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80823发布日期:2019-11-29 22:54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压力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液体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型压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水压力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并能将检测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化检测和控制的首要环节;

例如专利号为cn200920160767.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压监测仪,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方连接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所述前盖板上置有上窗口和下窗口,所述壳体下方连接有法兰,所述壳体内置有密闭的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内置有水压监测电路,所述下腔内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水压监测电路电连接。本发明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各种需要使用水压监测仪的场合。

目前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压力传感器还普遍存在缺少撞击保护结构,直接凸出裸露安装,易受到碰撞和坠物撞击损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型压力传感器,以解决压力传感器缺少撞击保护结构,直接凸出裸露安装,易受到碰撞和坠物撞击损毁的问题。

本发明智能型压力传感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智能型压力传感器,包括感器本体,对接管,支撑轴,安装框,顶插板,挡撑框,山子形支架,插架,轴套和连接撑板;所述传感器本体螺纹拧紧于对接管圆周外壁的顶端中间处;所述对接管圆周外壁的上部位置对称支撑有两处支撑轴,此两处支撑轴上均转动套设置有一处山子形支架;当两处所述挡撑框与两处山子形支架组合滑动插连在一起时,且挡撑框的左右折拐侧杆与山子形支架的左右侧杆滑插贴靠在一起,其中间长条轨道框滑套于山子形支架的中间撑杆上。

进一步的,两处所述山子形支架之间管壁的左右两端位置对称支撑焊接有两处安装框,此两处安装框上均通过弹簧顶推滑动套设有一处顶插板,且顶插板的前后两端位置对称支撑有两处插杆。

进一步的,两处所述山子形支架左右撑杆的内侧端面上均焊接固定有一处轴套,当两处山子形支架转动置于竖直状态时,两处顶插板上的四处顶插板可对应顶插置于此四处轴套中。

进一步的,两处所述挡撑框左右竖直侧杆均向内侧折拐,其中间竖直撑杆的底部焊接有一处长条轨道框。

进一步的,两处所述山子形支架的中间竖直撑杆上均呈左右对应交错贯穿插设有两处插架,此两处插架由上下两处插轴支撑组成并通过弹簧顶推安装。

进一步的,两处所述挡撑框的左右折拐侧杆上均等距排列贯穿开设有四处插孔,且两处插架上下插杆的首端段就穿过此两排插孔顶插置于山子形支架的左右支撑侧杆上。

进一步的,两处所述挡撑框的顶端连接板上均通过弹簧顶推贯穿转动有一处连接撑板,此两处连接撑板呈左右对应设置,且两处连接撑板可通过其尾端插杆转动插钉于两处竖直相对的挡撑框上。

进一步的,两处所述挡撑框的顶端连接板上均间隔贯穿开设有两处插孔,一处用于对面连接撑板的转动横撑插钉,一处用于闲置时本体连接撑板的转动放置插钉。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两处山子形支架以及两处挡撑框转动支撑连接组成了一处矩形防护框架,此矩形防护框架能够对感器本体进行撞击保护避免其冲撞折断损毁,且通过挡撑框左右折拐侧杆上的四处插孔与两处插架的配合插接可以调节改变挡撑框的支撑高度,使两处挡撑框能够对安装高度不同感器本体进行围挡防护,应用广泛,此外两处插架采用弹簧顶推安装可以快捷的抽滑,这就为山子形支架与挡撑框的插连安装与松脱分离提供可操作便利,使整个防护架的组合安装流程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两处山子形支架转动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两处挡撑框竖直支撑组合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两处挡撑框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挡撑框与山子形支架滑动插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插架插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1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2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括感器本体;101、对接管;2、支撑轴;3、安装框;301、顶插板;4、挡撑框;5、山子形支架;501、插架;502、轴套;6、连接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型压力传感器,包括感器本体1,对接管101,支撑轴2,安装框3,顶插板301,挡撑框4,山子形支架5,插架501,轴套502和连接撑板6;所述传感器本体1螺纹拧紧于对接管101圆周外壁的顶端中间处;所述对接管101圆周外壁的上部位置对称支撑有两处支撑轴2,此两处支撑轴2上均转动套设置有一处山子形支架5;当两处所述挡撑框4与两处山子形支架5组合滑动插连在一起时,且挡撑框4的左右折拐侧杆与山子形支架5的左右侧杆滑插贴靠在一起,其中间长条轨道框滑套于山子形支架5的中间撑杆上。

其中,两处所述山子形支架5之间管壁的左右两端位置对称支撑焊接有两处安装框3,此两处安装框3上均通过弹簧顶推滑动套设有一处顶插板301,且顶插板301的前后两端位置对称支撑有两处插杆,两处顶插板301采用弹簧顶推可以快捷的下滑使其上两处插杆抽脱,对两处山子形支架5进行插连定位和松脱分开操作,使两处山子形支架5的转动组合使用灵活便捷。

其中,两处所述山子形支架3左右撑杆的内侧端面上均焊接固定有一处轴套502,当两处山子形支架3转动置于竖直状态时,两处顶插板301上的四处顶插板301可对应顶插置于此四处轴套502中,两处顶插板301能够将两处山子形支架3以及两处挡撑框4插连定位在一起并保持在竖直支撑姿态,且两处山子形支架3以及两处挡撑框4转动支撑连接组成了一处矩形防护框架,此矩形防护框架能够对感器本体1进行撞击保护避免其冲撞折断损毁。

其中,两处所述挡撑框4左右竖直侧杆均向内侧折拐,其中间竖直撑杆的底部焊接有一处长条轨道框,长条轨道框能够限位挡撑框4的滑动轨避免其在下滑插装过程前后移位,影响其与山子形支架5的组合插连安装。

其中,两处所述山子形支架5的中间竖直撑杆上均呈左右对应交错贯穿插设有两处插架501,此两处插架501由上下两处插轴支撑组成并通过弹簧顶推安装两处插架501能够将山子形支架5与挡撑框4担撑插连在一起,且两处插架501采用弹簧顶推安装可以快捷的抽滑,这就为山子形支架5与挡撑框4的插连安装与松脱分离提供可操作便利,使整个防护架的组合安装流程简单高效。

其中,两处所述挡撑框4的左右折拐侧杆上均等距排列贯穿开设有四处插孔,且两处插架501上下插杆的首端段就穿过此两排插孔顶插置于山子形支架5的左右支撑侧杆上,通过挡撑框4的左右折拐侧杆上的四处插孔与两处插架501的配合插接可以调节改变挡撑框4的支撑高度,使两处挡撑框4能够对安装高度不同感器本体1进行围挡防护,应用广泛。

其中,两处所述挡撑框4的顶端连接板上均通过弹簧顶推贯穿转动有一处连接撑板6,此两处连接撑板6呈左右对应设置,且两处连接撑板6可通过其尾端插杆转动插钉于两处竖直相对的挡撑框4上,两处连接撑板6可以对两处挡撑框4的顶端部分进行横撑加固,同时其还能够对感器本体1进行垂直撞击和坠物撞击保护,且两处连接撑板6均采用弹簧顶推安装可以便捷的上提抽脱进行转动调节。

其中,两处所述挡撑框4的顶端连接板上均间隔贯穿开设有两处插孔,一处用于对面连接撑板6的转动横撑插钉,一处用于闲置时本体连接撑板6的转动放置插钉,两处闲置不用时两处连接撑板6可转动横直插钉于两处挡撑框4的顶端连杆上(如图5所示),这能够降低两处连接撑板6的闲置占用空间。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的使用安装流程:首先将两处山子形支架5和两处挡撑框4转动置于竖直支撑姿态并通过两处顶插板301将两处山子形支架5插连定位,接着将两处连接撑板6转动插钉于两处竖直相对的挡撑框4上即可完成安装开始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