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检测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27190发布日期:2019-07-19 23:35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检测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检测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局部放电是不完全地跨接电极的放电,局部放电不断积累的过程最终会导致严重的电力安全事故。在进行局部放电检测时,特别是对位于高处等人力不可及的电力设备进行放电检测时,急需一种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检测设备,用于将局部放电检测仪置于所需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检测设备及方法,本公开能够将局部放电检测仪置于适宜的位置,以进行局部放电检测。

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检测设备,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用于实现人体与背板的相对固定的束缚单元,所述束缚单元具有一定的弹性,设置在背板前端面;

所述背板的后端面上设置有一竖杆,竖杆上可滑动连接有升降杆,在背板上设有驱动升降杆上下移动的升降单元,所述升降杆的内壁设置有滑道,滑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设置有伸缩杆以及驱动伸缩杆自动伸缩的驱动机构;

所述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局部放电检测设备的固定件,所述升降杆上部设置有定位机构,在横杆外壁上铰接有摆杆,定位机构与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使横杆与升降杆之间呈设定角度并相对固定。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将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检测设备升降置于所需的高度位置,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局部放电检测仪的位置和角度,进而对电力设备的各部位进行放电检测。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束缚单元包括固定在背板上的一对交叉设置的束带,每个束带包括两节束带段,两节束带段中的一节连接插扣,另一节连接插板,所述插扣和插板之间可插接。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升降杆为直杆,且滑动设置在所述竖杆内腔内,在升降杆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沿轴向设置的锁止孔,所述锁止孔的底部与升降杆内壁之间设有过渡面,以实现平滑过渡。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固定在背板上的箱体、转动安装在箱体内且与所述升降杆的外壁啮合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共轴设置的蜗轮、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转动安装在箱体底部的大臂,且所述大臂为]形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大臂内腔中转动安装有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过渡轮,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三从动链轮分别位于大臂的直角梯形的四个顶点上,所述过渡轮设置于大臂的直角内沿拐点处,在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过渡轮之间设有链条,在主动链轮上固定有手柄。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块外壁上的锁止块、滑动设置在锁止块内的活动板、固定在活动板上的锁止销、设置在活动板与锁止块内壁之间的锁止弹簧,在升降杆内壁上设有上下设置的锁止孔,在锁止孔与升降杆内壁之间设有过渡面,在锁止弹簧的作用下锁止销能够伸出锁止块并置于锁止孔内。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横杆上的第一线轮和第二线轮、缠绕在第一线轮上的第一拉线和缠绕在第二线轮上的第二拉线,第一拉线的一端与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拉环,第二拉线的一端与伸缩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拉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拉环。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横杆上设有与伸缩杆滑动连接的长槽,在横杆上还设有与长槽连通的绳腔,在横杆外壁上设有与绳腔连通的线轮槽。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杆外壁上的定位块、滑动设置在定位块的滑槽内的定位杆,定位杆的一端为与定位孔插接配合的定位端,定位杆另一端为驱动端,按压驱动端时,可以将定位端移出插孔,在驱动端上固定有滑板,滑槽内设有挡板,在滑板与挡板之间设有定位弹簧,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所述定位端伸入到定位块上的插孔内,使得摆杆、升降杆和横杆之间围成一个三角形,横杆相对升降杆固定。

基于上述装置的工作方法,将局部放电检测仪安装在固定件上,转动大臂使得带有手柄的一端置于背板前侧,将横杆从升降杆内抽出,并将摆杆上设有定位孔的一端置于定位块内,将背板背负在操作者后背上,并通过束缚单元将背板与操作者上身固定,使得升降杆逐渐从竖杆内移出,直至横杆到达所需高度,拉动第一拉环,使得伸缩杆从横杆内逐渐移出,直至仪器夹上的局部放电仪置于所需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为:

本公开可以方便的将局部放电检测仪置于所需的高度位置,操作时仅需摇动手柄;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调整局部放电检测仪的位置,进而对电力设备的各部位进行放电检测。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公开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1的后视图;

图6为升降杆与竖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升降机构的第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升降机构的第二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伸缩单元的示意图;

图10为锁止机构的示意图;

图11为横杆与伸缩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12为伸缩杆与线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13为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1背板,11第一束带,12第二束带,13插扣,14插板,2竖杆,21耳板,3升降杆,31锁止孔,32过渡面,33定位块,331插孔,332滑槽,333挡板,34定位杆,341定位端,342驱动端,343滑板,35定位弹簧,4箱体,41大臂,42手柄,43蜗杆,44蜗轮,45从动齿轮,46主动齿轮,47主动链轮,471第一从动链轮,472第二从动链轮,473第三从动链轮,474过渡链轮,475链条,5横杆,51支耳,52滑块,521锁止块,522活动板,523锁止销,524锁止弹簧,53长槽,54绳腔,55线轮槽,56第一线轮,561第一拉线,562第一拉环,57第二线轮,571第二拉线,572第二拉环,58杆槽,59摆杆,591定位孔,6伸缩杆,7仪器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公开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公开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本公开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用于对电力设备进行局部放电检测的检测设备,它包括:

背板,背板为矩形板;

束缚单元,设置在背板前端面,用于实现人体与背板的相对固定;

竖杆,固定在背板的后端面;

升降杆,滑动设置在竖杆上,在背板上设有驱动升降杆上下移动的升降单元;

横杆,横杆的第一端与支耳铰接,支耳上固定有滑块,滑块与升降杆内壁滑动连接,在滑块上设有实现滑块与升降杆锁止固定的锁止机构;

伸缩杆,滑动设置在横杆上,在横杆上设有驱动伸缩杆相对横杆移动的伸缩单元;

仪器夹,设置在伸缩杆的第二端;

定位机构,设置在升降杆上部,在横杆外壁上铰接有摆杆,定位机构与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束缚单元包括固定在背板上的一对左右设置的第一束带、设置在第一束带下方的第二束带、固定在第一束带上的插扣、固定在第二束带上的插板,第一束带上的插扣与对侧第二束带上的插板插接连接。

升降单元包括固定在背板上的箱体、转动安装在箱体内且与升降杆外壁啮合的从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共轴设置的蜗轮、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转动安装在箱体底部的大臂,大臂为“]”形结构,在大臂内腔中转动安装有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过渡轮,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分别位于直角梯形的四个顶点上,在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和过渡轮之间设有链条,在主动链轮上固定有手柄。

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块外壁上的锁止块、滑动设置在锁止块内的活动板、固定在活动板上的锁止销、设置在活动板与锁止块内壁之间的锁止弹簧,在升降杆内壁上设有上下设置的锁止孔,在锁止孔与升降杆内壁之间设有过渡面,在锁止弹簧的作用下锁止销伸出锁止块置于锁止孔内。

伸缩单元包括转动安装在横杆上的第一线轮和第二线轮、缠绕在第一线轮上的第一拉线、缠绕在第二线轮上的第二拉线,第一拉线的第一端与伸缩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拉线的第二端系有第一拉环,第二拉线的第一端与伸缩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拉线的第二端系有第二拉环。

在横杆上设有与伸缩杆滑动连接的长槽,在横杆上还设有与长槽连通的绳腔,在横杆外壁上设有与绳腔连通的线轮槽。

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升降杆外壁上的定位块、滑动设置在定位块的滑槽内的定位杆,定位杆的第一端为与定位孔插接配合的定位端,定位杆的第二端为驱动端,在驱动端上固定有滑板,滑槽内设有挡板,在滑板与挡板之间设有定位弹簧,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定位端伸入到定位块上的插孔内。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主要包括背板1、束缚单元、竖杆2、升降杆3、升降单元、伸缩单元、锁止机构和定位机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结构组成及使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背板1:

如图1、图2所示,背板1为矩形塑料板,背板的边角处做圆角处理。在背板的前端面上固定有两条左右设置的第一束带11,在每一第一束带的下方设有固定在背板上的第二束带12,在第一束带末端固定有插扣13,在第二束带的末端固定有插板14,左侧第一束带上的插扣与右侧第二束带上的插板插接配合,右侧第一束带上的插扣与左侧第二束带上的插板插接配合。

使用时,将背板置于操作者身后,然后将第一束带、第二束带绕至操作者身前,将两第一束带交叉后将第二束带上的插板插入第一束带上的插扣中。第一束带、第二束带、插扣和插板构成了束缚单元。

竖杆2:

如图3至图5所示,竖杆2为直杆,在竖杆的外壁上固定有四个耳板21。装配时,将竖杆置于背板后侧中央,并保证耳板与背板后端面接触,随后在耳板与背板之间装入螺钉。

升降杆3:

如图3至图6所示,升降杆3为直杆且升降杆滑动设置在竖杆内腔中,在升降杆的内壁上设有上下设置的锁止孔31,锁止孔有四个,包括上方的一对和下方的一对,锁止孔的底部与升降杆内壁之间设有过渡面32,以实现平滑过渡。为驱动升降杆在竖杆内的升降,在升降杆与竖杆之间设有升降单元。如图5至图8所示,在背板的后端面上固定有箱体4,在箱体内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46、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45、与从动齿轮共轴设置的蜗轮44、与蜗轮啮合的蜗杆43,其中从动齿轮的一部分穿出箱体后置于竖杆侧壁中并与升降杆的外壁啮合,相应的在升降杆外壁上设有齿,此时升降杆相当于齿条。在蜗杆的下部固定有置于箱体外部的手柄42,主动链轮固定在手柄上,在箱体底部转动安装有“]”形的大臂41,在大臂内侧转动安装有主动链轮47、第一从动链轮471、第二从动链轮472、第三从动链轮473,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分别设置在直角梯形的四个顶点上。在大臂内腔中还转动安装有两个过渡链轮474,在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过渡链轮之间设有链条475,第三从动链轮与蜗杆共轴设置。转动手柄时,可以驱动主动链轮的转动,进而驱动第三从动链轮和蜗杆的同步转动,进而驱动从动齿轮的转动,最后实现升降杆的升降。

使用时,将大臂转动至背板前侧,然后握住手柄转动手柄,便可以驱动升降杆的升降。手柄、大臂、箱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蜗轮、蜗杆、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三从动链轮、过渡链轮和链条构成了升降单元。

横杆5:

如图9至图12所示,横杆5为直杆,横杆的第一端铰接安装在支耳51上,支耳上固定有圆柱形的滑块52,滑块滑动安装在升降杆的内腔中。将横杆置于竖直状态然后将滑块置于升降杆内腔底部时,横杆隐藏于升降杆内。使用时,向上提拉横杆直至滑块上移至最高处时,翻折横杆使得横杆处于水平面内。为实现滑块与升降杆之间的锁止固定,在滑块上设有锁止机构,如图10所示,锁止机构包括固定在滑块圆形外壁内的锁止块521、滑动设置在锁止块内腔中的活动板522、固定在活动板上的锁止销523、设置在活动板与锁止块内壁之间的锁止弹簧524,在锁止弹簧的作用下锁止销伸出锁止块一段,且锁止销伸入锁止孔中时,升降杆与滑块之间相对锁止固定。在滑块的圆形外壁上设有两个凹槽,锁止块便设置在凹槽内。

当需要将锁止销从锁止孔内移出时,在水平面内转动横杆,此时滑块随横杆转动,稍用力时,锁止销便可以由锁止孔移动至过渡面上,然后移出过渡面与升降杆内壁接触,此时就可以上下移动横杆,进而将横杆伸入到升降杆内腔中,或者将横杆从升降杆内腔中移出。锁止销插入下方锁止孔中时,横杆置于升降杆内;锁止销插入上方锁止孔中时,横杆从升降杆内腔中移出。

在横杆内侧设有相连通的长槽53和绳腔54,在长槽内滑动安装有伸缩杆6,在伸缩杆上固定有置于横杆外部的仪器夹7,用于夹持局部放电检测仪。在横杆的外壁上还设有与绳腔连通的线轮槽55,在线轮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线轮56和第二线轮57,在第一线轮外壁上缠绕有第一拉线561,在第二线轮上缠绕有第二拉线571,第一拉线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拉环562上,第一拉线的第二端固定在置于长槽内的伸缩杆一端;第二拉线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拉环572上,第二拉线的第二端固定在置于长槽外的伸缩杆一端。拉动第一拉环时,第一拉线相对第一线轮移动,此时伸缩杆相对横杆移动且伸缩杆不断移出长槽。拉动第二拉环时,第二拉线相对第二线轮移动,此时伸缩杆不断向长槽内移动。与伸缩杆固定连接的第一、第二拉线的部分至于绳腔内。第一拉环、第一线轮、第一拉线、第二线轮、第二拉线和第二拉环构成了伸缩单元。

在横杆外壁上设有杆槽58,在杆槽内铰接安装有摆杆59,摆杆的第一端与横杆铰接,摆杆的第二端上设有定位孔591。在升降杆的上部固定有定位块33,如图13所示,在背离升降杆的定位块侧面上设有插孔331,在定位块内侧设有滑槽332,在滑槽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34,在定位杆的第一端设有定位端341,在定位杆的第二端设有驱动端342,在滑槽内固定有挡板333,在驱动端上固定有滑板343,在滑板与挡板之间设有定位弹簧35,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定位端伸入插孔内。按压驱动端时,可以将定位端移出插孔。使用时,将摆杆从横杆内移出,并使得摆杆上设有定位孔的一端置于插孔内,然后松开驱动端,在定位弹簧的作用下定位端伸入定位孔中,此时摆杆、升降杆、横杆之间围成一个三角形,横杆相对升降杆固定。定位块、摆杆、定位杆、定位弹簧构成了定位机构。在定位机构的作用下横杆与升降杆之间呈一定夹角且相对固定。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

将局部放电检测仪安装在仪器夹内,转动大臂使得带有手柄的一端置于背板前侧,将横杆从升降杆内抽出,并将摆杆上设有定位孔的一端置于定位块内;

将背板背负在操作者后背上,并通过束缚单元将背板与操作者上身固定;

摇动手柄,使得升降杆逐渐从竖杆内移出,直至横杆到达所需高度;

拉动第一拉环,使得伸缩杆从横杆内逐渐移出,直至仪器夹上的局部放电仪置于所需位置;

当需要再次调节横杆高度、或者伸缩杆伸出的长度时,转动手柄、拉动第一拉环或者第二拉环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