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载车辆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5303发布日期:2019-06-15 01:2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载车辆诊断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载车辆诊断仪。



背景技术:

车辆诊断仪是一款专门针对汽车检测的专业仪器,可实时检测车辆的性能,并对车辆故障进行检测,是检测车辆必备的一种工具。

目前,传统的车辆诊断仪主要包括内部的电路板、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以及包裹电路板的壳体,同时,在壳体的两侧通常还会安装有较厚的防护壳(塑料壳或橡胶壳),防护壳可以对壳体进行保护。

但是,在实际安装防护套的过程中,一般是先将防护壳半包裹在壳体的两侧,然后通过螺钉打入防护壳预设的螺孔内,从而将防护壳安装在壳体的两侧,这种安装方式的过程一般比较麻烦,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果安装或更换的工作量较大时,势必会在增加工作人员的疲劳感与劳动量,继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车辆诊断仪,能够很方便的实现防护壳的安装与拆卸,从而可以降低工作人员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重载车辆诊断仪,包括:壳体;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背部且截面呈弧状的手提板;以及半包设在手提板两端的壳体侧边的防护壳,所述壳体两外侧上开设有延伸方向与手提板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滑动式容纳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设有用于限制防护壳滑动的定位组件,所述壳体远离定位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限制防护壳的限位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容纳槽内设置移动块,在移动块上设置定位组件,当需要安装防护壳时,可以使防护壳上的相应位置与定位组件相对应,利用定位组件对防护壳起到初步的限制作用,而设置的限位组件,可以对防护壳起到进一步的限制,使得防护壳可以很牢固且方便的套设在壳体的两侧,通过上述方案,便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防护壳的安装与拆卸,从而可以降低工作人员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移动块上、开口方向与容纳槽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容纳腔;活动设于容纳腔内且截面呈三角形的定位块;以及设于容纳腔内用于驱动定位块伸缩的驱动弹簧,所述防护壳内侧相应位置设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护壳与定位块相对应时,设置的驱动弹簧会利用自身的回复力,自动的驱动定位块与定位槽相互去嵌合,从而将防护壳初步限制壳体的预定位置上,而将定位块的截面设置成三角形,使得防护壳上的定位槽可以顺畅的与定位块相嵌合,同时,又不容易往回滑动,进一步减少了防护壳随意滑动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活动容纳在凹槽内的限位块;安装在凹槽内用于驱动限位块伸缩的第一弹簧;开设在防护壳内侧与限位块位置相对应的限位槽;以及设于壳体上用于驱动限位块复位的第一复位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组件对防护壳起到初步的定位后,使得防护壳上的限位槽与壳体上的限位块相互对齐,而设置的第一弹簧会利用自身的回复力,自动的驱动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嵌合,从而将防护壳固定在壳体外壁上,此结构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复位件包括:开设在壳体外侧上与凹槽相连通的条形通口;以及一端与限位块相固定、另一端穿出条形通口的拨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解除限位块对防护壳的限制时,可以利用拨动拨块,使得拨块沿着条形通口移动,拨块在移动的过程中,便可以带动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分离,从而很方便的解除对防护壳的限制。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外侧的置物槽;铰接在置物槽内壁的卡块;开设在防护壳内侧上与卡块相嵌合的卡槽;设于置物槽内用于驱动卡块旋转、以使卡块与卡槽相互嵌合的第二弹簧;以及,设于壳体上用于驱动卡块旋转并容纳至置物槽内的第二复位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样的,当定位组件对防护壳起到初步的定位后,使得防护壳上的卡槽与壳体上的置物槽相互对齐,利用第二复位件,便可以解除对卡块的限制,使得第二弹簧可以驱动卡块旋转,卡块便可以与防护壳上的卡槽相嵌合,通过此方案,同样可以很方便的将防护壳限制在壳体的预定位置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复位件包括:一端水平穿插在壳体以及置物槽内、另一端穿出壳体的转杆;以及安装在转杆穿出端部的扭盖,所述卡块固定在处于置物槽内的转杆外壁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解除对防护壳的限制时,可以转动扭盖,带动转杆旋转,转杆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卡块旋转,从而可以很方便的将卡块旋转出卡槽,继而可以解除对防护壳的限制,此结构设计精巧,易于实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容纳槽内水平安装有用于驱动移动块朝远离凹槽的方向移动的复位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复位弹簧,使得防护壳在定位组件与限位组件的限制下,还可以对移动块施加远离凹槽方向的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防护壳与壳体之间的拉扯力,使得壳体安装的更加牢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防护壳沿容纳槽延伸方向开设有向防护壳内凹陷的轨道,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与轨道相匹配的凸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凸棱可以与轨道相互匹配,使得防护壳在套设安装的过程中,凸棱可以沿着预定的轨道滑动,从而可以增加防护壳安装的准确性,使得防护壳可以快速的且准确的被安装,同时,还可以提高防护壳在沿着壳体滑动过程中稳定性,减少其晃动或松动的情况。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块以及定位槽的截面均呈l形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定位块与定位槽相接触的面积,继而增加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得防护壳可以更加牢固的安装在壳体的预定位置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的四角均安装有用于支撑壳体的支撑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支撑件,可以对壳体进行支撑承载,减少壳体与桌面或地面相接触的情况,从而可以减少外界杂质灰尘或水对壳体造成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提高壳体放置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定位块上设置定位组件以及在壳体的另一侧设置限位组件,定位组件可以对防护壳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得防护壳与壳体的预定位置相贴合,而设置的限位组件,则可以对防护壳定好位后对其进行限制,使得防护壳很牢固的安装在壳体的预定位置上;而设置的复位弹簧,则可以进一步配合定位组件以及限位组件,可以进一步减少防护壳出现松动的情况,通过上述方案,便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防护壳的安装与拆卸,从而可以降低工作人员不必要的麻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壳体与防护壳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二弹簧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手提板;2、防护壳;21、定位槽;22、限位槽;23、卡槽;3、容纳槽;31、移动块;32、容纳腔;33、定位块;34、驱动弹簧;35、复位弹簧;36、轨道;37、凸棱;4、凹槽;41、限位块;42、第一弹簧;43、条形通口;44、拨块;5、置物槽;51、卡块;52、第二弹簧;53、转杆;54、扭盖;6、凸块;61、支撑块;62、插杆;63、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重载车辆诊断仪,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电路板、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元器件、以及包裹在电路板与元器件外的壳体1,在壳体1的背部安装有手提板11,且手提板11的截面呈弧形状,在手提板11的两端壳体侧边半包裹有防护壳2,防护壳2采用塑料或者橡胶材质所制作,防护壳2可以对壳体1的两侧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可以减少外界的磕碰情况,从而可以延长壳体1的使用寿命。

在壳体1的两侧外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槽3,容纳槽3的延伸方向与手提板11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而在容纳槽3内滑动式连接有移动块31,且移动块31的承载面不高于壳体1的表面,在移动块31上设置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可以对防护壳2进行定位,使得防护壳2处于壳体1的预定位置上,同时,在壳体1远离定位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而在凹槽4内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可以在防护壳2定位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固定,使得防护壳2很牢固的固定在壳体1的预定位置上。另外,在容纳槽3内水平安装有复位弹簧35,复位弹簧35可以施加移动块31朝远离限位组件方向移动的弹性力。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组件包括:开设在移动块31上、且开口方向与容纳槽3延伸方向相垂直的容纳腔32,在容纳腔32内活动设置有定位块33,定位块33的截面呈三角形,且定位块33的倾斜面向限位组件的一侧倾斜,在容纳腔32的底壁安装有驱动弹簧34,驱动弹簧34远离容纳腔32的一端与定位块33的内端相固定,而在防护壳2的内侧相应位置上开设有定位槽21,定位槽21与定位块33相互匹配。

当需要对防护壳2进行定位时,可以先将防护壳2与壳体1的两侧边相对齐,移动防护壳2,使得防护壳2可以沿着壳体1的表面滑动,当防护壳2上的定位槽21与定位块33相对齐时,设置的驱动弹簧34会利用自身的回复力,自动的驱动定位块33从容纳腔32内弹出,使得定位块33插入防护壳2的定位槽21内,从而对防护壳2起到初步的定位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活动容纳在凹槽4内的限位块41,在凹槽4的底壁安装有第一弹簧42,第一弹簧42远离凹槽4底壁的一端与限位块41的内端相固定,在防护壳2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22,限位槽22可以与限位块41相互嵌合,同时,在壳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复位件,第一复位件可以驱动限位块41收缩至凹槽4内。

当定位块33对防护壳2起到初步的定位时,可以滑动防护壳2,使得防护壳2朝凹槽4的方向往回移动,此时,防护壳2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复位弹簧35拉绳,当防护壳2上的限位槽22滑动到与限位块41相互对齐的位置时,设置的第一弹簧42会自动的驱动限位块41从凹槽4内弹出并插入限位槽22内,与此同时,设置的复位弹簧35会利用自身的回复力,对防护壳2施加远离凹槽4的力,通过上述方案的设计,可以很方便且牢固的将防护壳2固定在壳体1的预定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包括:开设在壳体1外侧上与凹槽4相连通的条形通口43,且条形通口43的延伸方向与凹槽4的开口方向相一致,在条形通口43内活动穿插有一端与限位块41相固定、另一端穿出条形通口43的拨块44。

当需要解除对防护壳2的限制时,可以拨动拨块44,使得拨块44沿着条形通口43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拨块44可以带动限位块41与限位槽22相分离,很方便的解除对防护壳2的限制。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块33与定位槽21的截面均呈l形设置,l形设置的定位块33与定位槽21,在防护壳2被初步限制时,可以增加定位块33与定位槽21的接触面积,继而增加两者之间的静摩擦力,使得防护壳2可以更加牢固的安装在壳体1的预定位置上。

其中,在防护壳2外表面上开设有向防护壳2内部凹陷的轨道36,轨道36的延伸方向与容纳槽3的延伸方向相一致,而在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凸棱37,凸棱37可以与轨道36相互匹配,当防护壳2在套设安装的过程中,凸棱37可以沿着预定的轨道36滑动,从而可以增加防护壳2安装的准确性,使得防护壳2可以快速且准确的被安装。

在壳体1的底部四角处均安装有支撑件,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包括:固定在壳体1底部四个角上且相对称的凸块6,位于相对称的凸块6之间的支撑块61,以及穿插在凸块6与支撑块61之间的插杆62,同时,在插杆62的端部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63。

设置的支撑块61可以对壳体1进行支撑承载,减少壳体1与桌面或地面相接触的情况,从而可以减少外界杂质灰尘或水对壳体1造成的影响,当旋转限位螺母63,则可以带动支撑块61旋转,当支撑块61旋转到合适的位置时,可以扭紧限位螺母63,通过此方案,便可以有效的调节支撑块61的角度,进而调节壳体被支撑起的高度。

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限位组件的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包括:开设在壳体1外侧的置物槽5,在置物槽5的内壁之间铰接有卡块51,而在防护壳2的内侧上开设有与卡块51相对应的卡槽23,在置物槽5内还安装有第二弹簧52,第二弹簧52远离置物槽5的一端与卡块51的外部相固定,使得第二弹簧52可以利用自身的弹性力,自动的驱动卡块51旋转;另外,在壳体1上还安装有第二复位件,第二复位件可以驱动卡块51旋转,使得卡块51旋转至置物槽5内。

当定位块33对防护壳2起到初步的定位时,滑动防护壳2,使得防护壳2上的卡槽23与置物槽5的位置相对应,卡块51会在第二弹簧52的弹性力作用下,自动的驱动卡块51旋转,使得卡块51旋转至与卡槽23相互嵌合,利用此方案,同样可以很方便的将防护壳2固定在壳体1的预定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复位件包括:一端水平穿插在壳体1以及置物槽5内、另一端穿出壳体1的转杆53,在转杆53穿出的端部安装有扭盖54,而卡块51固定在处于置物槽5内的转杆53外壁上。

当需要解除对防护壳2的限制时,可以通过转动扭盖54,带动转杆53旋转,转杆53在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卡块51旋转,从而可以很方便的将卡块51旋转出卡槽23,继而可以解除对防护壳2的限制,使得防护壳2可以很方便的从壳体1上滑开。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