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收上状态余量测量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6900发布日期:2019-12-20 20:03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收上状态余量测量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收上状态余量测量工装。



背景技术:

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在飞机操纵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各种间隙检查也是飞机调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每次将长杆类零件装配到飞机上,都需要对其检查动态和静态的工作过程中,它与周围其它结构件之间的间隙,目前,常规的方法是人为的的将飞机长杆类零件装配到飞机上,然后对其长杆类零件的气腔进行充入5-10mp的气体,使其气腔内的撑杆弹出,然后再用钢板尺在长杆类零件撑杆处标记一个零位基准点,之后用托盘将长杆类零件带有撑杆的一端托起,直至其撑杆压缩,当撑杆与飞机机体在法向压缩量达到20-40mm的行程中,需要对其长杆类零件和飞机周围结构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检查,但由于撑杆上没有尺寸刻度线,因此每次在读取撑杆的实际压缩量时,都是用钢板尺进行测量,由于测量空间的狭小性与特殊性,测量起来十分困难,而且每次的测量结果误差很大,极大的影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鉴于以上原因,发明了该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收上状态余量测量工装,该工装结构新颖,测量数据准确,精度高,而且便于在长杆类零件上的装卸,操作极其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收上状态余量测量工装,能够适应狭小、特殊的工作空间进行长杆类零件的行程余量进行测量,实时读取测量数据并保证各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收上状态余量测量工装,包括底座1、第一夹板2、圆形外套3、圆形内套4、柱形弧面测量头5、弹簧6、限位块7、张度调节板8、顶丝9、连接螺钉10、位置卡板11、调整螺栓12和第二夹板13;

所述底座1为平板状,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圆形盲孔,圆形盲孔底部中心点设有圆柱凸台,圆形盲孔底部还设有透气孔;

所述圆形外套3通过顶丝9固定于底座1的盲孔中,所述顶丝9用于防止圆形外套3脱落;圆形外套3内部设有半圆形滑动槽;所述圆形内套4通过限位块7安装在圆形外套3内部,圆形内套4与圆形外套3为间隙配合,所述限位块7用于圆形内套4的零点限位;圆形内套4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圆形外套3内部的半圆形滑动槽上下滑动;圆形内套4外表面刻有刻度线,用于实时显示其法向位移量;圆形内套4上端设有外螺纹;

所述柱形弧面测量头5设有内螺纹,与圆形内套4上端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柱形弧面测量头5的旋入量精准定位起始点;

所述弹簧6一端固定于底座1圆形盲孔底部的圆柱凸台上,另一端与圆形内套4底端连接,用于圆形内套4的零点复位;

所述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13为板状,通过连接螺钉10分别连接于底座1左右两端,与底座1垂直放置;

所述张度调节板8为板状,通过调整螺栓12连接于第二夹板13上,用于将调整后的工装加紧;

所述位置卡板11为板状,一端设有半圆形缺口,用于卡在圆形外套3与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中间,便于确定工装位置。

所述底座1、第一夹板2、张度调节板8和第二夹板13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圆形内套4和柱形弧面测量头5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圆形外套3为铜制材料。

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通过松开张度调节板8的调节螺栓12,使夹板2与张度调节板8的距离大于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外形尺寸,然后将该工装的底座1与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上表面贴合;

(2)移动该工装的位置,将位置卡板11安装于圆形外套3与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中间紧密接触,然后拧紧张度调节板8的调节螺栓12,固定该工装;

(3)将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气腔进行充入5-10mp的气体,使其气腔内的撑杆弹出;

(4)使用移动托盘将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端托起,直至撑杆与飞机机体接触,此时调节柱形弧面测量头5的长度,使其与飞机机体接触,此时即为撑杆的零位;

(5)使用移动托盘将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端压缩,此时圆形内套4也同步压缩,目测圆形内套4尺寸刻度线,通过比例计算,以圆形内套4的实际压缩量,计算出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的压缩量;

(6)当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的压缩量处于20-40mm之间的某一具体数值时,通过测量仪器测量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与飞机相关结构之间的间隙;

(7)当测量完毕后,使用移动托盘将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通过松开张度调节板8的调节螺栓拆下该工装,在弹簧6的作用下,圆形内套4自动回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机械结构新颖、配合精密,大幅度解决飞机上某些摇臂长杆类零件在收上状态下的行程余量由于受到测量空间的限制,而导致的测量数据不准确等难题。

(2)整个测量操作过程均由该工装一次装夹、测量,无需人为外力辅助夹持,与以往的人工配合测量装置相比,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人为测量误差降为零以及大幅度提高了测量精度。

(3)由于该测量装置的测量部位采用柱形弧面测量头5,独特的弧面测量头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测量表面,放宽了测量仪器对测量表面的要求,加大了测量范围。

(4)由于圆形外套3与圆形内套4采用的是0.01-0.02mm的间隙配合,保证了二者的精密滑动与同轴度,进一步保证了该测量工装与长杆类零件的轴线平行,进一步保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收上状态余量测量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位置卡板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夹板;3圆形外套;4圆形内套;5柱形弧面测量头;6弹簧;7限位块;8张度调节板;9顶丝;10连接螺钉;11位置卡板;12调整螺栓;13第二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收上状态余量测量工装,包括底座1、第一夹板2、圆形外套3、圆形内套4、柱形弧面测量头5、弹簧6、限位块7、张度调节板8、顶丝9、连接螺钉10、位置卡板11、调整螺栓12和第二夹板13;

所述底座1为平板状,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圆形盲孔,圆形盲孔底部中心点设有圆柱凸台,圆形盲孔底部还设有透气孔;

所述圆形外套3通过顶丝9固定于底座1的盲孔中,所述顶丝9用于防止圆形外套3脱落;圆形外套3内部设有半圆形滑动槽;所述圆形内套4通过限位块7安装在圆形外套3内部,圆形内套4与圆形外套3为间隙配合,所述限位块7用于圆形内套4的零点限位;圆形内套4在外力作用下可沿圆形外套3内部的半圆形滑动槽上下滑动;圆形内套4外表面刻有刻度线,用于实时显示其法向位移量;圆形内套4上端设有外螺纹;

所述柱形弧面测量头5设有内螺纹,与圆形内套4上端螺纹连接,通过调节柱形弧面测量头5的旋入量精准定位起始点;

所述弹簧6一端固定于底座1圆形盲孔底部的圆柱凸台上,另一端与圆形内套4底端连接,用于圆形内套4的零点复位;

所述第一夹板2和第二夹板13为板状,通过连接螺钉10分别连接于底座1左右两端,与底座1垂直放置;

所述张度调节板8为板状,通过调整螺栓12连接于第二夹板13上,用于将调整后的工装加紧;

所述位置卡板11为板状,一端设有半圆形缺口,用于卡在圆形外套3与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中间,便于确定工装位置。

所述底座1、第一夹板2、张度调节板8和第二夹板13为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圆形内套4和柱形弧面测量头5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圆形外套3为铜制材料。

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通过松开张度调节板8的调节螺栓12,使夹板2与张度调节板8的距离大于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外形尺寸,然后将该工装的底座1与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上表面贴合;

(2)移动该工装的位置,将位置卡板11安装于圆形外套3与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中间紧密接触,然后拧紧张度调节板8的调节螺栓12,固定该工装;

(3)将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气腔进行充入5-10mp的气体,使其气腔内的撑杆弹出;

(4)使用移动托盘将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端托起,直至撑杆与飞机机体接触,此时调节柱形弧面测量头5的长度,使其与飞机机体接触,此时即为撑杆的零位;

(5)使用移动托盘将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端压缩,此时圆形内套4也同步压缩,目测圆形内套4尺寸刻度线,通过比例计算,以圆形内套4的实际压缩量,计算出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的压缩量;

(6)当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的撑杆的压缩量处于20-40mm之间的某一具体数值时,通过测量仪器测量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与飞机相关结构之间的间隙;

(7)当测量完毕后,使用移动托盘将飞机摇臂长杆类零件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通过松开张度调节板8的调节螺栓拆下该工装,在弹簧6的作用下,圆形内套4自动回零。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