恒重,称取每个单穗干重,计算单穗含水率。其中,单穗含水率=(单穗鲜重-单穗干重)/单穗鲜重*100%。在实际操作时,确定生理成熟期的步骤中,每次烘干前应先称取每个单穗鲜重,因为生理成熟期的确定一般在生理成熟期后2天,所以在寻找生理成熟期的过程中必须保留单穗鲜重数据,以确保可以获得生理成熟期开始至完熟期的所有单穗含水率数据。本发明以下的五个实施例,为了充分说明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的相关关系,在生理成熟期之后,同时称取并计算了单穗含水率和籽粒含水率。其中,单穗含水率=(单穗鲜重-籽粒干重-颖壳干重)/单穗鲜重*100%,籽粒含水率=(籽粒鲜重-籽粒干重)/籽粒鲜重*100%单穗干重=籽粒干重+颖壳干重。实施例1:s1.扬花期单穗开花日期标记2018年4月15日扬麦16普遍扬花,当天对其小区内长势、长相、穗子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且中部小花正在开花,花药呈淡黄色的单穗进行挂牌标记,共标记≥200穗。s2.生理成熟期确定5月15日肉眼观测扬麦16籽粒转黄,手掐无汁液冒出,籽粒呈固态、有弹性。上午9:00开始取样,取10个标记的单穗,称取单穗鲜重,剥取籽粒,105℃下烘30min杀青,80℃恒温下烘至恒重,称其干重,折算成千粒重,千粒重于5月16日达最大值,确定花后31天为本年度扬麦16生理成熟期。s3.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测定从花后31天开始每天上午9:00取10个标记的单穗,快速称取每个单穗鲜重,然后剥取籽粒并称籽粒鲜重。105℃下将籽粒和颖壳杀青30min,然后80℃恒温下烘至恒重,各称干重。计算单穗含水率和籽粒含水率。连续测定9天(其中花后35天、37天下雨未测)并统计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从花后31天、32天、33天、34天、36天、38天、39天,对标记的单穗以及对应在每一个单穗上剥取的籽粒,分别称取其鲜重、干重以及颖壳干重,具体数据见表1-表7。表1扬麦16花后31天单穗和籽粒称重数据表2扬麦16花后32天单穗和籽粒称重数据表3扬麦16花后33天单穗和籽粒称重数据表4扬麦16花后34天单穗和籽粒称重数据表5扬麦16花后36天单穗和籽粒称重数据表6扬麦16花后38天单穗和籽粒称重数据表7扬麦16花后39天单穗和籽粒称重数据表8扬麦16籽粒含水率与单穗含水率(%)日期5月16日5月17日5月18日5月19日5月21日5月23日5月24日花后天数31天32天33天34天36天38天39天籽粒含水率33.9634.6631.3028.2923.8519.2313.04单穗含水率32.7533.0529.8526.6922.2018.1112.38在表1-表7的基础上,扬麦16在生理成熟期后每天的单穗含水率和籽粒含水率的具体数据见表8。根据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1),计算出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99**。实施例2:s1.扬花期单穗开花日期标记2018年4月13日扬麦23普遍扬花,当天对其小区内长势、长相、穗子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且中部小花正在开花,花药呈淡黄色的单穗进行挂牌标记,共标记≥200穗。s2.生理成熟期确定5月13日肉眼观测扬麦23籽粒转黄,手掐无汁液冒出,籽粒呈固态、有弹性。上午9:00开始取样,取10个标记的单穗,称取单穗鲜重,剥取籽粒,105℃下烘30min杀青,80℃恒温下烘至恒重,称其干重,折算成千粒重,千粒重于5月13日达最大值,确定花后30天为本年度扬麦23生理成熟期。s3.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测定从花后33天开始每天上午9:00取10个标记的单穗,快速称取每个单穗鲜重,然后剥取籽粒并称籽粒鲜重。105℃下将籽粒和颖壳杀青30min,然后80℃恒温下烘至恒重,各称干重。计算单穗含水率和籽粒含水率。连续测定9天(其中花后37天、39天下雨未测)并统计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扬麦23在生理成熟期后每天的称重数据在此省略,其计算结果见表9。由表9,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97**。表9扬麦23籽粒含水率与单穗含水率(%)日期5月16日5月17日5月18日5月19日5月21日5月23日5月24日花后天数33天34天35天36天38天40天41天籽粒含水率31.3329.6223.2023.4521.7418.8013.91单穗含水率28.3427.1821.6722.5920.9917.8613.56实施例3:s1.扬花期单穗开花日期标记2018年4月15日扬麦15普遍扬花,当天对其小区内长势、长相、穗子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且中部小花正在开花,花药呈淡黄色的单穗进行挂牌标记,共标记≥200穗。s2.生理成熟期确定5月15日肉眼观测扬麦15籽粒转黄,手掐无汁液冒出,籽粒呈固态、有弹性。上午9:00开始取样,取10个标记的单穗,称取单穗鲜重,剥取籽粒,105℃下烘30min杀青,80℃恒温下烘至恒重,称其干重,折算成千粒重,千粒重于5月16日达最大值,确定花后31天为本年度扬麦15生理成熟期。s3.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测定从花后31天开始每天上午9:00取10个标记的单穗,快速称取每个单穗鲜重,然后剥取籽粒并称籽粒鲜重。105℃下将籽粒和颖壳杀青30min,然后80℃恒温下烘至恒重,各称干重。计算单穗含水率和籽粒含水率。连续测定9天(其中花后35天、37天下雨未测)并统计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扬麦15在生理成熟期后每天的称重数据在此省略,其计算结果见表10。由表10,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97**。表10扬麦15籽粒含水率与单穗含水率(%)日期5月16日5月17日5月18日5月19日5月21日5月23日5月24日花后天数31天32天33天34天36天38天39天籽粒含水率41.7840.6236.6534.1331.8323.6916.73单穗含水率42.5241.1036.0833.2130.2622.2116.12实施例4:s1.扬花期单穗开花日期标记2018年4月13日扬麦11普遍扬花,当天对其小区内长势、长相、穗子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且中部小花正在开花,花药呈淡黄色的单穗进行挂牌标记,共标记≥200穗。s2.生理成熟期确定5月13日肉眼观测扬麦11籽粒转黄,手掐无汁液冒出,籽粒呈固态、有弹性。上午9:00开始取样,取10个标记的单穗,称取单穗鲜重,剥取籽粒,105℃下烘30min杀青,80℃恒温下烘至恒重,称其干重,折算成千粒重,千粒重于5月13日达最大值,确定花后30天为本年度扬麦11生理成熟期。s3.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测定从花后33天开始每天上午9:00取10个标记的单穗,快速称取每个单穗鲜重,然后剥取籽粒并称籽粒鲜重。105℃下将籽粒和颖壳杀青30min,然后80℃恒温下烘至恒重,各称干重。计算单穗含水率和籽粒含水率。连续测定9天(其中花后37天、39天下雨未测)并统计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扬麦11在生理成熟期后每天的称重数据在此省略,其计算结果见表11。由表11,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96**。表11扬麦11籽粒含水率与单穗含水率(%)日期5月16日5月17日5月18日5月19日5月21日5月23日5月24日花后天数33天34天35天36天38天40天41天籽粒含水率33.9232.7027.8925.8222.8719.5513.16单穗含水率33.2931.1728.0324.9921.7518.7613.62实施例5:s1.扬花期单穗开花日期标记2018年4月13日宁麦13普遍扬花,挂牌标记,共标记≥200穗。s2.生理成熟期确定5月13日肉眼观测宁麦13籽粒转黄,手掐无汁液冒出,籽粒呈固态、有弹性。上午9:00开始取样,取10个标记的单穗,称取单穗鲜重,剥取籽粒,105℃下烘30min杀青,80℃恒温下烘至恒重,称其干重,折算成千粒重,千粒重于5月13日达最大值,确定花后30天为本年度宁麦13生理成熟期。s3.生理成熟后籽粒含水率测定从花后33天开始每天上午9:00取10个标记的单穗,快速称取每个单穗鲜重,然后剥取籽粒并称籽粒鲜重。105℃下将籽粒和颖壳杀青30min,然后80℃恒温下烘至恒重,各称干重。计算单穗含水率和籽粒含水率。连续测定9天(其中花后37天、39天下雨未测)并统计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宁麦13在生理成熟期后每天的称重数据在此省略,其计算结果见表12。由表12,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98**。表12宁麦13籽粒含水率与单穗含水率(%)日期5月16日5月17日5月18日5月19日5月21日5月23日5月24日花后天数33天34天35天36天38天40天41天籽粒含水率32.2332.4828.9926.7624.5119.9913.54单穗含水率31.5531.7927.3525.9223.3619.8712.87综上所述,可见单穗含水率与籽粒含水率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以单穗含水率代表籽粒含水率,以此判断小麦成熟后期的含水率降低的变化过程。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