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量地下漏失的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7812发布日期:2019-11-19 20:4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量地下漏失的模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量地下漏失的模拟装置,属于土壤测量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变化,人们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地下水漏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要研究地下水漏失的原因机理,需要专业的测量装置进行模拟实验,而现有的模拟装置在监测内容及设计方面存在不足,现有的模拟装置侧重于表层流失量与垂直流失量的监测,而对于侧方向的流失量监测存在不足,没有在模拟设计中考虑到侧方向流失的流失量问题,这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地下漏失的模拟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以模拟地下水的漏失机理,监测表层流失量与垂直流失量,还可以监测侧方向的流失量,使模拟监测更加符合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真实流失情况,为研究人员研究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形成过程提供了有益的保证,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有效的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测量地下漏失的模拟装置,它包括底座和槽体,所述底座为方形框架结构,在底座的一端顶端与槽体通过销轴铰接,在底座的另一端与槽体之间铰接有可伸缩的支撑杆,所述槽体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槽体的两端均封闭,槽体壁为两层间隔布置,外层为薄钢板固定连接,内层槽体壁上设有孔隙和缝隙。

所述支撑杆为液压千斤顶。

所述槽体的底端设有底部收集槽出口和表层收集槽出口,在底部收集槽出口和表层收集槽出口的底端均设有收集桶,在槽体的两侧边设有侧边收集槽出口和收集桶。

所述槽体的倾斜角度为0~30゜。

所述孔隙为若干直径为3~5cm的通孔,孔的中心间距为6~8cm。

所述缝隙为相互垂直的直缝,缝宽度为0~8cm。

所述缝隙的宽度是可以调节的结构,最大宽度8厘米,最小直至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设计除了可以监测表层流失量与垂直流失量,还可以监测侧方向流失量,使模拟监测更加符合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真实流失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参照本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附图1~2所示,一种用于测量地下漏失的模拟装置,它包括底座3和槽体1,所述底座3为方形框架结构,在底座3的一端顶端与槽体1通过销轴4铰接,在底座3的另一端与槽体1之间铰接有可伸缩的支撑杆2,所述槽体1的横截面为u型结构,槽体1的两端均封闭,槽体1壁为两层间隔布置,外层为薄钢板固定连接,内层槽体1壁上设有孔隙9和缝隙11。

进一步的,支撑杆2为液压千斤顶。

进一步的,槽体1的底端设有底部收集槽出口7和表层收集槽出口5,在底部收集槽出口7和表层收集槽出口5的底端均设有收集桶6,在槽体1的两侧边设有侧边收集槽出口10和收集桶6。

进一步的,槽体1的倾斜角度为0~30゜。槽体1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孔8。

进一步的,孔隙9为若干直径为3~5cm的通孔,孔的中心间距为6~8cm。通孔8的规格与孔隙9一致。

进一步的,缝隙11为相互垂直的直缝,缝宽度为0~8cm。

进一步的,缝隙11的宽度是可以调节的结构,最大宽度8厘米,最小直至闭合。

本装置除了可以监测表层流失量与垂直流失量,还可以监测侧方向的流失量,使模拟监测更加符合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真实流失情况。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