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及其肉制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26375发布日期:2019-11-26 02:35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及其肉制品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肉及肉制品鉴别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及其肉制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藏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猪之一,也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品种。由于长期生活在无污染,纯天然的高寒山区,具有皮薄、胴体瘦肉率高、肉质细嫩、风味浓郁等特点。目前,藏猪肉的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品质高,价格也普遍较高,但由于其优良的加工特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不少商家利用消费者的购买喜好及不够完善的藏猪肉制品监管规则,在市场上制作大量以假乱真和以次充好的藏猪肉制品,使得消费者和真正的藏猪肉商家的利益蒙受损害。因此,急需一种可靠的鉴别方法,识别藏猪及其猪肉制品来规范藏猪肉市场,从而维护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

现有猪肉品种的鉴定方法主要有外貌鉴定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别法,外貌鉴定方法主要靠对猪的外表进行评定,存在主观误差,同时鉴别方法不科学。分子生物学需要进行dna或者rna提取、pcr反应等繁琐和复杂的处理,鉴定过程耗时很长,费用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肉及其肉制品的方法,采用了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检测藏猪肉及其肉制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根据气味活性值(oav)筛选出主要的风味成分,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鉴别藏猪肉及其肉制品,为藏猪鉴别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及其肉制品的方法,包括:对猪肉样品进行预处理;提取猪肉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采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器对所述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获得其风味信息;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对所述风味信息进行分析,建立藏猪的判别模型;获取未知猪肉样品的风味信息,并将其输入所述判别模型中,根据输出结果鉴别所述未知猪肉样品是否为藏猪。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及其肉制品的方法,还包括,在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对所述风味信息进行分析前和将未知猪肉样品的风味信息输入所述判别模型前,对所述风味信息进行筛选,具体为:根据猪肉样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在水中的气味阈值,计算气味活性值:oavi=ci/oti,式中,oavi为风味成分i的气味活性值,ci为风味成分i的质量浓度,oti为风味成分i在水中的气味阈值,选取oav≥1的风味成分进行后续处理。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及其肉制品的方法,所述预处理具体为:剔除猪肉样品中的可见脂肪和结缔组织,并将其切成5cm×4cm×3cm的小块,清洗干净后,取200-300g置于400-500g水中煮制,并在水中添加1%-1.5%的食盐,待猪肉中心温度达到85℃时,开始计时,继续煮制30-45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及其肉制品的方法,所述提取猪肉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方法为顶空固相微萃取,其萃取头为50/30μmdvb/car/pdms的纤维,萃取条件为:萃取瓶置于50-60℃的恒温水浴锅中,平衡20-30min,萃取40-50min,230-250℃下吸附5-10min。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及其肉制品的方法,所述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器的气相色谱条件为:载气为氦气,柱流量为1.01ml·min-1,进样口采用不分流模式,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保持3-5min,以5-10℃/min升至150-200℃,然后以5-10℃/min升至230-250℃,最后保持1-3min;质谱条件为: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250℃,四级杆温度120-150℃,溶剂延迟时间3-5min,扫描质量范围为50-400amu;嗅觉检测器接口温度为200℃,检测时为防止实验员鼻腔干燥通入湿润的空气。

优选的是,所述的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鉴别藏猪及其肉制品的方法,所述定性分析具体为:由质谱数据库初步鉴定风味成分,或通过正构烷烃计算的保留指数ri1和文献报道的保留指数ri2对比,进行风味成分鉴定,或直接通过气味描述数据库查询及相关文献报道对比来鉴定具体风味成分;所述定量分析具体为:在顶空固相微萃取之前加入2-甲基-3-庚酮作为内标,根据样品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的峰面积比计算猪肉样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含量,设定各挥发性成分的绝对校订因子为1.0,ci=cis×ai/ais;式中,ci为风味成分i的质量浓度,cis为内标浓度,ai为风味成分i的色谱峰面积;ais为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全面解析了藏猪及肉制品中的风味物质构成,利用阈值分析法筛选出主要的风味成分,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直观鉴别猪肉样品,为藏肉及其肉制品的鉴别分析提供一个简单、客观、可靠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品种蒸煮猪肉主要风味成分分布图;

图2为不同品种蒸煮猪肉的主要风味成分pls-da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与仪器

杜长大白猪和三门峡黑猪的前腿和后腿由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藏香猪的前腿和后腿由西藏沃野有限公司提供,样品分组信息见表1。

gc-ms-qp20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本岛津公司);pen3型便携式电子鼻系统(德国airsense公司);sha-b型水浴恒温振荡器(江苏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表1猪肉样品信息

1.2样品前处理方法

冷鲜猪肉样品经4℃缓慢解冻,剔除猪肉样品中的可见脂肪和结缔组织,并将其切成5cm×4cm×3cm的小块,清洗干净后,取200-300g置于400-500g水中煮制,并在水中添加1%的食盐,水温100℃(测得肉中心温度为85℃)计时30min获得煮制样品。在40ml顶空瓶中加入5g煮制样品并打入浓度为0.41μg/μl的2-甲基-3-庚酮溶液1μl作为内标物,混匀后密封,置于60℃水浴中平衡20min,插入50/30μm固相微萃取纤维头(dvb/car/pdms),顶空吸附40min。萃取结束后,立即将萃取头插入气相色谱仪的前进样口中进行热解析,于250℃条件下解析5min进样。

1.3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

gc-ms-qp2000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气相色谱检测条件为:载气为氦气,柱流量为1.01ml·min-1,进样口采用不分流模式,程序升温:起始温度40℃保持3-5min,以5-10℃/min升至150-200℃,然后以5-10℃/min升至230-250℃,最后保持1-3min;质谱检测条件为: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30-250℃,四级杆温度120-150℃,溶剂延迟时间3-5min,扫描质量范围为50-400amu;pen3型便携式电子鼻系统的嗅觉检测器接口温度为200℃,检测时为防止实验员鼻腔干燥通入湿润的空气。

1.4挥发性风味成分鉴定

定性分析:通过网上检索对比文献报道的风味成分(气味化合物)保留指数ri、nist14质谱谱库检索以及同嗅闻数据作对比这3种方法对未知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其中,对挥发性风味成分的ri值进行换算,计算公式为:利用正构系列烷烃其中n为待测风味成分a左侧低碳数的正构烷烃的碳数;n为a两侧的两个烷烃之间相差的碳数;tr为相应风味成分的保留时间。

定量分析:本实验只需对比定量关系,因此选取内标法进行半定量对比分析。每种风味成分浓度计算公式为:ci=cis×ai/ais;式中,ci为风味成分i的质量浓度,cis为内标浓度,ai为风味成分i的色谱峰面积;ais为内标物的色谱峰面积。

1.5主要风味成分筛选

根据猪肉样品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在水中的气味阈值,计算气味活性值:oavi=ci/oti,式中,oavi为风味成分i的气味活性值,ci为风味成分i的质量浓度,oti为风味成分i在水中的气味阈值,选取oav≥1的风味成分为猪肉样品的主要风味成分。

1.6数据处理

使用xlstat(2016)软件对不同猪肉品种和其主要风味成分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转换到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并获得相应的散点图,根据散点图分析不同猪肉的香气差异。

2结果

2.1猪肉及其肉制品中风味物质的pls-da验证及判别

分别对猪肉样品中的全部风味成分和主要风味成分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其模型验证如表2所示:猪肉样品中全部风味成分和主要风味成分均被分给四个组分。其中,r2x、r2y和q2值越来越接近1,说明模型可靠性越强。同时,对于猪肉样品中风味成分模型验证组分4而言,其r2x和q2值均大于全部风味物质验证模型,两者验证模型r2y值相差不大,说明主要风味成分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预测度。

表2猪肉样品中风味物质的验证模型(验证集n=54)

分别对3个不同品种猪肉中的全部风味成分和主要风味成分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建立其判别模型,其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在主成分数为4时,有1个杜长大白猪被错判为三门峡黑猪,1个三门峡黑猪被错判为杜长大白猪,判别模型正确率达到94.44%;两组数据的判别模型准确均超过90%,说明具有实际的预测效果,其中,主要风味成分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正确率到达100%,说明以主要风味成分进行pls-da是一个很好的鉴别猪肉的方法。

表3猪肉样品中风味成分pls-da判别结果

2.2不同品种猪肉的主要风味成分分布及pls-da结果

图1为不同品种蒸煮猪肉主要风味成分分布图,由图1可知,二甲基二硫醚和2-乙基呋喃的散点更接近藏猪肉,(反)-2-辛醛、己醛和(反,反)-2,4-癸二烯醛的散点更加接近杜长大猪肉,说明藏猪肉主要的风味物质为含氮和氧的化合物,杜长大猪肉主要的风味物质是醛类物质;(反)-2-癸醛和己酸乙酯与三门峡猪肉比较接近,说明三门峡猪肉和这两种物质存在显著相关性。

图2为不同品种蒸煮猪肉的主要风味成分pls-da结果。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图中的每个点代表一个样品,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表示样品之间的差异程度。图中t1和t2累积贡献率超过95.0%,能够反映原始数据的信息。不同品种的蒸煮猪肉样品分别分布于第一、二和四象限,可以很好的被区分开。三门峡猪肉前腿和后腿肉样点聚集在一起,说明这三门峡猪肉前腿和后腿肉中风味物质相似,存在一定的共性,同理杜长大前腿和后腿肉样也是如此;藏猪肉样、三门峡猪肉样和杜长大猪肉样点的距离较远,说明样品中风味物质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很好的将不同的猪肉样品区分开来。

3结论

(1)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对蒸煮猪肉样品进行检测,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结果显示藏猪肉主要的风味物质为含氮和氧的化合物,杜长大猪肉主要的风味物质是醛类物质,三门峡猪肉与(反)-2-癸醛和己酸乙酯存在显著相关性。

(2)基于不同品种蒸煮猪肉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可知,不同品种蒸煮猪肉能够被清晰地区分开来,且被归为3个组别,分别为藏猪前腿和后腿肉,三门峡前腿和后腿肉、杜长大前腿和后腿肉。每个组别均呈现较为相似的风味组成,不同组别之间的整体风味差异较大。

(3)运用2组不同的风味组分数据,并对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主要风味成分pls-da可靠性、预测度和正确度均优于全部风味成分的pls-da,说明猪肉样品中主要风味成分及pls-da可以有效的区分和鉴别不同品种的猪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