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0521发布日期:2020-05-08 18:20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的连接金具多数为螺栓连接,属电流导热型设备,由于螺栓连接扭矩值的关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经常会出现连接金具超允许发热温度的运行隐患。

《输电线路运行规程》规定: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并沟线夹、跳线引流板、t型线夹和设备线夹)发热温度不大于90摄氏度或相对温差不小于70%时为一般缺陷;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发热温度大于90摄氏度或相对温差不小于80%时为严重缺陷;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发热温度大于130摄氏度或相对温差不小于95%时为危急缺陷。

为避免输电线路因导线连接点发热温度过高而发生断线事故,输电线路运维单位均采取红外测温,及时监测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该传统方法存在以下弊端:其一,由于地形和气候因素,测量人员在测量时与被测设备距离较远,测温设备受大气中水汽、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分子吸收而导致测温数据不准确。其二,由于输电线路分布地域较广,点多面广,要想全覆盖测量,就需要配备大量的工作人员和测温设备,且输电线路测温工作只能在良好天气下进行,从而致使测温工作不能实时进行,导致了测温工作的盲区和空白期。其三,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也是长时间升温过程,定期测温不能有效的发现温度异常情况,仅有在温度升高时正好现场测温才能发现温度过高隐患,存在时效缺失特点,而一旦节点温度较高,就可能发生引流线烧断事故,给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可24小时在线监测温度,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发热隐患;实用性强,可实现输电线路运维智能化,节约了人员成本、时间成本、设备成本,极大的降低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具有温度报警功能,进一步地提高了安全性的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温度监控模块和信号传输基站,其中:温度监控模块与信号传输基站无线连接;温度监控模块包括壳体、热敏电阻传感器、电池、无线传输芯片、硅胶套和扎带;壳体为长方形空心立方体;电池和无线传输芯片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热敏电阻传感器与壳体固定连接,从内部延伸至壳体的外表面上;壳体的外侧套接有硅胶套;硅胶套上设置有扎带;热敏电阻传感器与无线传输芯片电连接;电池分别与热敏电阻传感器和无线传输芯片电连接;无线传输芯片与信号传输基站无线连接;信号传输基站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云服务器与终端无线连接。

上述的的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其中:信号传输基站包括信号收发模块、太阳能电池板、基站蓄电池和基站盒体;基站盒体固定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信号收发模块和基站蓄电池固定连接在基站盒体的内部;信号收发模块与基站蓄电池电连接;基站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无线收发模块分别与无线传输芯片和云服务器无线连接。

上述的的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其中:热敏电阻传感器的接触面与外壳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位置;外壳上除热敏电阻传感器所在的平面外,剩余的所有外表面都包覆在硅胶套的内部;扎带固定连接在硅胶套上对置的两个侧面上。

上述的的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其中:信号收发模块采用4g网络传输。

上述的的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其中:扎带与硅胶套同为硅胶材质一体成型制成。

上述的的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其中: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为12v。

上述的的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其中:信号收发模块包括天线和无线收发芯片;天线从基站壳体的内部空腔延伸至外部;无线收发芯片固定连接在基站壳体的内部;天线与无线传输芯片无线连接;无线收发芯片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可24小时在线监测温度,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发热隐患;实用性强,可实现输电线路运维智能化,节约了人员成本、时间成本、设备成本,极大的降低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具有温度报警功能,进一步地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温度监控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温度监控模块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发明信号传输基站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温度监控模块、2-信号传输基站、11-壳体、12-热敏电阻传感器、13-电池、14-无线传输芯片、15-硅胶套、16-扎带、21-信号收发模块、22-太阳能电池板、23-基站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温度监控模块1和信号传输基站2,其中:温度监控模块1与信号传输基站2无线连接;温度监控模块1包括壳体11、热敏电阻传感器12、电池13、无线传输芯片14、硅胶套15和扎带16;壳体11为长方形空心立方体;电池13和无线传输芯片14固定连接在壳体11的内部;热敏电阻传感器12与壳体11固定连接,从内部延伸至壳体11的外表面上;壳体11的外侧套接有硅胶套15;硅胶套15上设置有扎带16;热敏电阻传感器12与无线传输芯片14电连接;电池13分别与热敏电阻传感器12和无线传输芯片14电连接;无线传输芯片14与信号传输基站2无线连接;信号传输基站2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云服务器与终端无线连接;其中:信号传输基站2包括信号收发模块21、太阳能电池板22、基站蓄电池23和基站盒体;基站盒体固定连接在太阳能电池板22的下方;信号收发模块21和基站蓄电池23固定连接在基站盒体的内部;信号收发模块21与基站蓄电池23电连接;基站蓄电池23与太阳能电池板22电连接;无线收发模块21分别与无线传输芯片14和云服务器无线连接;其中:热敏电阻传感器12的接触面与外壳11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位置;外壳11上除热敏电阻传感器12所在的平面外,剩余的所有外表面都包覆在硅胶套15的内部;扎带16固定连接在硅胶套15上对置的两个侧面上;其中:信号收发模块21采用4g网络传输;其中:扎带16与硅胶套15同为硅胶材质一体成型制成;其中:太阳能电池板22的电压为12v;其中:信号收发模块22包括天线和无线收发芯片;天线从基站壳体的内部空腔延伸至外部;无线收发芯片固定连接在基站壳体的内部;天线与无线传输芯片14无线连接;无线收发芯片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

工作时:热敏电阻传感器12的接触面与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贴紧,然后通过扎带16将温度监控模块1固定在输电线路上;其中:热敏电阻传感器测温范围在-30℃—150℃;耐高温锂电池工作环境温度在-30℃—150℃;无线传输芯片最小传输距离为50m;硅胶外壳工作环境温度在-30℃—150℃;再将信号传输基站2固定连接在输电线路上五十米范围内合适的位置上。

然后,热敏电阻传感器12将实时的监控输电线路导线连接点处的温度,并将测得的温度数据输送给无线传输芯片14;无线传输芯片14则将测得的温度数据无线发送给信号传输基站2,由信号传输基站2的天线接收,再由收发模块通过4g网络传输,转发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则将数据实时地存储数据,以备终端设备远程无线查询。

在终端上搭载监控软件、app、预警系统等软件,设定每三分钟自动获取一次热敏电阻传感器12测得的温度数据,并在终端软件上设置报警阈值,当测得的温度数据高于报警阈值后,则立即触发警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