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机盘状工件的自动定心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0953发布日期:2019-11-12 22:0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机盘状工件的自动定心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定心压紧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机盘状工件的自动定心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盘状工件市场庞大,前景广阔。在批量化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材料、制造工艺的影响,存在初始不平衡量。带有过大不平衡量的盘状工件在高速旋转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带来噪音、缩短寿命、甚至带来危险,因此必须对盘状工件进行动平衡校正处理。

不平衡量测量是动平衡校正处理的前提,为提高效率,自动定心压紧装置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普通盘状工件,一般利用胀套或卡盘定位工件的中心孔。但对于一些特殊盘状工件,其中心基准孔并非他的最小内孔且可加持空间小,无法使用胀套或卡盘定位,因此很有必要研发一种可以将此类盘状工件自动定心压紧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保证盘状工件动平衡检测过程中定心准确,提高系统检测精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机盘状工件的自动定心压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自动定心压紧装置固定安装在硬支撑平衡测试机的旋转主轴部件上,自动定心压紧装置包括中心定位机构、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旋转主轴部件上安装有中心定位机构和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盘状工件放置在中心定位机构上被定心,并连接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被压紧,旋转主轴部件连接旋转驱动部件旋转驱动部件旋转驱动旋转主轴部件旋转辅助定心。

所述的旋转主轴部件包括主轴箱、主轴、法兰盘和气缸连接座;主轴中部可旋转地套装在主轴箱中,法兰盘和气缸连接座同轴固定在主轴的上端和下端,主轴内部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的旋转主轴部件的侧方设有旋转驱动部件,所述的旋转驱动部件包括从动轮、电机、主动轮和皮带,主轴下部外同轴固定套有从动轮,电机输出轴和主动轮同轴连接,主动轮经皮带和从动轮带传动连接,电机经主动轮和皮带驱动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主轴相对主轴箱转动。

所述的中心定位机构包括基座、导柱、弹簧和顶锥台;基座周围开设多个第一安装通孔,顶锥台位于基座上方,且顶锥台周围开设有和各个第一安装通孔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和第一安装通孔一一对应,对应的第二安装通孔和第一安装通孔之间套装有导柱弹簧组件。

导柱弹簧组件包括导柱和弹簧,导柱下端通过导套活动套装于第一安装通孔中,导柱上部设有外凸缘,外凸缘的下台阶面和导套之间的导柱外套装有弹簧,导柱上端插装到第二安装通孔中;顶锥台的外周面为圆锥面,盘状工件的内圈圆周底部套装于顶锥台的圆锥面上,形成锥面线接触。

所述的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包括气缸、拉杆、连杆底座、转轴、销钉、压块杆和托块;气缸主要缸体和缸体内的活塞构成,缸体同轴固定在气缸连接座底部,活塞的活塞杆向上伸出缸体后同轴固定连接拉杆的下端,拉杆的上端向上依次贯穿过气缸连接座、主轴的中心通孔、法兰盘、基座后和连杆底座同轴固定连接;连杆底座上通过转轴铰接有两根L形的压块杆,L形的压块杆竖直下段铰接到连杆底座上,L形的压块杆水平上段穿出盘状工件中心孔后伸出到盘状工件上方;托块固接于基座顶端面的外边缘,托块用于下压盘状工件被压紧后接触。

两根所述压块杆竖直下段开设有异性槽口,异性槽口为V形槽,两根压块杆的异性槽口的对称布置,销钉穿过两根压块杆的异性槽口固接在基座上。

所述的导套固定在基座安装通孔中,导柱和导套活动套接。

还包括检测部件,检测部件位于盘状工件侧方,检测部件对盘状工件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在对盘状工件进行动平衡综合检测过程中,通过中心定位部件与压紧定位部件配合,限制盘状工件的中心孔和基准面的自由度,从而保证定心准确,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图。

图中:A0、中心定位机构,A1、基座,A2、导套,A3、导柱,A4、弹簧, A5、顶锥台;B0、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B1、气缸,B1.1、缸体,B1.2、活塞, B2、拉杆,B3、连杆,B4、转轴,B5、销钉,B6、压块杆,B7、托块;C0、盘状工件;D0、旋转主轴部件,D1、主轴箱,D2、主轴,D3、法兰盘,D4、气缸连接座;E0、旋转驱动部件,E1、电机,E2、主动轮,E3、皮带,E4、从动轮;F0、检测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自动定心压紧装置固定安装在通用硬支撑平衡测试机的旋转主轴部件D0上,自动定心压紧装置包括中心定位机构A0、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B0,旋转主轴部件D0上安装有中心定位机构A0和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B0,盘状工件C0放置在中心定位机构A0上被定心,盘状工件C0的下端面作为基准面,并连接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B0被压紧,从而被固定中心和基准面,旋转主轴部件D0连接旋转驱动部件E0旋转驱动部件E0旋转驱动旋转主轴部件D0 提供不平衡量检测时定心压紧的转速。中心定位机构A0通过基座A1同轴固定在法兰盘D3顶部,压紧定位机构B0中的气缸B1同轴固定在气缸连接座D4底部。盘状工件C0侧方设有检测部件F0,检测部件F0对盘状工件C0进行不平衡量的检测。

如图1所示,旋转主轴部件D0包括主轴箱D1、主轴D2、法兰盘D3和气缸连接座D4;主轴箱D1固定不动,主轴D2中部可旋转地套装在主轴箱D1中,法兰盘D3和气缸连接座D4同轴固定在主轴D2的上端和下端,主轴D2内部开设有中心通孔;旋转主轴部件D0的侧方设有旋转驱动部件E0,旋转驱动部件 E0包括从动轮E4、电机E1、主动轮E2和皮带E3,主轴D2下部外同轴固定套有从动轮E4,电机E1输出轴和主动轮E2同轴连接,主动轮E2经皮带E3和从动轮E4带传动连接,电机E1经主动轮E2和皮带E3驱动从动轮E4转动,从而带动主轴D2相对主轴箱D1转动。

中心定位机构A0包括基座A1、导柱A3、弹簧A4和顶锥台A5;基座A1 周围开设多个第一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安装通孔上下贯通,顶锥台A5位于基座A1上方,且顶锥台A5周围开设有和各个第一安装通孔对应的多个第二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和第一安装通孔一一对应,每个第二安装通孔位于一个第一安装通孔正上方,对应的第二安装通孔和第一安装通孔之间套装有导柱弹簧组件。

导柱弹簧组件包括导柱A3和弹簧A4,导柱A3下端通过导套A2活动套装于第一安装通孔中,导套A2固定在基座A1安装通孔中,导柱A3和导套A2 活动套接,导柱A3上部设有外凸缘,外凸缘的下台阶面和导套A2之间的导柱 A3外套装有弹簧A4,弹簧A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外凸缘的下台阶面和导套A2,导柱A3上端插装到第二安装通孔中;顶锥台A5的外周面为圆锥面,盘状工件C0的内圈圆周底部套装于顶锥台A5的圆锥面上,形成锥面线接触。

顶锥台A5通过导柱A3与导套A2间的上下滑动实现与基座A1同轴上下滑动。弹簧A4提供一个向上的大于盘状工件C0重力的支撑力,使盘状工件C0 的中心孔与顶锥台A5的圆锥面始终线接触。

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B0包括气缸B1、拉杆B2、连杆底座B3、转轴B4、销钉B5、压块杆B6和托块B7;气缸B1主要缸体B1.1和缸体B1.1内的活塞 B1.2构成,缸体B1.1同轴固定在气缸连接座D4底部,活塞B1.2的活塞杆向上伸出缸体B1.1后同轴固定连接拉杆B2的下端,拉杆B2的上端向上依次贯穿过气缸连接座D4、主轴D2的中心通孔、法兰盘D3、基座A1后和连杆底座B3 同轴固定连接;连杆底座B3上通过转轴B4铰接有两根L形的压块杆B6,L形的压块杆B6竖直下段铰接到连杆底座B3上,L形的压块杆B6水平上段穿出盘状工件C0中心孔后伸出到盘状工件C0上方;托块B7固接于基座A1顶端面的外边缘,托块B7用于下压盘状工件C0被压紧后接触,对盘状工件C0进行水平定位,结合顶锥台A5进行水平定心定位。

在中心定位机构A0和基准面压紧定位机构B0的配合下,将盘状工件C0 下端面作为基准面紧靠托块B7顶面,中心孔底部紧靠顶锥台A5的锥面,从而定心压紧。

两根压块杆B6竖直下段开设有异性槽口B6.1,异性槽口B6.1为V形槽,两根压块杆B6的异性槽口B6.1的对称布置,销钉B5穿过两根压块杆B6的异性槽口B6.1固接在基座A1上。

当气缸B1收缩时,活塞B1.2驱动连杆底座B3向下运动,使压块杆B6与连杆底座B3的铰接支点下移。压块杆B6通过异性槽口B6.1沿着销钉B5运动,压在盘状工件C0顶面,使盘状工件C0底面与托块B7顶面紧贴,实现基准面定位;同时在中心定位机构A0的配合下实现盘状工件C0的中心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步骤是:

S01,将盘状工件C0置于托块B7顶面,此时盘状工件C0的的中心孔与顶锥台A5的锥面线接触,压块杆B6处于松开状态,如图3所示,进入步骤S02。

S02,气缸B1拉紧,活塞B1.2拖动拉杆B2连带连杆底座B3、转轴B4整体下移,压块杆B6通过异性槽口B6.1沿着销钉B5运动,压在盘状工件C0顶面,使盘状工件C0底面与托块B7顶面紧贴,实现基准面定位;同时在中心定位机构A0的配合下实现盘状工件C0的中心定位,如图4所示。气缸B1保持持续动力输出状态,使拉杆B2保持当前状态,进入步骤S03。

S03,旋转驱动部件E0动作,通过皮带E3拖动自动定心压紧装置夹持盘状工件C0随主轴D2整体旋转,检测部件F0对盘状工件C0进行综合检测,检测完毕,进入步骤S04。

S04,气缸B1松开,活塞B1.2推动拉杆B2连带连杆底座B3、转轴B4整体上移,压块杆B6通过异性槽口B6.1沿着销钉B5运动,放松盘状工件C0,如图3所示,进入步骤S05。

S05,取下盘状工件C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