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高精度烟气脱硝氨逃逸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8727发布日期:2019-08-17 01:4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高精度烟气脱硝氨逃逸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线高精度烟气脱硝氨逃逸检测系统结构,属气体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生产等领域中,往往会产生大量含有氟化氢等严重污染性气体,为了实现对尾气中氟化氢检测作业,当前主要是通过对尾气进行采样,然后再利用激光发生器对烟气样品中的氟化氢进行检测,虽然可以实现对氟化氢检测作业的需要,但一方面检测系统结构复杂,操作和维护难度大且维护成本高,另一方面在进行检测过程中,仅能对烟气样本进行检测,不能有效满足对烟气全面检测的需要,因此极易造成烟气检测精度差,无法有效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水体检测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线高精度烟气脱硝氨逃逸检测系统,该发明可有效简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安装定位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提高烟气中污染区检测作业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线高精度烟气脱硝氨逃逸检测系统,包括采样端头、检测机构及控制装置,其中采样端头、检测机构相互连通,且采样端头、检测机构均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采样端头包括承载机架、导流管、套管、承载座、防护罩、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烟气过滤装置、负压泵、粉尘过滤器,其中承载机架为横断面为矩形框架结构,承载座与承载机架前端面连接并与承载机架同轴分布,套管为空心管状结构,其后端面与承载座前端面连接,且套管与承载座间同轴分布,防护罩为与承载座同轴分布的筛管结构,与承载座相互连接并包覆在套管外侧,且防护罩与承载座间同轴分布并构成横断面为矩形的腔体结构,导流管嵌于套管内并与套管同轴分布,导流管前端位于防护罩内,并与防护罩内表面间间距不小于30毫米,导流管前端面设至少一个烟气过滤装置,并通过烟气过滤装置与防护罩连通,导流管后端面位与承载机架内并通过负压泵与粉尘过滤器相互连通,粉尘过滤器、负压泵和导流管均与承载机架内表面相互连接,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均至少两个,分别嵌于导流管前端面及后端面内,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负压泵、烟气过滤装置、粉尘过滤器均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罩直径为导流管管径的至少5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罩内表面另设至少一条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管位与承载机架内的管段外表面均布若干散热翅板,且所述散热翅板环绕导流管轴线均布,散热翅板表面总面积为导流管外表面总面积的1.5—5倍。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机架上另设一条反吹管,所述反吹管通过控制阀与导流管相互连通,且所述反吹管另与负压泵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装置为基于物联网控制器为核心的电路系统。

本发明一方面集成化程度高,可有效简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安装定位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有效满足多种不同类型结构烟道及检测设备配套运行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进行烟气采样中,可有效对烟气温度进行调整和对烟气中粉尘进行净化处理,从而有效防止因烟气粉尘污染及高温等导致检测设备损毁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烟气中污染区检测作业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述的一种在线高精度烟气脱硝氨逃逸检测系统,包括采样端头1、检测机构2及控制装置3,其中采样端头1、检测机构2相互连通,且采样端头1、检测机构2均与控制装置3电气连接,采样端头1包括承载机架101、导流管102、套管103、承载座104、防护罩105、温度传感器106、流量传感器107、烟气过滤装置108、负压泵109、粉尘过滤器100,其中承载机架101为横断面为矩形框架结构,承载座104与承载机架101前端面连接并与承载机架101同轴分布,套管103为空心管状结构,其后端面与承载座104前端面连接,且套管103与承载座104间同轴分布,防护罩105为与承载座104同轴分布的筛管结构,与承载座104相互连接并包覆在套管103外侧,且防护罩105与承载座104间同轴分布并构成横断面为矩形的腔体结构,导流管102嵌于套管103内并与套管103同轴分布,导流管102前端位于防护罩105内,并与防护罩105内表面间间距不小于30毫米,导流管102前端面设至少一个烟气过滤装置108,并通过烟气过滤装置108与防护罩108连通,导流管102后端面位与承载机架101内并通过负压泵109与粉尘过滤器100相互连通,粉尘过滤器100、负压泵109和导流管102均与承载机架101内表面相互连接,温度传感器106、流量传感器107均至少两个,分别嵌于导流管102前端面及后端面内,温度传感器106、流量传感器107、烟气过滤装置108、负压泵109、粉尘过滤器100均与控制装置3电气连接。

其中,所述的防护罩105直径为导流管102管径的至少5倍。

同时,所述的防护罩105内表面另设至少一条电加热装置4,所述电加热装置4与控制装置3电气连接。

此外,所述的导流管102位与承载机架101内的管段外表面均布若干散热翅板5,且所述散热翅板5环绕导流管102轴线均布,散热翅板5表面总面积为导流管102外表面总面积的1.5—5倍。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承载机架101上另设一条反吹管6,所述反吹管6通过控制阀7与导流管102相互连通,且所述反吹管6另与负压泵109相互连通。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的控制装置3为基于物联网控制器为核心的电路系统。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根据使用需要对构成本发明的采样端头、检测机构及控制装置进行组装装配,同时间采样头通过承载机架与烟道外表面连接,使承载座、防护罩及防护罩内的导流管前端面均位于烟道内部,从而完成本发明装配。

在进行烟气检测时,首先驱动负压泵运行,在导流管前端面及防护罩内形成负压区,通过负压将烟道内烟气引流到导流管中,在烟气进入导流管内前,一方面通过烟气过滤装置对烟气中粉尘进行初步过滤,另一方面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烟气温度检测,并在温度过低时则通过电加热装置对烟气加热,然后烟气沿导流管流动并通过粉尘过滤器进行二次过滤后再输送至检测设备中进行检测,从而有效防止粉尘等对检测设备造成的污染和腐蚀,也可有效防止粉尘等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等情况发生。

此外,在烟气通过导流管流动时,另可通过导流管外表面的散热翅板进行散热作业,实现对烟气进行降温,避免因高温而导致检测设备损毁情况发生。

本发明一方面集成化程度高,可有效简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安装定位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并有效满足多种不同类型结构烟道及检测设备配套运行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进行烟气采样中,可有效对烟气温度进行调整和对烟气中粉尘进行净化处理,从而有效防止因烟气粉尘污染及高温等导致检测设备损毁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烟气中污染区检测作业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