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1699发布日期:2019-10-08 19:5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难题。射频卡无需专门的供电电源;它与读写器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接触故障;它的表面无裸露芯片,可防水,且不易产生静电击穿及弯曲损坏等问题。因为非接触式IC卡具有可靠性高、使用方便、操作速度快等特点,使得与射频卡配套使用的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在电能计量终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有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搭载有非接触式射频通信设备,可以与射频卡进行通信,然而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的检测流程还依赖于通过人工将射频卡插入到电能表射频卡卡槽内,然后通过专用设备和射频卡读取测试数据的形式进行验证。导致了现有的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的检测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的检测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卡固定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终端限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终端限位机构执行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固定动作;

所述测试卡固定机构装配有射频测试卡;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卡固定机构执行推进动作或退回动作。

优选地,所述终端限位机构具体包括:顶升对接部件和限位部件;

所述顶升对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电能计量终端输送流水线的下方,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电能计量终端输送流水线上的终端托盘底部对接;

所述限位部件用于与所述顶升对接部件配合固定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限位部件执行夹紧动作。

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件具体为活动夹持件。

优选地,还包括: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的第一通信端与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的通信端通信连接;

所述上位机的第二通信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所述上位机的第三通信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所述上位机的第四通信端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具体为推进气缸。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具体为推进气缸。

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具体为夹爪气缸。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控制端均包括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上位机的第一通信端通过485通讯方式与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的通信端通信连接。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设置于计量终端输送流水线,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卡固定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终端限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终端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电能计量终端输送流水线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终端限位机构执行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固定动作;所述测试卡固定机构装配有射频测试卡;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卡固定机构执行插拔卡动作。

本申请通过将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中的插卡检测工序机械化,以自动化插拔卡检测取代人工插拔卡检测,能有效提高检测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导致的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的检测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导致的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的检测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检测装置,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检测装置设置于计量终端输送流水线,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卡固定机构1、第一驱动机构2、终端限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4;

所述终端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电能计量终端7输送流水线上;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用于驱动所述终端限位机构执行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固定动作;

所述测试卡固定机构1装配有射频测试卡3;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用于驱动所述测试卡固定机构1执行推进动作或退回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检测装置通过与现有的计量终端输送流水线配合设计,当电能计量终端7沿着输送流水线移动到预设的检测位置后,暂停输送流水线的输送,并启动第二驱动机构4,利用终端限位机构将电能计量终端7固定在特定的检测位置上,接着启动第一驱动机构2,将射频测试卡3推入电能计量终端7的射频卡卡槽中,测试结束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复位,使得射频测试卡3跟随第一驱动机构2回复到初始位置,完成自动插拔卡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限位机构具体包括:顶升对接部件5和限位部件8;

所述顶升对接部件5设置于所述电能计量终端7输送流水线的下方,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与所述电能计量终端7输送流水线上的终端托盘6底部对接;

所述限位部件8用于与所述顶升对接部件5配合固定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终端限位机构具体包括:顶升对接部件5和限位部件,顶升对接部件5设置在装置整体的下部,与电能计量终端7输送流水线上的终端托盘6底部,当检测到电能计量终端7与托盘6移动到预设的检测位置后,暂停输送流水线的输送,并启动第二驱动机构4,通过顶升对接部件5将承载着电能计量终端7的托盘6升起至预设的高度,使得射频测试卡3与电能计量终端7的射频卡卡槽的纵向高度相互对齐,然后由限位部件将升起后的电能计量终端7进行二次固定,使得射频测试卡3与电能计量终端7的射频卡卡槽的横向水平位置相互对齐,并防止电能计量终端7在插卡过程中发生移位。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驱动机构;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限位部件8执行夹紧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件8具体为活动夹持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的第一通信端与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的通信端通信连接;

所述上位机的第二通信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所述上位机的第三通信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所述上位机的第四通信端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控制端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检测装置还包括有上位机,本实施例的上位机作为控制终端,用于控制各个驱动机构的运行以及执行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的射频功能检测任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具体为推进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具体为推进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具体为夹爪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控制端均包括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的第一通信端通过485通讯方式与所述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的通信端通信连接。

更具体地,基于本实施例的一种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检测装置的完整检测流程具体为:

当电能计量终端7进入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检测装置后,通过顶升对接部件5将托盘6顶升到指定位置,再由第三驱动机构推动限位部件压紧电能计量终端7进行固定,固定完成后通知上位机,上位机向第一驱动机构2的控制端(电磁阀)发送控制命令,控制推进气缸推进射频测试卡3进行插卡动作,在插卡动作执行完成后通知上位机,等待读写卡操作完成后,上位机再次向第一驱动机构2的控制端发送控制命令,控制推进气缸拔出测试卡,在拔卡动作执行完成后通知上位机,上位机获取电能计量终端7的测试报文,并根据测试报文进行判断,给出测试结果并保存,然后顶升对接机构落下,将托盘6放出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检测装置,进入下一轮检测。

其中,在电能计量终端7被固定后,上位机执行的检测步骤具体包括:

(1)上位机软件获取电能计量终端7信息和托盘6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自动匹配电能计量终端7资产;

(2)上位机软件通过485读取电能计量终端7插入射频卡前状态信息;

(3)上位机软件控制射频卡自动化检测设备插入卡片;

(4)等待读卡完成,上位机软件控制射频卡自动化检测设备拔出卡片;

(5)上位机软件通过485读取电能计量终端7插入射频卡后状态信息;

(6)上位机软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判断射频卡电能计量终端7的射频卡功能是否符合客户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的检测方法是单一检测工位上的检测流程,本实施例的射频卡电能计量终端检测装置可以通过增设检测工位,通过多工位并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能计量终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电能表。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检测中的插卡检测工序机械化,以自动化插拔卡检测取代人工插拔卡检测,能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同时,通过自动控制设备进行插卡实现自动化,节省了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导致的现有的射频式电能计量终端7的检测效率低且人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