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负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3023发布日期:2019-11-12 22:1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负载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负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负载测试不限制软件的运行资源,测试软件的数据吞吐量上限,以发现设计上的错误或验证系统的负载能力,在这种测试中,将使测试对象承担不同的工作量,以评测和评估测试对象在不同工作量条件下的性能行为,以及持续正常运行的能力,负载测试的目标是确定并确保系统在超出最大预期工作量的情况下仍能正常运行,此外,负载测试还要评估性能特征,其中电子负载的原理是控制内部功率MOSFET或晶体管的导通量(量占空比大小),靠功率管的耗散功率消耗电能的设备,它能够准确检测出负载电压,精确调整负载电流,同时可以实现模拟负载短路,模拟负载是感性阻性和容性,容性负载电流上升时间,一般开关电源的调试检测是不可缺少的。

传统的电子负载测试装置使用的时候都是直接将检测头座与检测导杆相结合,长时间的使用导致检测导杆磨损严重,影响测试数据的读入,需要相关的检测部门对测试装置的维护,增加了企业维修装置的资金投入,同时传统的电子负载测试装置的工作环境都是对设备超载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试,因此测试装置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使测试装置长时间处在高温的环境中,影响测试装置的正常工作,影响测试装置的正常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子负载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负载测试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上方开设有作业室,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位于作业室的下方开设有冷却室,所述作业室的内部靠近前表面位置处设置有测试器本体,所述作业室的内部位于测试器本体的后表面位置处设置有散热片,所述作业室的底部沿宽度方向中心位于散热片与装置壳体的背板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测试器本体的上表面靠近前表面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检测导杆,两个所述检测导杆均贯穿于装置壳体的顶板,所述装置壳体的背板与冷却室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检测导杆的上方均套设有中间连接体,且中间连接体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限制槽,所述限制槽内嵌设有限制导板,所述装置壳体的顶板中间连接体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连接凹槽,所述中间连接体位于限制导板的上表面贯穿有连接导杆,所述中间连接体位于限制导板的下表面嵌设有第一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中间连接体的上方设置有固定体,且固定体下表壁与连接导杆对应的位置处嵌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固定体位于第二连接管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贯穿有导线,且导线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远离散热片一侧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嵌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套设有散热扇片。

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正面靠近顶端位置处嵌设有显示屏,所述装置壳体的正面位于显示屏的下方设置嵌设有操作面板,所述装置壳体的背板与作业室对应位置处开设通风口,且通风口内嵌设有网格板。

优选的,所述冷却室的内部嵌设有冷却箱,所述固定槽内嵌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贯穿有固定通孔,且固定通孔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柱,所述固定槽与固定螺柱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中间连接体、第一连接管和连接导杆的设置能够避免直接将检测头座与检测导杆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致检测导杆磨损,降低了企业维修装置的资金投入,其次通过冷却室、冷却箱、散热片、电动机和散热风扇的设置能够及时的将测试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施放,避免测试装置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保障了装置的正常运转,保障了测试装置的正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负载测试装置的侧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负载测试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负载测试装置检测部分的拆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第一检测柱;2、导线;3、固定体;4、中间连接体;5、连接凹槽;6、检测导杆;7、显示屏;8、操作面板;9、冷却室;10、冷却箱;11、测试器本体;12、作业室;13、散热片;14、固定座;15、放置槽;16、电动机;17、支撑杆;18、散热扇片;19、固定通孔;20、螺纹凹槽;21、固定槽;22、装置壳体;23、固定板;24、第二检测柱;25、通风口;26、网格板;27、固定螺柱;28、第二连接管;29、连接导杆;30、限制槽;31、限制导板;32、第一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负载测试装置,包括装置壳体22,装置壳体22的内部上方开设有作业室12,用于放置测试元件和散热元件,装置壳体22的内部位于作业室12的下方开设有冷却室9,用于放置冷却箱10,作业室12的内部靠近前表面位置处设置有测试器本体11,用于对测试元件进行处理并得出测试结果,作业室12的内部位于测试器本体11的后表面位置处设置有散热片13,作业室12的底部沿宽度方向中心位于散热片13与装置壳体22的背板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杆17,用于支撑固定座14,测试器本体11的上表面靠近前表面两端位置处均设置有检测导杆6,用于待测试元件的检测数据输入到测试器本体11内,两个检测导杆6均贯穿于装置壳体22的顶板,装置壳体22的背板与冷却室9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固定槽21,用于放置固定板23。

两个检测导杆6的上方均套设有中间连接体4,避免固定体3与检测导杆6直接接触造成磨损,且中间连接体4的内部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限制槽30,限制槽30内嵌设有限制导板31,防止连接导杆29和第一连接管32从中间连接体4中脱落,装置壳体22的顶板中间连接体4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连接凹槽5,便于中间连接体4向下移动与检测导杆6紧密接触,中间连接体4位于限制导板31的上表面贯穿有连接导杆29,中间连接体4位于限制导板31的下表面嵌设有第一连接管32,中间连接体4的上方设置有固定体3,且固定体3下表壁与连接导杆29对应的位置处嵌设有第二连接管28,两个连接管内均设置有弧形接触板,固定体3位于第二连接管28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贯穿有导线2,且导线2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检测柱1和第二检测柱24,用于直接与待测元件连接对待测元件进行测试,支撑杆17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座14,且固定座14远离散热片13一侧面开设有放置槽15,放置槽15的内部嵌设有电动机16,用于带动散热扇片18转动,电动机16的输出轴套设有散热扇片18,装置壳体22的正面靠近顶端位置处嵌设有显示屏7,装置壳体22的正面位于显示屏7的下方设置嵌设有操作面板8,用于对测试装置进行设置,装置壳体22的背板与作业室12对应位置处开设通风口25,且通风口25内嵌设有网格板26,便于将热量排到装置的外部,冷却室9的内部嵌设有冷却箱10,用于盛放冷却体吸收装置产生的热量,固定槽21内嵌设有固定板23,用于将冷却箱10固定在冷却室9的内部,固定板23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贯穿有固定通孔19,且固定通孔19的内部贯穿有固定螺柱27,固定槽21与固定螺柱27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螺纹凹槽20,便于配合固定螺柱27将固定板23固定在固定槽21内。

工作原理:将装置壳体22放置到待测试的位置,将中间连接体4通过第一连接管32和检测导杆6的配合固定在测试装置上,再通过第二连接管28和连接导杆29的配合将固定体3与中间连接体4固定在一起,另一侧检测导杆6通过上述方式将测试装置连接完成,通过中间连接体4、第一连接管32和连接导杆29的设置能够避免直接将检测头座与检测导杆6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使用导致检测导杆6磨损,降低了企业维修装置的资金投入,分别将第一检测柱1和第二检测柱24连接到待测试的元件上,通过操作面板8的设置测试器工作对待测试元件进行测试,测试器本体11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电动机16转动带动散热扇片18转动,一部分热量通过散热片13通过散热扇片18和网格板26排到外界,另一部分热量通过进入到冷却室9中,冷却箱10内的冷却体将热量吸收,通过冷却室9、冷却箱10、散热片13、电动机16和散热扇片18的设置能够及时的将测试装置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和施放,避免测试装置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工作,保障了装置的正常运转,保障了测试装置的正常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