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测量用雷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3189发布日期:2020-02-04 10:3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炉测量用雷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炉测量用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内部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直接检测料面情况非常不易。为了控制料面形状,需要测量出炉顶炉料的分布形状,而高炉炉顶的高温、高压、粉尘环境,给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早是根据操作人员的经验由人工操作保证高炉的布料和火力状态,使得高炉操作带有很大的经验性和随意性,无法保证准确度,而且不利于布料操作优化。

高炉实现应用的雷达探尺只能测得料面一点的高度,不具备料面形状的检测能力。多台单点雷达组成阵列对料面不同点的料面高度进行测量,虽然能够通过后续数据处理实现料面形状检测,但开孔个数多,合理的安装位置现实中不易获得。

市场上的工业雷达由于无针对高炉环境的防护设计,无法抵挡炉内高温、粉尘及腐蚀性气体的侵袭,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雷达,用以炉内料面形状的测量,为高炉布料操作优化的实现提供有效的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雷达在进行高炉测量时,粉尘等有害杂质的侵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炉测量用雷达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测量元件、通道元件、天线元件;所述测量元件设置在雷达装置的最顶端,另一端与所述通道元件连接;所述通道元件连接一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高炉炉壁上;所述通道元件包括一中央空心的t型结构芯轴,芯轴下端为梯形空心结构;所述芯轴外侧壁套接有通气环,通气环为环状结构,包括通气环内侧壁和通气环外侧壁;所述通气环下端连接有天线元件;所述天线元件包括天线内层、天线外层;其中通气环内侧壁固定在芯轴外,天线内层顶端与芯轴末端连接,天线外层与通气环外侧壁连接;所述通气环内侧壁截面为形状,外侧壁为形状,其中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形成一空腔结构;所述通气环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的空腔、所述天线内层与所述天线外层之间的空腔为贯通结构,所述贯通结构中通入气体;所述天线内层上间隔排布有一组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芯轴、通气环、天线内层、天线外层为中心对称。

作为改进,所述天线内层与天线外层均为喇叭型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通孔的孔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根据天线内层的锥度大小,在平行于水平面和垂直于天线内层的角度范围内调整。

作为改进,所述转轴上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与动力装置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炉测量用雷达装置,通过设置通气环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的空腔、天线内层与所述天线外层之间的空腔为贯通结构,在贯通结构中持续不断地通入气体,实现了对雷达检测装置的降温同时,减少了粉尘等有害杂质的侵袭,提高了炉内料面形状测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通气环实施例1中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要部件通入气体时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测量元件;2、通道元件;3、转轴;4、天线元件;5、芯轴;6、通气环;7、天线内层;8、天线外层;9、减速器;10、动力装;11、高炉炉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炉测量用雷达装置包括测量元件1、通道元件2、天线元件4;所述测量元件1设置在雷达装置的最顶端,另一端与所述通道元件2连接;所述通道元件2连接一转轴3,所述转轴3固定在高炉炉壁11上;所述通道元件2包括一中央空心的t型结构芯轴5,芯轴5下端为梯形空心结构;所述芯轴5外侧壁套接有通气环6,通气环6为环状结构,包括通气环6内侧壁和通气环6外侧壁;所述通气环6下端连接有天线元件4;所述天线元件4包括天线内层7、天线外层8;其中通气环6内侧壁固定在芯轴5外,天线内层7顶端与芯轴5末端连接,天线外层8与通气环6外侧壁连接。

通气环6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的空腔、所述天线内层7与所述天线外层8之间的空腔为贯通结构,所述贯通结构中通入气体。天线内层7上间隔排布有一组通孔。通孔的孔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根据天线内层7的锥度大小,在平行于水平面和垂直于天线内层7的角度范围内调整。天线内层7与天线外层8均为喇叭型结构。芯轴5、通气环6、天线内层7、天线外层8为中心对称。转轴3上连接有减速器9,减速器9与动力装置10相连接。所述气体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实施例1

见图2所示,设置通气环6内侧壁截面为形状,即中间为正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别独立地像外突出一正方形形状;外侧壁为形状,即为方形形状;其中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形成一空腔结构。

工作原理:打开动力装置10,通过减速器9实现转轴3的转动,使得雷达装置能够获得完整的高炉料面形状信息。设置不同截面的通气环6,在贯通结构中通入气体,例如氮气或者惰性气体,设置天线内层7上的通孔孔道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根据天线内层7的锥度大小,在平行于水平面和垂直于天线内层7的角度范围内调整,实现了气体能够沿一定角度流通,更高效地为实现雷达装置在工作的时候,对其进行降温同时,减少了粉尘等有害杂质的侵袭,提高了炉内料面形状测量的准确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