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库泄漏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0523发布日期:2019-10-29 20:40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库泄漏检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库泄漏检测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将稀释的漏油集中起来的漏油检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港口油库内储存有大量的油料,一旦发生泄漏,轻则造成油料损失,重则泄漏的油料遇到明火后会发生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所以需要严格监控油库的状况,一旦发生泄漏需要及时进行处理。目前检测方式有专门的检测装置,其中一种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其放置在油库排水沟内,若排水沟内出现泄漏的油品,检测装置检测到油品后发出报警提醒相关工作人员。泄漏的油品进入到排水沟内,若泄漏的量较少,油品被排水沟的水稀释,不足以触发检测装置,不能及时发现欧酷泄漏现象。因此需要将泄漏的油品收集起来,达到一定的量后才能够触发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油库泄漏检测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库泄漏检测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风管和收集器;所述的风管一端安装在排水沟上靠近油库的位置,横跨在水面的上方;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在风机上;风管位于排水沟的一段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位于水面上方并且将水面向后吹动;所述的收集器位于风管的后方;收集器是上方开口的壳体结构,收集器下端设有排水孔;其前壁上设有前低后高的斜面,其中斜面的后边缘固定在前壁的上边缘上,斜面的前端位于水面下方,斜面的后端位于水面的上方;收集器前壁的左右两侧各连接一条绳子,两条绳子的前端固定在风管或其他固定装置上;收集器的上端设有漂浮物,下端设有配重。

上述的风管上设有一系列的软管和连杆,连杆的一端与风管相铰接,另一端的下方固定设有浮子,浮子位于排水沟的水内;所述的软管一端连接在风管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连杆上浮子所在一端上。

上述收集器前壁上端高度低于其他侧壁的上端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排水沟内被稀释的油料收集起来,以便于检测装置在油库泄漏量很小的情况下也能够及时检测到漏油,以便于能够及时发出报警,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对进行油库检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为便于叙述,设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排水沟内水流的来向为前,去向为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风机(图中未示出)、风管5和收集器7。所述的风管5一端安装在排水沟上靠近油库的位置,横跨在水面的上方。风管5的另一端连接在风机上,通过风机向风管5内吹风。为防止风机的驱动电机发出火星、温度过高等情况容易引燃泄漏油料,可以将风机安装在离油库和排水沟较远的距离,即安全距离外。风管5位于排水沟的一段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位于水面上方并且将水面向后吹动。优化方案中所述的风管5上设有一系列的软管1和连杆2,连杆2的一端与风管5相铰接,另一端的下方固定设有浮子3,浮子3位于排水沟的水内,由于在旱涝季节排水沟内水位会有所变化,通过浮子3的作用使连杆2的该端随水位高低而上下运动。所述的软管1一端连接在风管5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连杆2上浮子3所在一端上,软管1的该端就是风管5的出风口。通过浮子3和连杆2的作用使出风口能够紧靠在水面的上方,从而能够使气流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所述的收集器7位于风管5的后方。收集器7是上方开口的壳体结构,收集器7下端设有排水孔10。其前壁上端高度低于其他侧壁的上端高度,其前壁上设有前低后高的斜面6,其中斜面6的后边缘固定在前壁的上边缘上,斜面6的前端位于水面下方,斜面6的后端位于水面的上方。通过出风口的风力作用吹动水面,表层的水通过斜面6进入到收集器7内。由于油料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泄漏油料漂浮在水面上,通过风力作用表层的油料随着水沿着斜面6被吹进收集器7内,收集器7内油料在上,水在下,通过重力作用水从收集器7底部的排水孔10内被排出,使收集器7内外液面平衡,收集器7内液面高度低于收集器7上边缘高度,从而油料在收集器7内得以累积。使用时将油料检测装置放在收集器7内,排水沟内被稀释的油料经过累积后能够触发油料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发出报警提醒相关人员。收集器7前壁的左右两侧各连接一条绳子4,两条绳子4的前端固定在风管5或其他固定装置上,防止收集器7被水流或气流向后带走。

收集器7的上端设有漂浮物8,下端设有配重9,所述的漂浮物8是指小密度的材料,通过合理设置二者的配置使收集器7上端漂浮在水面上。所述的配重9可以是单独的结构,也可以是收集器7下壁加厚产生配重效果。通过其下端配重9的作用使收集器7的重心下移,使其更加稳定,防止被水流或者风力作用导致其倾斜,尤其是在大风天气里,一旦倾斜,收集器7内漂浮的油料将流出,失去其收集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